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andygaof

触类旁通之摄影与HiFi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16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吵得很精彩,烧器材,和欣赏音乐,以及摄影创作,就不要放在一起类比了,事物不同,维度不同,量化不同。但抛开客观,讲主观,基本就是鸡碰上鸡,还好办,要是鸡同鸭讲,就要闹笑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6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
ken9996 发表于 2017-10-15 18:42
“这两张照片是在同样的地点用同样的相机,不同的镜头拍摄的,但是给人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一张拥挤而一 ...

基本赞同,只有一点“摄影跟音响器材完全没有任何可比性”不赞同,楼主的类比虽然跟严禁不搭边,但是我做耳塞调音和修图亦或者是单纯的欣赏的时候,有时会有类似通感的感觉和想法,尤其是那种微妙的平衡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7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ken9996 发表于 2017-10-15 20:18
感觉这个论坛里的很多人都莫名的自信,是不是感觉自己听了几年的音响耳机,买了几万几十万的设备,就是艺术 ...

绝对+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7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一路评论看下来,各种酸味啊……
小弟不才,刚开始烧HiFi,拍照倒是拍了七八年,一路从135单反到旁轴再到120胶片都有在玩,这也是刚灭门Leica才开始准备搭建自己的听响系统呢……
个人感觉,从参数、器材的细节甚至所谓的好器材“徕卡”来对比HiFi确实不大合适,但有一些东西是共通的,比如我们玩老镜头、胶片甚至玩过期卷,追求的是图像的不确定性以及失真,这一点和在系统中使用电子管引入偶次谐波有点类似。数字相机系统和现在越来越高码率的数字音源一样,都在数据上尽可能追求真实还原,但是后期(单论数字后期,胶片暗房处理按下不表)一定是在引入失真的。有些人说他是相机直出党,不后期,殊不知机内把数据压缩成jpg本身是带有失真和调色的,但大多数人就喜欢这个“味”,不是么?大胆的拓展开来,我们的审美中似乎一直都有这样的因素在,对于“缺陷”的追求在各个文化背景的艺术品当中都大量存在。回归到摄影和HiFi上,我们终究追求的是味道而不是精准还原,摄影里我们引入胶片和换用不同镜头来采集、记录数据,HiFi里我们用不同线材、胆管来回放数据,这里是统一的一点吧……

说点题外话,我一直好奇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在酸Leica,是因为卖的贵很多人用不起?还是因为别的什么?我先后用过Leica MP、M9p和M240,分别是胶片、CCD和CMOS,三者成像机制不同,很多人追求Leica CCD的通透和空气感,但实话实说Leica从来不把画质当成其最主要的一个买点,而是它整套系统的协调性。我是一个偏好自然的人,我不喜欢主动去设计场景创作,拍的东西也更偏纪实。用单反的时候,像是狩猎,长枪短炮、硕大的机身,看到场景瞬间举起相机开始“射击”,用长焦时甚至像是冷眼旁观的狙击手;而用Leica,它一步步逼着我靠近事件、走入场景当中,去切身感受事件本身,然后拍照才成了自己情绪的延伸,所以很多人说Leica拍出来的照片情绪强烈,大约是因为真的离得近吧,拿我最常用的35mm视角举例,在这个距离拿起单反,是个人都会感受到压迫感……所以现在我卖掉了Leica,我希望把我自己更多的投入到每一个事件当中,去充分感受身边的世界,我想这才是Leica教会我的,也是我现在真正享受的“摄影”。说回HiFi,为什么要烧,身边有不少朋友问我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用不完善的系统听音乐,声音不对味,我会觉得难受,无法全身心投入进音乐当中。但是有时我也在怀疑,真的需要那么那么“讲究”么?十一的时候去柴达木无人区的戈壁滩穿越,中秋月圆之夜在雅丹旁扎营,看着月亮和满天星辰,iPhone直推IE80听着喜欢的爵士,那种听音乐的快感连听香格里拉的时候都没获得过,这是不是HiFi?现在回到家依然对自己的系统不满意,依旧不断的尝试想要升级系统。也许和摄影也一样,心理的状态才是决定什么时候退烧的主要因素吧……

继续跑个题,非常喜欢高总的作品,不管是手头这台mod过的Linear 25,还是经常去听每次都有冲动想抱回家的mod Linear 5,期待年底的新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7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ken9996 发表于 2017-10-15 20:18
感觉这个论坛里的很多人都莫名的自信,是不是感觉自己听了几年的音响耳机,买了几万几十万的设备,就是艺术 ...

