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女人的选择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T1 3代之无解调音,HIFI已经到了最恐怖的阶段,但骚友们并没发出最后的吼声。。。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021-10-8 04: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wasapi 于 2021-10-8 04:20 编辑
女人的选择 发表于 2021-10-8 02:56
音响行业也是如此,拿一个简单的技术做为创新,卖高价,割韭菜。。。。
换一个角度看,其实厂家也是混饭 ...

hifi就该做hifi该做的事,一味盯着钱,做器材去讨好不懂聆听审美的入门小白的聆听口味,而不是做出卓越品质的声音去引领听者
最后只能是自寻死路
为什么,因为hifi做的就是卓越之声,追求的的是顶峰的声音感染力表现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发表于 2021-10-8 04: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你们要追求入门大众的钱包,完全可以做经典hifi品质声音表现力的器材,然后,把价格做到更有性价比,让更多的听者体会到hifi真正的美妙,能够赚到钱,同时又能潜移默化,培养更多新的发烧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发表于 2021-10-8 07: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还是拜亚DT990沉稳,听什么都舒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021-10-8 09: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德国
tomtrp 发表于 2021-10-7 11:26
是的,innerfidelity不是标准GRAS45系统,6k之后和GRAS45出入不小,测试系统不同,本来是不应该放在图中对 ...

我找遍了全网都没找到正儿八经测得的T1.1的RAW频响,很多都是扩散场或者哈曼曲线补偿的,没法很好反应T1.1的高频那几个峰,另外头版和后期的T1的差别很有可能就在这几个峰的中心值上,我手上有一条后期的T1,虽然没法测试但是通过扫频耳朵感知,一个变成了6700左右一个变成了7700左右,而8000-9000反而没有过分突出,另外13khz也出现了一个峰,把这三个地方稍微压制后期T1所谓的金属声就能控制住。如果谁能找到后期T1的频响或许能够做到更精细的调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21-10-8 10: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澳大利亚
ArthuRScarlet 发表于 2021-10-8 09:13
我找遍了全网都没找到正儿八经测得的T1.1的RAW频响,很多都是扩散场或者哈曼曲线补偿的,没法很好反应T1. ...

我手上有六千号的T1.1和两套人工耳,其中一套是IEC711和仿GRAS。需要的话周末我把RAW测量发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发表于 2021-10-8 10: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手握t5p3表示真香,比t5p1、2好多了,最佳封闭耳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发表于 2021-10-8 10: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本帖最后由 shenhua2030 于 2021-10-8 10:50 编辑

以现在旗舰的水平3代拜亚都只是次旗舰级别的东西。t1三代我倒觉得非常不错,至少湖人v380下明显是比二代更好的声音,我还是觉得一代t1丝绒头梁那版停产非常可惜,后续不管怎么改都没办法达到那个平衡度了,反倒音色越改越僵硬,还不如停产。我早就说过t1三代的名字有问题,整体思路和定位和t1已经完全不是一个东西了本质上这个是阿米罗plus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发表于 2021-10-8 10: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虽然没有认证听过三代。但是不能以自己的口味lai决定一件东西好不好。商家的第一目标永远是赚钱,传统的HiFi口味其实已经式微了。
就像用古典来论证好不好这件事情,看看现在油管上面的大佬们Darko Audio,GoldenSound等,现在测评根本就没有古典的事了。全部是流行,电子,爵士都不多。

所以现在年轻人的审美观就这样,我们这代人的购买力已经过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发表于 2021-10-8 12: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女人的选择 发表于 2021-10-7 10:32
他不会说的。。。。。如此话题只有我这种一白二穷的玩家才有资格大肆发挥。。。。

您把T13骂了狗血喷头,我吓得瑟瑟发抖,不敢出声了。。。其实我在QQ空间、微博里早就说过了,这里再说说也不妨。
T13的缺点大家说得很多了,我就不再废话了,就说一下它很强的地方吧,比如声音的对比度高,氛围感好。音响出来的声音跟现场比,对比度永远是不够的,因此声音对比度高对欣赏音乐来说是非常加分的。T13的对比度强到什么程度呢?是我手上的几副耳机里面最强的。
过几天就是深圳音响展了,这次我也会参展,作为演示鼠系统的几副耳机之一,T13我会带去,大家可以来听听看,交流一下听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楼主| 发表于 2021-10-8 12: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激光鼠 发表于 2021-10-8 12:39
您把T13骂了狗血喷头,我吓得瑟瑟发抖,不敢出声了。。。其实我在QQ空间、微博里早就说过了,这里再说说 ...

