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138759917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租的【铁三角 awkt】,单端听人声/小提琴飘飘欲仙,平衡勉强能听交响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24-6-8 01: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珠海
铁三角开始在大耳上搞A2DC的时候我就颇有微词

除了独一支的ADX5000外,其他系列型号大耳搞A2DC是想干什么呢?你铁就靠这一手调音韵味吃饭,所有的框架耳罩腔体设计材质都是为了这一抹韵味,换线就像我非要往皮蛋瘦肉粥里面倒一杯醋

当初也不知道有没有说过要出大耳的官升,现在看来没影了

有些粉丝或者烧友也是,明知道铁三角这种厂配就是性价比最高的,非要心痒痒自己换,现在有几个换出名堂来的?敢说超越铁三调音的呢?(地图炮了)所以说人就是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4-6-8 01: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珠海
creamy_wan 发表于 2024-6-8 01:32
鎖死就做不到兩份聲了,耳放只有其中一個制式的也試不到另一份感覺……

这是可换线时代不可调和的矛盾

可换线必然减配,不然花大力气搞的A2DC没有意义了

加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有加钱的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4-6-8 01: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ls1mn 发表于 2024-6-8 01:25
所以还不如不出A2DC,直接原厂线锁死,花心思搞解码耳放就好了

出了A2DC没有合适的升级线,B1XA也不是 ...

B1XA也只是相對配合到ADX,配其他木殼人聲大幅減弱……(雖然本身接ADX人聲都不見得有多強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4-6-8 01: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京
ls1mn 发表于 2024-6-8 00:36
你这个说法只适合铁三角不可换线时代,那个时候的原配线确实是最对味的(不一定是最高素质的)

但A2DC ...

图里的这些原线基本都在同一台耳放上听过(单端平衡同一线路),就我的听感而言官方的定价和线材的素质完全成正比,比如awkt xlr刚好是awkt 6.5和b1xa中间位置,但是针对awkt纵深差的问题特化,所以纵深提升幅度跟b1xa几乎差不多,b1xa是150、awkt 6.5是60分的话,awkt xlr就有100分,awas xlr也有80分(虽然调音完全不如6.5原线更能展现耳机特色)。如果起点60分是ap的原线的话,以上只会更高。
为什么铁三角不做ap2000ti、awas这一级及以下的大耳的升级线?很残酷的现实的可能是这个档次的耳机不值得铁三角单独为其出升级线,并且【每个耳机的原线,尤其是单端原线,都是针对耳机单独调音的】,众口难调,【无法做出一个万金油兼顾所有耳机特色的升级线,所以不如不做】,我只能想到是成本考量问题(塞子用料成本更低,出个倒也无妨)。awas、awkt作为嫡系,平衡线素质至少也都是过得去的(木碗家庭地位毕竟还是比钛碗高,ap的平衡线什么臭鱼烂虾),所以用原线就够了,从全尺寸木碗到便携碗(ap、wp)再到塞子,拿在手上肉眼可见的一级级往下缩水,日本人的等级观念体现的淋漓尽致。
为什么l5000、w2022等高端型号不出专门的升级线?你花几万买个限量耳机,两根原线配齐了,然后现在再出官方指定认证的升级线,意思是不是我原线就是随便做的,摆明了想割你的韭菜,铁三角傻了才这么搞臭自己的名声。那为什么不一刚开始就把原线素质做到最高?答:铁三角不是专门的线材厂。
以上仅代表个人听感和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4-6-8 01: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ls1mn 发表于 2024-6-8 01:36
这是可换线时代不可调和的矛盾

可换线必然减配,不然花大力气搞的A2DC没有意义了

調音上每支都不同,升級線都不知應該怎樣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4-6-8 01: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珠海
本帖最后由 ls1mn 于 2024-6-8 02:00 编辑
aysxtk 发表于 2024-6-8 01:38
图里的这些原线基本都在同一台耳放上听过(单端平衡同一线路),就我的听感而言官方的定价和线材的素质完 ...

