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gdyy2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CD分享及版本鉴赏 - 长桥卧坡(持续更新中、、、、)

[复制链接]
1321
发表于 2025-3-21 10: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浦东新区
gdyy223 发表于 2025-3-19 09:23
布鲁克纳第3.4.5交响曲 - 多版本鉴赏之一

继续布3-5的版本推荐,伯姆&维也纳爱乐团1970\1973的第3 ...

发烧高码版的布3,Szell指挥Cleveland,简短乐评,见唱片封面

链接:https://***.com/s/1_z_LIT6TKM_dZ93gcBIkyw?pwd=wjn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2
发表于 2025-3-22 08: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浦东新区
gdyy223 发表于 2025-3-19 09:23
布鲁克纳第3.4.5交响曲 - 多版本鉴赏之一

继续布3-5的版本推荐,伯姆&维也纳爱乐团1970\1973的第3 ...

布4,Sawallisch指挥费城交响乐团,企鹅力荐的版本,说是和著名的Jochum,Karajan和Walter一样好
链接:https://***.com/s/1K-Vi9n6WMUsergzCDmVjnQ?pwd=nlt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3
发表于 2025-3-22 16: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浦东新区
wpx426 发表于 2025-3-22 08:44
布4,Sawallisch指挥费城交响乐团,企鹅力荐的版本,说是和著名的Jochum,Karajan和Walter一样好:victory ...
gdyy223 发表于 2025-3-19 09:23
布鲁克纳第3.4.5交响曲 - 多版本鉴赏之一

继续布3-5的版本推荐,伯姆&维也纳爱乐团1970\1973的第3 ...

布4,Sawallisch指挥费城交响乐团,企鹅力荐的版本,说是和著名的Jochum,Karajan和Walter一样好

链接:https://***.com/s/1oSVvPBOw4CGbQjVyAcqAQQ?pwd=5914

抱歉,前面贴错了链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4
 楼主| 发表于 2025-3-24 09: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廊坊



布鲁克纳第3.4.5交响曲 - 多版本鉴赏之二


整个60-80年代,约胡姆和卡拉扬是布鲁克纳交响作品两大权威,它们被认为是布鲁克纳作品精神准确的传人,一个擅长于对作品宗教情绪深刻厚重的刻画,一个则在宽阔的交响视野中注重强烈的戏剧性表达,直到切利比达克慕尼黑版的出现,这样的格局才被改变,人们也才把更多的目光投入到克纳佩布施、舒希里特、乃至克伦佩勒、万德、布隆姆斯泰德等人的布交版本,但时至今日,约胡姆与卡拉扬的布交不仅并未过时,仍被专业评鉴机构奉为圭臬版本,从理解、演绎、效果(包括音效)三大标准看,未必站上最前端,但仍能名列前茅。

老牌布鲁克纳专家约胡姆的本事,在这版布3里突出表演出来,他演绎中自如与随性的流泻,为许多名家版所不及——那番几乎是天然的对布鲁克纳的亲合力遍布整个演奏,绝无刻意而为,更无娇柔造作,却维俏维肖,若灵魂再现,听听无比强大的呈示部与展开部,震聋发聩,令人叹为观止,论第一乐章对两个主题的勾勒与展开,约胡姆的准确与灵魂拷问般的演绎给我极深印象,德累斯顿的确是演奏布鲁克纳最合适的乐团之一,笔力深刻,密不透风,沉吟能细若蛩鸣,爆发又瞬间风狂雨骤,拍打无情,特别是它的铜管,姿肆的嘶鸣咆啸直逼听者的精神内核,听听第一乐章如世界末日般的尾声段落,超棒。
第二乐章仍然是触及灵魂的演奏,他调度出来合奏的密度与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很合拍,演奏不断地在力与柔、快与慢之间大幅度变化,这些变化当然反映了情感世界,你可以将其理解为是约胡姆对作品个性风格的理解与演绎,但也在一些句落里有损于整体线条的稳定性,特别是Adagio乐章,我并非置疑,而是力图客观的指出约胡姆的演绎个性。
此版使用了1889稿本,即被布鲁克纳最终认定的第3稿,能听出来第四乐章被大幅度修剪删掉,演奏时间只有11分钟,的确是“洁本”,但演奏释放的能量尚可。


