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jimgu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音乐精选有很多,但听上去风格多彩不一

[复制链接]
1701
 楼主| 发表于 2022-8-6 00: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至于最近把一些等效现象,汇总起来也是刚刚才有的。以前知道入定,也知道道家有内观和入定等价。但最近才发现庄子也有坐忘的同等高度。沿着这个脉络才发现,老子同样更加简洁的描述了内观和内观过程的一些现象。今天看到百度手机浏览器上有位西安大学教授讲授各个角度的道德经。有个最新的,是从内观角度详细讲道德经。
有了这些客观样本。更能从道理上理解,为什么终极哲学家能有思想高度,是因为已经拥有过超越红尘的体验高度,在俯瞰宇宙和人间那点事,就全在理解范围内了。但从下往上使劲猜到位的可能性不大,也不符合现实社会就有的知识把握俯瞰型的基本习惯逻辑。现实里比如玩器材也是需要玩遍最知名的并加以体验,才能做出详细比较。但也存在逻辑上已经证明的一些智商税路线,类似于李敖说的不需要吃,闻闻味就知道那些不能吃的情况。比如在五千元到万元以内,可以用特殊的老款笔记本当分辨率解析绝对够用的桌面数播,用来插老旗舰大耳机绝无问题。三千顶一万成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02
 楼主| 发表于 2022-8-6 13: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歌唱家……



法国花腔皇后
马迪.梅普蕾 - Mady Mesplé 1931-2020




马迪.梅普蕾 Mady Mesplé,1931年生于法国图卢兹。
被认为是法国这一代中花腔女高音的佼佼者。她的声音非常纤细透亮,擅长高音快颤,对法派剧目的抒情和花腔角色诠释得非常到位。
梅普蕾4岁开始接触音乐,7岁入图卢兹音乐学校开始系统学习钢琴和声乐。2015年荣获法国荣誉军团大军官勋章。
梅普蕾 Mesplé 于1953年1月在Liege首次职业演出,饰演德利布的歌剧《拉克美》(Lakmé)女主角,并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饰演了145次。她的声音非常纤细透亮,擅长高音快颤,对法派剧目的抒情和花腔角色诠释得非常到位。
1954年,她同样在布鲁塞尔的皇家铸币局剧院演唱该歌剧。之后,她以独特的音质和饱满的唱腔广为人知。她演唱的角色包括《霍夫曼的故事》中的奥林匹亚、《迷娘》中的费琳娜、《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朱丽叶、《哈姆雷特》中的欧菲莉亚以及《维特》中的苏菲等。

Leo Delibes - Lakme 德利布的歌剧《拉克美》,咏叹调很多变化多端都很美,感觉是法国香颂大汇唱,难怪经年累月经久不衰。宣叙调也很美。有两段名唱,1-04 :Là-bas dans la forêt plus sombre 是最熟悉的咏叹调“在更黑暗的森林里”。接着的是,1-05 :La rage me dévore “愤怒吞噬了我”。- EMI 经典录音。声音宽松纤细、音乐厅氛围的临场感强,品质很高。
(Opera) Leo Delibes - Lakme [2 CD's] (Alain Lombard; Mady Mesple, Charles Burles, Roger Soyer, Danielle Millet, Jean-Christophe Benoit), 1970 - studio recording / 2002, FLAC
https://rutracker.org/forum/viewtopic.php?t=5042492
(Opera) Debussy - Melodies [3 CD's] (Frederica von Stade, Elly Ameling, Michele Command, Mady Mesple, Gerard Souzay, Dalton Baldwin) - 1991, FLAC
https://rutracker.org/forum/viewtopic.php?t=5527821

(Opera) Offenbach - Orphee aux Enfers [2 CD's] (Mady Mesple, Michel Senechal, Les Petits Chanteurs a la Croix Potencee, Orchestre et Choeurs du Capitole de Toulouse, Michel Plasson) - 1987, FLAC
https://rutracker.org/forum/viewtopic.php?t=5505247

Mady Mesple: A Portrait [4 CD's] (Delibes, Massenet, Thomas, Lalo, Offenbach, Donizetti, Massé, Messager, Ganne, Hahn, Lecocq, Lehár, Gounod, Fauré, Liszt, Strauss, Debussy, Ravel, Roussel, Poulenc, Satie, Jolas, Chaynes, Vivaldi, Rodrigo)
https://rutracker.org/forum/viewtopic.php?t=567186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03
 楼主| 发表于 2022-8-6 15: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8-6 17:38 编辑
交响乐团……



