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Sha1rholde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能听出电源线区别” 的统计学检验,我们该如何证明自己的金耳朵……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25-1-3 13: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无所谓电源线没试过,但耳机线,信号线确实有很大差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5-1-3 13: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泉州
让你连续跑百米十一秒,只要一次跑不到十一秒,等于是人类没有办法跑到百米十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5-1-3 13: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朝阳
雨果出过一张CD,不同电源线的录音,有兴趣就找来听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5-1-3 13: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不要因为自己听不出区别,就觉得别人也听不出区别。有些线材的区别是很明显的,也有些烧友的听力是不如普通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5-1-3 14: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甘肃
给个反实验,要求这个世界上一切形式材料的电源线,必须相同声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5-1-3 14: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唐山
电源线这种东西你说它有用吧,我是听不出区别,就算里面加科技,能起到滤波作用,现在市电滤不滤波区别也不大,毕竟已经不是几十年前的市电水平了,你说它没用吧,周鸿祎这种 it 界大佬都入了这坑,你不能说他傻吧?人家再次也是搞技术出身的企业家,国内 it 男的顶点......
所以我选择没有电源线的锂电池供电,管你什么电,都不如锂电稳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5-1-3 14: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用这条公式你能证明世间一切的东西都是错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5-1-3 14: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VEGA57 发表于 2025-1-3 14:21
电源线这种东西你说它有用吧,我是听不出区别,就算里面加科技,能起到滤波作用,现在市电滤不滤波区别也不 ...

但是………锂电池………处理不好的话动态会削………,特别是一众需要外接电源的机子,用线性稳压电源跟用电池,根本是两码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25-1-3 14: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杭州
joynikk 发表于 2025-1-3 14:02
给个反实验,要求这个世界上一切形式材料的电源线,必须相同声音,

哲学上我们很难证明xx不存在,只能证明xx存在,或者用统计学等手段说明xx存在的可能性很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5-1-3 15: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唐山
萌爪兽 发表于 2025-1-3 14:30
但是………锂电池………处理不好的话动态会削………,特别是一众需要外接电源的机子,用线性稳压电源跟用 ...

推个耳机足够了,音箱还是老老实实用市电,用电饭煲线,大胆地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25-1-3 15: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把hifi当成一种宗教。然后就好理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5-1-3 15: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tyj518 于 2025-1-3 15:35 编辑

然而null hypothesis significance testing(NHST)这套理论目前也是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的,主要因为它是把Fisher的显著性检验理论和Neyman-Pearson的假设检验理论混杂在一起的一套理论,其中的某些逻辑在混杂时是存在冲突的,Fisher和Neyman与Pearson甚至都反对对方的理论。如果要避免NHST当中的逻辑问题,那你要么做Fisher显著性检验,但若最后未能拒绝原假设,也并不能认为原假设有充分的证据成立;要么就做Neyman-Pearson假设检验,但需要进行功效分析以限制第II类错误的概率并确定样本容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5-1-3 15: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杭州
电源线能听出区别,那么理论上海拔、纬度、湿度、温度甚至耳屎厚度等等应该也对音质有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25-1-3 15: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杭州
tyj518 发表于 2025-1-3 15:29
然而null hypothesis significance testing(NHST)这套理论目前也是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的,主要因为它是把 ...

拉高本贴评论区水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5-1-3 15: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fenk 于 2025-1-3 15:59 编辑