约胡姆的布4具有一种姿肆放达的精神,这在一定程度上扣合作品所具备的“城堡精神”,演奏视野宽阔,画面色彩缤纷,对速度的掌握相当自由,措辞的节律无拘无束,动态高潮的聚积与释放效果出色,我为啥说他的第一乐章“姿肆”?就因为约胡姆侧重于揭示作品的精神,思维为之而动,合奏随之而为,而绝无仅仅拘泥于“谱面”的刻板,我以为只有类似约胡姆这样的布鲁克纳高手才能达到这般“太极”无拘之境界,纵使“姿肆”,但你听听他设计的节奏,却又稳健很有根基,别管速度怎样,句型则不飘不坠,掷地有声。
第二乐章的理性与情感的漫散飘浮与放达的首乐章形成对比,你可以随性的随之展开联想,但它的虔诚与笔力深刻的情感表达更类似于圣徒的祷告,听听力透纸背的中提琴在第3.19分开始的乐段如何发展主题,再听听由它们导引出乐队庄严肃穆的合奏(第6.12分),并以向上的音型站上圣光普照的胜利之巅,布鲁克纳赋予作品之题旨和精神世界被约胡姆清晰的展现于乐队上方,他的尾声既摧枯拉朽,又意味深长。
第三乐章圆号吹奏的A部主题音准不佳又琐碎无力,德累斯顿的圆号手在第一乐章就有表演不佳之处,如孱弱的开始主题,这老几位的表演显得拘紧,但其它几个声部均无可挑剔,演奏迅猛、惊艳,如异军突起,能光彩四射。
我对圆号吹奏第四乐章开始的下行三音11度主题很满意,逐渐增压的力度表演是恰当的,这样就完美突出了随后惊叹般的巨大高潮,之后的展开部我仍然满意,既有清晰灵动节奏之下的细部展示,也有撼人心魄轰隆骤响的灵魂启迪,若首推布鲁克纳专家,我更倾向于尤金·约胡姆而非切利比达克,他的布鲁克纳自然谈不上“现象级”,也并非首首精彩,但他演奏的忠实感与对布鲁克纳天然般的亲和力更具有界碑意义和普及意义,切利的慕尼黑布鲁克纳则称得上“现象级”,风格独到,辩识度极高,但并不具备“样板”意义,他的“板样”独此一家,迄今追随其脚步的似乎只有蒂勒曼的慕尼黑版,这是后话了。

链接: https://***.com/s/1LRWAuKbPdeU3Fm8zb9Ighw?pwd=86x5 提取码: 86x5


卡拉扬&BPO的布3录于1980,同样使用了1889的最终稿,他的第一四乐章华丽高效,显示出超强大的戏剧性张力,无论是色彩、气质还是基调设计,都与约胡姆不同,他的布3,明显属于“瓦格纳模式”之下的产物,带有瓦格纳音乐气势恢宏的交响特征,考虑到布鲁克纳创作时的“瓦格纳因素”,这样模式化的布3并非是无本之木,再加上BPO无与伦比的合奏技术,此版长期受到专业评鉴机构的称赞,但在演绎的深入性上,我总是觉得他的第一乐章少点什么,包括如歌的第二主题,都从中注入了大量瓦格纳模式的音乐精神,在瓦格纳模式被强化的同时,布鲁克纳个性的音乐语言或风格被明显弱化了,就我个人而言,我并不愿意看到这一点,演奏固然辉煌,但多处显得其华在表,我并未感觉到有多少深入灵魂的挖掘,相比较,还是约胡姆&德累斯顿的第一乐章更合我的胃口,更具有触及灵魂的穿透性与亲合力。
第二乐章同样强化了充沛的戏剧张力,这在一定程度意味着演奏仍在延续着“瓦格纳风格”,好在乐团表演的A段具有美仑美奂的抒情性,特别是丝绸般平滑的弦乐组,B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步靠近布鲁克纳的内心柔情,真挚的感情总能起到关键作用,再辅以乐队颇具笔力的勾勒,虽略显差强,也略显表面化,但效果尚可,而卡拉扬的第三乐章只管听,错不了。