Residentie Orkest 海牙爱乐交响乐团




成立于1994年,荷兰海牙。
The Residentie Orkest 海牙爱乐乐团 (Residentie Orkest The Hague, Den Haag Residentie Orkest),由 Henri Viotta 博士于 1904 年创立,也是第一位指挥家。管弦乐队在 1911 年的理查施特劳斯音乐节期间取得了第一次巨大的成功。作曲家本人出席,是为了指挥他的一些歌剧。1915 年,驻地管弦乐团从拉穆勒管弦乐团手中接管了席凡宁根著名的库尔扎尔音乐会。这些夏季音乐会很快就成为了他们自己的活动,并成为巡回演出中著名指挥家和独奏家最喜欢的停靠港。
二战结束后,1949年到 1973年由威廉·范·奥特鲁接过乐团指挥的接力棒。乐团主要上演20世纪德国浪漫派作曲家勃拉姆斯、布鲁克纳、马勒和施特劳斯和荷兰作曲家的作品,也有相当大比例的当代音乐。以及与多位知名客席指挥家入Pierre Boulez和Bruno Maderna 等合作。并在各国进行了大量巡演,包括纽约、波士顿、芝加哥、维也纳、慕尼黑和柏林。
1984 年艺术与科学大楼被烧毁后,乐团需要拥有自己的音乐厅。经多方筹措和建设,1987年9月,这些努力的成就得以实现。Anton Phillipszaal 安东·菲利普斯扎尔博士在 Beatrix贝娅特丽克丝女王的见证下正式开幕。

历任首席指挥 {在任期间}:
Henri Viotta  {1904-1917}
Peter van Anrooy  {1917-1935}
Frits Schuurman  {1938-1949}
Willem van Otterloo  {1949-1973}
Jean Martinon  {1974-1976}
Ferdinand Leitner  {1976-1980}
Hans Vonk  {1980-1992 }
Evgeny Svetlanov  {1993-2000}
Jaap van Zweden  {2000-2005}
Neeme Järvi  {2005-2012}
Nicholas Collon  {2018-2012}
Anja Bihlmaier   {2021-}

老音乐厅


新音乐厅

新音乐厅
是一座综合建筑物,命名为“Amare” (爱-Love),是一座最多可容纳 6600人同时参加各种活动的建筑物。拥有四个剧院包括一个舞蹈剧场,和一个音乐厅、一个会议中心、大量公共空间和两个餐饮场所,是一个大型文化和会议中心。一所表演艺术机构驻场,同时也是一所中学和一所音乐和舞蹈学院。
最纯粹的声音体验
Amare 的四个大厅中的每一个都单独存在于建筑物中。这样,声音振动保留在大厅内,不会相互串扰。为了获得最纯粹的声音体验,所有房间都安装了天花板、面板和窗帘等声学设施,同时由于特殊的饰面,这些设施决定了房间的氛围。




音乐厅
位于二楼,是阿玛雷最大的音乐厅。观众可以坐在舞台前、舞台周围甚至舞台后面的这个房间里。这些地点位于两层阳台上,围绕整个空间延伸。房间被隔音板包围,其浮雕,就像绿色椅子和橡木镶木地板一样,是标志性的。音乐厅可容纳 1500 名观众就座。这是 Residentie Orkest 将大放异彩的大厅。

学习室和教学室
在 Amare,有几间供皇家音乐学院的音乐和舞蹈学生使用的学习室和教学室、供 Nederlands Dans 剧院舞者使用的私人工作室和供 Residentie Orkest 音乐家使用的私人排练室。

舞蹈剧场


音乐学院

Amare 的第三个大厅是 Conservatoriumzaal 温室大厅。音乐学院大厅是皇家音乐学院的大厅。每年约有 300 场音乐会和演出在这里举行,例如青年人才计划、各部门的试镜和音乐会。位于四楼。大厅呈椭圆形。使用起来非常灵活,看台可以缩回后墙。温室大厅在使用小舞台时最多可容纳 600 名观众。使用“普通”舞台时座位数约为 440 个。房间有一种粗犷、未经打磨的氛围:橡木镶木地板、木质隔音条的墙面和混凝土灰泥。窗帘也可以覆盖房间的两侧,是无烟煤灰色的。这是一个您可以放松身心的房间,同时为表演提供充足的空间。

排练室 Amare Studio
也有200个观众席。房间里有一种清新、明亮的气氛。这主要是由于天窗,它允许自然光涌入房间。灯光与木墙相结合,为 Amare Studio 带来了一种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的外观和感觉。墙壁和天花板的迷人饰面采用木材或混凝土外观的灰泥,具有隔音板的双重功能。除了管弦乐队(公开)排练外也可以出租用于会议和招待会。



[TR24][OF] Schubert The Complete Symphonies Vol. 2 - Residentie Orkest The Hague, Jan Willem de Vriend - 2019 (Classical)
https://rutracker.org/forum/viewtopic.php?t=5727461
[TR24][OF] Schubert: the Complete Symphonies Vol. 3 Symphony No.9, D.94 - Residentie Orkest the Hague & Jan Willem de Vriend - 2020 (Classical/Orchestral)
https://rutracker.org/forum/viewtopic.php?t=5959239

Bruckner - Symphony No.7 (Het Residentie Orkest / Ferdinand Leitner, 1978) - 2005, FLAC
https://rutracker.org/forum/viewtopic.php?t=5273105

Great Works for Flute and Orchestra: Nielsen, Griffes, Reinecke, Chaminade, Poulenc (Sharon Bezaly, Residentie Orkest Den Haag, Neeme Järvi/Jarvi) - 2013, FLAC
https://rutracker.org/forum/viewtopic.php?t=5144967
Eino Tamberg - Joanna Tentata (ballet suite); Symphonic Dances; Concerto Grosso (Residentie Orkest Den Haag, Neeme Järvi/Jarvi) - 2010, FLAC
https://rutracker.org/forum/viewtopic.php?t=4762862

