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Bruckner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2年个人口味古典精品荐享合集(持续更新)

[复制链接]
1241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3 13: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县
本帖最后由 Bruckner8 于 2022-10-23 13:52 编辑
Bruckner8 发表于 2022-10-23 10:15
坛友 @很不牛的俺 热心分享的FLAC(不是我之前分享的APE)格式 Maurizio Pollini Edition 13CDs 精选包子 ...

古典音乐界的【奥斯卡】Gramophone Classical Music Awards 2022

https://www.gramophone.co.uk/awards/gramophone-classical-music-awards-2022


Gramophone Classical Music Awards 2022.jpg (244.02 KB, 下载次数: 65)

Gramophone Classical Music Awards 2022.jpg

Cover.jpg (271.21 KB, 下载次数: 69)

Cover.jpg

Folder.jpg (180.98 KB, 下载次数: 52)

Folder.jpg

Back.jpg (231.22 KB, 下载次数: 60)

Back.jpg

Sonatas.jpg (225.87 KB, 下载次数: 64)

Sonatas.jpg

绿坛古典微信群.jpeg (163.01 KB, 下载次数: 72)

绿坛古典微信群.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2
发表于 2022-10-23 14: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丰台区
玻璃尼,早就服了这位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3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3 15: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县
本帖最后由 Bruckner8 于 2022-10-23 15:38 编辑
jimguo 发表于 2022-10-23 14:23
玻璃尼,早就服了这位爷了

和阿巴多合作过的几个同辈钢琴家,我的听感:布伦德尔=布赫宾德>>波里尼。

Alfred Brendel. The Complete VOX, TURNABOUT Solo Recordings (Brilliant 35CDs)

布伦德尔114CDs.jpg (235.55 KB, 下载次数: 73)

布伦德尔114CDs.jpg

brendel-complete-philips-recordings.jpg (290.12 KB, 下载次数: 83)

brendel-complete-philips-recordings.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4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3 16: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省昆明市
本帖最后由 Bruckner8 于 2022-10-23 17:13 编辑
Bruckner8 发表于 2022-10-22 18:24
克纳是偏向纪念碑风格的慢(克伦佩勒晚年也是克纳这种巨慢演绎贝多芬尤其马勒,比如100分钟马七和98分钟 ...

Maria Joao Pires Complete Recordings on DG 38 CDs 这个包子不错!

DG38CDs.jpg (218.16 KB, 下载次数: 71)

DG38CDs.jpg

image.png (119.78 KB, 下载次数: 76)

image.png

Box.jpg (141.84 KB, 下载次数: 76)

Box.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5
发表于 2022-10-23 17: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布伦德尔风格太谦虚不肯定反而感觉缺了点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6
发表于 2022-10-23 20: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生命力的强度,是音乐的灵魂和感染力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7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3 20: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县
Bruckner8 发表于 2022-10-3 16:12
复调类似于量子时空里卷积的操作:简单平移就是赋格,如果卷积函数产生和声对位的变化设计,就是更加复杂 ...

Amandine Beyer 大神级巴洛克小提琴大师(超一流众神殿级别),越听越喜欢,越耐听越佩服:

Front.jpg (357.13 KB, 下载次数: 69)

Front.jpg

Folder.jpg (101.52 KB, 下载次数: 75)

Folder.jpg

Back.jpg (188.91 KB, 下载次数: 59)

Back.jpg

Amandine Beyer.jpg (134.01 KB, 下载次数: 63)

Amandine Beyer.jpg

Front.jpg (103.49 KB, 下载次数: 70)

Front.jpg

front.jpg (99.02 KB, 下载次数: 69)

front.jpg

Back2.jpg (165.2 KB, 下载次数: 66)

Back2.jpg

More.jpg (162.96 KB, 下载次数: 54)

More.jpg

List.jpg (256.72 KB, 下载次数: 73)

List.jpg

Front.jpg (265.28 KB, 下载次数: 58)

Front.jpg

Back.jpg (246.82 KB, 下载次数: 69)

Back.jpg

More.jpg (239.47 KB, 下载次数: 74)

More.jpg

More.jpg (194.08 KB, 下载次数: 73)

More.jpg

Back2.jpg (253.6 KB, 下载次数: 65)

Back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8
发表于 2022-10-23 22: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德国
Bruckner8 发表于 2022-10-23 15:04
和阿巴多合作过的几个同辈钢琴家,我的听感:布伦德尔=布赫宾德>>波里尼。

Alfred Brendel. The C ...

