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发的第一个视频那对Q系列4XXX型号,记得是需要电子分频的,原厂是配MC2代工的功放的,所以至于电子分频,肯定需要调,但怎么调,我不懂。另外quested那些八爪鱼低音单元的超大家伙,我感觉并不太适合普通家庭家用,声压开不大的话,是浪费的。所以我用的只是HQ210,无源的。
第二个视频里老易的那块板子,或许有效,但绝无可能的是,他所说的一块板子就能搞定所有声学改造。居家环境的客厅都是妥协的,适当的铺地毯,天花板吊一盏比较复杂的灯具,前墙做一下扩散,家具沙发摆一下吸音,测面第一反射点放点绿植,有条件的侧墙放几块扩散板,墙角藏一组低频陷阱,足矣了。我的原则是尽量少吸多扩,音场会比较好。另外,我的经验是,用软件测出来的声音,不一定是你喜欢的声音,软件可以参考,大峰大谷可以考虑拉平,但强行拉平不等于好听(个人听感),音乐中的流畅感会损失(比较玄)。
我还是尊重老易的,因为他懂指挥,懂现场的感受。我并不太懂音响,只是我喜欢古典音乐,而我发烧音响,一直是以音乐厅现场为参考,追求那种宽松,绵密,不突兀,大动态的音乐交响感以及适度的紧张性。我也不是不尊重专业录音棚工作者,恰巧我身处的单位就有超大影视棚,录音棚,甚至消声室,但我接触的那些工作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专业,什么都懂,什么都讲究,那只是一份工作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