(Acoustic Atmospheric Rock) [CD]
Anneke van Giersbergen (ex-The Gathering) - Symphonized (with Residentie Orkest The Hague) - 2018, FLAC
https://rutracker.org/forum/viewtopic.php?t=5658308

Residentie Orkest 1904-2004
https://pan.baidu.com
/s/1boQcETp#list/path=%2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04
发表于 2022-8-6 15: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昆明
本帖最后由 Bruckner8 于 2022-8-6 15:27 编辑
jimguo 发表于 2022-8-6 00:07
对于人类有大量定论的东西,可以抓住关键概念词,先集中了解一下。现在很方便,有网络搜索。朝阳高科技产 ...

网络时代获取信息便利的同时,也极大消耗了人的时间精力和注意力:人们热衷于收集和比较信息,几乎没有人像纸质书时代那样深入思考。比如暑假过去了一个月,我每天上网混时间,看似获取了不少信息和音乐资源,其实没有多少长进。如果放在四年前的夏天,我每天8小时自学德语,每过去一个月回头再去自我对比,感觉能学好多东西。一个月的假期,如果充分利用起来,除了有目的性的获取信息(比如查外语单词、语法点和相应的词源文化知识)之外不在网上浪费时间,我能把拉丁语从零学到初级(达到靠字典和语法书读懂西方哲学常用的拉丁文水准),或者把一部《道德经》背下来并搞懂每个字词的意思(陈鼓应和南怀瑾入门级别的理解)。现在感觉自己与类似信息热库的网络大平台对接,每天都在熵增耗散模式,一个月下来回头再看几乎没干什么事情也没学到什么东西,心中愧疚。看似每天收获下载品味了不少音乐资源,也分享了不少资源,其实对于自己灵命的成长和庄子《养生主》意义上的养神都没有多少获益,反而劳损了身体尤其是眼睛和颈椎。看来还是有必要断网一段时间,回归纸质书时代,养足精气神,锻炼身体,修养每天上网被折磨劳损的眼睛和颈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05
 楼主| 发表于 2022-8-6 15: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知无涯,为学日增。形而下为器;大道至简,为道日损。形而上为道。两个方向。

但了解大道,必然要从为学日增开始,不然没基础。
而水平高了以后自然就会对一般性的东西一眼看透,就不用再花时间了。任何人都有自己胜任的长板,也有有待发展的新的长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06
发表于 2022-8-6 15: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昆明
jimguo 发表于 2022-8-6 15:28
知无涯,为学日增。形而下为器;大道至简,为道日损。形而上为道。两个方向。

但了解大道,必然要从为学 ...

是的。我过去20年高考(超出清北线20多分)选错学校和专业,导致自己始终在补习短板(数理化)去比拼别人的长板(我的本科同学大多语文英语很差,对历史哲学艺术不关心,许多是搞数理化竞赛的农村娃),浪费了大好青春和宝贵精力。去美国读博也是一个盲目跟风的错误选择。现在回头再看,人生低认知时期的许多弯路不得不走,但是达到一定高度回头再俯视反思,发现过去许多时间本可以更好利用。过去20年读错专业的血泪弯路,除了让我经历西方格物的系统训练并极大丰富了我思考高维问题的自然科学语境(如果当年选择自己擅长的文史哲,自己对量子力学等理论物理自然科学的理解也许永远停留在科普畅销书的层次,无法产生深入的类比认知),对精气神的灵命成长几乎没有太大的直接助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07
 楼主| 发表于 2022-8-6 16: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8-6 17:36 编辑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时候恶补短板,也是一种超越的途径。很多欧美的健美冠军一开始都是身体不好然后就是为了锻炼身体逐渐积累停不下来了。
现在看来对有高度的经历和直接掌握人类最新领域的知识和经验是一种理解世界的高度基础和超级阶梯可以实现一种理解力增殖的拐点。网络时代随手可得的知识已经不再是力量,思路和方法才是更关键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08
发表于 2022-8-6 17: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楼主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09
发表于 2022-8-6 20: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威廉·范·奥特鲁指挥的幻想交响曲是第一个立体声录音,PHILIPS在CD时代重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10
 楼主| 发表于 2022-8-6 20: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11
发表于 2022-8-6 21: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Bruckner8 发表于 2022-8-6 15:39
是的。我过去20年高考(超出清北线20多分)选错学校和专业,导致自己始终在补习短板(数理化)去比拼别人 ...

