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kakitoi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解码器是不是必须要密度高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24-1-5 12: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ahs371 发表于 2024-1-5 11:30
“解析力”、“速度”、“密度”、“厚度”、“动态”。只有“速度“搞不清是什么意思?难道是CD转盘的转速 ...

快慢其实就是能量分布的不同。以敲钟为例。一些器材的高音在敲钟那一瞬间动态达到最大,然后迅速的衰减到听不到。一些器材他在敲钟后过一会儿动态才逐步达到最大然后缓缓消失。这时两个器材听起来的速度感就是不一样的,前者快后者会慢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4-1-5 12: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郑州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4-1-5 12:00
用“速度”这个词,形容声音的听感,最经常出现的地方是对“低音炮”的评价和讨论。

这篇“Subwoofer  ...

谢谢,非常棒的解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4-1-5 12: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wayp2000 发表于 2024-1-5 11:32
密度高低怎么理解?是不是说一段相同的音乐,密度高的解码器能解码出全部乐器的声音,密度低解码器会解码不 ...

又想到几点,尝试再多胡说几句吧,嘻嘻嘻~~~

1.目前常说的“解码器DAC”,自己粗浅理解,大概有1.数字信号接收+2.DSP处理+3.DA模数转换,三个主要环节吧。
之前看到过一个视频里说,现代主流音频芯片的DA模数转换的性能都挺好的,用起来都问题不大。(还提到,如果是素质不行的AD,采下来的声音就没法用了。)

所以,可能影响比较大的还是对数字信号的各种DSP处理,硬件算力、软件算法吧。

很多DAC不是也有各种“味精”开关吗?比如,Bricasti M1解码器,有9组线性相位滤波(Linear Phase filters),6组最小相位滤波(Minimum Phase Filters),组合起来有54个滤波模式出来的音色。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E411q7WT/
Weiss的一些DAC、DSP里,还有个Weiss DMM Vinylization® 老虎鱼黑胶唱片模拟的玩法。

很多年前,用过一个~800美元的纯数字信号输入输出的DSP,处理器是32-bit floating-point,输入输出只有96kHz 24bits的。
结果处理出来,流行音乐听着问题不大,但弦乐音色直接变成了锯木头、刺啦刺啦的。设备还有遥控一键A/B对比功能,简直太刺激了,至今印象深刻~~~


2.前几个月,弄了两个麦克风玩,动圈sm57,小电容se8。
之前也看到过一个视频里提到,“密度高”的声音,可以受得起各种混音插件效果处理的折腾。
大概试下来,也有类似的一点点体会吧。有的声音稍微处理一下,就明显走样了,完全没法听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4-1-5 12: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如果经常比较器材并且经常看到这些词汇就有可能容易体会各种描述。
如果理解这些词汇的意义,其实心里已有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4-1-5 13: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自己喜欢什么还要问吗?觉得密度高好听就买密度高的,觉得密度低的好听就买密度低的,谁掏钱谁决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4-1-5 13: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4-1-5 12:00
用“速度”这个词,形容声音的听感,最经常出现的地方是对“低音炮”的评价和讨论。

这篇“Subwoofer  ...

又想到这个~~
如果,非要硬扯到回放系统声音的“物理速度”,感觉应该和房间声学的“累积能量时间”,关系最大吧。


累积能量时间,cumulative energy time,直达声到达后,声场上升到稳态声压级2dB范围内的时间。

Leembruggen的SMPTE报告里,给出了这张“理想”累积能量时间图。约不到20毫秒,就都达到了稳态响应水平。


混响高的房间,低频的累积过程,看起来还是有点慢吧。




之前整理过这个帖子,关于“混响时间”,房间声学衰减Decay,累积能量时间,相关的一些情况,供参考,https://zhuanlan.zhihu.com/p/6153095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4-1-5 15: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温州
lwo 发表于 2024-1-5 09:29
我也不理解什么 是密度

就是模拟味。数码声其实就是因为密度低,听起来声音很空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4-1-5 16: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这种就像调照片,增加色彩饱和度增加锐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4-1-7 13: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佛山
密度这玩意用文字来描述确实有点难度,多听听现场乐器演奏的声音就知道什么是密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4-1-7 17: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丰台
信息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24-1-7 18: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wayp2000 发表于 2024-1-5 11:32
密度高低怎么理解?是不是说一段相同的音乐,密度高的解码器能解码出全部乐器的声音,密度低解码器会解码不 ...

是的,有些弱音很容易被底噪掩盖,而降低机器的底噪到一定程度后,难度和成本就极大提升,这时候比拼的就是技术,HiEnd解码,一般都有极低的底噪,超强的细节还原能力。同样的音源,不同档次的解码器,还原出的细节是不同的,一耳朵就能听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4-1-7 18: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要想耐听,密度必须上去,但是密度越高价格越贵,还有你的终端能还原出细节,也很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24-1-9 13: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4-1-4 19:38
自从看到孟子厚老师对“主观混响感”相关研究文献,以及2018年出的《混响的感知与设计》书,https://zhua ...

非常有参考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24-1-9 13: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Ben·Z 发表于 2024-1-4 21:30
系统总是看短板不看长板

水桶机也不会有什么特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24-1-9 13: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独自在山峰 发表于 2024-1-5 00:46
密度不高的解码器已经绝迹了。

此话怎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24-1-9 13: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鬼狐 发表于 2024-1-5 10:57
发烧友就是困在密度啊,贵气啊,稳定啊这些形容词里,哈哈

贵气的声音是真的与众不同的体验  这个没法形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24-1-9 13: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哈戳戳 发表于 2024-1-5 15:06
就是模拟味。数码声其实就是因为密度低,听起来声音很空洞。

估计不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24-1-9 13: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wayp2000 发表于 2024-1-5 11:32
密度高低怎么理解?是不是说一段相同的音乐,密度高的解码器能解码出全部乐器的声音,密度低解码器会解码不 ...

这个应该是信息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24-1-9 13: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johnzzz 发表于 2024-1-5 13:07
自己喜欢什么还要问吗?觉得密度高好听就买密度高的,觉得密度低的好听就买密度低的,谁掏钱谁决定

只是有两种选择  我觉得sds不升频的密度  可能还是不够  所以请教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24-1-9 15: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通
kakitoi 发表于 2024-1-9 13:36
贵气的声音是真的与众不同的体验  这个没法形容

贵不贵气,跟机器无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26 22:4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