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2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音乐层次历历在目:韩国ALLNIC奥立ZL-3000喇叭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11-23 11:0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汕头
本帖最后由 音特网 于 2020-11-23 15:01 编辑

《新音响》 p96-107  文/学明

一期杂志和大家分享过来自韩国ALLNIC奥立的H-1500 ⅡSE唱头放大器,那是我第一次接触他家的产品,却一不留神被无情地“毒”倒了。可以说,在相若的价位内,总共使用了13支电子管、结合坡莫合金MC升压牛与LCR RIAA均衡滤波器等技术于一身的这款唱头放大器,已经难觅对手。

细看Allnic的产品目录,真是丰富得令人数不过来,除了多款胆唱放外,还有胆耳放和前后级功放等高端器材,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还有黑胶唱头和音响线材。这次试听的ZL-3000喇叭线是厂方两个线材系列中定位较亲民的3000系列中的一员,同系还有电源线,对上的则是更高级的5000系列电源线和喇叭线,以及顶级的ZL-8000S喇叭线。

对了,Allnic的信号线型号为Mu-7R系列,包括XLR平衡线、RCA非平衡线,以及Phono唱盘线。事实上,3000和5000两个系列线材采用的技术和导体材料是一样的,区别在于线径不一样。而8000系列喇叭线也采用相同的技术,但导体升级为纯银,因此价格昂贵了不少。


2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3 11: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我们先来看看Allnic独家研发的多项线材制造技术:
ZL Technology零损耗技术:
Allnic奥立的零损耗技术是通过最小化三种电阻:连接电阻、接触电阻和导线电阻,消除线材中的信号损失。显然这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每个线材品牌都希望达到的目标,但又有多少能做到呢?而又如何做的呢?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看谁走得顺畅还没有走偏。
1000℃熔接:
大家知道绝大部分线材品牌的导体和插头之间大多数通过焊接、压接等方式固定,但Allnic认为这远远不够。焊接的焊锡无论品质多优良,其电阻必定比铜或银等导体高;而压接则难以保证导体和端子间有足够的接触面积,这些问题都会影响电流的顺畅传输,造成声音细节的损失。于是Allnic开发出1000℃高温熔接的工艺,直接用热熔的方法,无焊料将接插件和导体熔合在一起,彻底消除了信号路径上的障碍。
MRCT中频控制技术:
Allnic认为,夸张的中频清楚地表明,线材中的信号传输被某些不良的物理结构特性扭曲了,这也是线材设计中最需要克服的失真。Allnic的MRCT技术是经过仔细聆听和测量的结果,选择精心配制的金属镀层,以实现轻微的中频“制动”,选择较粗的线径以实现精确的低频重播,并确保控制电容值以提供逼真高频信息传导。
精雕细琢的连接端子:
Allnic为旗下的线材设计了创新的连接端子,以确保最佳的信号和电流连接质量。另外,Allnic对端子金属件进行了适当的热处理以提高接触压力。所有的喇叭线产品使用专利设计的双刃铲形铍铜喇叭线端子,可提供紧密高效的连接效果,而且不必担忧端子是否会松动。
热处理铍铜端子提供永久接触压力:
接触电阻是影响信号传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更高的接触压力和更大的接触面,意味着更小的接触电阻和更好的信号传输性能。而使用传统的青铜、纯铜或者磷铜端子,是不可能有足够的接触压力或者永久压力。而Allnic使用经过热处理并开槽的铍铜端子,其材料特性加上回形夹形状带来的弹性,提供强大而永久的接触压力,以达至最小的接触损耗。Allnic的双叶片铲形端子,不仅能牢固地抵御音箱的强烈震动,而且将接触电阻降到最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22 00:0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