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尔蒂是歌剧大家,我了解他的歌剧始自他那套著名的《尼伯龙根指环》,一听就被吸住,台风之硬朗、色彩之绚丽、阵容之强大,都很有特点,不仅管弦乐忧异,对人声精湛的把握丝毫不逊于他对器乐的理解,更不仅台风硬朗,对音乐精微细部的提炼与拿捏,同样是大家水准,我曾听过他DECCA的《弥赛亚》,节奏、层次、恢宏与细部,无一不佳。
《费加罗》版本很多,索尔蒂这版应能与伯姆1971版、朱利尼1961版并肩,这三版各有所长,首先是露琪亚·波普的苏珊娜和卡娜娃的伯爵夫人很让我满意,波普的唱念闪闪发光,充满青春活力,虽不如1955老克莱伯版里希尔德·戈登那样浑身“冒精气儿”,但演出聪颖智慧,伶俐可爱,听罢此版,我是把她列为最佳苏珊娜之列的,开场与塞缪尔·拉梅的二重唱行腔运嗓处理的非常精细,连每一个气口都关注到了,她的演唱,共鸣技巧的精致细腻在女高音中是少有的,难怪能抒情、戏剧、花腔通吃。
由戏剧女高音扮演伯爵夫人我总是有点担心,太戏剧化的女高音很难唱好夫人的咏叹调,因为戏剧女高很难表现出夫人倚靠抒情性歌喉演唱出来的“柔弱”感,你试想,一个强有力的伯爵夫人能由着伯爵“乱来”?但卡娜娃的这版夫人让我太满意了、无可挑剔,听听她的“请神垂怜”,行腔的稳定性、气息、共鸣俱佳,她难得的唱出了略显柔弱、略带楚楚可怜、内心又刚性的人物个性,从她对声线有效果的雕琢运用来力图靠近角色这一点就很不简单,她本来就实力极强大,此版又很用心,显然比上一版戴维斯里诺曼表演的夫人强很多。
美国男中音塞缪尔·拉梅的费加罗可以放心听,坦露着男人的阳刚与气概,实力上有富裕,因而唱起来颇显驾轻就熟,他的对手、托马斯·艾伦的阿尔维瓦伯爵我更赞赏,同样是实力派,几段重唱的对手戏足够精彩,他靠近角色的表演与绘声绘色的宣叙调棒极了,要硬朗有硬朗、要情愫有情愫。英国男高音罗伯特·泰尔的巴西里奥和在戴维斯那版比较不那么阴狠,这点上不如在戴维斯那版的表演出色,但他的演唱一样出色。
美国次女高音冯·斯塔德的凯鲁比奥没有我期待的精彩,我一直等着她的出场,她的嗓音条件适合凯鲁比奥,唱念的确不错,但并未有意料之外的发挥,如第一段咏叹调唱的太匆忙,有失水准,再如CD1第11音轨唱得中规中矩的“爱情的烦恼”。
第二、三幕重唱部分好极了,特别是两位杰出的男中音和两位更杰出的女高音,都是赫赫有名的唱将,彼此的辨识度又很高,对飙起来超棒,器乐部分也深和我意,伦敦爱乐团清丽又若隐若现的合奏为演出增色。
1973-74年录制的《唐璜》有刚性,歌唱家们底气十足,因而整场演出有份量,戏剧味道浓郁,玛格蕾特·普赖丝的安娜和斯图尔特·布劳斯的奥塔维奥唱的很漂亮,开场的二重唱很突出,毫不费力,但声贯满台,可见实力雄厚,这俩位也是这版本演出的亮点。
西尔维亚·萨丝的埃尔维拉同样属戏剧女高音类型,嗓音厚实,歌剧腔很足,第一幕与一主一仆的对手戏,她情绪化的宣叙调符合人物性格,但她的演唱有瑕疵,主要是共鸣偏窄,使有得唱段用嗓不佳。贝因德·维克尔的唐璜和加布里埃尔·巴奎尔的莱波雷罗表演称得上诙谐幽默,无论哪个版本、这主仆都是吸引听众兴趣的看点,这版里他俩的实力不容小觑,此外,多面手露琪亚·波普饰演采琳娜,演唱俱佳是差不了的,一出场就有光彩,一条银铃般的好嗓子加过硬的唱功,演谁都是亮点,听听和维克尔的二重唱“那么 手拉手吧”,很是悦耳动听。