DG版布4录于1975,使用1878\80稿本,属最佳演奏之一,演奏的兴奋而热烈,却张驰有度,强弱分明,特别对速度与力度显示出超强大控制力,合奏在整体的一致性上出类拔粹——典型卡拉扬风格,但仍然表现出令人愉悦的灵动与鲜活,包括灵活又扩张性的铜管,第一乐章既把“浪漫”精神做到了极致,又有着揉人心脾的温暖,又能把合奏声音控制的恰到好处,正因为在强与弱与快与慢之间收放自如,尽管合奏照旧热烈辉煌,但却远离了所谓的“瓦格纳模式”,这是我愿意看到的布鲁克纳,我尤喜欢第二主题呈示后音乐的“踌躇”到进入展开部乐段,把从神秘到逐步清晰的演进过程表述的清清楚楚,他棒下的“城堡”未必最状观,却雄浑多姿、气象不凡。
第二乐章没啥可挑剔的,卡拉扬对主题“严肃性”的阐述很有效果,我唯一置疑对发展主题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中提琴,它令我遗憾的不那么“力透纸背”,这或许是风格所致,但卡拉扬的展开部很棒,严谨而又雄辩,甚至颇显出一番音乐措辞的逻辑感,他把这个带有舒伯特式忧郁而又富于起伏的乐章演奏的气质坦荡、魂灵飘浮、蕴意盎然。
卡拉扬第四乐章对第一主题的呈示给我印象颇深,听听从降G小调到降E大调(开声-1.24分-2.39分)的转变过程是多么的惹人侧目,透着坚定辉煌的调性光辉,而他总是向前的强大的驱动力同样是音乐布局的主导原则,这让他的演奏充满张力,这样的张力又能在恰当的点位上引领着音乐一路前行,再听听第5.37分进入展开部时降b、降d、C这强大的三音和弦对音乐发展悍然的推动力,它給音乐以鼓舞和激烈的情绪表达,因而,音乐在他棒下总能保持强大的凝聚力,

链接: https://***.com/s/1JCs2NW1nKn-TE6HyF3qmDQ?pwd=j85k 提取码: j85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5
发表于 2025-3-24 09: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浦东新区
Karajan 早年EMI的布4,日版的音效还是略胜一筹,感觉比后来流行的DG版更冲更有劲儿

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Bruckner  Bruckner Symphony No. 4 E...
链接:https://***.com/s/172T1oG2P0m7nxjnj5d7jJQ?pwd=r78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6
 楼主| 发表于 2025-3-24 09: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廊坊
wpx426 发表于 2025-3-21 10:47
发烧高码版的布3,Szell指挥Cleveland,简短乐评,见唱片封面

链接:https://***.com/s/1_z_ ...

好版,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7
 楼主| 发表于 2025-3-24 09: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廊坊
wpx426 发表于 2025-3-24 09:35
Karajan 早年EMI的布4,日版的音效还是略胜一筹,感觉比后来流行的DG版更冲更有劲儿

通过百度 ...

好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8
发表于 2025-3-24 09: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浦东新区

楼主久不更新,这些天帮忙顶贴好辛苦,不过也听了不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9
发表于 2025-3-24 09: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0
 楼主| 发表于 2025-3-24 10: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廊坊
wpx426 发表于 2025-3-24 09:51
楼主久不更新,这些天帮忙顶贴好辛苦,不过也听了不少

谢了,原半日班,有大把时间听,现朝九晚五,随仍能听,但总中断,听不爽,我力争加快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1
发表于 2025-3-25 09: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浦东新区
gdyy223 发表于 2025-3-19 09:23
布鲁克纳第3.4.5交响曲 - 多版本鉴赏之一

继续布3-5的版本推荐,伯姆&维也纳爱乐团1970\1973的第3 ...

