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jackylzf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GPT关于杜比全景声音乐和立体声音乐的看法 非常的犀利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7 15: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cdzsz67 发表于 2025-11-27 14:51
电视 手机喇叭贴个全景声标签有什么用, 十几亿标签里面属于你说有用的多声道音响的万分之一都到不了, 剩 ...

让你组7.1.4你说麻烦弄不了  给你了双声道解决方案你又说是贴标  左右话全让您说了  我看倒是您挺嗨的

当然你也玩不明白这些 就别玩了  踏踏实实听CD就完了   我这人素质低了一些 说话难免冲撞  没有老烧那么高的素质 您多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25-11-27 15: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jackylzf 发表于 2025-11-27 15:23
让你组7.1.4你说麻烦弄不了  给你了双声道解决方案你又说是贴标  左右话全让您说了  我看倒是您挺嗨的

...

不就正是因为你这里说的情况, 所以全景声就成了无人问津的业内自嗨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7 15: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ackylzf 于 2025-11-27 15:27 编辑
liuxiaoliwei 发表于 2025-11-27 14:56
楼主纯sb兼杠精 鉴定完毕

来展现江西素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7 15: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cdzsz67 发表于 2025-11-27 15:25
不就正是因为你这里说的情况, 所以全景声就成了无人问津的业内自嗨么

大家都在用  到你这就变成 无人问津  
所以就是 “您不问津=无人问津”  您平时做人的标签也免不了   管中窥豹 夜郎自大 两个吧

我还是那句话 你觉得没用 你可以不碰  或者拿出实例来佐证它没有用 而不是上嘴皮一碰下嘴皮“没用”

数据呢? 如果全球就十来个人用 那是真的无人问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25-11-27 16: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欧洲和中东地区
我真的曾经用多只真力组过真5.1声道HIFI系统。两支8040,3支8020,一支真力7050低音炮。用真力的原因是因为真力的全系列音色比较一致。
同时我的源也是真HIFI源而不是一些蓝光演唱会视频碟,我用了一台改装的HIFI蓝光机(7.1声道数字输出),接入专业线的多声道解码与音量控制,播放的是纯多声道蓝光HIFI音乐碟(没有画面或者只有菜单页面),这类碟通常只有5.1声道录音为主,2L有一些7.1声道的碟,也比较少。
以上是一套真正的多声道HIIF系统,国内这么真正实践尝试过的应该并不多。

很多录音室里现在什么全景声用来放HIFI什么的都是纯纯在扯淡。如果你的录音就不是天然的多声道,你在天空布4个声道有什么用?蓝光视频碟多数都不是为了HIIF欣赏制作的,目前真正的纯HIFI多声道录音碟要么是7.1要么是5.1(居多),像7.1.4这种根本就不存在。同时,比如古典录音,天空声道存在的意义基本没有,用来放什么?反射声吗?笑话简直。而GPT的回答更是脱离实际的愚蠢答案,什么早期反射,晚期混响,这些都是环境声,在你的房间里这些就是天然的你房价的混响效果,和多声道根本毫无关联,那个录音能特意取录混响然后用环绕音箱给你放出来?它放的时候你房价难道就不反射了?

如果你实际听过5.1,7.1HIFI碟就知道,环绕箱的声音和主箱的声音的内容基本是一致的,只有录音方向的不同,在少数场景下,会有位置移动的效果产生,比如2L碟中有一首女声是特意在唱歌是不断绕着圈移动,你能通过环绕与主箱的交替明确感知到她的声音在绕着圈的移位。但除此外绝大部分音乐录音的位置(发声的人或者乐器)都是固定的,所以环绕箱在此情景下播放的声音内容与主箱是基本一样的(当然有录音时话筒收声的位置不同在)。

所以当你理解这些后,实际上多声道HIIF的实际听感,我个人觉得首先是——怪异。这是给我第一感觉。这其实很合理,因为听惯了自然界中固定声源向你过来的声音后(包括大多数演出,演唱舞台的场合),突然同一种声音在你四面八方都同时响起的感觉是其实非常反常识与充满违和感的。这不是一种自然的方式。注意,这和AV多声道是天壤之别,AV的多声道反而是为了模拟自然空间,模拟各种不同的声音,在你周围空间同时展开与不断移动变化,这反而是自然的表达,所以你不会觉得AV多声道有违和感,因为日常生活也是这样的。但在HIFI场景中,多声道变成了同一种音乐,乐器,演唱同时在你周围响起,这就是违背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听到的乐器,演唱的声音形式,变成了违和感非常强的存在。

所以,我个人感受是,如果是欣赏音乐与HIFI聆听,立体声仍然是最佳的方式,或者在正面由多只音箱构成的多声道阵列也是一种可能,但环绕,或者类似全景声,7.1.4,11.2.4 这类的表现形式只属于AV系统。

当然如果你像我一样充满好奇,像体验一下实际感受,去尝试下也未尝不可。但我想这种模式的演唱或许只有项羽是感受过或者喜欢过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25-11-27 16: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jackylzf 发表于 2025-11-27 15:29
大家都在用  到你这就变成 无人问津  
所以就是 “您不问津=无人问津”  您平时做人的标签也免不了   管 ...

