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gdyy2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CD分享及版本鉴赏 - 长桥卧坡(持续更新中、、、、)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24-2-28 15: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gdyy223 发表于 2024-2-28 10:00
1960年RCA的莱因斯多夫版结构上相对简洁,莱因斯多夫对音乐与架构的梳理效果极出色,演绎带有他一贯德 ...

老师的点评很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24-2-28 16: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徐州
长坡厚雪,谢谢分享,楼主慢慢聊,咱们细细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24-2-29 10: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日本
感谢长文分享,我还在选曲目阶段,喜欢老柴,帕格尼尼这些好入耳的,听不太出版本区别,唯一的就是古尔德两个版本的哥德堡,原来一个曲谱能弹出两部作品,认真学习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12: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巴西钢琴家尼尔逊·弗雷热2005-06年现场版以堂正端庄的风格演奏的勃一、二钢协引人注目,里卡多·夏伊率莱比锡布店大厦管弦乐团助奏,DECCA公司2007年首版,听说此版曾获《留声机》大奖。

夏伊擅于把握大部头,他属“韩信将兵,多多亦善”类型,越是大型作品越来神,所以马勒瓦格纳是他节目单上的常客,你让他弄莫扎特海顿他自己都觉得不过瘾,就个人欣赏习惯来讲,我有些怵头这样的指挥搞勃拉姆斯,他们容易缺乏逻辑感,弄不好就跑偏,过头是经常事,渲染型指挥一般很难”悠着“,而很容易就”眉飞色舞“,d小调第一乐章不出所料,开声乐队就开足马力,音响宏大厚重,密不透风,但思辩力并不出色,节奏与速度都正确,只是乐队的逻辑感与推进过程中的精密程度并未与之同步提升,在主奏与协奏关系上,夏伊富于侵略性,合奏铺天盖地,好在弗雷热并不软弱,分句坚实,线条坚挺,他以强硬自信的演奏卓有成效的支撑着声部,第一乐章就这样在交互对峙中度过,热流灼然,毫无疑问,织体与效果肯定都是澎胀的,但并不过份,第二乐章乐队相对体面些,演奏一旦留有余地,艺术性会因之自溢出来,弗雷热好在弱奏的音色圆润,如金石之声,朗朗上口,乐队的分寸感尚可,第三乐章夏伊管弦乐部分的推力与钢琴简约的行走都令人满意,特别是乐队的卡农部分颇为醒目。

第二号夏伊反倒表现了出人意料的控制力,演奏灼热而整体稳健,乐队对声部层次的梳理有效,低音声部让管弦乐基础很牢靠,第一乐章乐队与钢琴重键几小节下来效果斐然,两者都有着"正确"的解读,几个小高潮段落激动人心,主题与串联的经过句使整乐章演奏都很夯实,夏伊与弗莱热显出老到的处理,呼吸感恰当,气场稳定,展开部的效果一流,除去略显“飘移”的圆号和外,没啥可挑剔的,钢琴尤其提振精神,但第三乐章大提琴多少有点怪,偏过的揉弦显得不够自如,苍劲感被漏掉了。整体的看,乐队有着恰如其份的位置感和清澄的抒情性,弗雷热的钢琴很有气度,可谓挥洒自如,稔熟的节奏处理与灵活的音色变化显出大家之相。

音频链接:https://pan.baidu.com/s/1_JD2fu0cJTbxbUIuFxTyoQ?pwd=ab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12: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gdyy223 于 2024-3-1 12:16 编辑



海伦·葛莉茉在勃拉姆斯钢协演奏史上留下印迹,勃钢协女性版不大多见,第一号1990年现场与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第二号2005年与维也纳爱乐乐团,指挥均是拉脱维亚人Adris Nelsons。
两部作品录制间隔了15年,即说明着作品难度,也说明着葛莉茉的犹豫与对完美的追求,不到十拿九稳不会再触碰同样让人爱恨交加的勃二钢。