布赫宾得明年可能访华演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9
发表于 2022-10-23 22: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Bruckner8 发表于 2022-10-3 16:12
复调类似于量子时空里卷积的操作:简单平移就是赋格,如果卷积函数产生和声对位的变化设计,就是更加复杂 ...

程序算法编曲可以玩玩,起个主调让程序变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0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3 23: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省昆明市
jimguo 发表于 2022-10-23 22:12
程序算法编曲可以玩玩,起个主调让程序变奏

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不用人工智能编曲,而是可视化天才作曲家比如巴赫复调里的时间序列甚至对应的物理化学结构,类似听圆周率的自然声音。反者道之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1
发表于 2022-10-23 23: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Bruckner8 发表于 2022-10-23 23:18
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不用人工智能编曲,而是可视化天才作曲家比如巴赫复调里的时间序列甚至对应的物理化 ...

这早有人弄过了啦,电线上落的群鸟都能当成音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2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3 23: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省昆明市
jimguo 发表于 2022-10-23 23:26
这早有人弄过了啦,电线上落的群鸟都能当成音符

是的,看来不妄动是对的。知识分子喜欢发垃圾论文瞎折腾。安心躺平升级认知韬光养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3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4 09: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省昆明市
本帖最后由 Bruckner8 于 2022-10-24 10:04 编辑
jimguo 发表于 2022-10-23 20:36
生命力的强度,是音乐的灵魂和感染力所在。

在最新的韩包链接里发现一个宝贝(这把1734年的琴音色很赞,演绎也在基准线之上,继续细品):

Alberto Bologni 1963年出生于普拉托(托斯卡纳大区,距佛罗伦萨16公里)的意大利小提琴家:

P.S. 韩包里还有Tabea Zimmermann中提琴独奏的第二张专辑(我听过的最好的中提版巴赫大无):

front.jpg (197.3 KB, 下载次数: 66)

front.jpg

back.jpg (246.25 KB, 下载次数: 55)

back.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4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4 11: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县
jimguo 发表于 2022-10-23 17:48
布伦德尔风格太谦虚不肯定反而感觉缺了点什么

DG官方发行的阿巴多琉森版德彪西大海+马二的2CDs抓轨FLAC版本(其余的阿巴多琉森马勒官方CD甚至高码音频,要等明年大师90诞辰甚至2033年100诞辰才有):

https://pan.baidu.com/s/1gdAN9Kn

德彪西《大海》的琉森现场DVD我很早也在坛里发过。

P.S. 我其实没有那么痴迷阿巴多晚年指挥艺术,他的琉森马勒神演系列只是让我扩大注意力和升级理解力的样本素材和上楼台阶——阿巴多的风格和马勒的作品始终不是我最喜欢的味道(个人主观偏好,和元神归属有关,不是科学格物认知范畴)。

front.jpg (40.27 KB, 下载次数: 72)

front.jpg

Back.jpg (208.11 KB, 下载次数: 73)

Back.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5
发表于 2022-10-24 11: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10-24 14:27 编辑

到了阿巴多这个境界,一切外在的效果都会让位给细节。相当于这和领域的抽象派,任何外在的色彩和味道都不在关注范围内,只管营养不管烹饪花样。如果追求的是内在细节诠释,那必然注重形而上的心理信息量,越来越远离外型的形而下客观直接要素。任何专业人员的东西,都会抛弃外形注重效果,工作室,都没有旗舰店那种博物馆走向的断舍离艺术风格的,都是特别乱的和垃圾窝没区别。无论是首饰珠宝加工房,还是电子设备研发屋都是如此。只有不懂的或者不在乎细节的人才会去选购外型有设计感的东西,对内涵是真的不懂,或者如何不懂也不在乎。从众被洗脑消费是多数情况,或者清醒的不在乎的理性选择,也可能有同样的结果,但本质截然不同。现实里就拥有大量的衡量尺度的样板案例,就差对它们进行对比抽取要素了。包括正面的案例和反面的案例。案例教学是研究等级重要的方式。

客观和主官是两个极端,远离直到抛弃一方才能接近另一方。

----------
所以评价高端细节,就不能用麻辣还是豉汁的风味标准看问题。但要吃地方风味,那就必然不能用精细丰富做标准,不能用细节标准来衡量问题。零食都是风味独特的,互相之间也不能比,否则直接打架。要吃麻辣烫交响乐的话,可以吃卡大神的薯片。没营养但全都是味道。

