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andy535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虽然不懂得古典,喜欢听马勒。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25-2-10 00: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听听电影原音来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25-2-10 21: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青浦区
lxmgggg 发表于 2025-2-9 20:39
可是现代电影配乐大师超过百分之50都受到马勒影响,你会听吗?

搞个交响乐团  民间音乐元素  就是受马勒的影响  条件也太宽松啊
海顿是 交响乐的爸爸     贝多芬是  乐圣 开古典主义之先河

马勒 充其量就是个  浪漫主义的后辈  

他玩无调性  你讲的耳熟能详的老电影音乐 哪个是用无调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25-2-10 22: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rootxmy 发表于 2025-2-10 21:38
搞个交响乐团  民间音乐元素  就是受马勒的影响  条件也太宽松啊
海顿是 交响乐的爸爸     贝多芬是  乐 ...

你也就知道无调性这词吧难道不是勋伯格才是无调性的的集大成者?我说的马勒影响到现代电影配乐大师是不是事实吧?海顿是牛逼啊可是他也没影响到现代配乐大师吧你这东扯西拉的说的啥?就是想说你觉得目前世界上影响力越来越大的马勒不咋样呗?你算哪个锤子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25-2-10 22: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青浦区
本帖最后由 rootxmy 于 2025-2-10 22:29 编辑
lxmgggg 发表于 2025-2-10 22:18
你也就知道无调性这词吧难道不是勋伯格才是无调性的的集大成者?我说的马勒影响到现代电影配乐大师是不是 ...

我贬低马勒 不因为我是老大

因为 他就是比不过 贝多芬 海顿
海顿 交响乐之父  你懂吗  西方经典音乐的一脉传承

50%的作曲家 受马勒影响  我严重怀疑

请你给出数据的原始出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25-2-10 22: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rootxmy 发表于 2025-2-10 22:26
我贬低马勒 不因为我是老大

因为 他就是比不过 贝多芬 海顿

那么多现代电影配乐大师都受马勒影响都不知道你还聊个锤子音乐,这是常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25-2-11 09: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最近也是非常喜欢马勒,几乎每隔几天就要听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25-2-11 15: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铁岭
个人感受,听交响乐需要与作者“同频共鸣”,了解作者创作时的精神状态、表达方向,将自己置身于作者脑海,听的时候画面感一下就出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25-2-11 16: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珠海
古典也分严肃、抒情、轻快等不同类型。

马勒这种,我是怎么也听不明白什么鬼。莫扎特肖邦老柴甚至贝多芬听着都更像正常音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25-2-11 17: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5-2-11 17:31 编辑

需要知道,人的认知和审美阶段发展,是类似于人的身体成长的。但人的认知和审美,通常在大面积人口里不和身体的成长同步,经常表现为停在低等级不会主动发展。这就是苟不教性乃迁的那个意思,实际上是,思想不进步必然就停滞。
认知的进步和发展,主要来源自理性认知的成长。比如上学学的就理性认知的一部分,每个年级阶段的认知水平都不一样,这就是认知差距的问题体现。理性认知提升的是思想境界,每个理性学习的角度都是提升这个角度认知的水平。也可以说是打破我执蒙昧、使愚昧觉悟的智慧发展路线。

那么可以看到,我执的来源主要是身体本能的感觉,不走大脑直接走体感。所以这部分认知和判断标准就是一种本能的动物认知。生理上需要的就直接来。
比如吃奶是婴儿阶段的身体本能,放到审美等级上就是直接感受甜美安慰使身体感觉好,而且完事以后毫不打理拉撒自由。得到任何好处都是理所应当没有任何代价的,而且还可以无限索求理所当然,毫无感恩互惠心态。有些人的客观审美是这样,但不一定合并到对人的态度上,但是从极端付面上看很多喷子等级的人,在网上表现的思想行为可以对照婴儿本能。躺平不作为,和直接吃奶就是一种典型特征。知道了以后,人是活的,可以做我成长。就怕不觉悟,永远睡在婴儿摇篮里不起来。

所以审美认知也存在自性觉悟的等级。希望被献媚喂奶的审美诉求,总可归类到未成年人的各个阶段。一些创作者也存在媚俗浅薄格调不高的问题。
这就是发展阶段的视角。其它更高的阶段的特征,可以参照人的身体成长、和社会水准应该达到的水平,去类推,,,