Haitink晚年和BPO的Bruckner(4,5)音乐会视频作为此层的补充,flac音频都是从视频里提取的,16-48规格,方便不想要视频的网友

链接:https://***.com/s/1KBLHluJPy0kSPWw_k8UQbQ?pwd=s3kx


视频访谈也很有意思,Haitink和BPO的渊源还是蛮深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2
发表于 2025-3-27 07: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浦东新区
Walter的名版布4

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1 瓦尔特指挥哥伦比亚交响乐团 Sony SMK 64481
链接:https://***.com/s/1PLOkywT-pcH0lgrmaQHENw?pwd=hn3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3
 楼主| 发表于 2025-3-28 09: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廊坊



布鲁克纳第3.4.5交响曲 - 多版本鉴赏之三

切利比达克&幕尼黑的布交给我最深印象首先是诠释上的宗教属性,他是把布鲁克纳作品的宗教属性与切利自身的禅宗悟性最大程度的同质化、近而中和细化的第一人,他所达到的高度和宽度迄今尚无人能超越,再衬以慕尼黑爱乐团以宽广平坦、绵密细致的管弦乐声响,从而映照出布鲁克纳交响作品如海般的灏瀚无边和深邃特质,但对他所演奏的第3-9号作品及版本则需具体的品鉴。

1987EMI布3采用了诺瓦克的1888\89稿,像他其它的布交一样,布3在他棒下最大程度的“细化”了,这为我赞赏,速度之慢与节奏之宽缓都在意料中。
公平的讲,不是每位听家都能适应他的速度和近乎“均等化”的合奏声音,这就是为啥有听家认为他的布交“乏味”的原因,同时,他的演奏方式与他的个性和对老布作品独特的理解密切相关,独特在哪?——他把他所痴迷的禅宗精神与布鲁克纳作品的宗教性水乳般融合于一体,并力图以合度的演奏声音表现出来,但以我看来,这版布3演奏平平,并不似有人称誉的那么冠盖群伦,我尤其对第一乐章两个主题很平淡的陈述有所置疑,不管啥原因,这样缺乏主脉特点的主题呈示是单薄的,当然,演奏的个性明明就摆在那的——宽缓的节奏、尽量均等的小节处理、分句之间的无缝衔接,若在别人那几乎不可思议,但在切利棒下尚觉自然,他独创性的把演奏之力均衡于每一小节、并在恰当的节点爆发,合奏之力在细部的累积效应让我满意,听家应不难感觉如第8分钟这一段音乐的威力,更包括从第12.27分所生发的蓄势与爆发乐段,铜管足够抓人,尾声营造的高潮虽平坦却激动人心,但整个第一乐章听起来亮点不多,原因很简单,作品本身的内容并不足以支撑这样的速度,布3不是布8。
慕尼黑爱乐美妙声音在第二乐章有所体现,它的美首先是密度之美,弦乐如织,木管如银,组织到一起赏心悦目,每一小节都有生命力,都在“唱”着自己的歌,但也仅此而已,由于亮点不多,主脉不突出,听透它有一定困难。
更明显的例证在第三乐章,几个版本比较,切利此版毫无优势,为啥?当音乐内容相对简单时,过于拖曳的速度只会让音乐变得“臃肿”,切利的演绎只有把速度降下来才有“优势”,他是玩“太极”的高手,但任何演奏,一旦放慢速度就必须要有相对应的内容作为支撑,而在必须要把速度提起来的乐章和乐段,他的发挥并没啥特别的,因为“特长”受到了限制,同样,我们还可以参考他棒下的第四乐章,和其它几个一流版本比较,比如丁特纳、英巴尔的演奏,他未见得就占上风。
当然,这无碍于这版布3属一流版本之一。