求大神分享几张作品供观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7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省
楼主拿这两个领域类比我认为从各方面综合考虑的话其恰当程度为正误参半,部分论点不够准确,这两个领悟不同之处在于,民用影像系统多出一个录制环节,也就是摄影环节,而在各种显示设备上观看照片是其回放环节,音频领悟我们是不参与录制环节的,大多数音频都是唱片公司的工业录制设备录制发行,而这个品质和处理是专业标准,是大大高于民间录制设备水平的,因此我们在影像方面我们会称之为是创作艺术,而在音频方面只是用各种回放能力的器材来欣赏艺术,这是本质的不同
关于珠峰大小图的那个例子,严谨的说,图像尺寸与图像品质并无关系,假如小图并非算法压缩,只是尺寸缩小,那么我们只需要具有更加强大的视觉,即使图片小到肉眼不可见,我们使用显微镜一样可以看到震撼的珠峰,以此类比在音频上,用大几圈的音箱喇叭与耳机对比,显然也不严谨。所以楼主应该用两个不同设备使用同一个分辨率来拍同一个景物,尺寸相同才能做表现力和品质对比。
关于明暗过渡,这其实也很难讨论,因为这与整个环节都有关:拍摄器材,实际光线,回放设备的指标和设置,后期处理等等。只是说用高档的器材和高档显示设备会更加容易再现丰富的灰阶,做到既柔和又有丰富灰阶,这也有可能是相机内置图像处理算法或者后期处理有关,但是在我的理解里,一张重视清晰分辨的照片,必然是很“锐”的,“锐”不代表丢失灰阶,而是数字影像的特点,也就是灰阶和颜色边缘是锯齿样过渡,我们用放大镜观看显示器就会发现这一点,柔和感其实是边缘处理算法的结果,这其实是一种有损清晰度的算法,损失边缘细节来换取更好的视觉感,也就是常见的艺术照,但这不影响立体感,因为灰阶并不损失,一张照片往往会存在海量的明暗过渡信息,相机内部内置高级算法或者后期使用photo shop等专业后期工具都可以在不损失立体生动的前提下更加柔和。类比到声音来说,声音文件与图像文件同样是数字文件,而回放声音是模拟方式表达,这点不同于影像回放,因为液晶显示是数字回放。数字文件经过复杂的模拟转换,我们在高档hifi器材中听到的逼真的清晰立体生动的回放,每个乐器的位置和质感以及在整个音乐中的关系都得到的准确表达,这其实就是不损失任何灰阶的结果,以及处理每个灰阶亮度的能力,沙漠中的孩子不够突出显然就是灰阶亮度处理不准确的案例,也是逆光拍摄的一个非典型案例,沙漠在这个素材中是属于亮部元素,占比达到70-80%,需要表达的却是暗部的人像,普通测光已经不准确,需要调整曝光或者使用组合曝光模式来得到各不部亮度恰到好处的图像,这就需要足够的相机性能和拍摄经验。类比到声音,好的hifi回放器材能够准确处理每个“灰阶”的层次和亮度,在表达有人声的音乐时,人声不被淹没或者平庸化,而是作为引人入胜的主导信号导引领音乐回放,我认为那句话是非常正确的:人声是最复杂的单件乐器。并且我认为是检验器材基本素质的试金石,因为其他乐器我们并不了解其真实音色是什么,只有人声才是我们最熟悉,最本能,辨识度最高的声音,也是难度系数最高的回放类型,人声的表现力是检验器材最简易准确的方法
不同器材所表达出的颜色不同,这是企业文化和产品特色的表达,类比到声音就如同宁静致远的拜亚声或者雍容豪迈的森海声,真实基础上加入高端视觉感和听觉感的器材是高端器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8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
写的不错,视觉上的差异更直观,就算是细微的变化也容易被眼镜捕捉的到;声音的细微变化可能就不是那么容易区分了,还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疲劳程度等对耳朵的敏感度的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8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玩HIFI设备和玩显卡显示器类似,和摄影拍照没毛关系,摄影拍照是创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8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省张家口市
宾得用户顶起  够用就行 不追求高深莫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8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南省株洲市
说白了 搞摄影是在搞创作