比如不俗不媚不重复永远探索,在体系结构上发展创新,这才是顶级艺术,和顶级艺术家的走向。固然艺术思潮会有时代限制,但除此之外的其它要素,在任何时代都是顶级艺术的特征。
而且任何国度文化圈的顶级艺术,通常都领先于时代半个世纪到一个世纪。这只是对时代普遍接纳度而言。比如,写意艺术,印象派艺术,结构派艺术,核心要素派现代艺术。越来越远离所见所得具象主义的吃奶层次,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到了顶级,那必然是为道日损以至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脱离世俗趣味。
但对社会个人来说,到任何时代都会有门外汉的水准,而且越是底层阶段的人,人口数量基数常态化的必然越大。这就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关系。因为智慧稀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25-2-11 17: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
不好意思,真的有点想笑了,听马勒那么感性的音乐居然还需要说明,还要乐章解读。说明没什么音乐细胞,别听了算了。马勒那种惊天动地、波涛汹涌、电闪雷鸣的情感,听不到真的有点离奇,居然还要靠各种外部辅助来拼凑?这不就是毫无音乐直觉的最佳证明吗?真正有感受力的人,哪怕初次入耳,都能立刻感受到那种悲怆的宿命感、疯狂的激情、人生起伏的悲喜交错,怎么可能需要别人喂到嘴边?
如果听个音乐还得靠这么繁琐麻烦、绕来绕去、啰嗦至极的方式,那真的不如直接别听了!去听点流行口水歌,一遍上头,轻松快乐,何苦自讨没趣?
马1的青春气息、2的神圣复活、3的大地咏叹、5的命运波澜、 6的悲剧铁锤、 9的人生诀别…… 这些主题本身就已经再直白不过了,还需要解说?真正的马勒听众,哪怕初听,都会立刻被音乐牵着情绪走,而不是呆滞在那儿等着说明书告诉自己“这里该感动了”!
马勒这种作曲家,最核心的东西从来不是技法,而是情绪,他所有的交响曲几乎都是极致自白式的表达,悲喜交加、狂喜到绝望,一秒翻脸的那种情绪冲击,就算是一个音乐门外汉,听上几分钟也能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生存体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25-2-11 18: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多谢诸位坛友的分享讨论
No Music,No Lif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25-2-11 19: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刚才特意听了一吓马勒的一专辑,动态很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25-2-11 20: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langhh06 发表于 2025-2-11 15:47
个人感受,听交响乐需要与作者“同频共鸣”,了解作者创作时的精神状态、表达方向,将自己置身于作者脑海, ...

你们听音乐真能听出画面感吗?真心疑问。我听音乐从听不出画面感,包括梁祝、黄河也是,就听一个节奏乐感;除非是中文歌如“一条大河波浪宽”这样的。
硬着头皮听了几年,现能能听出点马勒的味来,布鲁克纳还不行。真是没事给自己找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25-2-11 20: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如此沉寂 发表于 2025-2-11 17:43
不好意思,真的有点想笑了,听马勒那么感性的音乐居然还需要说明,还要乐章解读。说明没什么音乐细胞,别听 ...

厉害,我是听不出这些情绪、宿命感、人生起伏啥的。
即便是听得最多的梁祝、贝九也是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25-2-11 20: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就没有人对我们中国几千年的古典音乐这么推崇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25-2-11 21: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留香小筑 发表于 2025-2-11 20:52
就没有人对我们中国几千年的古典音乐这么推崇的吗

文化自信还需要时间,西方音乐是复杂,起码时长乐器种类就比中国的强。不承认不行。
但中国的戏剧是真的比西方的强,且观赏性强太多。就是现在的受众也不多,推广还得持续,这方面西方强势得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25-2-11 21: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dxs390413 发表于 2025-2-11 21:00
文化自信还需要时间,西方音乐是复杂,起码时长乐器种类就比中国的强。不承认不行。
但中国的戏剧是真的 ...

还需要时间吗,都几千年长河了还需要时间去建立文化自信吗,真的是时间问题吗,我有点想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25-2-11 21: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25-2-11 23: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留香小筑 发表于 2025-2-11 21:25
还需要时间吗,都几千年长河了还需要时间去建立文化自信吗,真的是时间问题吗,我有点想哭了

没办法,人穷志短,刚吃饱饭没几年。
好在抖音里已开始地图开疆了,对西方史也疑古了。但,起码像我这样为装逼硬着头皮去听西方音乐,以能听进去或能说出喜欢那个指挥哪个版本为荣;而明明可以用同样的时间欣赏中国自己的戏剧音乐的人存在,就说明不自信。人是慕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25-2-11 23: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dxs390413 发表于 2025-2-11 20:46
厉害,我是听不出这些情绪、宿命感、人生起伏啥的。
即便是听得最多的梁祝、贝九也是如此。

梁祝都听不出还是别勉强自己听古典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4-6 15:2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