第一号首乐章管弦乐部分明显缺乏精确与有气魄的开端不是理想的开端,管弦乐部分“闷”在里面,没有有效的释放,这很糟糕,Nelsons并未表现出对作品有力的掌控,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是何等出色的德国乐团,表演却远不尽如人意,足见勃一钢难度有多大,葛莉茉的钢琴中规中距,鸡蛋里挑骨头的话——开始这一段不够精确也不够流利,一些乐段显得生涩,但后面渐入佳境。

葛莉茉并不女性化,她的力度直逼阿格里奇,但多么出色的艺术家都难以完全驾驭住这样复杂的超大型作品,并非完全难在技术,而是难在精神层面,稍有误读与松懈就会脱离出第一乐章的内蕴与方向,分句一但游离,韵味就会大减,因此我一再强调,勃一钢协主要难在思辩力,它在掌控上毫不逊色于贝多芬锤子键琴的慢乐章,甚至尤有过之,锤子键琴长大的慢乐章需要紧紧贴住主线,不得半点游移,勃一钢协则往往分句悠长线性叠加,情趣飘忽多变,尤难掌控,尤须思辩。一但度过易入岐途的首乐章,后面乐章会好受点,如你能够充分享受第二乐章片刻宁静和第三乐章的刚毅倔起,当然,它们仍然极难。

15年后的第二号演奏成熟度优于第一号,好在驾驭力上,走键干净而正确,钢琴每一分句的介入都准确无误(如钢琴极稳键有度的主题呈示与华彩段落),胸有成竹与自信力成正比关系,自信力下分句的主动性能听出来,而主动引导与被动跟随的效果完全分属两个层面,诠释设定上,葛莉茉聪明的从力度的漩涡中走出来,专注于对作品内蕴的揭晓与节奏性的精准把握,这一改变是革命性的,大为提升了演奏的主动性,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其它的顺理成章。步入中生代后,葛莉茉已不再是那个只喜欢在力度上荡秋千的小狼女。

音频链接:https://pan.baidu.com/s/18DyulnSfY3fcRkmxt_Yd2g?pwd=wbrr

封面.jpg (86.87 KB, 下载次数: )

封面.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24-3-1 12: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24-3-2 09: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
本帖最后由 decnpo 于 2024-3-2 11:18 编辑

勃拉姆斯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结构比较复杂,有不同的说法,其中楼主在第一楼所说的双主题奏鸣曲模式(即乐队呈示主题副题,钢琴呈示第二主题奏鸣曲式)是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是双呈示部奏鸣曲式模式,即乐队第一呈示+钢琴第二呈示+展开部+再现部,其中第一呈示部包括开头在定音鼓与低音贝司不断轰鸣之下小提琴演奏出的汹涌的主部主题、弦乐组演奏的连接部第一主题、链接部第二主题和第一呈示部结束部,缺副部主题;第二呈示部包括钢琴演奏的第一呈示部的主部主题(其中包括第一呈示部连接部第一主题、链接部第二主题)、副部主题(及钢琴在F大调上演奏的主题)。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双呈示部模式,因为勃拉姆斯对贝多芬等传统作曲法的研究很深,受其影响也很大,很多作品都有贝多芬的影子(如第一钢协第二呈示部末尾出现的或转入再现部前的强烈的三短一长音型,就让人想起贝多芬的“命运动机”),是传统作曲法的继承者和坚守者,其很多作品都是传统与浪漫的结合。贝多芬的5部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都是双呈示部奏鸣曲式结构(即乐队第一呈示部、钢琴第二呈示部),自然年轻的勃拉姆斯创作的第一钢琴协奏曲采用双呈示部奏鸣曲式结构或有双呈示部奏鸣曲式影子很容易被理解。另外,我也觉得按双呈示部奏鸣曲式结构去听勃拉姆斯第一钢协比较自然、容易听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24-3-2 13: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
本帖最后由 decnpo 于 2024-3-2 13:31 编辑
gdyy223 发表于 2024-3-1 12:10
巴西钢琴家尼尔逊·弗雷热2005-06年现场版以堂正端庄的风格演奏的勃一、二钢协引人注目,里卡多·夏伊 ...

