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层主片库历害,冷门碟也难不倒,n多年前,《小宇宙》我首听的就是这版,老二位稳键、明晰、一丝不苟的演奏给我很深印像。
一张科奇什&席夫的巴赫,听感尚可,层主听听。
封面题词:巴赫 钢琴协奏曲2首 双钢琴协奏曲2首
唱片:HUNGAROTON(匈牙利) 12926
演奏:钢琴 左尔坦·科奇什\安德拉斯·席夫
乐队:李斯特弗伦茨音乐学院管弦乐团\艾伯特·西蒙
录音:ADD 1975年首版 1987年再版
简评:这张匈牙利标签唱片,由科奇什(1952-2016)和席夫演奏巴赫4首键盘协奏曲,两位青年才俊都毕业于匈牙利李斯特弗伦茨音乐学院钢琴系,乐团亦来自李斯特音乐学院,唱片出自匈牙利Hungaroton公司,市面很难找到。
这俩人几乎同时走向欧洲舞台,席夫发展的更好些,他后来由于在巴赫上的成就而广为人知,但这张唱片的主角则是科奇什,他弹奏了BWV1052\1053,在双钢协BWV1061中担纲第一钢琴,在BWV1060中弹第二钢琴,但我们知道,BWV1060中的第二钢琴是主题的首席阐述者,戏份更重些,第一钢琴更多则为之提供和声,由此可见制片人的良苦用心,毕竟在70年代,科奇什的声望要盖过席夫,他天性具有莫名的神秘感与明星气质。
在收藏为数不少巴赫唱片中,这是我较欣赏的一版键盘协奏曲,这并非缘于技巧,而是缘于风格,钢琴节律盎然、风格低调俊秀,科奇什似乎就在乐队之上轻轻滑动,很能入耳,BWV1052第一乐章颇显妙不可言,2.46分的展开部分令人赏心悦目。
巴赫时代的所谓键盘协奏曲皆为羽管键琴而作,而羽管键琴触键力度的强弱变化微乎其微,此类乐器演奏的“忠实感”一部分原因是受到硬件本身的限制,现代钢琴版的巴赫协奏曲采用适度浪漫主义演绎并不会产生违和感,何况此类明显意大利风格模式的作品,即使大键琴模式的代表人物古尔德版也不可能完全走“清汤寡水”的路数,他演奏慢乐章的沉浸感反倒更为特色鲜明,尽管速度毫不含糊,但他强调了键盘的强弱弹性,演奏时而溢出神秘的气息与诗意。
与诠释巴赫键盘协奏曲名家如李帕蒂、古尔德或佩拉希亚比较,科奇什尚有差距,他的慢乐章味道略淡些,原因在于分句的伸缩与弹性一般,快速段落的颗粒感也不突出,但他的自信与游刃有余的键盘(听听BWV1053第一乐章)亦能奠定风范,再加上优秀的技术与通透的琴风,亦能让我久听不厌,而两首双钢协更显出两位青年才俊对飙指键的不凡才华,煞惹人侧目。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Bach - Concertos for piano and two pianos (Kocsis, Schiff)
链接: https://***.com/s/1YWRe4r1CYMOTbG3cHJZOkg?pwd=u57k 提取码: u57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