因此从这些道理就能看出,为什么谈个人喜好的都不能拿出来讨论。因为讨论的话那就必然有客观标准,而不存在不可知论。那么,个人喜好都是感官标准,而不是大脑标准。感官是长在个人自己身上独一份的,根本没标准。自己一百分,别人都是零分。对世界来说那就是直接躺了,自己睡觉肯定按自己的来。

因此,交流就是客观,感觉就是主观。唯心也有客观普遍验证的内观的唯心,也有个人随机身体感觉的唯心。身体感觉其实也都是外在的综合菌群加上既往的我执综合形成的潜意识操控。自己主动掌控的东西全都不存在。自己的识神也不存在,所以随意就是随意。对小孩来说随便玩是一种体验身体自由和探索外界未知的状态,但对已经有各种被时间固化了思维习惯的成人来说那就离开了童心,变成一种和多数人同类同思同想同样行为的复制品思维和行为的生物。一躺下来思想追求差了,那么每个人的下意识行为模式必然就都一样,形而下的外在行为全等,形而上的智慧清零。形而下的表象最复杂,效果千差万别,为学日益,琐碎没必要的知无涯数量无穷大。同而不和,就是这个意思。感官放任,思想远离。所以,不走思维高度的情况必然造成很多自己都不一定想要的问题,自我消失变成千篇一律的物质之水托起来的完全相等的浮萍。自己受到的是感官操控而且识神消失毫无主动脱困能力,比如那种被下意识感官操控的强迫症就是典型的行尸走肉僵尸状态。

但是和而不同的意思,是正言若反。把某些自然角度无脑走向的下意识反过来那就是有智慧的正。同而不和,可以去如此定义。
大智慧,具有生存的主动性。相当于高级汽车玩家,掌控性强也喜欢同样的座驾。大智慧可避开很多小的渡劫危机是肯定的。随便混的话,遇到泥坑都是渡劫,喝凉水都在渡劫。到处用自己那点金钱生命去填自己智慧不足的坑,所谓老烧。不是慢车蜗牛走法就是突然突破底线直接飙车。那些三高四高帕金森也都是这样来的,不懂很多必要的常识,随便打破正常饮食规律和生活规律乱吃药,突然切到一个独木桥上只顾一点其余全都丢了。平时做点事也是丢三落四只顾一点。这样下去没几个月就能使进入身体严重损害状态。从急性躺平切面上迅速进入慢性病煎熬的长期生涯。因此,反智走向肯定不利于人的基本存在和生存质量的价值。通常都是自认为在大占小便宜,实际上是自己亲手在把自己快速毁掉。网上常见的那些表情都是低水准的医生说的各种疾病的注意事项,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十分不深入全面,根本就没对业界进行整理,也没有病因的原理分析和整理归纳。本身就是以其昏昏使人更加昏昏。很直接的就是不懂基本常识的任性胡为情绪混乱、偏食刺激、不注意休息,自己管不住自己明知有问题也抵御不了追求眼前刺激,那么牺牲和透支的的必然就是身体健康和未来长远利益。

当然选择不是绝对单向的,看负责操控的智慧高低而定。零食可以吃,但有些时候要用智慧去看代价和适度而定。

中国古圣都有大智慧的内观等级。比如湖南炎帝发源地就有类似曼茶罗内观景象纹样的考古文物出土。道家的高度内观能有印度莲花那种放射状的景象。战国时代很多百家之作里都有内观坐忘的记载。道德经本身的道经就是一种达到相当内观高度的景象和过程的描述,至于用来指导入世的世界观和洞察力的操作观念的德经只是一种业余篇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6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4 12: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省昆明市
jimguo 发表于 2022-10-24 11:54
到了阿巴多这个境界,一切外在的效果都会让位给细节。相当于这和领域的抽象派,任何外在的色彩和味道都不在 ...

我明白您的意思了。这个步子本身迈得并不大(对于已有禅宗道家智慧和修行实践的人来说),然而用古典音乐这个媒介去实现此种脱胎换骨式的换代升级,步子有点太大。几乎没有人能直接仅仅通过古典音乐这座桥梁,就能从主观客观对立的此岸(人籁)经过大样本对比分类定位的格物训练(地籁)最终走到消除我执(主观)的彼岸(天籁)。我能完全领会您的宗旨,也不是基于长年的古典音乐爱好和欣赏,而是有许多其他媒介的积累和悟道。古典音乐只是一个交流【道】的媒介或者缘分的时空交汇,或者一种物质性的言语载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7
发表于 2022-10-24 12: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10-24 15:14 编辑
Bruckner8 发表于 2022-10-24 12:42
我明白您的意思了。这个步子本身迈得并不大(对于已有禅宗道家智慧和修行实践的人来说),然而 ...

