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leansmancav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完蛋,刚拿两张SD卡对比了下,区别确实很大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24-12-6 00: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hifi时钟的稳定这本身就是个硬素质,好的设备专门处理晶振的稳定,这才能做好失真尽可能地低。工业卡是放在一些plc,变频器之类里面的,plc啥玩意儿?是读取程序的,有扫描周期,比如1ms扫描一个周期。那如果卡的读写突然卡顿哪怕2ms,那么在一个扫描周期里程序就出错了,换到工业领域那是啥?那可能就是设备出了事故,工件做坏了。所以工业卡是专门设计用来在大温差范围内做到读取的绝对稳定,这个好的播放器好的dac做时钟稳定处理是一个道理。民用卡无所谓的,你读取的时候卡个0.几秒又秒又无所谓,歌还是那个歌,片子还是买个片子,这其实也不会有"体感上的卡顿",不去比较AB耳朵和眼睛分不出不出来的。但是如果你真的去有机会和工业卡进行AB,越好的播放器就越能凸显这个"准"字,你就能听出区别,就像我说的,天差地别是没有的,但是10%的清澈是有的,其实就是那个"准"字,每一个声音波段都是在工业卡级别的扫描周期内稳定运行,不会有超过0.1ms的偏差。与此同时,民用卡的偏差阈值可能是0.15ms或者0.2ms,其实也足够的"准",但你不能去和工业卡比,肯定是有区别的。否则全世界工业都是傻子,插卡的那种plc或者驱动变频器直接民用卡不是又便宜读取速度还快嘛。
既然是讨论,我这么一解释,大家觉得有道理就看看,觉得扯蛋就笑笑:-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24-12-6 01: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你们是又在给胶片猫提供好素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24-12-6 07: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羡慕金耳朵,我连机器自身内存和卡的区别都听不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24-12-6 08: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搞半天拷文件拷错了,此贴终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24-12-6 14: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更新一个在R8ii上的对比结果。自带存储vs三星宝蓝vs闪迪金红。耳机是UM Maven II。R8ii是中增益,纯音模式。之前R8ii上一直用的三星宝蓝。

自带存储的声场也离听者比较近,这点和三星宝蓝相似,但是没有三星宝蓝那么骑脸。声场有一定纵深,没有三星宝蓝那么扁。自带存储明显有更多高频细节,定位更好,器乐更好听,不像三星宝蓝那样略压高频突出人声。

换上闪迪金红后则会缩小结像,往远处推,有距离感。定位很精准,信息量和自带存储持平。我觉得在R8ii上闪迪金红的声音素质还是不错的,但综合起来自带存储更好听。

所以总结起来,两张SD卡对声音影响的走向,和昨天在GT2+TSU+RN6这套下是一致的。我之前觉得R8ii压高频凸人声和纵向扁平,这基本是三星宝蓝的锅,但R8ii的纵向和定位还是不如墨菊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24-12-6 14: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另外,有坛友要我做大样本双盲测试。对此我想说,你给我批个经费我就做,哈哈。

其实这是一种耍流氓的讨论方式。我的观点全凭我一张嘴,你的观点我不同意,我就要你跑断腿,否则不作数。本来交流而已,何必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24-12-6 15: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我个人用R8一代就是闪迪红金配合本地存储,一般而言闪迪红金够用,容量价格声音兼顾,sony玄学卡好归好,容量太小而且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24-12-6 16: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闵行区
GT2还是建议不要用卡套,直接用大卡,推荐SLC V90的大卡
我个人用雷克萨X2000,比卡套+TF好太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24-12-6 17: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klplay001 发表于 2024-12-5 13:07
给个建议啊,让你家人随机抽卡装上去你再盲听,10次能猜对5次以上才有讨论的必要

你提到了这个圈子的禁忌秘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24-12-6 17: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VEGA57 发表于 2024-12-5 22:16
电池区别是大,尤其是镍氢电池快没电的时候,但是卡区别很大我不信,闪迪三星大小卡用了个遍,没感觉有区别

同品牌有自己調性, 沒那麼易聽出差別。
你試拿閃迪跟三星比差別是非常大的。

閃迪就是刺耳數碼聲, 三星是模擬聲, 一試便知有沒有, 當然也不是說閃迪就是渣中渣, 可能也看前端調音搭配吧, 如果前端是糊厚暖, 也有可能搭閃迪是可以也說不定, 但我個人是任何前端都不會想用閃迪。

紅灰, 紅金, 紅黑都有, 除了紅黑勉強沒到極差, 其他的都數碼聲的難以接受, 齒音超重, 高頻碎。

你想聽出區別其實很簡單, 任意前端, 歌選首女聲齒音重的, 耳機用染色少一點的, 一張閃迪紅黑以外的(如紅金紅灰之類), 另外一張任意三星, 只能說, 巨大差別, 在這特定場景, 聲音有換線級的區別。

其他情況, 一般就換濾波級別多一點吧。

當然我還沒試特貴工業卡那些, 啥不得花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24-12-7 15: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揭阳
红黑的 声音密度会更好 之前在墨菊 钛菊同样试过不同SD卡 有差异 索尼跟艾利和的播放器对卡不明感 几乎没听出差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24-12-8 12: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非金耳朵不用考虑那么多 插上去 听 享受音乐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24-12-25 14: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withsue 发表于 2024-12-6 16:14
GT2还是建议不要用卡套,直接用大卡,推荐SLC V90的大卡
我个人用雷克萨X2000,比卡套+TF好太多