十年前去美国读博应该是个很好的经历啊,羡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12
 楼主| 发表于 2022-8-6 21: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老唱片小包子……



The 1950 sound from DGG LP
Musik - Sprache der Welt  I, II




- 偶然发现这个DG早期LP纪念小包。

1950 年代初发行的备受追捧的 DGG 系列 CD 的目标受众,是对 50 年代初到 50 年代后期 LP 早期单声道时代感兴趣的唱片收藏家。来自 DGG 的 1950 年的声音非常独特。回响,木管乐细节丰富。有时,铜管乐器和木管乐器以令人兴奋但略显不自然的效果跃入前景。一些评论家认为这种声音“温暖而舒适”。

The "Sprache der Welt" (this is a reference to a much sought after sampler DGG issued in the early 1950s) series of CDs is targeted at record collectors interested in the early monaural days of LP, the early to late fifties.
The 1950 sound from DGG was very distinctive, reverberant, woodwind frequently more backward than competitors like Decca, but at the same time detailed. On occasions the brass and woodwind leap forward into the foreground with thrilling but slightly unnatural effect. Unkindly some critics considered the sound "warm and comfortable".
This volume of ten CDs comprises mainly music written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includes a few interesting works and composers now almost forgotten . The notes on the music are very sparse, and the track listings in German. The records are housed in cardboard folders with facsimiles of the original labels on the front.
The set concentrates on six of the fine house conductors DGG had at the time and the major works by conductor are:
FRICSAY - Hartmann Symphony 6, Blacher Variations on a theme by Paginini, Stravinsky "Rite" and "Petrouchka", Tchaikovsky Symphony 4.
LEHMANN - Dvorak Symphony 8, Cesar Franck Symphony, works by de Falla. Debussy, Chabrier and Saint-Saëns
JOCHUM - Holler Symphonie Phanasie and Sweelinck Variations, Works by Sibelius and Wagner
MARKEVITCH - Mussorgsky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and works by Rimsky-Korsakov
KONWITSCHNY - Strauss Sinfonia Domestica, Witt "Jena Symphony" (attributed as early Beethoven until the late 1950s).
SUITNER - Grieg Peer Gynt Suites, Liszt Orpheus and Mazeppa
If you are nostalgic or interested in this era of LP history, don't hesitate, this set is a winner.



Musik - Sprache der Welt / Music - The Universal Language - Haydn, Mozart, Beethoven, Schubert, Berlioz, Schumann, Brahms, Bruckner (Fricsay, Jochum, Sanderling, Bohm, Маркевич, Lehmann, Furtwangler)[10 CD] - 2004, FLAC - 2.25 GB
2bf73dfabb4fb57c410edd81896dc05ba9856d8f

CD1 - Haydn - Symphonie Nr. 44, Symphonie Nr. 95, Symphonie Nr. 98 (Ferenc Fricsay)
CD2 - Mozart - Symphonie Nr. 36, Symphonie Nr. 33, Symphonie Nr. 39 (Eugen Jochum)
CD3 - Beethoven - Symphonie Nr.2, Klavierkonzert Nr.3 (Kurt Sanderling)
CD4 - Beethoven - Symphonie Nr. 5, Symphonie Nr. 7 (Karl Bohm)
CD5 - Schubert - Symphonie Nr. 3, Symphonie Nr. 4 (Igor Markevitch)
CD6 - Schubert - Musik zum Schauspiel 'Rosamunde', Die Zauberharfe, Standchen (Fritz Lehmann)
CD7 - Berlioz - Symphonie fantastique; Bizet - Jeux d'enfants (Igor Markevitch)
CD8 - Schumann - Symphony No.4; Haydn - Symphony No.88 (Wilhelm Furtwangler)
CD9 - Brahms - Symphonie Nr. 2; Reger - Variationen und Fuge ьber ein Thema von Mozart (Karl Bohm)
CD10 - Bruckner - Sinfonie Nr.9 (Eugen Jochum)




Musik - Sprache der Welt II - Mussorgsky, Tchaikovsky, Falla, Dvorak, Grieg, Sibelius, Hartmann, Strauss, Stravinsky, Holler, Ravel, Witt (Fricsay, Jochum, Konwitschny, Lehmann, Markevich, Suitner) [10 CD] - 2005, FLAC - 1.70GB
bd8a03407e38bd7779c8c9b2a89dcb166a0315c6

CD1 - Mussorgsky - Bilder einer Ausstellung; Rimsky-Korsakov - Russische Ostern, Die Mainacht, Der goldene Hahn (Igor Markevitch)
CD2 - Dvorak - Symphonie Nr.8; Franck - Symphonie d-moll (Fritz Lehmann)
CD3 - Grieg - Peer-Gynt; Liszt - Orpheus, Mazeppa (Otmar Suitner)
CD4 - Strauss - Sinfonia domestica; Witt - Symphonie C-dur 'Jenaer' (Franz Konwitschny)
CD5 - Sibelius - Der Sturm, Die Okeaniden, Nachtlicher Ritt und Sonnenaufgang; Wagner - Lohengrin, Parsifal (Eugen Jochum)
CD6 - Stravinsky - Le Sacre du Printemps, Petrouchka (Ferenc Fricsay)
CD7 - de Falla - Liebeszauber, Tanze aus 'Der Dreispitz; Debussy - Prelude а l'apres-midi d'un faune'; Chabrier - Espana; Saint-Saens - Danse macabre, Bacchanale aus 'Samson et Dalila' (Fritz Lehmann)
CD8 - Hartman - Symphonie Nr.6; Fortner - Symphonie - Finale; Blacher - Paganini Variationen (Ferenc Fricsay)
CD9 - Holler - Symphonische Phantasie, Sweelinck-Variationen (Eugen Jochum)
CD10 - Tschaikowsky - Symphonie Nr.4, Schwanensee, Dornroschen, Nussknacker, Eugen Onegin (Ferenc Fricsa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13
发表于 2022-8-6 21: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jimguo 发表于 2022-8-6 21:12
老唱片小包子……

楼主太厉害了,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14
发表于 2022-8-6 22: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
jimguo 发表于 2022-8-6 16:17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时候恶补短板,也是一种超越的途径。很多欧美的健美冠军一开始都是身体不好然后就是为 ...

