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214|回复: 97

触类旁通之摄影与HiFi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15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市
关于这个帖子我不知道会写多少,也不知道会写到哪里去,只是今天心中突然有感而发,有几个主题,想要写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为了避免忘记要写些什么,先把提纲列在下面。估计这个帖子不会一次性写完,姑且有多少时间更新多少次。

一、回放音乐类类型对器材的影响问题

二、声音和摄影的一些参数上的观感与关联

摄影像素分辨率和音响器材的解析,摄影上的高ISO与耳机的灵敏度,摄影明暗过渡连续性与音响的微动态,照片的立体感与耳机的立体感与层次感,照片的味道与音响系统的味道

事先声明,本帖引用部分图片来自于色影无忌论坛 忙里偷闲 老兄和 我本人拍摄的部分图片。 两个帖子链接如下
忙里偷闲兄的徕卡
http://forum.xitek.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48656


我的图集
http://forum.xitek.com/thread-1069918-1-1-1.html

引用这些图的原因是需要做一些类比。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5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本帖最后由 andygaof 于 2017-10-15 11:58 编辑

一、回放音乐类类型对器材的影响问题
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可能三两句话就说清楚了。其实图片和声音本质上都是不同频率的波。那么回放的音乐类型为什么会对器材有不同的要求?以下面两组图片为例。

对于画面比较复杂的图,我们需要器材有非常强的画面解析力,并且在回放的时候图要足够的大,否则没有办法提供足够的可辨识度。所以第一组图如果我们把他理解为交响乐的话,那么会要求既有分析力又要有声场,还要提供足够的纵深感。否则就会想那个小图一样,毫无感觉,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在这里http://forum.xitek.com/thread-1069918-7-1-1.html找到那张珠峰的更大的图,会更有感觉。第二组图可以理解为一些小编制或者更加简单的音乐类型,因为要提供的细节有限,所以声场和解析都变得不是那么重要。

因此声音复杂的古典音乐(交响乐和乐器独奏都比较复杂,哪怕是小提琴独奏里面的声音细节与电子合成乐相比也要复杂的多)必然需要解析更强,声场更加宏大的器材,如果希望聆听到歌手的细节声音表达,那么对器材的解析力要求也是不低的。用低端器材来衡量古典音乐和民乐究竟好不好听就像看下面的图片一样,用小图去看复杂的图,必然是索然无味的。即便是上边的大图也是不够大和细节充足的,链接里面的大图会更好些,而在一台30寸的高分IPS显示器上看真正的原图,立体感等等东西就会更加的强,这个时候这张珠峰的照片才会让人觉得有点震撼。

所以不同的音乐类型对器材的要求是不同的。音乐类型越复杂对器材的要求就越高。

例如只有在大图上,才会发现,原来转经筒是在运动的,而小图上是看不出来的。相反觉得有几个转经筒拍摄的糊了。



小图2.jpg

timg.jpg


小图.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5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本帖最后由 andygaof 于 2017-10-15 16:10 编辑

二、声音和摄影的一些参数上的观感与关联
分辨率这个话题在第一点中想必应该是解释的比较清楚了,有些烧友认为人声是最复杂的单件乐器,这个我既不完全认同也不完全反对,因为人声发不出钢琴那么宽的频率范围,但是人声的起伏控制和情感表达能力恐怕没有乐器比得上。不过有一个问题是,人声的情感表达往往更加直接的通过歌词,同时人类理解人声的能力应该远远大于乐器,所以想要非常充分表达歌者的能力可能需要非常牛的器材,但是表达歌者的情感则不一定需要很好的器材。但是例如想要充分的表达一个二胡的情绪,往往需要把非常细节的声音都要展现清楚。


