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laphie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听古典三年总结,另真心求大神、前辈们指引方向!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12-6-30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LZ三年积累这些不容易。古典音乐的鉴赏急功近利不得,这样就很好了。
听了20多年古典了,我的建议是也是多听,精听。
1)多听是听作品。可以把古典音乐领域的主要作曲家只要是自己没听过都涉猎一下。听作曲家的代表作,但不要在意版本,什么版本都行。
2)喜欢的作曲家再多听些其他相对冷门的作品。比如贝多芬的钢琴可以听听迪亚贝利变奏,勃拉姆斯可以听听带合唱的管弦乐作品,门德尔松可以听听比较冷门的第二交响曲,和贝多芬第九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3)喜欢的作品可以多听一些版本,进行比较。不是要比较优劣,而是学习多从演奏者的视点去领略作品的世界。每次成功的视点切换和进入都是很大的提高。
4)不要受经典版本的误导。特别是德奥作品一定是德奥大师德奥大牌乐队演奏的好。安塞美是公认的法国音乐权威,但他的贝多芬勃拉姆斯同样出色,有独特的味道。这种显见的正当性不能说毫无道理,但影响对作品的理解。通常,一个演奏者自己选择的喜欢的作品的录音,才是最好的。因为个人的个性肯定要大于文化共性。

以上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2-7-1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公平评价那些没有被热炒追捧的录音是正确的。而那些新的录音室录音,在今天市场如此不景气的情况下,能获得一次录音机会,而这个指挥又有那么多的老录音可以参考结合,你让他弄砸都难。但是古典音乐需要的是神话。所以又总是能找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有一点我是不同意老猫观点的。过去的录音都是精心琢磨和演出有可能,但都是成功录音则肯定不对。最简单的问题就是包括贝多芬舒伯特在内的很多乐谱的研究都现在进行时,很多研究成果都是最近才出来,这些对重构作品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过去的很多录音中是没有的,或者乐谱就是错误的。我不是阿巴多迷,但很钦佩他不断将这些新研究成果吸收入录音中去。比如马勒6,新录音的乐章顺序和老录音是不同的,新录音是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重新排定的。*(虽然对已经熟悉老作品的人来说是很不喜欢的)至于对作品的认识水平,过去的指挥和演奏者受时代的限制,很多作品弄砸是常有的事情,不存在什么都是好录音的情况。恰恰相反,基本都是很有问题,而偶然有那么个别人正巧诠释的方向和今天的发展是吻合的。

至于各种重复段落,各种表示等就更不要说了。所以总体来说,古典音乐是在不断进化的,新的录音有很多优势。购买新音源CD和用什么media听音乐可以说没有关系。它的意义可以只是我们这些大众社会的艺术赞助人对这个爱好的一次小小的赞助。否则怎么可能让Rattle新录4个乐章的bruckner9呢?
所以我还是呼吁大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购买一些新的录音,以帮助这个产业发展下去。这样爱乐者才不至于在一堆老音源逐渐符号化的过程中,随着一起消亡在云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7-1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引用第14楼韦伯猫于2012-07-01 00:50发表的 :



可能我指的好录音和大家指的好录音的概念不同。我因为听的实在太多,我已经几乎不会重复听一个演绎。而一个没听过的版本,如果在听的第一次能让我觉得不错,那就是好录音。反正我也不会听第二遍(至少不会在5-10年内听第二遍)。

.......

这样说吧,能去录音的肯定是有足够实力的。但录出来怎么样,就不知道了,特别是那些新作品。
很多时候指挥本人都没把握,原因主要还是研究和累积所必须的时间少。伯恩斯坦有个著名的花边,指挥维也纳爱乐,没有一次人到齐的。到了这个级别乐队的演奏员,都在其他地方有个兼职等,排练很困难。有个演奏员一直出席,伯恩斯坦在一次排练结束后当众表扬了他,但本人表示排练可以无缺席参加,但演出当天要缺席。新作品的录音就更是如此,版权还在的话很多乐谱要租用,场地能用的时间很少很少,session recording的录制成本非常高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7-1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引用第14楼韦伯猫于2012-07-01 00:50发表的 :



可能我指的好录音和大家指的好录音的概念不同。我因为听的实在太多,我已经几乎不会重复听一个演绎。而一个没听过的版本,如果在听的第一次能让我觉得不错,那就是好录音。反正我也不会听第二遍(至少不会在5-10年内听第二遍)。

.......