布4的演奏我以为强于布3,原因不言自明,我曾说过,布交内容庞杂高深作品,切利都有神演,比如布5.8,他属典型的“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他的全部本事都在将音乐内容“细化”的过程之中,他的演奏,越是“掰开了揉碎了”越是精彩——在内涵丰盈、气脉不绝的音乐中体现出音色的澄明与视野的深邃,因而第一乐章尽管并不热烈,动态幅度亦无惊人之笔,但他的扎实、稳定宽阔的建筑感和密布的流动性为我赞赏,这样所形成“交叉型”的交响性足够宽广恢宏,与第一乐章的题旨吻合。
再听听他的第二乐章,相对几个版本,你不能说他有优势,但有特色——慢而铺陈、慢而凝聚、此起彼伏、漫延细腻,并无乏味之笔,同卡版一样,他并未突出两把中提琴的“笔力”而强调了声部的整体,但他所编织的“音乐之网”能让大部听家沉浸其间,我相信没人会指责其“过慢”,因为他把音乐的“内容”一层层揭开给你看,听听他稳如山的的展开部,听听他如何在宽阔的音场中调度力度“砝码”来表达音乐内容,无须多言。
了解了切利风格,再听他的第三乐章就不会过于苛求,况且演奏足够精彩,我赞赏切利在第四乐章开声以速度带动起紧张情绪的累积效应、直接奔向第一个高潮的过程,同样,你再看看他对这篇结构超复杂乐章理性清晰的理捋,他追求的并非是高潮爆发的音响效果,而是如何展现在“英雄主题”带动下铺陈的音乐结构和稳定的调性(中心调)关联,因而,他以同样浓墨重彩的铺陈手法来陈述第二主题(第4.10分),初听略显笨拙,但在强调英雄主题引领作用的展开部,整体的结构就显出了均衡性,音乐的“铺陈”也就顺理成章了,这显然是通盘考虑的结果,而他在铺陈中所演绎出阴郁的灵感和魔咒般的吊诡尾声足以令人惊悚震惊,值回了全部“票价”。


乔治·塞尔&德累斯顿国立管弦乐团的布3于1964现场录于萨尔茨堡音乐节,这显然是一版“快刀”式的演奏,强悍而凶猛,听罢切利再听塞尔需经一段时间“热身”来适应,而一旦进入塞尔的频率,又能被他毫无赘附的凌利的管弦乐感染,他在音乐凌利快速运动中所激发的惊人能量和清澈的逻辑感觉是他独有的“王牌”,能爽翻每位听者,听听他的呈示部,惊人的快,如一把快刀,剔去了所有不必要的浮质,只余下最基本的营养部分,再听听第一乐章他棒下的动态高潮,如劈雷闪电,令人促不及防,特别是铜管,如赤烈之火,喷射无情,傲然的音响快感无人可及,唱片并未标明使用了哪一稿本,但肯定是1888\89的第3稿。
演奏非常精彩、它的气势与重量感出类拔粹,但声音效果糟糕,遮去了塞尔现场演奏的部分光彩,特别是慢板部分,塞尔与德累斯顿联手的“质感”优势几乎荡然无存,实属遗憾,而糟糕的录音改变不了快速段落的节奏,因而听感稍好,比如第三四乐章,第四乐章在他棒下演奏的跌荡起伏、犀利骇人。

1966与他的亲兵克利夫兰管弦乐团版同样不可错过,相对于凶猛且精湛的1964德累斯顿版,塞尔对速度有所调整(但仍比其它人的版本要快),这样的直接结果则是减降了演奏的凌沥气氛,增加了合奏的动态宽阔,做为一位指挥大师,这样的“中和”反映了他的思考与追求,但在诠释的个性与特色上1964版更加鲜明,此外,两家乐团的风格不同,德累斯顿不消说,欧洲演奏布鲁克纳最佳乐团之一,神形俱佳,克利夫兰在气质上稍逊一筹,比如第一乐章呈示主题的小号与圆号,还是德累斯顿的音压与音色更地道。
但将其放到布3版本的大平台上看,塞尔此版仍是新颖的有价值的,它有一些“鲜活”的因素渗透于演奏之中,这让他的第一乐章显得尤为生动,声部的层次感鲜明,声音明亮且突凸可亲,织体的质感上佳,此外,他的新颖听感主要表现在小节的重轻律与众不同,别人“轻抹”的,他偏偏予以突出来,你能明显听出他突出了木管的作用,铜管组相对则是很“中规中矩”的发挥,这都让他的第一乐章与众不同,尤其在合奏的动态上很见魅力。
抒情的慢乐章在木管与弦乐的衔接与弦乐组自身的层次上显出塞尔高超指挥艺术,他的技术能力的确超群,这是我所听过的最细腻的表演之一,我很难再找出超越他、或比他更细腻、更具质感的表演,演绎对深层的挖掘一般,精神上也不那么“布鲁克纳”,但调度的技术性无懈可击。
后两乐章只管听,很典型的塞尔指挥风格——精湛、精确、华丽、层次绝佳,管弦乐呈现出快速推进时有机的逻辑感和鲜灵灵的生气,如第三乐章B段的三重奏,煞是可爱,第四乐章则具有丰盈的灵感和管弦乐逼人的穿透力。