烧HIFI只是有样学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8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ken9996 发表于 2017-10-16 12:21
原本不打算回复这个主题了,看你说的还比较心平气和,就再回一次吧

其实真没必要去跟他们争论什么,我 ...

您好,我看了您所有的回复,觉得很有道理,了解了会拍照片并不等于会摄影,那请问您认为的摄影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如果方便的话能否请您出示几组对比照片,最好能简评下作品具备了怎样的标准才能称之为摄影而不是简单的拍照?真心求教,多谢多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8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西省
忙里偷闲的徕卡味道真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8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省福州市
帮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8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西省
ken9996 发表于 2017-10-15 18:42
“这两张照片是在同样的地点用同样的相机,不同的镜头拍摄的,但是给人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一张拥挤而一 ...

本人也搞摄影,10年了,您说的我认同,楼主搞摄影最多也是个器材党而已

不过器材党也有器材党的乐子,他那位朋友的片子真的能体现徕卡的色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8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西省
ken9996 发表于 2017-10-15 20:18
感觉这个论坛里的很多人都莫名的自信,是不是感觉自己听了几年的音响耳机,买了几万几十万的设备,就是艺术 ...

您这话只有真正喜欢摄影的才懂

单纯从器材来说,楼主那个说法完全没挨到边。

如果我要说是这样说的:

就比如徕卡有它对色彩的独特表达,类似的音响品牌里也有比如森海,他家的产品也因设计师对音乐的审美,有自己特有的声底,这是没问题的

但是音响一旦设计完成,它是不会因为听者的喜好而改变的,如果音响器材适合表达交响乐,让它去表达人声一定是勉为其难。

还有一点音箱耳机能和镜头扯上关系的是,它俩都是为人类最敏感的两个感觉器官服务的,一个涉及光学,一个涉及声学

而且这两个器官听觉和视觉虽然性能几百万年前就已经定型, 再也不可能跟着科技飞速进化的器官,又有着极其敏锐的鉴别力,经过训练它们可以辨别出细微的差别。

正因为如此,所以涉及听觉和视觉的器材都可以做到天价,而且它们跟IT产业的摩尔定律没有什么关系。

30年前设计的镜头和耳机喇叭都可以满足人类的听觉和视觉的性能极限,而且它们都是看似简单,实质上极为高科技的产品,镜头就是几片玻璃,可是牛镜价格不菲,耳机喇叭就是音圈振膜,也可以做到天价。

这些东西能仿其外形,但是不能尽其精华,它们都和艺术审美有关联,不是技术和数据能完全表达的东西。

我玩过30多年前的尼康手动镜头,也玩过JBL 30多年前的老音箱,它们一点都不跟IT产业的摩尔定律有任何关系,依然换发着当年的设计者独特的智慧,就像徕卡镜头就算一直都不能自动对焦也照样有大量的真正的铁粉。