喜欢这样对作品演绎进行深入的分析。
你所说的乐队思辨力不出色,推进的逻辑感与推进过程的精密程度未与之同步提升,好像有点抽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24-3-2 19: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decnpo 发表于 2024-3-2 09:50
勃拉姆斯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结构比较复杂,有不同的说法,其中楼主在第一楼所说的双主题奏鸣曲模式( ...

欣赏能从乐理或结构角度深入作品的乐友,这能大为有助于理解,兼听则明,我n年前听老罗演奏坎切利的《simi》,曾很为之震撼,尤为其细部吸引,又不得要领,再再听才觉出坎切利的高明,他让你在整个音乐的行进中,总是对大提琴站上降E充满期待,明白了这一点,复杂的音乐豁然开朗,解构的目的多在于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24-3-2 19: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decnpo 发表于 2024-3-2 13:20
喜欢这样对作品演绎进行深入的分析。
你所说的乐队思辨力不出色,推进的逻辑感与推进过程的精密程度未与 ...

听听塞尔&柯曾与伦敦交响勃一钢协第一乐章呈示部,或许有助于了解夏伊&弗雷热同曲第一乐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24-3-3 10: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我对勃拉姆斯的喜爱不亚于贝多芬,同贝多芬一样,这是一位将个性与作品紧密契合的作曲家,也与贝多芬一样——听其作如闻其人,特别是他的第四交响曲与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那种毫不犹豫的隐退与畅然回归之意、那种夕阳西下但又执拗不改的顽强性格、那种外圆内方、外柔内刚、外凉内热、外谦和内执拗、外朴实内瑰丽奇绝的精神,每每听来让人灵魂震颤。

此作写于1878年,题献给当时的小提琴大师约阿希姆,有个创作细节颇能反映勃拉姆斯的性格与创作严谨,1878年8月初稿写成后,他以极谦恭的态度给约阿希姆写信,希望能听到约阿希姆对作品的看法和修改意见,约阿希姆也认真鉆研并郑重提出修改意见,但作品成稿发表除了几处弓法指法有所改动,哪个地方都维持原样,约阿希姆白白的一番认真研究。

勃拉姆斯管弦乐作品一般都充分交响化,因而,他四部协奏作品都被称之为“带有独奏声部的交响曲”。什么叫协奏曲中的“交响思维”?一、乐队不再仅仅是独奏的陪衬,在协奏曲整体布局上,乐队与独奏一样,都是发展音乐内容与主题的重要成员。二、大为提升独奏与乐队之间的对置对比关系,使之成为作品的结构骨架和音乐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这种“质”的改变只有到了浪漫主义时期才成为可能。

听听第一乐章是不是这样,没有引子,开声就由中提琴、大提琴演奏第一主题,1--|316|5-3|513|5-3|153|2--|(没法把简谱弄精确),很显然,它明显建立在D大调和弦基础上(1-3-5),这条乐句低沉灰朦,但双簧管的进入很快就有了田园风貌并在其中夹裹着一丝哀愁情绪,我们听听这个主题群的情感变化有多么丰富!它接下来的发展明确、简短、有力,带有特定的英雄气质和执傲昂然的性格,音符的洪钟般怦动与时值延音都恰到好处体现出勃拉姆斯气息宽广的音乐风格,但1.07分(内沃版)单簧管的介入,再一次将音乐带入抒情的氛围中,第一主题群呈示结束了么?没有!你听下去,音乐且抒情且悄然向低音区流动,紧接着又出现一条更为强劲有力带有英武气质的乐句(2.12分),并以独奏小提琴卓然翱翔的介入进入第二呈示部,你看,短短2.32分钟乐队的第一呈示部是以很交响化的、多姿多彩的、颇具有对置成分的、雄辩的姿态展开。

以独奏小提琴开启的第二呈示部同样丰富多姿,小提琴的进入是一段气宇轩昂的华彩乐段,它并没有马上呈示第一主题,但你仔细听:乐队却时隐时现轻声流连于主题片断(如:316|5--等),小提琴直到4.06分才以极抒情柔美的声调在高音区呈示第一主题,紧接着是独奏小提琴围绕主题一连串装饰性演奏,抒情、浪漫、坚韧兼具。6.25分,小提琴演奏出更为美丽抒情的第二主题,在经过复杂的变化性装饰性处理后,7.51分,音乐进入展开部。

