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玩得也没那么深,就是心血来潮,利用现有仪器和资源玩一玩。人耳扫频虽然直观,但的确最不靠谱,还有待训练提高,中频都很好判断,低频高频经常有误差,我还尝试用分贝仪来测试,结果可想而知,和人耳听到的天差地别,证明自己耳朵退化很多,很多高频位置已经听不见,或者说很小声,需要加大音量。
autoeq里,的确不一定适合自己,像airpods pro变得两头翘,我就不喜欢,earpods 则变得很闷,都没有原来得声音好听,可能我还是比较喜欢均衡的声音,所以后面就朝着音特美曲线去调整,发现,还真挺对味的。
人工耳就是入门级的iec711,买的时候就校准好的,测曲线的软件是商家配的Arta软件,加上EqualizerAPO,然后准备分段频率正弦波文件用作人耳扫频使用,我选择了31段频率正弦波,因为15段的太少,细节没法调,61段又太多,太麻烦。做法很简单粗暴,先用人工耳测出耳机曲线,对照着目标曲线,利用EqualizerAPO 调整31段的eq,人耳听正弦波声音,哪里高了就压,哪低了就拉上去,此处省略过程,最终出来一条接近的曲线,没法重合的,只是接近,那也算完成了,完后就试听,不会再人工扫频,直接凭感觉再调整一下,如果出来觉得高频少了,那高频就拉一点,直到合适位置,低频中频都一样操作。
其实也就是个学习研究过程,加深自己对声音的理解。一开始我是朝着哈曼去调了,爽了几天,感觉又腻了,我现在都是按音特美曲线调,据说这个更接近原声的曲线,的确会更均衡,像我这种小白,如果没有这两条目标曲线,自己虾条的话,真的很难出能听的声音,因为自己对声音的理解是很浅显的,哪个频段升高降低,对声音的影响是什么,结果是什么,都没法预估,所以能完全按自己想法调的都是高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