SONY的R10这样的耳机会比现在的耳机难听吗?技术参数上就算标的是20-20K的频响范围,会比现在动辄几赫兹-上百K赫兹的耳机声音差吗?不会的,因为30年人类的耳朵一点都没有进化,人类也不会因为有了流行音乐而忘了莫扎特,贝多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8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西省
胡乱说了一堆,也没仔细编辑,如果看不懂也就多多包涵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8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
95年开始玩摄影(爱好者,非专业),90年左右开始听音响(爱好,非专业),看着题目就兴奋了。本来想看看楼主如何把这两个不同的事物给撸一撸,结果一片声讨。
那么多年玩下来,不说几句,都不好意思了。
摄影,器材我有2套以上,出图也是专业显示器来玩了。但是,手机(IPhone甚至Oppo)还是轻松吊打一起出行的朋友。正如前面几位朋友说的,摄影看图片。而且,是大家一起看图片,很容易分辨谁好谁坏。况且,除非你去比赛(其实也得了不少业余奖项),否则,整个图片的效果,还是轻松比较出来的。其他人总不能说,你的图片很好,不过分辨率没有我的好,我的细节比你多,我的过度比你好.....
音响,箱子家里、办公室各一套,耳机也有大耳和好多塞子,几乎各种场景都能适应了。箱子好说一点,毕竟大家一起听,哪段好,哪段有问题,比较容易说。耳机和耳塞,就不好说了。你听你的,我听我的。除非一个机器,同时分给2个相同的耳机(而其保证其相同音效)。所以,耳机的话,个人因素还是起决定性的。
所以,总结如下:
摄影,器材不是决定性的。摄影者水平决定了图片的好坏。
音响,因为听音者基本不能影响音源录制,所以,回放质量才是重点。
所以,烧摄影器材,容易被打脸,因为你可能拿着好的器材,拍出的是垃圾图片。烧音响器材,不易打脸,好的器材播放好的音源,总还是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8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西省
甘豆豆8888 发表于 2017-10-18 15:31
95年开始玩摄影(爱好者,非专业),90年左右开始听音响(爱好,非专业),看着题目就兴奋了。本来想看看楼 ...

摄影是主动参与的东西,跟被动的听音完全不是一回事,能影响声音最终的艺术表达效果的只有设计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8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
摄影应该和录音对比,hifi貌似是回放环节,可以和显示器,电视之类的类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8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贵州省贵阳市
巫毒娃娃 发表于 2017-10-18 15:09
您这话只有真正喜欢摄影的才懂

单纯从器材来说,楼主那个说法完全没挨到边。

既然您回复我这么多,那我也跟您聊聊吧
因为职业的关系,个人也是从喜欢摄影,从而去大学进修,进而入行从事摄影,也正是这一系列的经历,让我体会到,发烧友跟职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对于摄影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这里就不过多聊这个话题了
回到这个帖子的内容上来吧,为什么我会有之前的那些回复,因为耳机音响跟摄影完全是不同的两个层面的事物,耳机音响充其量能跟摄影器材相提并论,耳机音响发烧友也只能跟相机器材发烧友相提并论
而摄影是跟音乐相同层面的事物,只不过一个是用抽象的手法去表现创作者的想法,一个是用具象的手法去表达。
估计有的人会分不清这两个层面的界限,才会有的人认为自己买了一堆器材,“玩”了几年十几年,自己就升华了,不好意思,你想多了,你玩一辈子的音响和耳机,你也只是听,等你真的能去创造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升华
摄影也是一样,因为工作的关系,从事过一段时间的摄影教育工作,现在也在带学生,个人对摄影爱好者这个群体还是有一些了解的,为什么说摄影是摄影,拍照是拍照呢,很简单,因为好的摄影作品,或者说,能称之为摄影作品的照片,是由很多条件构成的,形式上和内容上都要好,都要精彩,而对于很多爱好者来说,很多时候形式上的合格都做不到,更别说好了,至于内容上,那就更难了,那需要深层次的思考才能去创作的。好的摄影作品是有生命的,就像好的音乐一样。这个话题再说下去就更大了,也会越说越细,那不是在这个论坛讨论的内容。
本人从事职业摄影以来,从来没有跟任何人在网上争论过摄影的任何话题和内容,不是孤高,而是真的没必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3-29 17:4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