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ahs371 于 2023-8-17 23:17 编辑
非常赞同楼主的观点,换器材太快确实是不合格的发烧友。一天5个小时,一周的时间才听了35个小时,器材也就听了个大概。像K540、HD650、JBL305,500小时以上才算是煲开。器材有对比才知道好坏,而被对比的器材只有煲开了的才是有效的。本人先是买的AKG K540,当时800元买的,玩了一年多算是煲开了,然后入了2400多元的HD650,开始HD650比K540还要不好听,但是HD650听了500-600小时候效果就比K540好多了。然后又买了3寸全频mc12与JBL305音箱,开始两年也不好听,就是听着没有触动,缺乏音乐性,满意度仅有50%。两年大约600小时以后,JBL305才算是脱胎换骨,开始抓耳了。直到玩了6-7年之后,才算是把桌面音箱,包括JBL305真是玩明白了,现在对JBL305的满意度达到90%,仅仅有10%的意愿升级到JBL705。而玩明白桌面音箱后,3寸小音箱mc12直接连接笔记本电脑也变得非常好听,除了低音残废,音色、结像、密度甚至超过JBL305。而客厅的落地音箱,因为电视的原因,听2.0音乐到现在结像也不好,但看5.1声道电影非常不错。
当然,频繁换器材不能说是错,主要是不经济。如果换器材却不提升大的档次,频繁换器材就难以听到好的音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