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jimgu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音乐精选有很多,但听上去风格多彩不一

[复制链接]
1081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Bruckner8 发表于 2022-10-1 12:28
学习了!顺祝国庆快乐!
既然您指出了【把自己的情感直接爬在你身上产生压迫感不是等级高的好事】,那么借古典音乐欣赏之题过度发挥、布道太多、甚至夹杂个人主观审美价值高低取向“私货”,难道不是有陷入类似“主观性压迫客观性”的危险?
“客观性原则”明确特指的就是:演奏方式和给听者带来的听音效果。

各种意义和直接的听感不一样。意义本身就是一种附会的东西,并不是声音本身可以直接传达给每个人的直接感受。有些问题很具体,不能演绎。

和其它的附会因素没关系,也不会因为次生的附带问题把原生的核心问题淹没。就好比很多人都喜欢关注万一的蝴蝶翅膀的假设如何如何,就是不考虑九千九百九十的正常核心占比最大。人容易上当汉族药时自己的认识容易走极端,忽视了正常和主流价值,大小也看数据,量化比例的数字就是有的放矢的依据。

任何问题都有前提和范围。客观性的效果,是在描述听者的听音感受基础上的效果对比,而不是别的间接的价值演绎。否则无标题交响曲的价值也不成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2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不过,还是那个原则:清者自清。命数都在个人自己身上自己掌握,出门还是要实打实的靠自己生活的。书赠有缘人。

大家交流,主要是看到有值得交流的网友,把自己的观点拿出来为别人劝善。但是否能理解和认可就不必强求,只要有一次观点就算足够的善意。

而很多人的其它不在正常交流范围的意图,那就算了。话不投机半句多。不值得交往的人,根本就是不存在的人。就连每天在家附近上街见到的人,都基本不会二次碰面。有些人不尊重自己,就体现在不对缘分表示膜拜。缘分就是佛就是智慧的规律。不敬佛不懂事的人会如何继续糊里巴涂的混下去谁都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3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Bruckner8 发表于 2022-10-1 12:28
学习了!顺祝国庆快乐!在此补充一点不同意见:坛友听音乐大多就图一个爽字,大多数马勒爱好者 ...

好。既然是过节,那就不上网了。观赏电脑去找一些其它乐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4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没有体系的所谓包子没必要去搞。到处乱搞,无非就是一种难民物质欲无限意识,饿了八辈子投胎以后见到什么都想抓到手里。也不看看是否合适。一般是在病毒时代这种网络低潮时期就不乱玩了,2018年前面那二十年早干什么去了。人家都玩过了,现在才急着赶着个冷的翔抢着吃。形象和智商表现全都不好。

还是按照表演艺术家随时找到来听为好。随着网络带宽越开越大以后随时都能找到的东西会越来越好。不要有灾民心态,先抓到手再说。一般也不听那么多东西,根本没地方放。扯那个蛋干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5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正言若反。热火朝天时期的行为和思维,和最后成熟期正好相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6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尼尔森斯陆续出了布鲁克纳,和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乐录音。

2022年 尼尔森斯 理查施特劳斯作品指挥录音汇编:
[TR24][OF] Gewandhausorchester, 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Andris Nelsons -
R.Strauss - 2022,DG -8.97 GB
magnet:?xt=urn:btih:82FFD929FD64607DA503BA5AC68FB2DDC95B0684&t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7
 楼主| 发表于 2022-10-3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女高音……



世界知名女高音
Kanawa - 卡娜娃  1944





迪·卡娜娃 Dame Kiri Te Kanawa,新西兰女高音歌唱家。1944出生。1970年加入英国皇家歌剧院。
卡娜娃的音色明亮,音质丰润、光滑、清丽、自然而甘美,听来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她的乐感细腻,丰富而敏锐。

卡娜娃出生在新西兰,是当地毛利族原住民。由于家境贫寒,出生后不久便被送人收养。因此她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并显露出歌唱天赋。11岁便进入圣玛利学院学习声乐。1965年,在澳大利亚举办的《墨尔本太阳》咏叹调比赛中获胜,以所获的奖金进入英国伦敦歌剧中心学习。
1970年加入英国皇家歌剧院,开始了她的舞台生涯。1971年,在莫扎特创作的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饰演阿尔玛维瓦伯爵夫人。1974年,在威尔第歌剧《奥赛罗》中饰演苔丝德梦娜并因此受到关注;之后,相继出演了《茶花女》《西蒙·博卡涅拉》《卡门》《艺术家的生涯》《玫瑰骑士》等歌剧。另外,她和卡雷拉斯合作演唱的《西区故事》也是这个曲目世界流行的版本。2004年宣布告别歌剧舞台。2008年1月2日在中国国家大剧院举行独唱音乐会,这是她第一次在中国演出。

- 溢美评价对认识问题无益推销味道较大因此习惯性略过。
- 直接听的效果,卡娜娃的声音平稳稳定有力,具有大气磅礴的感染力,有点瓦格纳女高音的味道。这是核心价值。高音有力度的漂亮,有时候可演唱略带次女高音味道的效果,说明声带宽度很大。但是演唱效果不够灵动。有个问题,本来卡娜娃明显能听出具有花腔天赋,却没有涉猎这个领域的训练,因此表示遗憾。
- 卡娜娃除了演唱古典歌剧,之外也跨界唱音乐剧唱爵士乐。但属于美声跨界下凡,而不是纯跨界上摸美声那种。


(以下精选和经典。其余请个人另外自撸)
(Opera) Great Arias (Donizetti, Bellini, Mozart, Verdi, Puccini - Ileana Cotrub, Placido Domingo, Renata Scotto, Kiri Te Kanawa) - 2008, FLAC  
b0066fae44c79e641382b214c87dfb5495fff6b7