以前玩相机的朋友都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对比度越高的东西,往往在色彩过渡明暗宽容度上越不足。t1三代我觉得同时也死在耳罩内部的隔音填充物上,仔细看看吧。。。。拜亚从来没用过那种东西,也用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发表于 2021-10-8 13: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这价钱的耳机不能说土豪啥的吧。拜亚哪有旗舰耳机呢。人家的旗舰耳机动不动就过万过好几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发表于 2021-10-8 13: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佛山
TI3是用音响的方式调的音,目前市面没有推好的耳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发表于 2021-10-8 19: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佛山
女人的选择 发表于 2021-10-7 11:27
别幻想用对前端要求高来给拜亚洗白了,拜亚的t1三代已经和hifi没啥关系了。

展会上放的室内乐还觉得蛮合适,是还是有齿音和低频问题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发表于 2021-10-9 03: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没办法呀,现在的快餐音乐越来越流行了,静下来慢慢调试一套设备,听听HIFI的烧友越来越少。打着曾经专业耳机旗号做动次打次的已经比比皆是了。看看这些年的索尼大法,R10/CD/SA系列直到现在的Z1R,调音也是越来越邪恶。结果呢,现在的销量遥遥领先当上了NO1。欧洲老三强,不是被收购就是要死不活,觉得不做点改变不行了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发表于 2021-10-9 05: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澳大利亚
charmania 发表于 2021-10-8 10:18
我手上有六千号的T1.1和两套人工耳,其中一套是IEC711和仿GRAS。需要的话周末我把RAW测量发你。

也发给我一份,谢谢!!!tomtangskv@outlook.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发表于 2021-10-9 05: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澳大利亚
本帖最后由 tomtrp 于 2021-10-9 05:17 编辑
cyh1000 发表于 2021-10-8 13:43
TI3是用音响的方式调的音,目前市面没有推好的耳放

如果追求还原录音,即还原音乐制作人和艺术家最终在工作室敲定的声音;房间内平直音响经过仿生人头人耳测得的频响=未经低频调整的哈曼曲线,且未经低频调整的哈曼曲线和B&K等等其他,以房间内平直音响为模拟目标的曲线都非常接近。经典的耳机,HD600, HD800S,大奥一代和二代,Susvara, 乌托邦,HE6,DT880,T1一代这些大体上可称为均衡的耳机,从200hz-10khz都和哈曼曲线(或者说和所有的等效房间内音响平直曲线)重合度都相当高,只不过各自的偏离代表了各个品牌的调音倾向和品味。T1三代的频响,就不知道还原的是什么鬼状态下的音响了。说T1三代用音响的调音方式,实在是有辱那些追求房间内平直的音响从业者的努力。
至于说还原现场的感受,则完全失去了一个客观标准。每次现场的感受,都会随着座位,现场的环境和个人感受的不同而不同。另外,唯频响论当然不可取,但是不要因此忽略甚至不齿,频响在音质评价中的核心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楼主| 发表于 2021-10-9 06: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tomtrp 发表于 2021-10-9 05:09
如果追求还原录音,即还原音乐制作人和艺术家最终在工作室敲定的声音;房间内平直音响经过仿生人头人耳测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发表于 2021-10-9 09: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德国
charmania 发表于 2021-10-8 10:18
我手上有六千号的T1.1和两套人工耳,其中一套是IEC711和仿GRAS。需要的话周末我把RAW测量发你。

感谢,可以扔邮箱bravoxraycharlie@gmail.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发表于 2021-10-9 10: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合肥
女人的选择 发表于 2021-10-6 21:24
5P三代声音比T1三代正常不少,虽然也是很大意义上脱离的拜亚的传统,但至少还是能听下去的,我个人觉得这 ...

T5三代确实比前两代的T5P强很多,从任何角度

但是,如果从高端动圈耳机的角度,依然有很多不足,包括封闭式带来的轻微山洞音,以及随时出现的低频的散乱浑浊,很难搭配也很难换线

其实T5三代最合适的选择反而是ipad、中高端笔记本电脑、高端小尾巴等小推力较高素质的前端,声场稍微打不开,但是此时山洞音、低频缺陷几乎都不可闻。。反而一旦到了高端大推力国砖、台式耳放这些,力度有了声场打开了,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如果单单插电脑听个音乐看个电影,这耳机几乎完美。。只是,它确实不算是一个严肃的HiFi耳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发表于 2021-10-9 10: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澳大利亚
@tomtrp @ArthuRScarlet 我直接发这里吧
这是IEC711+仿43AG的补偿/未补偿曲线。miniDSP的测量其实差不多。我还试了990VB、T1V耳罩和HEIX那个调音垫,测好下次发。。


Beyerdynamic T1 Gen1 - Uncompensated FR.jpg (257.51 KB, 下载次数: 168)

RAW

RAW

Beyerdynamic T1 Gen1 - Compensated FR.jpg (254.74 KB, 下载次数: 152)

补偿后

补偿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7-26 04:4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