滕斯泰特布交录音很珍贵,一是少,似乎只有3.4.8,二则佳,他的气质决定了其正统与帅气的演绎风格,这版布3由Hanssler Profil 2005年出版,唱片封底未标具体录音时间,大致应录于70年代中期。
他的第一乐章放达同时又有着较为正统的气质,属典型的德奥风格——环环相扣,又具有滕斯泰特个人放则滕云走马、收则稳稳当当的指挥特色,有几位老一辈大师但又非布鲁克纳专家的布交演绎,的确与作品精神有距离,这是事实,无须违心的为尊者讳,但他们又都能在演绎中渗透个性,而且演奏精神距离老布并不遥远,同样价值不菲,不可错过,如此版第一乐章,宽舒与紧张并存、强烈的起伏、外露的笔锋、真挚的抒情性溢于言表,演绎之不足则在于呼吸感略显紧促,再加上旋律的短线条设计,布鲁克纳特有的气息吐纳其味道不够。
第二乐章仍然是特斯泰特独有的擅长“呼风唤雨”特色型演奏,弦乐的低音声部非常出色,不仅笔力深厚,量感与质感俱佳,支撑的作用亦很强,能任由上声部尽情发挥,其厚度颇为令我满足,他的“动态式起伏”与切利比达克那样的“静态型平坦”的设计恰成反照,我不大赞同一定要在其中分出类型的优劣,体味这些大师们不同理解、不同风格、不同艺术处理之下的不同演出效果才是真谛,病态的吹捧与病态的排斥,都非客观态度,再听听他的后两乐章,第三乐章的动静相宜与末乐章古典主义式的风度、以及浑然忘我般激动人心的动态都是杰出的。

滕斯泰特的布4我见过3个录音,分别是1、ALTUS1984东京现场版,2、 EMI1981.12-13.15.16柏林爱乐大厅版,3、大T1981.12.14同样柏林爱乐大厅现场版,后两版虽日期相近、乐团和录音地点相同,但不是一个录音。
第一乐章管弦乐即兴与帅气的风度给我好印象,他放达而不失高贵、敞亮而不失节制的演奏风格挺适合这个乐章,管弦乐华丽秀美,演奏的“画面感”不错,同时又能注入一定的思考性,因而绝不沉闷,挺拔与洒脱的音型也是我愿意看到的,演奏相当的“规整”,整体性甚佳,不足在于硬度不够,并不缺失细节,但还是少了强烈的戏剧性表达。
第二乐章我满意,他充分发挥出他管弦乐浑厚与清澈兼得的指挥特色,把这个抒情乐章处理的措辞清晰、笔力深刻、句型稳定、情愫悠远,听听中提琴这一段,真是稳!再听听它引领的高潮段,不愧为“滕斯泰特”!可谓是根深叶茂,尤其在速度、节奏与细部的掌握上显出大家本色,演奏逼人的稳健,直到尾声宏大健硕的情感高潮(14,40分),而第三谐谑乐章被滕斯泰特演奏的活力四溢。
他棒下的第四乐章同样不会令人失望,对这个复杂乐章,滕斯泰特未失掉任何东西,同时又能紧紧扼住第一主题的调性中心作用,因而,我希望识家能仔细感觉呈示部从开声至回到降D大调(2.38分)这个精彩的历程,尽管圆号吹奏的降D有点模糊,仍然是精彩的,而他对音乐的展开带有宏大的气度,走出了巨人的脚步,滕斯泰特一旦彻底仿开,他的管弦乐声响总是有惊人之笔,但他深知布鲁克纳非马勒,因而演奏始终保持着放达与节制兼有的原则,再加上紧凑的节奏,使得演奏疏密得当、起伏有致,同时带着震人的动态与惊悚的冲击波,不管此版是否榜上有名,我是将其排入一流之列的。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切利- 布3.4
链接: https://.com/s/1A3-bRIU9yxfHsfxBMM3_Rw?pwd=m2rg 提取码: m2rg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塞尔 - 布3 两版
链接: https://.com/s/1dTCeGSkZaTXn4cZlMjvl0Q?pwd=2dmq 提取码: 2dmq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布3.4 - 滕斯泰特
链接: https://.com/s/1mw9aEmnHsnuxSIpsYjgkPA?pwd=4hpn 提取码: 4hp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4
发表于 2025-3-28 20: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
本帖最后由 丽音 于 2025-3-28 21:00 编辑