有一个因素楼主没说:他听的是谁的系统,他平时熟悉吗?他听的都是什么音乐,他平时熟悉吗?他对于器材和唱片,有记忆吗?记性好不好呢?
你看我罗列了这几个因素,如果用户这个几个因素不具备的话,那他其实不具备做这个实验的条件和能力的。听不出来的人永远是省钱的。折腾的前提都是自己觉得不好。其实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您又硬想做这个实验打脸,那也不是不可以,就增大样本量,多给点时间和不同音乐来测试,如果用户累了麻木了就休息日后再来,但要注意别干这种一直给用户听新的音乐这种混蛋事儿,因为他彻底不符合人的感知和学习习惯,还是集中在用户喜好的片源上。你就看随着时间的推移,结果能不能稳定集中,还是依然分散不收敛。主观的东西,要遵从主观的规律。
最重要的一点,您说科学,您用统计学,您就测试几根电源线在某几套系统上的效果,就能得出电源线有没有用……我感觉这个命题类似于我买解码器应该买什么芯片的才能保证最好……
我给您提一个小建议:我觉得你这类的命题,一般应该是这么讨论的,有个原则就是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无普遍规律:我这套xxxxx的系统,这几条电源线,接上去有效果吗?结论一般有或者没有都有可能性的,但假定大家鉴赏能力差不多的话,结论应该会比较集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5-1-3 15: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闵行区
现代绝大多数产品的“价值”没法用统计学计算。这个帖子用在手机圈,时尚圈,车圈,摄影圈甚至美食圈都成立。为什么要喝82年的拉菲和为什么要穿新疆棉也会引发一样的思考。给电源线祛魅的思考也能用于避震垫和隔离牛。看到手里买到就五折的器材,我该骂绿坛毒文、无良商家还是骂自己傻叉呢。一想到偷偷回个帖子影响搬砖效率和坛里大佬很多都财富自由了后,我就和自己和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25-1-3 16: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人家流量有了,又可以恰饭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25-1-3 17: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杭州
本帖最后由 Sha1rholder 于 2025-1-3 17:08 编辑
fenk 发表于 2025-1-3 15:48
有一个因素楼主没说:他听的是谁的系统,他平时熟悉吗?他听的都是什么音乐,他平时熟悉吗?他对于器材和唱 ...

我还是比较乐意看到有人提出一些有见地的反驳的,说实话abx盲测实验判断听不听得出电源线,这个实验设计真的有缺陷。你提到的这个观点在很早以前国内外的盲听实验都有过

"Some amplifiers which cannot be distinguished reliably under formal blind conditions do not sound similar over lengthy listening in more familiar and relaxed circumstances."(这是谈放大器的,但实验手段上差不多)
其实我明白,他们完全不为这个结果有所改变,还是坚信每个人的线材理念,对于失败,他们依然有自己的理解和理由,比如,环境不熟悉、墙插或者排插质量不好、机器没有预热充分、或者进户的电源总线没有拉专线等等,这些都导致了他们的挑战失利,又或者是认为盲听太烧脑、太考验记忆了。我尊重他们的想法和理念,本来,就不是为了说服谁、或者证明什么,不是证明线材是否有用,就只是我自己的一个探索和实验。

但目前由于科学家们,无论是心理声学还是电声学还是纯声学方向,都没有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因此也没人提供经费派人去有条件的烧友家里给他测。未来如果有大佬愿意给经费,我可以充当坐飞机带电源线去烧友家里当给他拔插线材的牛马做个盲测来统计结果。但就目前而言,论证电源线没用的人多是在摆事实讲道理;而论证其有用的人,其撒泼打滚的比例太大,因此我更倾向于相信前者。我也希望有人能拿出足够充分的证据证明我是错的

八万元劳务费,诚征全国金耳朵、线材高手: 3月17日第五季结果已出,见3671楼、3701楼_≡ 家 电 类 ≡_Hi-Fi 音响_家电论坛https://www.jdbb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510107&page=247#pid166120397
https://hometheaterhifi.com/volume_11_4/feature-article-blind-test-power-cords-12-2004.html


e2c9d41a87ac4e393b596b781379c7ed.png (36.5 KB, 下载次数: 34)

e2c9d41a87ac4e393b596b781379c7ed.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25-1-3 17: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其实电源线门槛不低,前端设备不行的情况下怎么试都没用,前端到一定程度了(单个设备5k?)开始能听出来3-5k左右的线有区别了(区别不是特别大,更别说3k以下的),设备再好些(单件2w+)3-5k的线会非常明显,开始能听出来1k左右的电源线区别了。当然了,有些喜欢用滤波电源或者系统有重大缺陷(接地之类的)前端是电脑的就别想了,怎么试都没用(亲身经历),音箱不是特别贵(3k国产)都能听出来区别,主要瓶颈在前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25-1-3 17: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Xsa 发表于 2025-1-3 08:47
其实最准确的办法就是换电源线后拿机器测声波数据就可以了,不同就说明有区别(不过按照双缝干涉实验的结论 ...


更换电源线,测声波数据,我猜想 测不出来区别(测试仪器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12 02:1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