感谢您的鼓励和吉言!若干年后从上帝视角俯视也许的确如此(好命推着走的弯路),但是其中经历的过程和磨难确实痛苦,现在回想起从前吃的苦和受过的屈辱依然憋屈胆寒,想不明白当年自己怎么稀里糊涂忍过来的。也许这就是忍辱波罗蜜,或者马二探索苦难的意义吧。对于个人经历的苦难,我很欣赏陀思妥耶夫斯基斯基的态度: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但愿自己能做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从而今后避免或者尽量少受廉价不必要的苦难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15
发表于 2022-8-6 22: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
本帖最后由 Bruckner8 于 2022-8-6 22:56 编辑
venhow 发表于 2022-8-6 21:03
十年前去美国读博应该是个很好的经历啊,羡慕

我是20年前高考读大学、16年前本科毕业就去美国读博、10年前拿到全美前十理论物理专业博士学位的。说来惭愧:我遗憾的是自己读博期间没有充分利用那里的资源和给我自由支配的宝贵时间,学业上有些荒废(仅仅是达到毕业要求混了个学位而已)。如果能重来一次,希望自己能有意识的提高认知站位、从而更加自律、把本职学业和课外思考探索相得益彰协调得更好一些,也就是减少摸鱼颓废精神内耗的时间吧(那些负能量耗散掉的时间几乎占去了读博六年的三分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16
 楼主| 发表于 2022-8-7 12: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指挥家……



东德指挥家
Kurt Sanderling - 桑德林 1912-2011





- 以前没仔细对比过。这次对比了一下他的柴6。1956录音版,录音略偏高瘦好象在教堂里演奏的感觉。演奏风格有古乐风格和一种俄罗斯既兴感。比较有趣味。而1975年版,基本向西德风格靠近,四平八稳风格截然不同。
另外,比较了两版勃拉姆斯第4。录音也是离开了50年代靠后的声音宏大,整体偏严谨,但细节上有文艺范的美感飘逸味道。这点比较有趣。
- 关键是桑德林50年代的录音上有教堂大厅味,演奏上有古乐和俄罗斯跃动风格。其它以后时代的录音里有一种美妙的飘逸,这也应该源自俄罗斯,比如苏联小提琴家大卫.奥伊斯特拉赫最典型。

- (一些泛泛的介绍都有点商业走向,很难和欣赏挂钩,看了也记不住。从直接听的效果角度,去抓住关键特征要点。即容易记住,也容易为以后选听做关键出发点。)

桑德林特色的一些理由。摘录网评:Sanderling在音乐上有他的感性,却也执拗,努力做到完美,这就造成了他的表演缺乏灵性。对比卡拉杨,后者的个人魅力和音乐理念的强势不用说了。他在排练的时候虽然要求完美,但是到了真正的演出却是放任他的乐队的,因此并不失灵性。
- 努力做到完美,是说过了50年代,进入70年代的特色。后面,排练的时候虽然要求完美,但演出的时候不刻意压制乐队,所以不失灵性。这一点也是50年代明显,70年代逐渐消失。
- 有些指挥家在演出的时候,对乐队是有动作提示的。所以指挥动作一方面是表现轻重缓急,另一方面存在针对乐队的问题重点提示。也有的指挥家都融汇在排练里,演出的时候就不管了。指挥并非故意做给观众看的,这一点相信任何指挥家都不会去考虑,不可能在这种媚俗上去分心和走这种品味。所以有的电视剧导演和演员都不懂这点,只是从自己的低角度去设想皇帝种地用金锄头。- 但是在无观众的录音室录音的时候,仔细听能听出演出效果比较完整和刻意,但令人感觉比较有卖相。这一点在流行歌的录音上也比较明显。还有就是播音专业的那种口齿走的都是这个刻意路线,但可以练的把刻意尽可能不引人注意。只不过听众不去注意这点,就会把效果的严谨当作一种完美进入听者的潜意识。这就是表达艺术十分接近量子的测不准原理。在完美和灵动上只能顾一头,不可能两端都兼顾。最高级的指挥家能在乐队整体严谨的前提下,尽量往灵活通透角度去靠。比如阿巴多。但不可能像纯粹现场风格那样直接放羊,为了放任随性效果而露出配合零散的漏洞。一旦有了随意,那就进入现场模式。现场也是一种风格。演出的出发点和欣赏角度本身就是一种放松走向,所以对现场录音不能要求和挑剔完美不完美。
- 现场演出live,基本走的是演出者的即兴,并且和观众互动的路线。所以现场演出的目的主要就是互动定位。不然为什么要有排除观众的录音室录音方式。录音室录音主要就是为了出唱片,去记录最佳声音表现的走向。
- 因此现场和录音的核心价值完全是两个走向,基本不可比。如果把不同定位场景活动的非核心价值拿出来去比一维的长短,那就等于不知道核心价值何在。比较之前就已经预设了某种不可比的绝对胜利精神。