在古典风格的奏鸣曲式中,这两个呈示部较为复杂,它首先复杂在主题并非那么明确,特别是第二主题,初听很难找出来,勃拉姆斯虽严格按照古典奏鸣曲式写作,包括双呈示部的写法,但他的音乐布局较之纯粹古典风格要复杂的多,主题呈示再也不是以“单一”的面貌呈献,围绕主题的华彩、装饰句、演变句、插句,比比皆是,你看:他把古典奏鸣曲的呈示部尽可能的“交响化”了,其中的抒情性戏剧性与雄辩的英姿给人以深刻印像,从这个角度讲,音乐的情绪却又是简单明确的,因而,是易懂的。

展开部更为复杂,勃拉姆斯把协奏曲的交响化思维可谓发展到古典风格的极致,呈示部中主题群所蕴含的所有情怀都如雨后春笋般的伸展开来,时而浅吟低叹、时而曲折坚定、时而如鹰博长空、时而又水般柔情,音乐的发展颇具戏剧性,迷宫般的音乐走向却又能让听者在“迷途”中看到主题引导的曙光,真可谓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若有序了解了复杂的第一乐章,后两乐章结构难度就小多了,第二乐章三部曲式,由管乐组奏出白日梦般美妙的牧歌主题,小提琴随后的模仿与变奏不仅不减风韵,反而更添猗丽,3.48分进入的中段情绪为之一变,但它所诉说的则是比A段更为曲委多变的心声,我为什么说勃拉姆斯内心如锦秀?这样的抒情篇章,既使在整个音乐曲库中也不多见。第三乐章是充斥着耀目光彩的回旋曲,不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24-3-3 10: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这首D大调由于它的重要地位录音极多,名版不在少数,许多小提琴大家都有名版存世,但演奏优异且珍贵的则是两位女性小提琴家的历史录音,一位是法国早逝的天才吉奈特·内沃,一位是几十年来被人低估的乔安娜·玛尔齐。为什么说这两版优异?我一直以为,演奏勃拉姆斯D大调的最佳人选是海菲兹和奥依斯特拉赫,特别是海菲兹,在“神似”上很难被超越了,弓法还放一边,在指法上,海菲兹的肌腱与指法与勃拉姆斯几乎同构同体,而他凌历的气势与“太上忘情”的演奏风格又特别适合勃拉姆斯,他与莱纳1955年的录音很难被超越。

能与海菲兹版媲美的,这个吉奈特·内沃1946年版能名列前茅,首先,这个30岁便因空难而去世的天才女子演奏生涯可谓命途多舛,因而录音很少,其次,演奏之精彩为后来一干男性杰出小提琴家所莫及,技术、精神、分寸感,无一不佳,第一乐章第二呈示部独奏小提琴凛然飞掠般的介入是非常考验小提琴技巧的一段,內沃的演奏有气势、节奏与力度精准,又干净,后面的处理每个音都扎实,而內蕴丰润充盈,我尤为赞赏她的抒情段落,她大方得体的抒情性让一些粘粘乎乎的版本相形见绌,什么叫“味道”?配比准确才能调出好味道,听听她在两个主题上优秀的表演与展开部复杂多变中脉络清晰的演奏,不由让人赞叹!真不愧是埃内斯库调教出来的高手!若再假以天年不知得有多精彩!可惜,天才往往难长命!

该片1946年8月录于英国阿贝路第一录音棚,由名指挥Issay Dobrowen率爱乐管弦乐团协奏,DUTT唱片公司出版。

音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k6VWF-pP3ngP_BdqTTSwkg?pwd=apb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24-3-3 12: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24-3-3 13: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卢湾区
gdyy223 发表于 2024-3-3 10:19
这首D大调由于它的重要地位录音极多,名版不在少数,许多小提琴大家都有名版存世,但演奏优异且珍贵的 ...

