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楼

楼主 |
发表于 2023-9-5 22: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廊坊
几天没敢看论坛,我怕别人嘲笑我的不幸。很赞同后面几位的看法,大家都很温暖。我自己知道再花钱的性价比很低。通过网友的讨论我知道了我有点奢侈了,我花了超过我能力的钱。买得起奢侈品的人要挣得多才是正常的消费行为。我想让大部分网友被我同化,我不买也要和我一起不买的计划失败了。我前一阵心里想,那些人是在消费阶段,换我是他也不乐意别人告诉我:不该这么花钱,应该怎么花等等。我卖掉的耳机其实是有些后悔,但又有点轻松感。怎么花钱,这应该是自己决定的事。一部分烧友还是没懂,我有些花亏得钱我自己早就接受了。有些钱是花了买经验教训的,并不是我的错,同样的声音可能有钱的人觉得值了,没钱的我反而觉得亏了。亏了不是出于性价比,主要是声音本身的理解不一样。我要是有钱,不换耳朵的话我照样不满意退货,懂了吧。
钱怎么都是花,我并没有部分网友想的那样,吃的都吃不饱的程度。但也不像大多数人那样可以去饭店一顿几百的程度。生活中确实有不花钱,花小钱就能产生乐趣的事情,比如读书、上网刷视频。也有不花钱就办不成的事,但大多数都可以凑活,也不至于活不下去。我这几个月一直更换家具,楼下说我是不是要搬家问了好几遍。我感觉是恶意的,因为有次一个小孩这么说后补了一句:我们都看呆了。网上也有人换家具的视频,他们就是有钱、富婆、有想法、有个性。我一个人也搬不下去,只能拆了然后搬。然后放在垃圾桶旁让别人捡。邻居就不理解觉得我有病一样的态度,其实就是。连快递的都老不是很不认真的多次问我:你买的什么啊?!好像在指责我,质疑我买东西的正确性。旧家具都是父母留下的,我通过拆家具换新逐渐尝到了甜头。家里空间更大了,更自由了,所有的东西都逐渐符合自己的审美,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摆设。一开始是换了个家的感觉,习惯了之后感觉是自我审美和独立意志的体现。我发现了周围的人,我的亲人都多少是异样的态度看我这些行为,加上我生气的时候有毁家具的习惯,他们认为我是带有情绪的行为。以前我砸一个爸妈就买一个补上,这让我感觉在被挑衅了。
我也不能完全确认我是理智的,也有可能以后发脾气要毁自己买的东西。以前也这样自残过。但是有一股相反的力量在遏制着这种暴力自残行为,精神是稳定的。一个人只要崩溃过,摔过东西,就会有一种惯性驱使你做出同样的行为释放压力。
以前,20岁左右我都是想尽办法节俭,上学时候老吃干脆方便面加5毛前的泰国话梅。18岁左右父母看我没有手机,买个免费的小灵通给我,我也不出门用处不大。后来换了金立的1000出头的手机,当时没有买旗舰这个概念,办了夜间10元的套餐每天晚上玩到12点睡觉。玩了2年点多很卡,结婚的时候我爸说看不过去非要我换手机,本来看上的是小米的800元的,说两人同款。我看屏幕更大点的华为荣耀青春版,当时认为很高级,现在看就是低端系列里的入门款。总之当时不怎么研究这方面,生活条件比现在差,反而更幸福。不禁感叹一下。还有那个电视,20岁时我生活就有一个指标,能玩单机游戏就好了,其他方面都不舍得花钱。节俭本身会让人快乐嘛。电视我都哭了让我妈妈换一个尺寸大的,就是死也不换。2千的都不买,我的心里目标是5000-7000,想要索尼的或TCL。后来我因为我爸的话生气把旧电视摔了,没看电视1年。几年后搬家,我不知道的情况下买了一台16000的长虹。首先中国牌子我不喜欢,使用上默认亮度太刺每次开机都要手动调节,开机动画还要等1分多。太不喜欢了。我一直怨恨父母,他们买什么东西都是他们决定的,让我赌气很长时间。综合考虑不想要,去年运到亲戚家,途中屏幕碎了。我反而很解气,好像是我摔得一样。我玩游戏也没让我玩痛快,上学的时候一直打我骂我,阻止我玩游戏。20岁接触网游,一开始很害怕。网上的人讲话很冲,也不想被他们了解。一开始能玩网游了就是玩武侠风云网页版,玩了3年,当了副帮主装备顶级,30个小号,交到一些朋友很温馨,现在全失去联系了。中间崩溃过就把联系撕了,还把装备全分解了,帮也退了。然后玩了2年笑傲ol然后lol一直到现在。lol的人真的骂人,打一局游戏要背负队友的负面情绪,得不到放松反而是各种比较和竞争。最近发现我是被骂上瘾了,越被骂越想玩,玩完举报了他们。结果也没有得到愉快。
还是想回到穷一点的时候,见识少一些的时候。不关注科技新品,不买旗舰,不和网上人交流,看见评论就跳过。但是现在只是如此感叹,不知道怎么回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