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toto6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尴尬的 susvara 功放选项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024-2-15 22: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
toto60 发表于 2024-2-15 22:46
顺便,今天手痒,把t8000里面那对毛子6922换成了德律风根cca,不接前级也能很好听了,接前级也能感觉到更 ...

卧槽,大佬,必须握爪,那几乎是同样配置了,也就是耳机不同,我这会也是CD直接接t8000,如痴如醉三个多小时了,再来亿首不要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发表于 2024-2-15 23: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
toto60 发表于 2024-2-15 22:46
顺便,今天手痒,把t8000里面那对毛子6922换成了德律风根cca,不接前级也能很好听了,接前级也能感觉到更 ...

是不是不用直通,低频也能到顶级动圈水平了?
除了来我家听过的几位烧友,其他人我这么说,感觉都没人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发表于 2024-2-15 23: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在! 发表于 2024-2-15 22:23
x9000密度,应该不会比sus低吧…
前端都不变,t8000和500w功放接在同一个前级听009s和sus,好处是同一首 ...

交响乐里面的声音多,填满了声场,交响乐声音密度高。而小提琴独奏声音只有一个,所以小提琴独奏的密度比交响乐低,对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楼主| 发表于 2024-2-15 23: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在! 发表于 2024-2-15 23:00
是不是不用直通,低频也能到顶级动圈水平了?
除了来我家听过的几位烧友,其他人我这么说,感觉都没人信 ...

刚开始时,原管下不接前级低频还有点软,我感受比较明显。换管cca之后,不接前级,低频也能很扎实了,不过也不排除是煲机促进的提高。自从接前级后,基本不会直接用t8000的耳放来推,今天只是为了试一下换cca的效果,还挺满意。这下又证实了厂家都是控制成本优先的,达到基本素质的情况下,能不用好料就不用好料,刀法精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24-2-15 23: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
kugongzi 发表于 2024-2-15 23:09
交响乐里面的声音多,填满了声场,交响乐声音密度高。而小提琴独奏声音只有一个,所以小提琴独奏的密度比 ...

个人观点,不一定对哈。应该是同一首歌(所以说前端一致很重要)的某一段旋律在不同的回放设备下对比吧,如果说不同音源的密度,我个人觉得我是根本没法对比评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发表于 2024-2-15 23: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SUS按功放玩法,音源LINA使用6V输出,US4+作为前级,可以不用再调前级增益,想调也可以加到18db,这太夸张了,后面再接AFC10纯耳放后级(不能调节音量,音量靠US4+调节)。SUS推出来的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这套推森海全系列也很好,非常非常饱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楼主| 发表于 2024-2-15 23: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在! 发表于 2024-2-15 23:14
个人观点,不一定对哈。应该是同一首歌(所以说前端一致很重要)的某一段旋律在不同的回放设备下对比吧, ...

关于x9000的密度,我又想了想,原因可能是因为这个耳机速度很快,再加上极开放的结构,通透度极高(高到有时忘记自己戴着耳机),对各个乐器、声部的分离度极好,所以不会有太多残响混响,说白了就是非常干净,造成密度低于susvara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发表于 2024-2-15 23: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如果想换味道的话,给AFC10换根管子就行,这耳放后级透明度可以和顶级晶体管耳放一较高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楼主| 发表于 2024-2-15 23: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yongwanle 发表于 2024-2-15 23:19
SUS按功放玩法,音源LINA使用6V输出,US4+作为前级,可以不用再调前级增益,想调也可以加到18db,这太夸张 ...

感谢分享,至少让我看到us系列的前级还是有实力的。今天我用v550的前级接t8000,完全不如holo悦的前级,有点小失望(我对v550的耳放部分到是很满意)。至少us系列的前级还是让人有信心的,说不定下次出了550升级us5pr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发表于 2024-2-15 23: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
雨后休闲时光 发表于 2024-2-15 22:33
呃,看到楼上大佬提500W功放, 想起一个叫超放500的东东。以前在绿坛也看有人提起过,据说可以推好sus。
...

在TB上查找hwa audio店铺,可以直接申请试听,但真建议有前级的再去试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发表于 2024-2-15 23: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音质评标 于 2024-2-15 23:51 编辑
yongwanle 发表于 2024-2-15 23:19
SUS按功放玩法,音源LINA使用6V输出,US4+作为前级,可以不用再调前级增益,想调也可以加到18db,这太夸张 ...

纯后级耳放?这个有点厉害,功率有多大?多少米能买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发表于 2024-2-15 23: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南宁
本帖最后由 kugongzi 于 2024-2-15 23:34 编辑
在! 发表于 2024-2-15 23:14
个人观点,不一定对哈。应该是同一首歌(所以说前端一致很重要)的某一段旋律在不同的回放设备下对比吧, ...