于我,Mullova和Abbado的这个现场最有感觉。俺承认二人的特殊关系有作用
此外,Neveu的原录音是在EMI, Dutton做的remaster,音质确实好多了,但EMI Reference版上还有Sibelius,也很棒!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5gtwM_Uo5AqIolI0N9ZyQw?pwd=2na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24-3-3 13: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很不牛的俺 发表于 2024-2-26 19:11
那俺再借楼主的宝地继续求教一个问题:

仍然是Decca Legends 97CDs

个人diy版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24-3-3 14: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首选版本我推荐海菲兹,他也是一生录制多版,以这个1955年RCA与莱纳&芝加哥交响乐团版上佳。我倒不是说此版冠盖群贤,而是说海菲兹的血型气质乃至肌腱指法与勃拉姆斯作品精神特别匹配,不滥情是他有别于众多演奏家、也是最为我所赞赏的品质,不知别人,我是不喜欢那些一遇慢板乐章就腻腻乎乎"走不动路”的演奏。

听听海菲兹怎么处理抒情乐段,真正的大家气色——小提琴仍是他一贯特点,快速、凌沥、不矫情,情感处理也一样,评论界有人认为此版情感表达偏弱,有些重技巧而轻内涵,但这要分怎么看,如果你偏爱奥依斯特拉赫那样的情感流泻,听海菲兹许会有些不够味,但海菲兹演奏的一基本特点就是不滥情,他一般不会沉浸于“情感旋涡”,即使演奏浪漫时期作品,他也能跳出三界外,第二乐章堪为经典,他追求的是那种“太上忘情”的境界,不是没有情,而是演奏家在个性上达到“太上”层面后不为情所滞、不为情所动、不为情所累的个性风格,表达出的是一种对情感无为的轻惹和有意的淡化。他的演奏冷沥而超然、快速而坚实、一带而过却是高屋建瓴,姿态挺拔,又该有的都有,而技术上的优势尤其明显——听听他对双音和弦清晰的处理和丝毫不乱的快速段落。

音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5Boit4Acy-XaKpd_WoH0Iw?pwd=b9a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24-3-3 14: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乔安娜·玛尔齐(1924-1979)这款1951版唱片经得起细细品味,她指下的勃拉姆斯与杰出的吉奈特·内沃风格相异却同样出色(注意:风格相异),在乐感美的表达上甚至更出色,小提琴柔美偏女性化但绝不失挺拔,细腻流畅又不动声色的“崩”着劲,琴音的内涵上并不输海菲兹,运弓力度较之海菲兹自然弱了些,但线条仍然清晰坚韧,我们能听到她在处理需要运弓力度乐段时足够凛然的气势,而抒情性更胜一筹,在几个一流版本中,我以为这是相对全面的勃拉姆斯——无所畏惧、铮铮硬骨而又秀丽朴实的斗士与诗人形象。

玛尔齐显然放慢了速度,这使得她能更从容的应对,因而气息与速度的调控自由且充分,第一乐章演奏既有筋骨又甜美,音乐在充足呼息的同时中保持着敏感的应力与弹性,且无因放慢速度而音符抖颤不稳的弊端,展开部尾声第二主题与第二乐章A段美的令人心醉,足以令人摒息静气的听,当然,指挥家保罗·克莱茨基滴水不露的烘托也功不可没,这位指挥协奏曲的一流好手与多位名家都有名演存世。

音源链接:CD版:https://pan.baidu.com/s/1BrQzc3VJUsAdQzjUHApIng?pwd=ks8j
音源链接:LP 版:https://pan.baidu.com/s/1ZnbusaSELxqf76N4Wg51Qg?pwd=n6hj

front025.jpg (136.68 KB, 下载次数: )

front02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24-3-3 16: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
gdyy223 发表于 2024-3-3 10:18
我对勃拉姆斯的喜爱不亚于贝多芬,同贝多芬一样,这是一位将个性与作品紧密契合的作曲家,也与贝多芬一样— ...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24-3-3 16: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24-3-3 18: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鄂州
搬凳子坐后排听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11-30 09:1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