Tchaikovsky - Symphonies No. 4-6 (Academic Symphony Orchestra of the Leningrad Philharmonic / Sanderling, Mravinsky - 1956) (3CD set) - 2006 (FLAC)
0e6a19be6e7dce6b6a515f60d48a12f31a2af883
Tchaikovsky - Symphony №6 "Pathetic" (K.Sanderling) - 1979, LP [24/96]
1e42ac7e785fd304860001fc6f1609df4429ea4a
Brahms - Complete Symphonies  (Kurt Sanderling) - 1992, (4CD) FLAC
7a8f1085d57b43b541a4e956ec3052698d682a90
Bruckner - Symphony No.3, Mahler - Lieder eines fahrenden Gesellen, Shostakovich - Vocal cycle - 1968 (2CD) FLAC
777d61790a050075e64d1b7b4f3a4791872033af

Mahler - Symphony 9 (Kurt Sanderling, 1979) - 2001, FLAC
93d2b0411a0d57ff7bd893b557d56fbe37f07a9f
Mahler - Symphony No. 9 in D major (BBC Philharmonic & Kurt Sanderling) - 1982/2008, BBC Legends, APE
4a3d1739679b3daa8f194412ecd1b95f2b1fd94d

(Classical / Opera) 莫扎特四大歌剧:Mozart - Die Zauberflote (Lev Ashkenazi, Nadezhda Kazantseva, Georgy Abramov, Deborah Pantofel-Nechetskaya) - Kurt Sanderling, 1947] (Master Tape)  (2CD, FLAC)
7c2948d758ddaed186a42f774cc3b047d7c2318e
Mozart - Le Nozze di Figaro (V. Zakharov, N. Rozhdestvenskaya, G. Abramov, N. Kazantseva - Kurt Zanderling (Kurt Sanderling, 1948) (2CD, FLAC)
00686c920c2581721bcbce06ea11d24cdeb1ab29
Mozart - Don Giovanni (Vladimir Zakharov, Natalya Rozhdestvenskaya, Georgy Abramov - Kurt Sanderling, 1948) (2CD) FLAC
0c6936e3f249b4e9136184abdebc2b2762aa5775
Mozart - Die Entfuhrung aus dem Serail (Lev Ashkenazi, Nadezhda Kazantseva, Zoya Muratova, Georgy Abra, 1947) (2CD) FLAC
d32c9aa40469ad286b96db6193ee459ac47d600a

Sibelius - Symphonies 1-7, symphonic poems - K.Sanderling, Finlandia,En Saga,Night Ride and Sunrise, Valse Triste (5CD) - 2003, APE  
fab48d15adbf4db76398a9b7c331c15aae458384
桑德林指挥肖斯塔科维奇全集:
Shostakovich - Symphonies Nos. 1, 5, 6, 8, 10, 15 (Berliner Sinfonie-Orchester, Kurt Sanderling, 1976-1983) - 2007, FLAC  
A7903FC1D13C483F55EE253FADBFB5405DD1649C

桑德林有大量为钢琴大师李希特伴奏录音:
[LP, 32/96 Mono] Beethoven - Choral Fantasy op. 80 (S. T. Richter; Kurt Sanderling); Wagner - Overture to Tannhauser (N. Golovanov) - 1952, FLAC
ba0b9aedacb236c0495e65a4ae90443563598390
Rachmaninov - Piano Concertos Nos. 1 & 2 - Richter, Kurt Sanderling - 2020, FLAC
a1f5ae30842bc40d713771e258bdd9f5f19f967e

---
小桑德林,托马斯桑德林指挥,肖斯塔科维奇声乐:
Shostakovich - Six Romances; Scottish Ballad; Michelangelo Suite (Gerald Finley, Helsinki Philharmonic Orchestra, Thomas Sanderling) 2014 (FLAC)
9d4aa05ab784a08b12a823c9a97d3c93ebe4f272
Magnard - Symphonies No.1 & No.3 ( Malmo Symfoni Orkester, Thomas Sanderling, conductor) - 1999 , FLAC
d40b0a6803e5f242c1edb426cc8246eacacfa5a2
Magnard - Symphonies No.2 & No.4 ( Malmo SymfoniOrkester, Thomas Sanderling, conductor) - 2000 , FLAC
c5ec7d22a7830d627cf07653b97e36c60cbc99da