主动清晰的选择宽度和细度,只能建立在辨识的能力和已知经验的宽度上。那么对有些需求可以扩大宽度,去认识一些更加贴切的领域,比如流行音乐戏剧和民间音乐,风格那就多了。也有很多可以做要素分析研究经验的空间。这种为学日增的效果是通过表象观察本质,那就和单纯不观察本质直接从表面感受去消磨时间的肤浅知无涯完全不同。有一分钟就增加一分钟的智慧提升,哪怕一时之间没有了忙碌和追求宽度,也是一种劳累之后的禅静休息。

任何一种学问的求知和训练过程,本身首先是一种对人本身素质提升的道具。欣赏古典音乐也是。这就是一种形而上为道,是对人的价值的追求路线,人的价值就是对世界的理解力和理解方法。如果单纯为了理解音乐,那不如直接去上音乐学院的课程,去学指挥家和作曲家。但这样表面上对小白们显得很专业甚至一种欠揍的臭屁炫耀,但效果就是在走形而下为器的器物路线,对人本身的普遍智慧提升。专业本身也是一种器,就是个外在的取之存在形式,和人本的普遍理解力和心境习惯的提升并不直接挂钩。除非是有心人利用了一些外在的形而下的具体问题或者物质,任何高大上的器物和现象只是作为人本身修心提升的道具。其实都是寒号鸟的羽毛,是别人的东西就是外在的,不能自己偷窃过来就任命为自己这只寒号鸟的东西,如果还用来限制他人那就直接变一只有害动物了。

所以欣赏交响乐,即便是从作曲家角度也是丢西瓜捡芝麻的追求,这反而是知无涯的外在器物小节。只有从提升人本身的认识水准和智慧习惯的巴甫洛夫良性习惯的唱时间积累的目的出发,才能超越一切表面上的伟大的形而下的高科技或者高艺术的深井大器。

大气免成这个观念只有从内观高度俯视宇宙红尘那点事,才能洞悉透彻。人之有追求形而上为道的君子之道,才能避开知无涯的形而下为器的深井深挖出不来的境地。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才是人的价值,面对君子不器这个铁则,器物都是原罪,任何有型的东西的频繁操作反而都是小人最热衷的丢人的标签。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到这里就更能知晓内观大德的一些对大自然规律的发现的价值。对终极不可丢掉的大智慧而言,任何宇宙红尘时空的物质,本身都是对大智慧伟大的一种对比和陪衬的绿叶和牛粪。越是多和有,越是原罪和抱着这些东西沉入深渊的自己也控制不了被几世积累的因果的强力操纵。

而对于大智慧量子高度来说,任何从能量弦纠结聚集派生出来的的基本粒子和堆积不断演变出来的原子物质以及化合物直到可以自动运动的生物,对于宇宙和地球人类以及很多人类的琐事来说,也都有一层一层高下对比的形而上和和形而下的优劣区别。上面的算鲜花,下面的那就是土壤和土壤里的一切东西。但是更高一层的智慧,直接把下面的小智慧沤成肥料也是一种逻辑效果。所以,人要像不断提升就不要沾沾自喜于一时的小成,什么时候能够认知和坦然的把每一层的外在的形而下的物质和数量的东西直接抛掉才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形而上为道的思想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8
发表于 2022-10-24 18: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本帖最后由 Earpiece 于 2022-10-24 18:10 编辑
jimguo 发表于 2022-10-24 11:54
到了阿巴多这个境界,一切外在的效果都会让位给细节。相当于这和领域的抽象派,任何外在的色彩和味道都不在 ...

OK! 部分演绎不适合入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9
发表于 2022-10-24 18: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本帖最后由 Earpiece 于 2022-10-24 23:46 编辑
Bruckner8 发表于 2022-10-23 20:55
Amandine Beyer 大神级巴洛克小提琴大师(超一流众神殿级别),越听越喜欢,越耐听越佩服:

发现一处桃花源,似乎契合巴洛克风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0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4 19: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县
本帖最后由 Bruckner8 于 2022-10-24 19:30 编辑
Earpiece 发表于 2022-10-24 18:09
发现一片桃花源,似乎契合巴洛克风格。

是的。她组建的Gli Incogniti【隐士古乐团】起名初心就是【桃花源中人】的旨趣: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772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26 17:1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