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耳机大家坛 于 2021-12-20 09:19 编辑
为方便后续烧友检索前几期资源,以我喜爱的发烧品牌作为所分享的艺术资源关键字,欢迎烧友们继续关注“乐彼hifi声”系列资源(在用型号P6P,建议烧友们搭配宽松自然、动态出色、中正细腻的声音来欣赏艺术)
当我们购买价格高昂的发烧设备,肯定不只是用它来听音乐。影片也可以HIFI起来了,所以本期为烧友们带来一位艺术电影大师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苏联诗人。
“我认为塔克夫斯基是最伟大的导演,他创造崭新的电影语言,捕捉生命,一如倒影”—— 著名电影艺术权威 英格玛.伯格曼评
塔可夫斯基电影在如今商业片拥挤的市场里很少为影迷所知道,然而在艺术电影专业圈里却充满对他惊为天人的赞叹。对于习惯商业电影不怎么看艺术片的影迷们来说,刚接触老塔的电影,基本都会看得昏昏欲睡,因为他的大部分电影情节联系很弱,让人容易走神。可如果你想挑战、提升自己对影像的鉴赏审美能力,老塔就是这样一座高峰。在他的作品里,很多影迷都经历了由一开始的懵懂昏沉到反复观看后的神魂颠倒。就我个人而言,他的每部作品我都看了30遍以上,是的!因其电影具有无与伦比的诗意和音乐性,直观于生活的深刻体验,意涵无穷、琢磨不尽,每次观看都会让人产生新的体验,完全不会像一般电影那样因为知道前因后果的剧情而感到乏味。如今观看老塔电影于我而言,不可不谓是生活崇高的仪式。在他的电影中,能体验到一种神圣、涤净的精神样态,其令人激奋的情感力量让人内心最美好的层面便能够凸显,于是渴望将灵魂解放,那一刻我们能认识到了自己在崇高精神上的,无限潜能,一种更高的生命形态在我们面前展现。如老塔本人所说:“我了解我的责任在于激发每一具灵魂对其自身基本人性与永恒的反省,爱的能力能够在灵魂中滋长,成为决定一个人生命意义的主要动力。我的职责是使每一位看了我电影的人意识到爱以及施予爱的重要,并意识到美的召唤。”
老塔的创作手法和常见的电影迥异的是商业电影基本遵从戏剧和小说似的,以线性逻辑剧情发展,强调情节之间的联系,对事件正确性则难免有主观臆测和抽象的推断,这种惯性逻辑对生活复杂性始终是一种肤浅的理解。老塔感兴趣的是以影像作为诗性的语言。这或许受他的父亲是一位卓越的诗人的影响,从小老塔就喜欢诗歌多于喜欢传统戏剧文学。诗逻辑和小说情节逻辑不同。”诗”是人对生活的一种独特态度,它总要求人突破直线逻辑的围墙,再现生活的微妙、幽深和真谛。这样便能够充分调动观众主动性,去思考影像的弦外之音,不再是被动跟着导演预先铺设好的情节。老塔正是透过诗之感性和理解的连结展现生命。他不强加自己的观念给观众,也不预先去料想要引起观众内心何种感受,而是完全诚挚地忠于自己对周遭世界的感受,尽心于自己作为艺术家的强烈社会责任和道德使命。
艺术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创造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另一类则是重建客观现实世界,老塔无疑属于前者。他并不试图去取悦观众或者迎合市场。在他的镜头下所有的人、事、物在时间的流转中,都有着完全独立的尊严感。它们是自在之物,不是为了激起观众的某种情绪而刻意安排。所以他的影像是那么真实,好像所有人都确实生活其中那样。
文学上的诗与散文全靠文字定义,而老塔的诗电影则依照对生活的直接观察和感受,其在时间上的呈现变为影像。他的影像从不会去表现某一特定意义,而是像水珠去反映整个世界和生活。老塔的影像色调即便在电影进入彩色时代后也经常使用黑白,或者非完整光谱去呈现时间。或许是因为透过机械所复制的色彩,缺乏艺术家的笔触,艺术家反而损失创造自由,无法选择、创达他所要的,来重估他周边的色彩元素。世界虽然是彩色,黑白却更接近一种心理、自然和诗学上的真实。老塔反对演员自作主张的表演,而是要演员应当去生活到导演布置的情境里,依照自己的情感和精神结构,保持内心独有的真实和直接的自然流露。在场面布景上,老塔善于去营造时间自然的痕迹,在老旧中呈现出充满岁月感的美。这样令人浮想联翩的记忆便脱颖而出,承载生活的斑驳。
老塔的电影配乐也是一绝,巴赫的作品是其常客(我几乎是通过老塔的电影才真正理解、爱上巴赫的音乐)。传统的配乐根据剧情的节奏和情绪起伏来辅助增强片段效果,起到支撑剧情、加强煽情效果。老塔的配乐则类似诗歌叠句,保持一种平行状态用来回顾初印象,对影像能起到质变效果。一次又一次的体验经历过,又每次更新的情绪。音乐不再是影像的附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