|
“耳机用来听音乐的,切莫去分析它,毫无意义。因为你根本是在浪费时间,聊什么空间感{空间感的营造就是在频响曲线上下两端截取中间的部分就是形成密闭频响有了空间感,所有声音都
上不去最高频也下不去最低频,中频再切分一下即可},立体感{将频谱的三频区域建立坡峰,这样声音就立体很多,其实就是把频段的衔接处降低几个DB},厚度{刻意抬升中低频几个DB就有了},
解析{利用频谱计算出个了音乐最常见的波段,输入阈值当任何分布在此段落的声音都增加几个Db,你就会发现小提琴清晰了,人声包满了,低频有烘托感},分离度同理,三频{其实在我们声学界
是没有三频的,我们分的是波段,只有调音师刻意地去调整,才使我们音乐有三频的感觉,其实是在破坏频谱},衔接{其实任何一耳机最初的频谱都没有衔接问题的,都是后来加入数据库影像才有的
,因为频谱为了对应几十万种声音就扭曲了,越差的耳机越扭曲因为取平均值的时候很难取到,最后东一个西一个连起来就是个可怕的波浪,而高端耳机的音圈好,适应强可以在一个大致平均的地方
取到平均值就是一条平直的曲线},动态更是瞎扯(动态就是牺牲原有的频谱,在特点的声音后降低或者提高个几个DB其实是破坏频谱了,这样会使得摇滚交响非常给劲其实是听觉的误导)。”
如果调音真是这么简单,也不会存在一大批的杂牌垃圾耳机和经典耳机了,大家动动手就搞定,楼主也早就发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