我看到你对比009s和sus的声音密度时说:密度这块得看曲目而定。我就想到,确实,有些烧友,把声音密度定义为一首歌里面的所有声音能不能填满整个声场,以及填得有多满……


你对声音密度的定义,很可能和我们不同。定义不同,结论就很可能不同,这个太正常了。


其实,声音如果填满声场的话,这种叫声音结项散糊,声音之间的分离度差,不叫密度高。不然的话,一些把低音的量做得超大,声音超糊的低端塞子,一放乐器多的歌曲就轰轰轰的那种,就成了高密度声音的代表了。


我们说的密度,是用单个声音来对比的,比如,拿A耳机和B耳机去听同一首小提琴独奏,如果A耳机的小提琴的声音扎实,而B耳机的小提琴对比之下有点虚,那我们就说A耳机的声音密度比B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发表于 2024-2-15 23: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音质评标 于 2024-2-15 23:41 编辑
kugongzi 发表于 2024-2-15 23:33
我看到你对比009s和sus的声音密度时说:密度这块得看曲目而定。我就想到,确实,有些烧友,把声音密度定 ...

我对密度的理解是,密度越高,声音越真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发表于 2024-2-15 23: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
kugongzi 发表于 2024-2-15 23:33
我看到你对比009s和sus的声音密度时说:密度这块得看曲目而定。我就想到,确实,有些烧友,把声音密度定 ...

那和我表达的一样,我那个回帖一开始就说了,对比时除了前级后面的放不同,前端一致,可以通过前级随时切换对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楼主| 发表于 2024-2-15 23: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kugongzi 发表于 2024-2-15 23:33
我看到你对比009s和sus的声音密度时说:密度这块得看曲目而定。我就想到,确实,有些烧友,把声音密度定 ...

我觉得你们说的都对,单独对一个音的密度,我是和你一样的理解,但一个音是很难在一首曲子里独善其身的,肯定会被别的声音叠加,造成影响。如果分离度不够,混的多了,就叠了多个音,可能造成密度更大的感觉;相反,如果分离度很好,声场撑得开,各个音之间影响小了,也会给人单个音密度低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发表于 2024-2-15 23: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
意大利佬的这个品牌,Riviera,耳放型号叫aic 10,纯后级(耳放)叫afc 10。能玩这个的都是高端玩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发表于 2024-2-15 23: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音质评标 于 2024-2-15 23:50 编辑
在! 发表于 2024-2-15 23:42
意大利佬的这个品牌,Riviera,耳放型号叫aic 10,纯后级(耳放)叫afc 10。能玩这个的都是高端玩家了{:4_1 ...

这耳放还是电子管的,那味道应该是跑不掉了,不过大奥也是味道耳放。玩到最后就是看谁的味道好了,也不讲什么谐波失真了,感觉推翻了高保真这个理论,好听摆在了第一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发表于 2024-2-15 23: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南宁
音质评标 发表于 2024-2-15 23:36
我对密度的理解是,密度越高,声音越真实。

你要拿耳机的声音和真实的声音对比的话,首先我不赞成这么做,其次,如果硬要这么做,用还原度这个词来表达更合适。

密度,是单位体积的重量,你双手,一边拿铁球,另一边拿塑料球,铁和塑料球体积大小一样,你会觉得铁球更扎实更重,对不对?
密度这个词用在声音上也一样的,听单个声音,单个,密度大的声音就结实,不虚,有重量感。

然后,我听到的,susvara的密度比x9000更高,高得明显。小日子的耳机,总还是带着有点阴柔,容易偏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发表于 2024-2-15 23: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音质评标 于 2024-2-16 00:11 编辑
kugongzi 发表于 2024-2-15 23:50
你要拿耳机的声音和真实的声音对比的话,首先我不赞成这么做,其次,如果硬要这么做,用还原度这个词来表 ...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也不想深究了。反正左手SUSVARA,右手HD800S,足够我退烧了,听起来都不错,风格不同,他两个谁更保真?其实我觉得都不保真。玩到最后,大家都上电子管了,谐波失真那是不可避免,不也听得很嗨吗?其实保不保真大家早就不在意了,力量,速度,声场,调音,味道,密度,等等,都是仪器无法直观表达的,但也恰恰是烧友喜欢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发表于 2024-2-16 00: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
toto60 发表于 2024-2-15 23:40
我觉得你们说的都对,单独对一个音的密度,我是和你一样的理解,但一个音是很难在一首曲子里独善其身的, ...

也是,sus的速度比he6还慢很多,你说的因素是存在一些可能。但我刚才说了对比环节前级以前都一样,同一首歌同时切换,对比相对很公平,我觉得可能不是这个原因。
剩下来的不同就在两个放之间了,t8000自身和周边都可以了有一些折腾的空间,不知道这个环节能导致多少差异。另外就是我用的超放500声场比一般耳放大很多,而t8000声场还算是中规中矩,但还属于耳放级别。比如对比sus和1266,听加州,sus是在体育馆,而1266明显是足球场那种体育馆,配合1266的高结像表现,我经常用这首曲子唬那些第一次来我家的烧友,无一例外都能得到我想要的结果。还有009s人声确实是特色,中频感觉更好。
当然,也许也是以上之外的其他原因,也从没就这个问题去想过一探究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1 02:3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