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zealote 于 2023-9-17 02:16 编辑
我确实没对比过多少高阶系统,不过我强调的是录音,这个耳机首先挑录音,我试过直插手机播高质量的录音,效果强过一套台式系统播质量一般的录音,录音质量才是大头,如果你有流媒体去播大量的在线录音,会感觉体验波动极大,这里我说的是录音质量,不是真假无损这些文件规格的问题,在录音质量这变量面前,不同规格录音文件带来听感的差异要小很多,这个问题得控制变量。解码只是相对耳放更重要,解码音源这一块我只是说了我试过的相适配的特点。
关于密度,可能我们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我听过的耳机里除了gl850,用耳罩把音拢一拢还有个一拼之力,其他的都差得很远,当然我没用过太多高端器材,可能在你用过的高端器材上又是另一番天地。
关于高频我还是保留我的观点,所谓的上的去,下的来不过是通感,上的去延伸好,其实是高频收的慢的结果,只不过到了那个频段,听感上它不是散的而已。
拜亚在声音上的转型在t1之前,我认为至少不止一次,不过听感这种东西见仁见智。
高频拉钢丝这件事,我理解你所说的对音源要求高,我手上也有几个密度很低的耳机,但是也能用音源、器材把密度顶上去,但凡事要讲个控制变量和一般情况,日常使用的场景下,拜亚之前的高频音色绝对是有问题的,那个小提琴的音色出来和真实音色相差太大了,其实大部分乐器的音色都要比很多hifi耳机暗和厚,拜亚之前这种就更别提了。三代乐器的音色更实了,细节更丰富了,有些箱体的共鸣也出来了,但是不自然,声音的发散过分低少,不过我觉得至少这种听感是成立的,如果你去过专业的录音室或者播音室,应该知道,那里面出来的声和三代的声基本是一致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