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michael_k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DSD带来的困扰

[复制链接]
141
 楼主| 发表于 2020-5-31 15: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本帖最后由 michael_kg 于 2020-5-31 16:04 编辑
tyj518 发表于 2020-5-31 15:15
其实我觉得DSD相比PCM在理论上也是有一些新的东西在里面的。传统PCM的视角基本是把采样和量化区别为两个 ...

给518兄的专业解释配张Headfonics的图吧,关于DSD/PCM的量化噪声的频谱,方便烧友讨论。注释还是只有英文的,不过518兄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应该不用翻译了。

For PCM, quantization noise is evenly distributed across range 0 … [sample rate]/2.

For DSD noise is pushed to inaudible (high) part of the spectrum. For pushing (noise shaping) significant energy of noise out of the audible range you need a reserve of the band. I.e. higher sample rate, than for PCM, is needed.

PCM quantization noise correlates with useful signals: no signal equals no noise. DSD noise does not depend on signal and is present in silence also. DSD DACs eliminate this noise.

dsd-pcm-principles-comparing-1.jpg (76.91 KB, 下载次数: 38)

dsd-pcm-principles-comparing-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楼主| 发表于 2020-5-31 15: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tyj518 发表于 2020-5-31 15:15
其实我觉得DSD相比PCM在理论上也是有一些新的东西在里面的。传统PCM的视角基本是把采样和量化区别为两个 ...

我现在又有一个想法,很多商家提到的:1)DSD 转 DXD (352.8KHz 32 bit PCM); 2)后期编辑;3)DXD转回DSD。

这个流程过后,最后得到的DSD文件,量化噪声应该跟以前的DSD不一样了吧,因为中间有一个PCM阶段?所以这样应该不能算Native DSD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发表于 2020-5-31 15: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本帖最后由 tyj518 于 2020-5-31 16:03 编辑
michael_kg 发表于 2020-5-31 15:51
我现在又有一个想法,很多商家提到的:1)DSD 转 DXD (352.8KHz 32 bit PCM); 2)后期编辑;3)DXD转回D ...

量化噪声的频谱应该是主要取决于DXD转DSD的算法。至于算不算native DSD那就看你怎么定义native DSD了,纯DSD是没法做后期制作的,DXD某种程度上也算是DSD后期制作的标准的中间格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发表于 2020-5-31 19: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michael_kg 发表于 2020-5-31 13:54
是这样的。

而且在macOS之下,最多只支持DSD128通过DoP传输硬解(其它Linux操作系统也一样)。当时有 ...

我用的是 MacBook Pro,DSD256 通过 DoP 传输硬解没有问题,播放器为 Audirvan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发表于 2020-5-31 21: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michael_kg 发表于 2020-5-31 14:13
P.S. 省电是怎么回事啊?

DSD的解码原理和R-2R的原理更像,电路要精简很多,所以一般解码芯片会有两个不同电路,一个跑PCM,一个跑DSD。
有一些更高端的解码,连晶振和电源都是分开来用的。所以单跑DSD解码,在很多机器上会更省电。
特别是移动设备,你会看到不同文件格式,都会给出相差很大的续航时间~

P.S.
我买DSD一般看厂家~ RCA和WB家的艺人,一般买PCM。 SONY和Rolling Stone的更偏向DSD。MQA我也试验过,貌似也是只有音源不一样的时候,才能听出去别来~
这个区别也不一定都是好的,主要还是看卖你MQA的人有没有想坑你钱~

自从换了解码,我现在已经不用电脑硬盘了,而是架了一个NAS,30TB的空间够我用几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楼主| 发表于 2020-5-31 22: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seanshee 发表于 2020-5-31 19:40
我用的是 MacBook Pro,DSD256 通过 DoP 传输硬解没有问题,播放器为 Audirvana

看来DSD的一些问题在慢慢得到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楼主| 发表于 2020-5-31 22: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alanhell 发表于 2020-5-31 21:14
DSD的解码原理和R-2R的原理更像,电路要精简很多,所以一般解码芯片会有两个不同电路,一个跑PCM,一个跑D ...

很有用的信息

NAS有30T的容量应该可以用很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发表于 2020-5-31 22: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michael_kg 发表于 2020-5-31 22:34
很有用的信息

NAS有30T的容量应该可以用很久了。

其实并没有,一张专辑就2G多了~

好多交响还有好多不同的版本,我的四季都有5张CD,3套DXD和两套DSD了
我两个月以前才开始用DSD,现在都差不多1TB的歌了,还要预留空间给更坑爹的4K HDR电影,感觉两年后就要换20TB的硬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楼主| 发表于 2020-5-31 22: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tyj518 发表于 2020-5-31 15:59
量化噪声的频谱应该是主要取决于DXD转DSD的算法。至于算不算native DSD那就看你怎么定义native DSD了,纯 ...