而此版整体的不足恰恰就在戏剧性表演上,几位主要的角色表演演“过头了”,有失优雅与情趣,比如一主一仆,似乎很难整场都表现出合适的戏剧感觉,特别是后面的场次很大声很喧闹,明显“过头”,嗓音的运用与表情演化都未能把握最佳状态,包括西尔维亚·萨丝,都留有些许瑕疵,但我始终满意普赖丝、波普、布劳斯和库尔特·莫尔的表演。
索尔蒂的莫扎特歌剧往往用力过猛,容易陷入咄咄逼人,因而他麾下的众将也易受其影响,这是我对他的莫扎特歌剧有疑问之处。
1969年的《魔笛》有着轻灵妙动的音乐和发挥良好的人声,索尔蒂精神百倍,序曲充盈着敏锐神经和富于生机的节奏,维也纳爱乐团演奏的过瘾,听这样的序曲,你肯定会对全曲有期待。
演出阵容够强大,塔米诺和帕米娜分别是抒情男高女高斯图尔特·布劳斯和皮拉尔·洛伦加,他们歌喉的纯真与甜美让我信服,而克里斯蒂娜·德特科姆正是因这版夜后名声大噪,赫尔曼·普莱的帕帕基诺无须多言,他的莫扎特、每个角色都可信赖,三仕女分别由冯·博尔克、著名女中音伊芙娜·明顿和海蒂·普罗马歇尔演唱,明顿的女中音一直很棒,萨拉斯特罗是由著名男低音马尔蒂·塔尔维拉担纲,他的演唱优美而神圣,辨者则是大名鼎鼎的菲舍尔-迪斯考,两武士竟然也用上了雷内·科洛和汉斯·索汀这样的实力唱将,这阵容很吊人胃口的。
索尔蒂不养懒人,他棒下的唱将各个精神抖擞,上场的三仕女开声就“火力全开”的唱起来,对索尔蒂的歌剧,我喜欢的一点在这,担心之处也在这,特别是莫扎特的歌剧,更得需要一张一驰,张驰有序才好,才能“正确”体现出那个时代的优雅与风度。
普莱的帕帕基诺形象与唱念都与人物贴近,与他后来唱费加罗的风格很不同,但同样令我满意,他对角色的理解与塑造力很强,可见这位著名男中音的可塑性。斯图尔特·布劳斯的塔米诺有着纯正抒情男高音的底子,共鸣很充分,一曲“多美的画像”唱的朗朗上口,清澈高亢,气息也够迷人,有他参演的场次,都能以纯正的歌喉取悦听众。
克里斯蒂娜·德特科姆夜后的第一首咏叹调“我的命运充满痛苦”很棒,演唱的抒情性、包括音色之美丽、花腔的技巧运用都不错,声线略细窄了些,但高音区却放得很开、且在高音区的音色非常纯净,她的第二段咏叹调“心中怒火”简直无可挑剔。
“哼哼哼”这一段五重唱漂亮极了,不仅人声部分美丽有层次,索尔蒂的器乐给的也好,烘托、填补、着色井然有序。
皮拉尔·洛伦加是我一直欣赏的抒情女高音,她的这版帕米娜刚柔相济,她的演唱,有时颤音运用过于频繁,颤音频繁的直接结果是唱腔有可能陷入“不稳定”,但洛伦加嗓音甜美纯真,你能瞥见她的功力,我个人是较满意的。
三童子由三位男童扮演符合我的胃口,而菲舍尔-迪斯考扮演的辨者气质堂正,开口有力,虎虎有威,听听CD1第11轨与伯劳斯的宣叙调,实在给我好印象。
塔尔维拉的萨拉斯特罗让人敬佩,宣叙调恬净的口吻与咏叹调稳健有说服力的歌喉显得智慧而有理。
音频见133楼并致谢!女人心和后宫诱逃待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