周末又有大餐享用,谢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5
发表于 2025-3-28 23: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给楼主请安~

乍暖还寒!帝都今天是春天里最后的冬日。

这套DECCA(ELQ)2019年发行的布交全集套装中的布三和布四,是伯姆指挥维也纳的。[16]官方数字版。

magnet:?xt=urn:btih:E5BDCF4641978E3C4A9302056D2AFB1D677B3501


DG于今日,发行了Nelsons近十年录制的Shostakovich [96]:

magnet:?xt=urn:btih:C40C5F2C3C1432C948D676CA219BA5502E197ABA

和前两年发行的肖交全集相比,增加了以下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6
发表于 2025-3-28 23: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wpx426 发表于 2025-3-21 10:47
发烧高码版的布3,Szell指挥Cleveland,简短乐评,见唱片封面

链接:https://***.com/s/1_z_ ...

发烧高码版的布4,Bohm指挥Wiener,留声机百大。自提取蓝光Audio 96K:
http://erji.net/forum.php?mod=vi ... =2326662&extra=

发烧高码版的布9,Walter指挥Columbia,企鹅三星戴花。索尼数字192K:
http://erji.net/forum.php?mod=vi ... =2335633&extra=

以上两个去年发过,谁需要,明天找出来再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7
发表于 2025-3-28 23: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MusicAV 于 2025-3-28 23:53 编辑
MusicAV 发表于 2024-5-21 23:44
基里尔佩特连科入主柏林爱乐后由其媒体发行的还不多见,我这里先有的是老柴的悲怆,然后是马勒的悲剧,接下 ...

去年分享过的肖交全Shostakovich-15Sym-Nelsons+BSO, 今天协奏曲来了,楼上磁链可选择下载,都是96K的。DG官网目录: https://www.deutschegrammophon.com/en/catalogue/products/shostakovich-symphonies-concertos-lady-macbeth-nelsons-13726


Shostakovich-Nelsons BSO DG-486664.jpg (136.43 KB, 下载次数: 1)

Shostakovich-Nelsons BSO DG-48666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8
发表于 2025-3-29 07: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
MusicAV 发表于 2025-3-28 23:29
发烧高码版的布4,Bohm指挥Wiener,留声机百大。自提取蓝光Audio 96K:
http://erji.net/forum.php?mod=v ...

前些日子坏掉过一块硬盘,恰好丢了这几个资源,这2个度盘链接都过期了,下午您能继续发出来,非常感谢您,顺祝周末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9
发表于 2025-3-29 17: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丽音 发表于 2025-3-29 07:27
前些日子坏掉过一块硬盘,恰好丢了这几个资源,这2个度盘链接都过期了,下午您能继续发出来,非常感谢您 ...

今晚上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0
发表于 2025-3-29 19: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

非常感谢您的热情,周末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4-3 16:3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