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wangnan765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喜欢HiFi,建议真的少走弯路,直接上hi-end系列,省的以后折腾

[复制链接]
161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7 21: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2-11-17 21:33
有点记不清了,之前看过几份行研报告、招股说明书,印象大概是说,

1.单独卖喇叭单元的话,单价不高, ...

往年业绩这种东西是历史,已经过去了,当初要不是因为亏损还不至于被歌尔收购呢。但现在的年轻人喜欢HiFi的比以前多了 ,尤其买车,30w以上的基本必选音响,这几年是爆发期,就像比亚迪,2020年时销量连国内前10都进不去,短短两年,今年的的销量力压大众丰田吉利等销量大哥,一举成为国内第一名,而且是大比分领先第二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2
发表于 2022-11-17 21: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wangnan7650 发表于 2022-11-17 21:13
你等等看看22年报,比亚迪等一众新能源的车型都是22年才爆发的,销量都是翻了几倍,丹拿22年的利润至少翻 ...

就是销售成本太高太高了,每年销售成本大于1.45~1.6亿人民币,占到总收入的一半,48~54%

另外,生产成本只占15~17%,1万的音箱,成本1500~1700?我没看错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
发表于 2022-11-17 21: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2-11-17 21:46
就是销售成本太高太高了,每年销售成本大于1.45~1.6亿人民币,占到总收入的一半,48~54%

另外,生产 ...

1万音箱成本一千很正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发表于 2022-11-17 21: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wangnan7650 发表于 2022-11-17 21:38
今年的丹拿很可能超过宝华,主要靠汽车音响业务,每月1万多套,一套卖1万多,所有销售加一起一个月2-3亿 ...

很多年前,梳理过单车BOM成本500元以上的零部件清单,真的没有音响系统了~~~

不过这几年这方面配置肯定是越来越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7 21: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2-11-17 21:46
就是销售成本太高太高了,每年销售成本大于1.45~1.6亿人民币,占到总收入的一半,48~54%

另外,生产 ...

你没学过财务,生产成本和材料成本不是一码事,但光说材料成本肯定也不会太高,这东西就像生产内存,贵在研发,加工,渠道,人力,营销等等综合成本,一个内存可能材料就几块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发表于 2022-11-17 21: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2054 发表于 2022-11-17 21:53
1万音箱成本一千很正常

是,之前看过某视频,大概也是这么说的~~
看完这个报表,彻彻底底相信了,呵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发表于 2022-11-17 22: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2-11-17 21:59
是,之前看过某视频,大概也是这么说的~~
看完这个报表,彻彻底底相信了,呵呵呵

物料成本而已,研发、营销才是大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发表于 2022-11-17 22: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2-11-17 22:11 编辑
2054 发表于 2022-11-17 22:01
物料成本而已,研发、营销才是大头。

那个表里,研发也列了呀,一年1500万RMB

1丹麦克朗=0.9932人民币,这个倒是好换算了,基本上算成1:1就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发表于 2022-11-17 22: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
本帖最后由 2054 于 2022-11-17 22:16 编辑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2-11-17 22:09
那个表里,研发也列了呀,一年1500万RMB

1丹麦克朗=0.9932人民币,这个倒是好换算了,基本上算成1:1就 ...

我觉得很正常,这些东西本来也是几十年研发的积累,主要是各种试错上,这个 比较费人。纠结这个不如纠结为什么不能用同样的成本做出和单拿一样素质的单元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发表于 2022-11-17 22: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lz听得太少了。你说的这些与hiend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只能说起点太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发表于 2022-11-17 22: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本帖最后由 guliyuan 于 2022-11-17 22:21 编辑
Talala 发表于 2022-11-16 06:30
可是上来就十万块书架箱
99.99%的家庭主妇听了会一声猪叫直接昏厥吧

弦歌只是四万多级别的,我刚才和我家人说准备买tad 的ce1这种真十万多的书架她都没有过分的震惊,只是说怎么舍得花这么多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发表于 2022-11-17 22: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wangnan7650 发表于 2022-11-16 11:08
不难,我的弦歌就用2万5的hegel就推出了将近8乘的效果,已经可以说要哪有哪了,当然你不可能用不到一万的 ...

