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楼

楼主 |
发表于 2022-7-6 08: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小米气态键盘 于 2022-7-6 08:27 编辑
频响瓶颈主要是两点,变压器的频响和各级的密勒效应
输出变压器的频响指标通常-3dB带宽是单端低频10Hz,高频50KHz左右,看牛的质量会有波动,推挽因为不留气隙电感量大增,低频响应会扩展不少,次级悬空也可也降低初级等效寄生电容,略微拓宽高频响应,但胆耳放很少有推挽设计,LL2774我比较凑巧测试过单端和推挽,单端版本用750Ω源内阻的-1dB频响大概是20Hz-35KHz;推挽版本每臂750Ω源内阻,初级阻抗用为7KΩ的-1dB频响大约是5-65KHz,-3dB高频响应好像是到了105KHz左右
输入变压器多为玻莫合金小牛,频响通常大幅优于输出变压器,推动变压器就没几个机器用,一般推动牛的频响和输出牛比较接近,如果有的话这部分的衰减会比较多。
(Crss是借用场管的叫法,反向传输电容,以屏极与控制栅之间的寄生电容为主,密勒效应是让Crss乘以电压放大倍数,再并上控制栅对阴极的电容,作为RC低通里C的值)
密勒效应挺好算的,源阻抗和输入电容按一阶RC,多级叠加就可以,比如100K电位器加6SN7的输入级,电位器-6dB时源阻抗最高,大约25K,6SN7的Crss是4pF,倍增至大约70pF,这样的高频-3dB点大约是90KHz。
极间的密勒效应低通类似,比较通行的仿WE91线路的310A部分用得是100K的屏极电阻,那电压放大级输出阻抗就是管内阻并屏极负载电阻,大约100K(五极管内阻极高),300B的输入电容大约是65pF(300B的Crss极高,为15pF,放大倍数大约3.5-4倍),这样这部分的-3dB点就是25KHz。
四极管或者五极管由于帘栅等效交流接地,Crss通常只有0.0x pF,因此输入部分频响会大幅拓宽,但作为代价,五极管极高的屏极内阻使其作为放大级时输出阻抗提高,相比屏极内阻主导输出阻抗的三极管,输出部分频响会比三极管差。
如果阴极电阻没有旁路,保留这个负反馈的话那屏极等效内阻会大幅上升,这个也会对频响有较大影响,上面6SN7的那个例子,如果阴极电阻是1KΩ,那保留阴极电阻的负反馈时,6SN7的等效内阻会超过30KΩ,而不是原本的7K,这时三极管的输出部分频响也可能对整机频响有所限制。
总频响就是这几个叠加,如果是一级基本共阴放大的话就是电位器-6dB与管子的Crss算一个,输出变压器算一个,这俩再加起来就行了,通常一级共阴放大直接牛输出的电路输出变压器的频响为主要限制,基本上变压器是多少那频响就是多少,就是需要注意一下适合一级放大直接牛出的管子其Crss通常不低,电位器不能用太高,另外我个人比较习惯研究-1dB带宽。
至于一些比较特殊的设计,比如电阻V-I转换注入到共栅电路I-V并放大,接阴极跟随,那频响是可以上GHz的。
极间耦合电容通常影响不大,0.47uF电容的20Hz阻抗是17K,远小于通常取值为240-470KΩ的下一级栅漏电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