但是音响里的解析不仅仅是分辨率高这么简单。解析是好声场层次的前提,因此解析力是至关重要的。


这里可能有一个误区很多同学会把解析力和一些参数挂钩。但是我认为非常遗憾,在音频领域解析力与THDN等指标无关,迄今为止我们没有明确的像像素一样的指标可以明确的表达一个器材的分辨率。有经验的老烧都知道高端胆机的解析力是非常高的,但是谐波失真THDN,互调失真IMD等指标可能比不上一个入门声卡。因此THDN/IMD等指标与解析力无关。很差的THDN/IMD指标下器材的解析力确实很差,但是很好的THDN/IMD指标却不能代表很高的解析力,例如对于解码器而言时钟好坏会严重的影响解析力,垃圾声卡的时钟指标可以很差,但是并不影响其有非常高的THDN/IMD指标。


一方面,一个低分辨率的器材就像一个400万像素的相机,无论如何也无法与2000万像素的相机比肩一样。所以器材是有高低水平的差异的。


另外一方面,有一个很扯,很玄的东西,放在摄影和音响领域都是如此,当我们谈分辨率的时候,很多时候有另外一件事情挥之不去,在摄影领域里黑白照片时叫做明暗过渡,放在音响领域里,我想它叫做微动态。下面这两张图是借用忙里偷闲老兄的图,一张徕卡相机拍摄的黑白照片。徕卡相机很强大的一个特点是在灰与灰之间还有细微的差别,用一支尼康的垃圾镜头来拍摄时这种灰与灰的细微差异就不见了,变成了一致的灰度。这就导致了尼康看上去很锐,徕卡看上去柔和。但是事实上徕卡的柔和里面蕴含了更多的细节。我们有时候会把尼康加低端镜头拍摄出来的照片叫做傻锐就是这样的一个道理。但是不能不承认,尼康即便是使用低端镜头给人的感觉仍然是很锐。但是这种锐,我个人认为不能将其视为高解析。


188553_1488189814.jpg

放在一张照片里,我们会觉得徕卡拍摄的照片立体感更加强。在具体的声音里也是一样,很多柔和的高端器材里面比那种很硬听起来很锐的器材里面蕴含了更多的细节,同时也拥有这更加丰富的层次。因此,一件高端器材是否能够提供一个比较立体而且有层次的声音应该被视为解析力是否真的很高的体现。

1555695_1498097939.jpg

1252002_1349376443.jpg
相比之下,上图的徕卡人是凸出的,而下图尼康拍摄的这张,人是没有凸出的感觉的,像嵌在照片里,要“平”的多。尽管有一定光线的影响,但是事实的场景,下面这张更容易体现前后关系,但是相机没有做到。

说完了基本素质,在说说风格的问题。


“尼康锐,佳能媚,潘太克斯惹人醉”。佳能粉丝嘲笑尼康傻锐,尼康铁粉嘲笑佳能糊的塑料,潘太克斯(宾得)粉丝则抱着很特别的潘太克斯式的独特色彩表达,看着他不思进取的逐渐走向死亡。而捧着蔡司,徕卡的所谓“毒德大学”就嘲笑一众日系相机缺乏明暗过渡。用中大画幅的人就认定了135画幅器材缺乏空气感。然而实际情况是,除了中画幅的照片往往可以比较容易的看出来,徕卡的特点也比较容易分辨之外,尼康,佳能,宾得,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很容易分辨,即便是徕卡和中画幅,有些照片看上去跟别人也没有任何区别。只有在一些特定光线或者特定色彩的时候这些差异才容易辨认。比如著名的宾得绿在大量绿色存在时才会很容易的感受到,而徕卡在光线很强烈的环境下特殊的明暗对比也就不见了。放在音响器材上也是一样的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能区分出一段音乐的差异的,而且对于不熟悉的曲子,也未必可以一耳朵体会到差异,但是这种差异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如果长期拥有过佳能和宾得的器材,就会很容易发现你拍摄的日出日落的照片里,宾得看着特别的鲜活,而佳能相比之下就会死气沉沉,而拍摄的人像,佳能看上去多数会比较媚,而宾得强烈的色彩对比,搞不好就会把美女表现成一个很土的傻大姐。


1252002_1360249134.jpg

上面这张图就是宾得相机和佳能相机在同一个场景下用完全相同的参数拍摄的照片。在这种限定的傍晚光线,大面积的绿色下,两个相机表现几乎是天壤之别。典型的宾得绿和鲜锐感。放在音响器材上也是一样,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两个设备的差异会非常之大。要找到自己喜欢的不容易。