产生了信仰的人确实挺可怕, 明明自己每句话都在表达这东西要么复杂要么没用不好推广给消费者, 自己却不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25-11-27 16: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jackylzf 发表于 2025-11-27 15:13
古典乐是最早投入做全景声格式的一批  因为几个古典大厂牌比如deutsche grammophon 就不断的致力于 ...

多谢回复,但疑问依旧,目前Apple music里面,我找不到标注”杜比全景声“的类别,或是只有新录音自动就是?望赐教。我是想体验7.2.X这种全景声的,但我不是电影发烧油,所以如果音乐片源不清晰或不主流(你截图里老爵士比方bulenote那种肯定不是原始多声道全景声录音,后期做的我也不明白怎么弄,会不会假?)
全景声录音不能全面铺开,影响到硬件设备等播放,例如你说的“流媒体搭载有损的流媒体EAC3-JOC杜比全景声”,(很难想象最先进的全景声录音竟然不能无损回放),那么整体看始终还是问题。

其实并不是烧油的问题,实在是市场的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7 17: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cdzsz67 发表于 2025-11-27 16:24
产生了信仰的人确实挺可怕, 明明自己每句话都在表达这东西要么复杂要么没用不好推广给消费者, 自己却不 ...

麻烦拿出一些数据证明一下,全景声没推广好无人问及,去抄ai的答案也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7 17: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wkd15jordan 发表于 2025-11-27 16:55
多谢回复,但疑问依旧,目前Apple music里面,我找不到标注”杜比全景声“的类别,或是只有新录音自动就 ...

你的设备需要支持杜比全景声,苹果才会显示杜比全景声,如果设备不支持,比如国产流媒体数播,或者国产手机平板(除小米)等,就没有这个全景声选项,另外至于有损是考虑到流媒体带宽,目前杜比全景声流媒体版一首歌容量已经在20mb~40mb,做成无损的近百兆了,不适合流媒体播放,而且我也跟你说过了有损的eac3-joc也依然是比较高码率的,况且是24bit不是16bit的音源,所以音质并不需要太纠结,还有一点你说的正确的是,老碟片都不是原生杜比全景声的,原生的基本上听2018年以后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25-11-27 18: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说什么无人问津确实过分,但全景声能凸显其价值的场景确实也少,全景声多数时候和立体声差别不大或者更差,这无关于设备,而在于人们审美的需要,不是听不懂全景声而是有时候效果平平无奇,大多数作品两声道足矣,日常听歌全景声和立体声一般没区别,全景声用着还麻烦就显得愚蠢。立体声已经诞生快百年了,人们听录音还是用立体声不用全景声,别扯什么技术限制其实需求不迫切!
AI并不真懂思考,模型就是模型死板的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7 18: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edbljl 发表于 2025-11-27 18:36
说什么无人问津确实过分,但全景声能凸显其价值的场景确实也少,全景声多数时候和立体声差别不大或者更差, ...

请问您家里用过什么全景声设备,听了哪些音乐得出的这些结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25-11-27 19: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jackylzf 发表于 2025-11-27 17:43
麻烦拿出一些数据证明一下,全景声没推广好无人问及,去抄ai的答案也行

反商业诈骗小知识,断人财路的数据除了股票做空机构或者泡沫破裂时落井下石是不会被披露的。mqa卖了一大堆标,欣欣向荣,然后就暴毙了。

独立思考者应当从一些旁证中得出真相而不是从ai找认同。全景声的真相:消费认同低,效果不佳浅尝辄止者多,溢价能力低,无人问津。


https://gearspace.com/board/so-much-gear-so-little-time/1361167-dolby-atmos-music-poll-will-take-off-149.html
知名音频论坛超千人投票,压倒性看衰。


专业研究经典讳败为胜:一半人群从未听说全景声,仅最年轻人群genz对全景声好奇但购买力难堪($100的耳机都舍不得!)
---
Spatial Audio Awareness is Growing
Prior to the survey, nearly half (49%) of respondents had heard of spatial audio, though 51% were either unaware of the technology or not sure if they had heard of it before. Relatedly, half of respondents (50%) agree there have been fewer advances to live audio experiences compared to live video over the years.