这货是sl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24-12-25 14: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johnmok 发表于 2024-12-6 17:40
同品牌有自己調性, 沒那麼易聽出差別。
你試拿閃迪跟三星比差別是非常大的。

这东西真的看搭配的,我试了一圈感觉闪迪红灰/红黑最有味道,星火MLC素质最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24-12-25 16: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bighippo2004 发表于 2024-12-25 14:40
这东西真的看搭配的,我试了一圈感觉闪迪红灰/红黑最有味道,星火MLC素质最好

是的, 確實, 所以我也沒把話說很死, 只是說搭我手上的器材, 我覺得閃迪高頻碎, 刺而已, 所以不喜歡。

但搭些本來厚暖, 或沒太高清的耳機或前端之類, 或許有奇效沒問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24-12-27 19: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dellmen 发表于 2024-12-5 21:31
张嘴就来就得看情况,你要是吹主板、cpu、内存的影响也就是算,连原理都不懂你就敢来吹ssd?而且还是颗粒 ...

看着一堆人说sd卡会对声音有影响的,真的是有够无语。

播放器从 SD 卡读取歌曲到播放的过程可以用计算机术语进行分析,涉及多个层次的计算机系统知识,包括硬件、操作系统、文件系统、音频解码和信号处理。这种研究主要属于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的交叉领域,具体涵盖计算机体系结构、嵌入式系统、数字信号处理(DSP)和多媒体技术等专业方向。
1. 文件读取阶段1.1 用户请求
  • 当用户选择一首歌曲,播放器应用发出一个请求,指定目标音频文件(通常是 MP3、FLAC 等格式)的路径。
1.2 文件路径解析
  • 播放器应用调用操作系统的 文件系统 API,例如 fopen()(C 系)或 java.io.File(Java 系),定位 SD 卡上的音频文件。
  • 文件路径解析会触发操作系统查找 SD 卡挂载点(如 /mnt/sdcard),并从文件系统(如 FAT32、exFAT)中查找文件的元数据。
1.3 数据读取
  • 操作系统通过 I/O 请求(通常是块设备 I/O)将音频文件的数据块从 SD 卡加载到内存。
  • SD 卡的存储控制器将数据以扇区(通常为 512 字节或 4KB)为单位传递到主机的 RAM 中。
  • 硬件层面
    • 主机通过 SD 卡协议(例如 SDIO)与卡片通信。
    • 数据从 NAND 闪存读取,经过卡内的 Flash Translation Layer(FTL)将逻辑扇区映射到物理地址。
2. 音频解码阶段2.1 数据解码初始化
  • 播放器根据文件头信息(如 ID3 标签、RIFF Header)判断文件格式,并选择适配的解码器(如 MP3 解码器、FLAC 解码器)。
  • 解码器通常通过开源库实现,例如 FFmpeg、libFLAC。
2.2 音频数据解析
  • 压缩格式的数据流(如 MP3)被解析为帧。
  • 每帧包含压缩的音频数据块,以及解码所需的元信息(如采样率、位深度)。
2.3 音频解码
  • 解码器通过特定的解码算法(如 MP3 的 Huffman 解码、DCT、量化反转)将压缩数据转换为 PCM(Pulse Code Modulation) 数据。
    • PCM 是未压缩的数字音频表示,每个采样点对应特定时间点的音频振幅。
    • 数据格式可能为 16-bit/24-bit,采样率为 44.1 kHz、96 kHz 等。
3. 数据传输阶段3.1 数据缓存
  • 解码后的 PCM 数据被存入播放器内的缓冲区(Buffer),用于后续的播放处理。
  • 缓冲区的大小和策略(如环形缓冲区)决定了播放的流畅性和延迟。
3.2 DMA 数据传输
  • 在嵌入式系统或硬件播放器中,解码后的数据通常由 DMA(Direct Memory Access)控制器 传输到音频处理硬件,而无需占用 CPU。
4. 音频处理与播放阶段4.1 数字信号处理(DSP)
  • PCM 数据通过 DSP 处理器进行后期处理,例如:
    • 采样率转换:如果硬件支持的采样率与文件不匹配,需要插值或重采样。
    • 均衡器和音效处理:根据用户设置调整频响曲线或添加混响、虚拟环绕声等效果。
4.2 数字-模拟转换(DAC)
  • 经过 DSP 的 PCM 数据被送入 DAC(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
  • DAC 将离散的数字音频样本转换为连续的模拟电压信号。
4.3 模拟放大
  • 模拟信号通过功率放大器(AMP),增强电压或电流,驱动耳机或扬声器。
4.4 声音输出
  • 耳机或扬声器将放大的电信号转化为声波,用户听到最终的声音。

    音频文件在SD卡上的存储和读取过程主要是数字信号的传输,不会受到卡材质或存储介质本身的直接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24-12-31 07: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自己的神经变化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1 10: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鬼狐 发表于 2024-12-31 07:44
自己的神经变化而已

走好不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24-12-31 15: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病得不轻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25-1-1 14: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johnmok 发表于 2024-12-6 17:40
同品牌有自己調性, 沒那麼易聽出差別。
你試拿閃迪跟三星比差別是非常大的。

笑了,你的听感刚好和乾龙盛老板abtf卡的听感相反包括我拿qa390le试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23 00:0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