同样不同相机配合不同的镜头表现也会是差异很大,音响器材里也是一样,搭配的问题是非常之关键的。

1252002_1415589335.jpg

1252002_1415588635.jpg
这两张照片是在同样的地点用同样的相机,不同的镜头拍摄的,但是给人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一张拥挤而一张开阳。与之相同,在一套音响器材里,搭配怎样强调都不为过,尤其到了高端之后,风格的差异可以是巨大的。这里我想单独再强调一下线材,线材是可以影响声音的,会影响解析和三频分布,但是线材不是无所不能的,越高端的器材受线材影响越大,甚至会影响到一套系统的风格。换线如换机这个说法即正确又错误,在一套低端器材上,线材的影响力有限,但是在一套高端器材上,线材影响非常之大,但是不一定是越贵越好。所以我个人建议是早期节省线材的投资,尽快提升器材的档次,当器材升级已经成为经济负担的时候,考虑通过线材得到更好的听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5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信阳市
图拍的真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5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andygaof 发表于 2017-10-15 11:36
一、回放音乐类类型对器材的影响问题
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可能三两句话就说清楚了。其实图片和声音本质上都 ...

围观大佬的摄影作品
u=3085736614,2168312778&fm=175&s=C29B1EC50622C6F4403D34370300C04A&w=63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5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南省长沙市
高总爱好都是烧钱的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5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省青岛市
所以用白噪声做的测量指标,很便宜的耳机指标都不错,和高端耳机拉不开差距。原因就是测试音乐白噪声过于简单。

决定HIFI的关键是3个硬指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5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省青岛市
本帖最后由 gebegebe 于 2017-10-15 12:38 编辑

现场和还原的差别是,拍摄珠峰与亲眼见到珠峰
即使完美的还原系统也不能代替现场,耳机系统还存在HRT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5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省青岛市
人声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单器乐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5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新疆乌鲁木齐市
本帖最后由 okcomputer 于 2017-10-15 13:03 编辑

器材不会演奏音乐,音乐如果本身就好,不需要器材去添油加醋只需要回放好就行,解析和细节或者信息空间感如果是真实的恰当的,并不怕多,任何音乐都是,除非音乐本身就不好,音乐很丰富,好不好还有很多个人喜好问题。音乐是情感表达,看电视上那些演唱家,嗓音洪亮精神饱满,但未必就能让人感动。我看小提琴弓弦好像容易断,钢琴据说也有什么断的,也许音乐本身并不害怕失真,但害怕没有感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5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贵州省贵阳市
10年职业摄影师只想说一句,您的摄影水平,光是构图就有很大很大的问题,用光什么的就暂时不评论了,想要就某一专业领域发表高谈阔论,先保证自己在这一领域吃透了再来比较好,个人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5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ken9996 发表于 2017-10-15 15:06
10年职业摄影师只想说一句,您的摄影水平,光是构图就有很大很大的问题,用光什么的就暂时不评论了,想要就 ...

感谢提醒,我一直认为我摄影水平一般,从来不认为自己拍的多好,我只算是个是喜欢行走,喜欢记录的业余爱好者罢了。

之所以用照片,只是因为用照片比较直观,比描述听感来的容易理解。用别人的闹不好还有其他纠纷,用自己的能说明问题就好了不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5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贵州省贵阳市
andygaof 发表于 2017-10-15 15:47
感谢提醒,我一直认为我摄影水平一般,从来不认为自己拍的多好,我只算是个是喜欢行走,喜欢记录的业余爱 ...

之所以提醒你,就是因为你对摄影完全不够了解,拿来做比喻,也有很多地方有漏洞,所以才建议,要用某样专业做解读和类比,最好先吃透比较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5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ken9996 发表于 2017-10-15 15:49
之所以提醒你,就是因为你对摄影完全不够了解,拿来做比喻,也有很多地方有漏洞,所以才建议,要用某样专 ...