"This technology is in its infancy from an adoption standpoint as large technology companies – whether content, software or hardware-focused – are only just beginning to invest in it," said Tony Zhao, Co-founder and CEO of Agora. "However, its awareness among Gen Z is fairly high – and growing. They are welcoming it as much-needed innovation, especially as interest in the Metaverse and virtual content consumption continues to surge."

When asked in what setting spatial audio experiences are most important, gaming (24%) and watching TV shows or movies (21%) took the lead, followed by virtual shows or concerts (14%), audiobooks/podcasts (9%), online presentations (9%), and virtual hangouts (9%). Virtual tours of a physical space (8%) and in-store shopping experiences (5%) were deemed the least important settings for spatial audio experiences.

Gen Z is Willing to Invest in Hearing Spatial Audio
In line with Gen Z's awareness of spatial audio, nearly 80% (79%) of respondents said they would pay for new headphones with spatial audio features – while over one-quarter (28%) say they would pay regardless of price.

"The Gen Z audience sees the value of spatial audio and is willing to invest in the hardware required to experience it," said Zhao. "These numbers should give technology companies greater confidence when considering whether or not to invest in spatial audio features and capabilities."

Meanwhile, 26% said they wouldn't want to pay more than $50 for new headphones with spatial audio capabilities and 25% wouldn't want to pay more than $1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25-11-27 19: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本帖最后由 hi-wowo 于 2025-11-27 19:52 编辑

老烧一般比较爱讲的一个观点  就是认为说 音乐的多声道是无意义的 尤其是HIFI音乐  HIFI讲究现场感

这个观点从来就不存在
楼主想说ATMOS声音好,没问题,但不要贬低立体声,简单说你两声道都玩不好,7.1声道就更不用说了,而且多声道对房间要求比立体声要求更高,所以多声道还远未成熟,更别说进入千家万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25-11-27 19: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任凭你吹破天我还是觉得杜比声难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7 20: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cdzsz67 发表于 2025-11-27 16:24
产生了信仰的人确实挺可怕, 明明自己每句话都在表达这东西要么复杂要么没用不好推广给消费者, 自己却不 ...

所以GPT说的并没有错  你们压根就不去了解  就直接去否定  
杜比对应各种设备 各种声道数量 都给了解决方案 便携也可以  家用也可以  

所以还是回到最初的问题  你的概念里7.1.4之外都不属于杜比全景声 的确是信仰可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25-11-27 20: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jackylzf 发表于 2025-11-27 20:07
所以GPT说的并没有错  你们压根就不去了解  就直接去否定  
杜比对应各种设备 各种声道数量 都给了解决 ...

除了全声道其他的效果不好可是你亲自写在主贴里的。何况也是事实。手机外放,降噪豆放“全景声”,就算信仰如你,你敢说有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7 20: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cdzsz67 发表于 2025-11-27 20:13
除了全声道其他的效果不好可是你亲自写在主贴里的。何况也是事实。手机外放,降噪豆放“全景声”,就算信 ...

只是目前在耳机的情况下 DOLBY ATMOS的优势并不是特别的明显 毕竟耳机系统下 是纯靠计算音频让2CH模拟多声道 是有一定难度的




这是我的原话   首先我没有说不好 我只说优势不是特别明显 但是也比传统的立体声头中要强的  不是没有存在的意义  如果没有意义




各家大厂牌也不会推计算音频/空间音频




森海塞尔,苹果,索尼,真力等等这些厂商不是白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7 20: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cdzsz67 发表于 2025-11-27 20:13
除了全声道其他的效果不好可是你亲自写在主贴里的。何况也是事实。手机外放,降噪豆放“全景声”,就算信 ...

我还是那句话 既然你斩钉截铁的认为杜比全景声音乐无用 没意义
那您就记住了一定要坚持立体声路线  以后不要有一天打脸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7 20: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guo2344592 发表于 2025-11-27 19:52
任凭你吹破天我还是觉得杜比声难听

首先并不是吹   依据论证也都列出来了

其次主观的事情我不跟你争论  满汉全席也有人说难吃  何况一个音乐

记住坚持你的坚持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25-11-27 20: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jackylzf 发表于 2025-11-27 17:49
你的设备需要支持杜比全景声,苹果才会显示杜比全景声,如果设备不支持,比如国产流媒体数播,或者国产手 ...

所以如果我要全景声HiFi,起码要组建的是AV系统对吧?比如全景声解码前级?有什么推荐吗?

另外我小时候其实玩过一阵家庭影院,九十年代末了,DVD杜比解码5.1声道那种,现在回想起来蛮后悔的,当时一套价格可以买一套很高级的HiFi系统,AV系统无论喇叭功放都不好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1-28 03:1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