你的回复正好详细的佐证了我的观点:就不应该在大耳上搞A2DC,那是为了搞而搞

搞来搞去本质还是一机一线,你铁的韵味导致不可能做互通的线,大耳价格差距巨大、等级分明也不可能做通用的升级线

所以结果就是上至AWKG下至AP2000Ti都只能拿到60分的机线,也就是你说的“够了”(L5000、W2022这种重量级的不在内)

可这个在不可换线时代不是这样的哦,君曾见有人对W2002、W5000的配线不满意?对A2000Z对AD2000X的配线不满意?搞到最后还是不如配线兼具素质和韵味,这就是80分和60分的差距

PS:你铁固然不是线材厂,但调音的秘密掌握在你铁手里,牛批的线材厂很多,这么多年过去也没见几个线材厂出过全面超越你铁的线,你可以说你铁什么辣鸡厂商市占率低没人做的啦,但没有就是没有,这是事实

PS2:creamy老哥说得好,不可换线时代,你铁高端耳机的配线都是广告里面吹逼的一部分,现在呢?我们来看看AWKG的广告词:まりを防止できる、高級感がある布製ケーブル

我TM当场笑出声

PS3:讲得有点重了,修改一下,就我听感来说我认为A2DC时代配线不如不可换线时代,也仅代表我个人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4-6-8 01: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aysxtk 发表于 2024-6-8 01:38
图里的这些原线基本都在同一台耳放上听过(单端平衡同一线路),就我的听感而言官方的定价和线材的素质完 ...

Ath是有在生產線的,在任何時代都是,只不過那也只是業務的其中一部份,而且線基都是跟三菱廠買的……

線基拿回去後就做一下調音屏蔽甚麼的,日系廠都是這麼幹的,eso acrolink 甚麼的都不例外……

最多就furutech, 、ar那些跟transprant一樣插個濾波箱上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4-6-8 02: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本帖最后由 creamy_wan 于 2024-6-8 02:35 编辑
ls1mn 发表于 2024-6-8 01:44
你的回复正好详细的佐证了我的观点:就不应该在大耳上搞A2DC,那是为了搞而搞

搞来搞去本质还是一机一 ...

如果佛心一點想,stax那個方便維修的概念,其他廠商可能也有相關的考慮……

至於一開二導致成本分拆質素下降,換個角度也就可換算成上面所說的調音一開二,在量產機上熟優熟劣見仁見智……

其實這些年玩下來,很多日系廠就算換上些甚麼名廠上級線,音效是提升不少了,但總是有些破壞調音的感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4-6-8 02: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ls1mn 发表于 2024-6-8 01:44
你的回复正好详细的佐证了我的观点:就不应该在大耳上搞A2DC,那是为了搞而搞

搞来搞去本质还是一机一 ...

師兄最近有看過那位改ad2000x插位的帖嗎?

廠家有沒有把線材攪盡,不拆不換下沒投訴是一個掩耳盜鈴的行為……

Ath線材跟機配合的現象,就是在這個A2DC時代配對下得到進一步證實確認……

至於awkg的線,或許會及不上nanukami套的組合,但在我手上配下來沒有其他任何同廠的線比它更配合……

我不反對配其他線,自己也有在做,但在日系機上(特別是ath的機上)特別麻煩,就是這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4-6-8 02: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ls1mn 发表于 2024-6-8 01:44
你的回复正好详细的佐证了我的观点:就不应该在大耳上搞A2DC,那是为了搞而搞

搞来搞去本质还是一机一 ...

關於ps2的問題,這個或許從另一個資訊源可以略作推測……

日本官網關於維修及配件購入的名單上,印象中只有w2022 、nanukami和awkg的線沒有標示購入渠道,而實際聽感上,質素也在B1XA 之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24-6-8 07: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珠海
creamy_wan 发表于 2024-6-8 02:15
師兄最近有看過那位改ad2000x插位的帖嗎?

廠家有沒有把線材攪盡,不拆不換下沒投訴是一個掩耳盜鈴的 ...

看过,讲到底,坏就坏在线是调音的一部分,掉入成本售价效果进退两难的境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24-6-8 08: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长沙
哈哈,没想到铁家耳机的线材问题,
引发这么多讨论。
楼主先把单端线的听感写完,再写平衡线的。

awkt的中频几乎是没有颗粒感的,
打磨得如同丝绸一般光滑。
应该是楼主听过的音色最细腻的动圈耳机了。
awkt的中频跟其他大耳机相比,肯定是偏近的。
但至于有没有到贴脸的程度,不好评价。
有多近呢?大概是歌德M1或AKG K240M/S那么近。
中频有着多一分嫌腻、少一分嫌淡的音染。
算是中性,或者一丁点儿偏暖吧。
透明度非常高,绝不会暖糊,发闷。
在中高频大约是2000-5000hz偏亮,适量齿音。
偏近、偏亮、油润、细腻、透明的中频,
无疑塑造出了发烧级别的亲切人声听感。
中低频100-200hz量感的缺乏,
去除掉了声音中聒躁、厚重的元素。
不食人间烟火,仙气满满的听感就是这么来的。
明显更适合听女声。至于是否合适听男声。
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王俊凯、李俊基的长相,
符合大家对男性长相的定义么?