托马斯·桑德林毕业于列宁格勒音乐学院,之后赴东柏林音乐学院深造继续学习指挥。24岁即成为德国哈勒歌剧院音乐总监。25岁时已执棒过东德所有主要乐团和歌剧院,如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和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他录制的肖斯塔科维奇的《米开朗基罗组曲》(世界首版录音)使之直接升任成为赫伯特·冯·卡拉扬和伦纳德·伯恩斯坦的助理指挥。1980年代初,托马斯·桑德林成为德国柏林国家歌剧院终生客座指挥。他的“肖十一”不仅有精密的音响布局,又有永不枯竭的情感冲动。与前苏联指挥家们单刀直入式的手法不同,他的细节丰满而细腻。
托马斯桑德林2019年公演过百人编制的《马勒 d小调第三交响曲》。最后一个乐章,各个声部的音响慢慢累积起来,如江河汇成大海,最后在定音鼓雄壮宽广的音响中光芒万丈地结束。1907年,马勒对西贝柳斯说,“交响曲必须如同整个世界一般,包含一切“。在他的第三交响曲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从自然、到自然与人,到人与宗教世界试图越写越深,包罗万象的尝试。

小桑德林,米歇尔桑德林:
Transmission: Korngold, Bruch, Bloch, Ravel (Edgar Moreau, Luzerner Sinfonieorchester, Michael Sanderling) - 2021, FLAC
e23e53e375fad8ab244dd81bdc604c1ee8f4d1f7
瑞士琉森交响乐团(Lucerne Symphony Orchestra)近日宣布任命迈克尔·桑德林(Michael Sanderling 上图)为新任首席指挥,从2021年起就任。德国指挥家、大提琴演奏家迈克尔·桑德林 (Michael Sanderling) 1967年出生于柏林。
桑德林与琉森交响乐团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他将从乐团第216季开始接替现任首席指挥詹姆斯·加菲根(James Gaffigan)。曾任德累斯顿爱乐乐团首席指挥的桑德林,近年亦指挥多个国际知名乐团,包括柏林爱乐乐团等。
桑德林现年52岁,热衷于扩大乐团与布鲁克纳,马勒和施特劳斯等作曲家的联系,并将把他在歌剧方面的经验带入新角色,帮助建立琉森交响乐团与琉森剧院(Lucerne Theatre)之间的关系。他对音乐教育亦充满热诚,并会为乐团的社区推广工作作出宝贵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17
 楼主| 发表于 2022-8-7 18: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前面的托马斯桑德林,2019年指挥马勒第三交响曲的时候是76岁。应该是大哥。而迈克尔桑德林,比托马斯差20多岁。应该是老桑德林的小儿子。网上容易找的介绍文就这么多,先先猜猜看。

引一个介绍文。
迈克尔・桑德林 Michael Sanderling 来自指挥家族。家族成员包括他的父亲与兄弟,四个人都是指挥家。出生于德国柏林。17岁进入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 Hochschule für Musik“Hanns Eisler” 求学。19岁任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大提琴手,之后又在东柏林广播交响乐团担任客座大提琴手多年。在父亲的熏陶与指导之下,2001年迈克尔放下大提琴,转攻指挥台。

Shostakovich - Symphonies - Michael Sanderling
63bd320a124d2194da025416d4c1fda39813618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18
 楼主| 发表于 2022-8-8 11: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指挥家……


著名德奥指挥家
Gunter Wand - 君特.旺德  1912-2002



- 以前简单横向对比过收集的一些布鲁克纳交响乐,对君特旺德的初步印象是,中正,优雅,到位。

再去看一些网评:
旺德淡泊名利,甘守“清贫”,绝少在音乐会以外的社交场合露面。凭藉他的实力,他应该可以获得比现在得到的更高的声誉,但他的甘于淡泊,谨言慎行和对音乐的奉献精神,却使他无论是在艺术上还是人格上都无愧“伟大” 二字。作为老一辈硕果仅存的指挥大师,旺德和当今全球化“喷气式飞机”的指挥的作风是大相径庭的。他始终保持着隐居一般的生活,对待乐谱是充分尊重作曲家的原意,排练充分而精确。他对音乐保持着的热忱,使他到了绝大部分同行都挂冠而去的年龄时,他还保持着高涨的热情和能量去指挥。
---
旺德那种淡泊名利,在音乐艺术上默默耕耘的品格更让我钦佩,而他呈现出的音乐又是如此生气勃勃,浑然天成,令人仿佛能穿透音乐作品表层被人为付与的各种矫饰,而直达音乐本质。大师直到晚年才籍着一系列现场录音唱片让世人广为认识,虽是“大器晚成”,但他的艺术贡献最终得到了应有的赞誉。
旺德的艺术里绝无矫饰的成分,也没有别出心裁的机巧,感觉音乐完全是从心灵流淌而出,直接流进听者的心田,而又不失细腻,这是我的最大感受,也是大师的独到之处。许多指挥家在晚年往往速度都会变慢,甚至陷入沉思冥想中,以探求深刻的内涵,但旺德的节奏丝毫没减慢,而且在相对比较快的速度下仍保持细节的清晰丰富和整体的深厚有力,音乐气韵生动,呼吸自然,足见其功力之深,即使与同时代的大师相比,也绝不逊色。北德广播交响乐团的音色并不华丽,但却厚重而细腻,层次丰富,和大师的风格相得益彰。
旺德晚年的保留曲目不多,集中在贝多芬、勃拉姆斯、布鲁克纳这3B,和莫扎特、舒伯特、舒曼、柴可夫斯基等的交响乐,还有少数的现代作品,这些现场录音都值得一再欣赏,很耐听!