恰恰相反,我不是个版本学迷。但从新版本的采用和改变中可以了解到作曲家如何创作,作品如何被多元解读。至于版本变化大小,要具体而言的。mahler的那个康塔塔用二乐章演还是三乐章演,No。6是先Andante moderato 还是 Scherzo Wuchtig,舒伯特交响曲都有一个乐谱上到底是 dim. 还accent的问题,brukner的就更多了,这些应该说都是对作品究竟是怎样的起重要作用的编订改动,也不是听不出来的问题。

都是在学院吃饭的就当然知道,在博士论文这个平台去研究一个课题,提出一个独特崭新的观点是一回事。编订,得到保守的各个国际协会(比如国际布鲁克纳协会,国际舒伯特协会)的认可,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后者的难度非常大,历时非常长。从库克版的马勒10出来,到得到认可,最后编订到库克第三版,这个音乐学权威是付出毕生精力的,一直修改到他死前。而演奏者,唱片公司再到听众认可,就又是一个遥远的过程。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很多人是豁出去的,比如那个作为最新研究并结出录音成果的Immerseel的那个舒伯特交响曲全集,自主出版,后来sony买了版权出版的。就是得到广泛好评,要重新弄beethoven了,sony还是和他们结束合同,不得不找一个小公司去出版。

所以我始终认为,一个新版本录音的诞生是付出巨大努力的,应该得到爱乐者足够的尊重。这是最起码的,老实说我是无法理解那些即不去现场,看到新录音,P2P上下载一个,都没仔细听就随便像个专业评论家那样说三道四。不敢批评他们,只是我很难理解这些爱乐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7-1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引用第15楼韦伯猫于2012-07-01 00:52发表的 :


那就攒钱买225i把。一个月1-2张CD的量是不够的,一个月至少需要听熟10-15张把。你还是考虑下载吧。

其实我现在的量是一个月不少于100张没听过的CD。。。。。


一个月10张就很不错了。不要贪图多,一个月100张基本上就是把作品当口水歌或者BGM在听了,失去严肃音乐存和鉴赏的意义了。如果是学生或者是刚开始工作,收入有限而入货渠道有限,都可以下载。但当找到自己的方向后,对于现役的艺人,还是希望偶然买上点他们的新录音,这样才能让古典音乐产业不至于就此结束。支持一下那些真正的艺术家!

即使是Previn这样的大师级人物,企划一个录音,如果是贝多芬莫扎特海顿,唱片公司告诉你这个已经很多很多了,饱和了。那现代音乐呢,那个没人买的。弄一个赔一个,所以虽然已到大师圆熟境地了,却反而没有录音的机会了。真是很令人惋惜。近年来我最喜欢的贝多芬全集是bruggen指挥19世纪乐团的版本。这个组合绝对是慢熟,一个成熟作品世界巡回,大家都非常默契做到炉火纯青了,到最后才录音。这种重质不重量的艺风,已经相当少见了。即使如此,还是在21世纪初被Phillip解约了。。。

下载可以得到很多音源,这是好事情。但其实也大大水化了内容。过去听一套卡拉扬的贝多芬交响曲和现在一个小时下载20套版本最终带来的结果肯定是不同的。我说的不是LP和PC音源的区别,而是就对听者的艺术影响力来说的。原因么,可以读读阿多诺和本雅明的音乐社会学和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等著作。

此外,我因为没有下载经验,老实说不知道老猫他们怎么能找到很多偏门冷门的音源。比如Previn作曲的室内乐作品,Kubelik作曲的什么三乐章交响曲,为合唱团和乐队而作的诗歌,Maazel作曲的协奏曲等。叫米开朗基罗的现代交响曲就有好几部,而且都是很好的作品,老实说我不相信这么容易可以找到,那每月100张又听些什么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7-1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Bruggen的海顿也是极好极好,精致的水晶仪器一样,真是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7-1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引用第25楼韦伯猫于2012-07-01 14:55发表的 :



这是趋势了。所以现在一些稀奇古怪的小乐队往往能给人惊喜。尤其是那些文艺复兴(虽然其实都是大牌)Choir,那些个本真乐队,都是为了一次演出,一次录音,然后聚拢了这些人,然后演完就地解散的这种。


符合现代组织的特点。这种文艺复兴,巴洛克作品的录音都是这些人小公司在录,而且基本上没什么不好的。传统大乐队面对的大多数是附庸风雅的观众,(来华演出很多是公司赞助得到赠票的观众),大多数商业演出都是应付不那么懂音乐的听众,练习那么多干嘛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7-1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引用第23楼韦伯猫于2012-07-01 14:50发表的 :



都能找到,虽然现在很多东西不好用了,但是去年前年给我赶上大好机会,www.boxset.ru上的东西下载了一大半,直到这个网站被大多数网盘驱逐。另外我们有个群,大家以发没人发过的录音为乐。

.......


这个量太厉害了。。。
泛听我同意,其实都了后来,只要没听过的,都想听,不挑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7-1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引用第28楼韦伯猫于2012-07-01 15:10发表的 :


他的排练是极端苛刻啊。也只有这帮年轻人能勉强hold住。换一帮老棒瓜,早就撂挑子了。

自从发现了Bruggen,我是慢慢一张张买。听烂一张再买下一张。好在我这里买片子很容易,他的东西一共也就那么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7-19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现在的CD价格确实不贵,买一张没多少钱的,不值得费时费力去下载。
而且知识产权的意识还是应该有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5-3 02:0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