有点听音经验的人都知道,
中低频量感的多少,与极低频的下潜不能划等号。
awkt的低频还是清清楚楚地摸到了40Hz的。
控制中低频量感,保留极低频下潜,
类似的做法也出现在AKG k550/k702/x65/歌德rs2e中
也许是为了营造一种澄澈、轻盈的听感吧。
单端线下的awkt,低频量感会比上述几只耳机更少。
在某些烧友看来,会导致听流行人声氛围感不足。
后面讲单端线下awkt对小提琴的表现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4-6-8 16: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
creamy_wan 发表于 2024-6-8 01:38
B1XA也只是相對配合到ADX,配其他木殼人聲大幅減弱……(雖然本身接ADX人聲都不見得有多強大)

B1XA搭配L5K还可以,能改善薄亮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4-6-8 23: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杨浦区
个人看法 AWKT、AWAS对比老木碗除了素质有提升 味道还是不如老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4-6-9 08: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帮顶,坐等平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24-6-9 10: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长沙
uestcjsir 发表于 2024-6-8 23:37
个人看法 AWKT、AWAS对比老木碗除了素质有提升 味道还是不如老机

请问大佬,铁家哪款耳机,最有老铁式的韵味?
开放式当中有么?
还是说只有木碗的声音才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24-6-9 10: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长沙
小提琴的演绎,楼主认为,
主要考验的是解析、密度、高频延伸。
耳机只有解析和密度足够高,
才能听出来琴弓与琴弦的强烈摩擦感。
awkt的解析不错,细节丰富。
但密度的话,肯定不如白牙的T1,
密度与DT1990或RS2E交锋,
谁输谁赢,还不是很好说。

awkt演绎小提琴,主要的优势在于高频。
像K601、K701以飘逸高频著称的中档耳机,
到了10000-15000Hz的频段还是多少会有衰减,
楼主的耳朵做过测试,最高能听到18750Hz的高频。
而AKG的上述2款耳机,
高频会在楼主还能感知到的范围中就衰减殆尽。
awkt的高频,能够一直延伸到楼主听不到的音域。

前面说到awkt为了使人声年轻化、有光泽,
而调高了2000-5000hz中高频的亮度。
但awkt真正到了5000hz以上的极高频,
色调反而有点刻意压低,是不亮不暗的那种。
像K812和T1的极高频也是看不到顶的那种延伸,
但色调多少有些偏亮。
awkt的高频也打磨得极其圆滑,没有任何毛刺感。

awkt这种上不封顶又没有攻击性的极高频,
聆听小提琴时,会演变为脑海或眉心深处的一丝甜味。
比起T1和K812,楼主确实更喜欢awkt的小提琴演绎。

有人说awkt的高频非常刺,能刺穿耳膜,
不知道是拿什么前端驱动的?
后面说一说awkt对交响的表现。
再说平衡线较单端线的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24-6-9 14: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杨浦区
13875991716 发表于 2024-6-9 10:36
请问大佬,铁家哪款耳机,最有老铁式的韵味?
开放式当中有么?
还是说只有木碗的声音才毒?

韵味的话开放式可看AD1000prm 不过现在被炒得有点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24-6-11 22: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黑龙江哈尔滨
uestcjsir 发表于 2024-6-9 14:49
韵味的话开放式可看AD1000prm 不过现在被炒得有点高

个人觉得,贫乳妹用来听acg清甜萌音是最毒,但是中频低频厚度,人声慵懒气息没adk浓郁,不知兄台所说的韵味是什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24-6-11 22: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珠海
系统自动回复2.0 发表于 2024-6-11 22:43
个人觉得,贫乳妹用来听acg清甜萌音是最毒,但是中频低频厚度,人声慵懒气息没adk浓郁,不知兄台所说的韵 ...

好漂亮的黑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28 13:5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