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楼
楼主 |
发表于 2017-2-20 00: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本帖最后由 aan308 于 2017-2-20 01:35 编辑
统一回一下53-64楼的朋友:
几位朋友中还有几位是高级别的ID了,老烧了。谢谢您们对我帖子的捧场!
首先,我看了一下自己的帖子,“提升巨大”一词应该没有出现在我的帖子中,仅仅是53楼的朋友“感情色彩”了一下,回帖语言,不必那么精准,也不用去计较。
其次,以价格估“提升”度,也就是“以价论声”。虽说不一定准确,但是也有合理的地方。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是存在的;
同时呢,听过以后再作自己的定论,肯定也不无道理!否则耳朵收货又从何说起?
回帖,只要“言之有理”就行了。
最后,都是老烧了。玩耳机,有“主观合理”,终究这是一个非常“个体的爱好”,各有自己其标准,这样的标准与发烧”度“有关,或高或低。”好“与”不好“?有些朋友听得出来,有些听不出来;或是系统搭配好,可以充分表现出来,或是反应不出来,这些都是正常的,作为烧友,也可以想像得到的。
另处,除了主观认识,肯定也有客观标准,有着”主流认识“。否则所有器材设计,就完全成了”碰运气“。
所谓的”耳朵收货“包含了两层意思:
一个是隐含的前提:这个”货“一定在HIFI这个层面上。如果没这个客观标准,其后果就是地摊货也可以HIFI。
另一个前提就是主观的个人的喜好与审美偏向。也就是”您喜欢就好“。
谷津的QM(特别是QV)的特点在于对PCHIFI架构的新的解决思路,并且也达到一定的高度,虽然这个高度与”黑胶时代“,与”CD时代“的高度还有着”巨大“(这次我用了这个词)的差距。但是终究是一个方向。
它利用了数字传送的极低失真,并且以中性的风格,展现出我所说的”真实感“这一主方向。与谷津U4之前的”传统“方式来架构PCHIFI不一样的审美,用U4作对比的本意在此。QM值得我们去感受一下。
注:”传统方式“
指以提升PC(如电脑)周边,如:给电脑好的电源,主机里走好的线材,上避震,加滤波,USB扩展专供电等等;
或是在USB的传导方向,如:加USB滤波,界面,时钟等等,在音频信号到达解码之前的一些办法,这些大多是从CD时代移值过来的,或是思路上借了CD的一些思路。
这些思路和办法,毫无疑问的取得了一些成绩,并把PCHIFI向前推进。当然关于”电脑“作音源时,天生的不足,也并没有一个完美的办法。
但是终究在进步,而且也并不影响用其它的办法来解决。
谷津Q系的”新思路“
特别是QV。主要把PC端的信号”拿“过来,然后对音频信号作了处理(其相关技术参看有关帖子,有些技术表现明了,有些没有说明),其实QV此时的作用是作了”第二音源“或是”次音源“,从而提升音源质量。以数字信号来达到极低失真,从而带来一个听音上很高的”真实感“,并结合高保真这一要求作审美取向的风格特色。
因而我在帖子中强调了”不要因为调试风格,而损失了这样的真实感“,即使QM的高素质留给了玩家一些”用失真换(味道)风格“的空间,也是得不尝失的。对于具体的搭配推荐,目前我也没有很好的方案推荐给大家,这个得慢慢积累,并在和广大烧交流中总结出来。这儿也只是一个方向性的建议而以。
对于一些有关QM负面的评价,没必要去猜玩家的听音水平的高低;或是搭配是否合理?一是可能性太多了,二是也不够礼貌。
就当是谷津的QM没有达到别人的期望值吧!这也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
玩HIFI,对我最大的好处就是心态宽了。这种”宽“并不是说去包容别人,好象别人都是错的一样。
越是初烧,他们的话越真,虽说不一定正确。
而是去听别人说得什么,如果有机会加以分析和实践,并认知。
这张图,是以QM作”次音源“:
电脑USB接的QM,作音源处理后,再接同轴输出到U4上作对比的。
QM在关机状态下(不是关电源),音源处理依然在运行。
对于效果,不作过多评论,只是一句话:我大约知道各种”专业界面“的顶在什么位置了。
如果以后有机会听QV的时候,再把这个补上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