相对来说,旺德对勃拉姆斯的演绎是比较具有个人的独到观点的,象第一交响曲的序奏,速度非常快,足足比克伦佩勒版快了一倍,颇有先声夺人之感,初听还不习惯呢。到了最后乐章,历尽千难万险,主旋律终于姗姗出现,当弦乐合奏转入乐队全奏时,骤然加速,刹时间大有万马奔腾之势,形势豁然开朗,极爽!这种效果恐怕是独一无二的吧。
幸运的是,所有遗憾在这套九十年代的现场录音版里都得到了弥补,乐队依然是NDR,录于九五到九七年的一系列勃拉姆斯交响乐音乐会,大师时年八十有五了,这也许是大师最后一次演出勃拉姆斯了吧?从录音来看,旺德依然精力不减,对作品的处理手法基本与旧版一脉相承,但却更为成熟,细节更为精到,整体感更强!从时间看来,每个乐章均比旧版慢半到一分钟,这微妙的差异使音乐气息更为宽广、自然,尤其是第四,比十几年前的版本好太多了!看来大师直到晚年仍在不断超越自我,精益求精,令我心生无比的敬意!
这套的录音效果比旧版好,感觉更为厚重均衡,虽然仍未达到贝交的水准,稍欠清晰,但已无伤大雅了。这套唱片无疑已在我心目中名列三甲之位,虽是个人口味,但可以肯定的是,不听这版,无法真正了解旺德指挥勃拉姆斯的最高水平。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203161/?_i=9925785uelhyzK

RCA的录音应该也不错,圆盘唱片发明家贝林纳的老根据地。RCA的录音比较中正,感觉介于另外两个贝林纳后代品牌EMI最佳风格之后,DG之前。DG追求清晰度但声强大一些影响了一点氛围。EMI的最佳录音系列风格感觉很细腻宽广解析很高。BBC录音应该排在RCA前面,细节清晰度很好。
旺德习惯过于安稳,可能因此缺乏对乐团的演歌操练和选择上的注意力。如果稍微活一点,找到配合度好的乐团去演绎就更好了。很多顶级乐团是合作制的,比如维也纳,柏林交响,对集体选择指挥家来住场也都有自己的理解力。

看到新上的FLAC格式旺德布交全集,可以升级以前的格式版本了。
Bruckner - Symphonies Nos.1-9 (Kolner RSO, Gunter Wand) - 2002, FLAC
c7a0405dfb6c790a62de60e71cbf66b98da766f8

Schubert: Symphonies Nos. 1-9 / Rosamunde (Gunter Wand Edition) [Box Set][Import] - 1985, FLAC
41F6C816224046E5D6DFDA5068537DB6158B15D9

Brahms - Symphonies Nos. 1-4 (Live recordings 1995-97) 1998,RCA Victor Gold Seal [3CD's] (Sinfonieorchester des Norddeutschen Rundfunks/NDR Sinfonieorchester, Gunter Wand) - 1998, FLAC
a12e3838cb5d48efcf934e38828e1955029d9921

Beethoven. Symphonien (NDR, Wand) Recorded: 1985–1988 (5CD) FLAC
478acb2afc48c97a1c14044e729721eccbe7bdc4
Beethoven - Symphonies Nos. 1-9 (Gunter Wand - NDR SO - 1985-88)(BMG-RCA-Esoteric, 2007 JP)(5xSACD Japanese Box Set)(SACD-ISO 2.0)
bd94ea04ecc97f5ae2ce50216116e558809bf6b5
Beethoven - Symphonies (Gunter Wand) (5CD) - 1994, FLAC  
ddf4c0cc0ac6126be80af68260305d4871ac213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19
发表于 2022-8-8 13: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
本帖最后由 Bruckner8 于 2022-8-8 13:13 编辑

旺德也许是20世纪最牛逼的3B(贝布勃)交响乐大师了(比另一个顶级3B大师约胡姆还厉害),如果这辈子只允许听一位大师的交响乐唱片,我选旺德。如果再加上阿巴多大师的马勒,人类最牛逼(风格多样且发扬到极致)的交响乐3B+M版本几乎可以只听这些了(至少从入门欣赏以及考虑笔记本电脑硬盘容量的角度足够了)。其实室内乐比交响乐思想更深:室内乐好比《庄子》,需要个体灵魂慎独细品;交响乐好比面向公众的大型宣讲会,比如《孟子》甚至《史记》,追求宏大叙事和雄辩。人类音乐最牛逼的东西几乎全部在室内乐里,比如贝多芬晚期弦四就比贝九和庄严弥撒高明;巴赫无伴奏大小提琴组曲也比《马太受难曲》和《b小调弥撒》更深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0
发表于 2022-8-8 13: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Bruckner8 发表于 2022-8-8 13:10
旺德也许是20世纪最牛逼的3B(贝布勃)交响乐大师了(比另一个顶级3B大师约胡姆还厉害),如果这辈子只允 ...

富特微笑不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20 22:1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