能否恳请老兄指出除拍摄水平之外的文字谬误?我无意在耳机论坛讨论摄影技术问题,这样更有建设性一些,您觉得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5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云南省昆明市
摄影很多时候是源于真实,高于真实,同样的一台相机在不同人手里可能产生很大差异的结果

要说音乐上的类比,应该是乐器的器材,普通的钢琴在大师手里会有不一样的表现,当然如果给大师一架斯坦威,产生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对于发烧友玩声音在这个事情上,目前看来和摄影有点不太一样,我们只是旁听者,用什么样的器材来听类比过去应该是我们用什么档次的显示器,投影仪,幕布...来观赏大师的摄影作品

PS:宾得的绿色的确是赏心悦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5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本帖最后由 andygaof 于 2017-10-15 16:19 编辑
nosounds 发表于 2017-10-15 16:11
摄影很多时候是源于真实,高于真实,同样的一台相机在不同人手里可能产生很大差异的结果

要说音乐上的类 ...

有道理,其实情况差不多,类似显示器分辨率更高,IPS显示器灰阶更加丰富,专业显示器色彩空间更完整。曾经想这么描述。但是有一个问题,不在读者面前放三个显示器——没用。

所以后来用相机和照片了。有时候这是个多说多错的年代,但是无奈小弟“装逼”成性,不吐不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5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虽然不玩相机,但类比有些不恰当。
input 和 output,不是一类。
如果人可以看懂FFT后的音频,就不用耳朵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5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
本帖最后由 phoexi 于 2017-10-15 18:40 编辑

佳能高感噪点那么多 动态范围那么差 直出涂抹堪比美图秀秀  为什么还经久不衰    是否是因为佳能有“模拟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5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贵州省贵阳市
andygaof 发表于 2017-10-15 16:05
能否恳请老兄指出除拍摄水平之外的文字谬误?我无意在耳机论坛讨论摄影技术问题,这样更有建设性一些,您 ...

这两张照片是在同样的地点用同样的相机,不同的镜头拍摄的,但是给人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一张拥挤而一张开阳。
就拿这一句来说吧,两张照片不同,并不单纯只是因为不同镜头拍的,虽然其中也有镜头的因素,但拿这两张照片来说明器材的影响完全没有任何意义,这两张照片完全没有任何可比性,完全不同的被摄体,不同的构图,当然不同了,哪怕是同样的被摄体,同样的镜头,换一个构图,同样能拍出不同,更别说如果换一个摄影师了,用这个来类比音响器材的搭配不同,出来的声音不同,完全是牛头不对马嘴,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如果只想要不同的照片,换个人来拍就可以了,甚至都不用换设备,而音响则完全没法实现这样的结果。
摄影跟音响器材完全没有任何可比性,音响器材我个人玩的时间不长,也就五六年。摄影从学习到从事职业到今天,个人从事的时间也不算太长,也就十年,跟真正的艺术家比起来还差得很远,也不敢说完全理解摄影到底是什么。但个人的理解,摄影更多的是主管意念的一种表达,最终出来的作品不同,更多的是因为拍摄者的审美,构图,用光,想法。。。等等这一系列,相反,器材的影响恰恰是最小的(当然,如果有人非要说我用广角镜头拍不出微距,那我也没必要跟你抬杠,你开心就好)。同样一只24-105,职业摄影师可以在各种题材里运用的炉火纯青,而很多发烧友眼里就只是一只狗头,挂机头,这就是使用者的区别,而无关器材。
摄影更多的是你想表现出什么,你能表现出什么,而音响发烧友折腾,更多的时候是想听到什么,能听到什么,能左右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5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省青岛市
本帖最后由 gebegebe 于 2017-10-15 18:44 编辑
andygaof 发表于 2017-10-15 16:17
有道理,其实情况差不多,类似显示器分辨率更高,IPS显示器灰阶更加丰富,专业显示器色彩空间更完整。曾 ...

绿坛又不比紫坛,说错了就当灌水,但说无妨,不必那么谨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3-28 17:0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