所以业界吧DSD->DXD->DSD这一流程归类为Native DSD应该问题不大,如果DXD转DSD的算法选取得当的话。

那像2L这种直接录制DXD->DSD是否也可以认为是Native DSD呢?因为DXD还是PCM格式的,但是采样率高,且是32bit量化,所以如果DXD转DSD的算法选取得当,量化噪声方面还是问题不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楼主| 发表于 2020-5-31 22: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alanhell 发表于 2020-5-31 22:40
其实并没有,一张专辑就2G多了~

好多交响还有好多不同的版本,我的四季都有5张CD,3套DXD和两套DSD了: ...

哈哈,未雨绸缪!2G的专辑应该还是DSD64的,按照兄弟这收藏速度,DSD512弄起来以后。。。
说到四季,我也收藏了好多版本。DSD的版本,我记得在Native DSD上买过一个Rachel Podger的版本,乐器比较少而且是在一个伦敦的小教堂里面录制的,听感非常特别,不知道兄弟收藏了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发表于 2020-5-31 23: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michael_kg 发表于 2020-5-31 22:59
哈哈,未雨绸缪!2G的专辑应该还是DSD64的,按照兄弟这收藏速度,DSD512弄起来以后。。。
说到四季,我 ...

那个我有,我是在HDTrack买的。貌似四季比较常见的就是Amandine Beyer和 Rachel Podger了,但是他们也录了几个不同版本的,我就有SACD和蓝光两个版本,发现录音竟然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发表于 2020-5-31 23: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海南省海口市
音质好坏主要不是取决于码率高低,就像摄影图像质量不是取决于像素高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3
 楼主| 发表于 2020-6-1 02: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本帖最后由 michael_kg 于 2020-6-1 05:14 编辑
alanhell 发表于 2020-5-31 23:25
那个我有,我是在HDTrack买的。貌似四季比较常见的就是Amandine Beyer和 Rachel Podger了,但是他们也录 ...

SA-CD和蓝光的听感不同,很有可能就是之前烧友们提到的源文件不同了,很可能是录了2次。

我个人觉得听古典音乐,很多时候乐趣也在于去品味不同的版本,目前DSD和PCM可以弄出2个版本来,也算是增加了这方面的乐趣吧,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4
 楼主| 发表于 2020-6-1 02: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aippy2000 发表于 2020-5-31 23:31
不要急兄弟们,很快5g上来了,一分钟走一个g不是梦,dsd流媒体化,都放云里,交个五块钱月费就好

DSD逐渐流媒体化可以的。现在Amazon也开始支持高码率了,再把DSD流媒体化,就基本所有常见音乐格式都流媒体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楼主| 发表于 2020-6-1 03: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funyorh 发表于 2020-5-31 23:55
音质好坏主要不是取决于码率高低,就像摄影图像质量不是取决于像素高低

可以理解。这里大家讨论的主要是同一张照片,用什么格式来储存和传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楼主| 发表于 2020-6-1 05: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烧友们这一顿讨论下来,我个人觉得对DSD的好感倒还是增加了。如果录制得当(比如直录或者模拟信号转录)、处理得当(DSD->DXD->DSD),DSD在技术上还是有优势的。

DSD的好些问题,也慢慢在得到解决。比如根据烧友的反馈,macOS现在也完全支持DSD256了,那西装套也可以在MacBook Pro上完美支持了。

目前主要注意的,还是在选择购买DSD的时候要比较小心,要仔细看录制/转录方式,不要光被DSD的噱头所蒙蔽。关于这方面,楼上的唱片专家烧友们给出了很好的建议。

不知道大家的感觉怎么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7
发表于 2020-6-1 11: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michael_kg 发表于 2020-5-31 11:28
学习了!其中1、2、4、5非常清楚,很好理解,不愧是行业会员。

关于3中的“真·DSD只有一种制作方式” ...


其实现在所有量产的DAC芯片大都是Delta-Sigma模式,这种模式本质上就是把PCM码插值升频后转化成了1bit的DSD,再用一个廉价的模拟滤波器去重现出来。

因此如果做DSD-PCM转码的信号途径是: PCM录音->CM编辑->DSD压盘->CM转码->DSD播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发表于 2020-6-1 11: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本帖最后由 头领科技 于 2020-6-1 11:18 编辑
michael_kg 发表于 2020-5-31 12:56
很有用的信息,有几个小问题,可能也只有行业内人士才知道:

1. 有没有这种可能:DAC中的滤波器(应该 ...