不会是190吧?我觉得那个功放巨瓦巨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发表于 2022-11-17 22: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感觉丹拿在家用hifi这两年日子不会好过,新产品口碑达不到预期,靠两个准老型号(40周年和弦歌)来扛,体验店开到国贸,典型割韭菜策略,歌尔两年就把丹拿20年在普通玩家心目中积累的品牌形象慢慢消耗殆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7 22: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2-11-17 22:09
那个表里,研发也列了呀,一年1500万RMB

1丹麦克朗=0.9932人民币,这个倒是好换算了,基本上算成1:1就 ...

成本不等于材料费,不要单线思维,就像手机电脑一样,光算材料可能不到售价的十分之一,软件就更不用说了,材料成本是0,但那不等于总成本,难题就是你怎么把它做成电脑和手机,写出受欢迎的程序,这才是难点。音响也一样,所有的品牌都一样,材料都是十分之一左右,难在你怎么把材料拼凑成HiFi水平的音箱,这里面的人工和技术成本就高了去了,还有设计,模具,营销,财务等等几十种成本在里边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发表于 2022-11-17 22: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越山向海 发表于 2022-11-16 17:38
还是明白人多,十几万的东西和几千、几万的器材差距不会太大,无非是一分钱一分货,一毛钱两分货,一块钱 ...

hiend也分入门hiend和顶级hiend,对于书架来说,弦歌的确算是个半步入门hiend了, 不管从价格,声音,血统来讲,唯一就是丹拿的品牌不够hiend只能够顶级hifi,但是有hiend器材铂金证据的部分血统加持,你说的mbl旗舰这类都是顶级hiend,hiend现在代表的是一个级别一个水平的下限,如果真按照字面意思最高最顶级,那这个世界只有一款产品可以叫hiend,只有排名第一的音箱第一的音源第一的解码第一的功放可以称之为hien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发表于 2022-11-17 22: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2054 发表于 2022-11-17 22:13
我觉得很正常,这些东西本来也是几十年研发的积累,主要是各种试错上,这个 比较费人。纠结这个不如纠结 ...

肯定算不上什么纠结了

看着玩,好奇,图个乐而已了

行业不给力,市场预期也不太行,这些公司大部分的表现,都跟频响曲线似的,难呀~~

前段时间,还看到了一个,国内做了20多年的,好像之前还算有点名气的做音箱的公司,被一个做零食的公司并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7
发表于 2022-11-17 22: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越山向海 发表于 2022-11-16 16:19
HIFI一步到位不存在的,论有钱谁能比得上十八子李老板?他为什么买那么多套普通人可望不可及的hi-end音响 ...

一看你就没看过外网,没看过外网就闭嘴吧,外国友人也会吐槽比如真力的8361太贵了,比如ATC的箱子也太贵了,也会吐槽tad的箱子很贵,你光知道国外收入高,却不知道国外生活成本更高?当然我不否认国外可能买一些高端器材会轻松一点,但是也只是轻松一点并不是你说的那么随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7 22: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wangnan7650 于 2022-11-17 22:53 编辑
wwwwww426 发表于 2022-11-17 22:19
lz听得太少了。你说的这些与hiend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只能说起点太低。

你是对音响理解不算太透彻,大证据算不算hiend啊?弦歌用的单元和配件基本是相同的,有的地方还有改良,他俩的HiFi素质就在同一水平里,我开头就说了,别误认为我指的是那些大几十万的大家伙 。那些大家伙的要是不在大空间里,你根本调不出满意的声音,给不了你多少惊艳,就好像你用宝达的功率上千瓦的价格百万的前后级去推一对书架箱,得到的效果不会比7-8万宝达的合并功放强出多少倍,基本是在同一水平里的小差距而已,合并功放已经可以推出9成以上了,剩下的提升空间不大了,我这么说你能理解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发表于 2022-11-17 22: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2-11-17 22:31
肯定算不上什么纠结了

看着玩,好奇,图个乐而已了

音响基本都是小作坊,不能大规模生产的,所以也就那样了,大概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0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7 23: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wangnan7650 于 2022-11-17 23:42 编辑
1008小卖部 发表于 2022-11-17 22:26
感觉丹拿在家用hifi这两年日子不会好过,新产品口碑达不到预期,靠两个准老型号(40周年和弦歌)来扛,体验店 ...

弦歌可不是老型号,这是丹拿去年推出的最最新的HiFi型号,比信心和轮廓推出的都要晚,另外他和40周年根本不在一个级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12 11:2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