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2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Mackzter · 音乐 · 派:巴赫的“小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1-3 15:4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本帖最后由 海帆音频馆 于 2016-11-11 11:23 编辑


巴赫的“小无”,是指其创作曲目的BWV1001-----BWV1006,其全名为: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帕提塔,
共六首。第一、第三、第五为奏鸣曲,第二、第四、第六为帕提塔。

巴赫的小无可以说是演绎难度最大的小提琴作品之一。它充分体现了巴赫复杂并且超级精湛的创作技巧,
并且表达了与巴洛克时期大部分作品所不相符的哲理和内涵。
巴赫在其小无曲目中几乎用尽一切所能演奏的和弦,这对演绎者的水准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在巴赫之后鲜有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的出现也可见其小无巅峰的地位。

说到巴赫的小无,不能不提到其中的名曲恰空(Chaccone,法:Ciaccona)。
恰空是巴赫第二无伴奏小提琴帕提塔的第五乐章,被誉为小提琴艺术史上不世的瑰宝。
其实恰空是巴洛克时期的一种音乐体裁,大致可以理解为一种变奏曲的形式。
是在一个相对较短的固定的和声进行上不断的进行变奏。
这类作品的写作意义,基本都是为了发掘在固定和声进行下的音乐变奏的可能性,并通过这些变奏来展现音乐本身的逻辑。
有后人为巴赫恰空的创作添加了不少带有主观色彩的故事。
其中之一就是巴赫被流放归来时见到家中的妻子和儿子病故,痛极之下又感到亲人已经回归上帝的怀抱,从而以这个场景为载体创作了恰空。
从恰空的曲调来讲这样的故事也是能理解的,曲初的悲怆与之后的逐渐开朗的确能让人感受到这样的情感。
不过就史实来说这样的故事纯粹是虚构的。
在古典乐中,音乐并非特别为了表达一个实际的内容或者情感,只是仅仅作为音乐本身的逻辑载体而存在。
古典音乐本身已经是一个逻辑非常严谨的艺术形式,其体现在和声、曲式结构、动机发展等等方面。
所以对于古典乐来说,刻意甚至是擅自地强加很多内容进去是非常不可取的。古典乐的情感,是在听者接受到乐曲后被赋予的,只是此乐曲的伴随品,并非包含的内容。
作为欣赏来说,推荐的巴赫小无的版本有:格鲁米欧(Arthur Grumiaux)、克莱默(Gidon Kremer)、谢林(Henryk Szeryng)。

实体店址:成都武侯区磨子街7号新棕北大厦622室

淘宝店址:http://hifiworld.taobao.com/   

咨询QQ/个人微信:841154585

微博:@海帆音频馆                                    

微信公众号:haifanerji

电话:(028)85566771                                 

手机:18628117767


近期连接:
Mackzter · 音乐 · π:音乐圣灵,极致鲜活—Totaldac D1-Dual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55314&fromuid=557963
(出处: 耳机大家坛)

Mackzter · 音乐 · π:CD or PC? 简单的聊聊CD机与PCHIFI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 ... &fromuid=557963
(出处: 耳机大家坛)




2
发表于 2017-7-9 07: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省洛阳市
昨夜又听了一遍谢霖版的小无 有了些许微小领会 心中喜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4-20 04:5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