采用44.1Khz的原因一个是奈奎斯特定律,其次是以CD问世的1982年来说,半导体技术能实现44.1k二进制精确DA转换已经烧了高香。
事实上CD格式问世不久,人们已经发现了44.1采样率的缺陷,只是鉴于实际录音10k以上信息较少而糊弄过去,直到今天CD还在发行。
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找寻一下80年代中期的CD解码模式,你会发现某些很原始的解码模式可以诠释PCM的工作方式,比如金嗓子的第一台CD机DP67。具备超采样功能的DAC芯片和数字滤波器芯片,在80年代末就已经问世。

数字滤波器本质上就是插值升频,随着改变其函数的负反馈路径和反馈时间,可以有一些不同的工作特点出来,这就是眼下的AK44xx系列DAC的卖点。

那么DSD格式是否更好?我的回答会是……看情况,大部分情况下比PCM更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发表于 2020-6-1 11: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alex_to 发表于 2020-5-31 13:12
这跟美颜拍照的区别是什么?1795都能胜任录音在时间轴上增加的采样率提升白瞎了?论无中生有取代高精度采 ...

你在说什么?你想说什么?你到底想说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发表于 2020-6-1 11: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本帖最后由 头领科技 于 2020-6-1 11:52 编辑

回答一下关于超采样的问题。

1·啥是超采样?啥是数字滤波器?
答:可以看做升频,虽然超采样和升频完全不是一个东西吧,呵呵。数字滤波器本质上就是升频,通过调节窗口函数实现各种结果。

2·超采样是不是无中生有?
答:当然了!不然要怎么样。

3·既然是无中生有岂不是去掉了更好?
答:可以去掉,这就是多年前流行过的nos DAC,nos,non over sampling是也。结果就是高频缩减,1K时电压2V,10k只有1V这种。听起来碰碰的,只有低音没高音。

4·那模拟滤波器代替掉数字滤波器好不好?
答:可以啊!只要你可以使用足够精确的元件、足够多的阶数,就可以用运放来替代掉数字滤波,实现平滑的频率响应!

5·那为什么模拟滤波器没人做?
答:以一个完美实现截止频率为22k的PCM滤波器为例,倘若你要实现20-20khz内十分平坦,每路信号大概需要一个7阶模拟滤波器,则通路内需要串联4个电阻,并联4个电容,至少2个运放,且带有非常严重的相位延迟,比如20k时信号迟滞30度……因此你需要做相位补偿,又需要增加到大概10阶去做滞后补偿。这样你需要一大张电路板去放置这些东西。
而补偿完了之后,上机一测,你会发现信号非常差,自激了。
因为10阶这么重的负担,世界上没有什么运放能承担,因此会让你开始考虑如何制作一个超强的放大器去驱动这个电路……
即便没有自激,由于商品化的电阻、电容的值高度离散,出来的信号也是每路不一致。

所以还不如直接数字滤波器算了。
其实现在的主流DAC里都有模拟滤波器,DAC说明书里信号出来前的最后一个方块就是,一般都是开关电容滤波器。

6· DSD没有数字滤波器,声音是不是更好?
答:可能,但大多数情况下不会。2.8M的SACD用DSD 64编码,这种编码的噪音自18khz开始就一路上扬,在30khz时已经十分可观,在50khz时与音乐信号一致。因此你会看到许多DSD专播系统的模拟滤波器都设计截止频率在50khz下。 5.6M的DSD128应该是比较好,其量化噪音基本在7-85khz左右,对模拟滤波器要求较低。

7·你骗人,模拟滤波器哪需要那么高指标?20k以上人耳朵听不到了,你担心给蝙蝠听噪音太大么?
答:人的耳朵是听不到了,但机器里面的晶体管哪个都比人耳朵灵敏,它们能听到。 这部分频率会消耗掉一些有效的电流,甚至造成自激。有的时候晶体管自激的频率高达10多Mhz,人耳朵是听不到的,但它能把晶体管炸掉!砰!因此虽然现在DA系统中的高频噪音,总的趋势是不再是主要困扰,但仍然是设计师的取舍关键。

8. 模拟滤波器和数字滤波器对声音影响大么?
答:数字滤波器决定了声底和音色,模拟滤波器决定了你能听到什么。近10年主流音响设备的“通透”“清丽”“干净”的音色,就是这二者结合的结果。或者说,是那个开关电容滤波器带来的结果更多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5-5 04:1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