(Classical opera vocal) Mozart - Opera Arias (Kiri Te Kanawa, Colin Davis,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 1983, FLAC  
7ef13ab52561902e68bed1c10c64e441d27e330b
(Classical) [CD] Handel - Messiah Arias and Choruses (Kiri Te Kanawa, Anne Gjevang, Chicago Symphony Chorus,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 FLAC  
080492cedb7bddfee895933fe16ba522f0b1d5c0
(Opera , Vocal Music) Kiri Te Kanawa - Verdi & Puccini - 1990, FLAC
3349ab7937b8350802d7d5d23c2c3dbffb7eb89f
(Classic / Vocal) Mozart Concert Arias - Kiri Te Kanawa ( Wiener Kammerorchester, Gyorgy Fischer) - [1981] 1995, FLAC
ec9ee225db3fcdbfd0f187edf2a77c7b664a4416

(opera) Verdi - La Traviata (Kiri Te Kanawa, Alfredo Kraus, Дмитрий Хворостовский, Ольга Бородина - Zubin Mehta 1992) - 2010, FLAC
3a2e5b149bc780b2370e9a4b45f102211fb7508d
(Opera/Vocal) The Best of Placido Domingo, Kiri Te Kanawa, Luciano Pavarotti (6 CD) - 1992, FLAC
5b0a69ef51dbc167a0c3cc2577ff3cff65633bf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8
 楼主| 发表于 2022-10-5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指挥家……



东德指挥家
Kurt Masur - 库特·马祖尔 1927-2015





1927年7月18日出生于波兰,毕业于东德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钢琴作曲和指挥。1964年,37岁的马祖尔继他的老师邦加茨之后,接任东德德累斯顿爱乐乐团指挥。20多年来,在他的领导下,乐团重整旗鼓,重攀音乐新峰。1970年还兼任过东德莱比锡格万特豪斯乐团音乐总监首席指挥。
库特·马祖尔被《音乐美国》选为“1993年度音乐家”,纽约爱乐乐团被英国《古典音乐》选为“1993年度最佳乐团”大奖。在1998-1996年乐季中,纽约爱乐乐团/马祖尔领衔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和庆祝格什温100岁冥诞的一系列演出活动,歌剧《波吉与贝丝》为压轴节目。

- 还是屏蔽网上杂评。网络海量版本的新时代,以听到的对比效果为准。网评回避了东德统称德国,很容易混淆视听。这样乱搞的话,风格类型的传统阵营就乱了。- 马苏尔的贝多芬第五交响曲1972年胶木版,听了一下感觉中规中矩稍显呆板。但还不算节拍器指挥家,也不像传统日耳曼系东德指挥家的清瘦。还是能和伯姆的风格靠近的,所以貌似能直接碾压本土东德指挥家。
- 又听了一下1990年Teldac录音的柴交全集,其中柴六第三乐章是快板,能听出激情部分的指挥理解和演绎效果。看来还是可以的,速度上来了有激情。过了十多年发展很大。
- 很多穆特的小协录音,指挥家都是马苏尔。感觉还行。


Beethoven - Symphony No.5 , Kurt Masur - 1975,(LP) FLAC
28b66a359f8cfffecdb180eda414de0453b3ba50

Britten. War Requiem (Kurt Masur) - 2007, FLAC
c68ba113d87aad64c0fc384a252b3fccc915efdd

Tchaikovsky - Symphonies; Piano Concertos; Famous Waltzes (10CD) (FLAC)
766a49d4e506774a5760b1d7dbb98345bc5c755c

[SACD-R][OF] Kurt Masur, Gewandhausorchester Leipzig - Brahms – Serenades Nos. 1 & 2 - 2007 (Orchestral)
ad75690039d34842e70d6f86549d36c2b69e86f0

[TR24][BR] Beethoven: Violin Concerto, Romances (Anne-Sophie Mutter, NYP, Kurt Masur) - 2002/2013
9043259153e081370b20c2a049cd94a0102315b1

Schubert - Rosamunde (Elly Ameling, Kurt Masur, Rundfunkchor Leipzig, Gewandhausorchester Leipzig) FLAC
d0bbecfef10986abf553c61d4caa2eb9282eba8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9
 楼主| 发表于 2022-10-5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歌唱家……



苏联女高音
Galina Gorchakova - 戈尔恰科娃 1962




苏联女高音戈尔茶柯娃 ,苏联人民艺术家,格林卡和穆索尔斯基声乐比赛获奖者。出生于苏联音乐世家,1988年毕业在新西伯利亚完音乐学院毕业。后接受著名指挥家捷杰耶夫邀请进入马林斯基剧院,并将她引入了国际舞台。1991年在国际上成名,身影席卷英国皇家剧院、米兰、纽约、旧金山。

- 风格:具有声音力度很大很稳定的御姐美感,有一定小瓦格纳女高音的意思。比较偏古典歌剧风格。控制力较强因此显得灵活不足。


Galina Gorchakova - Italian Opera Arias (Delos SA 3286)(SACD, iso)
ac2465a1bb2f3104e37264691dd30e8cfe724bdb
Galina Gorchakova - Italian Opera Arias, Constantine Orbelian - 2001 [TR24][OF]
70c709313379f48377618787dafdaa38f096144b
Galina Gorchakova - Italian Opera Arias (2001) (FLAC)
e975c854c7549c8ac2e33fc326143d53e0164ea0

Tchaikovsky "The queen of spades" (Galuzin, Gorchakova, Obrazcova, Gergiev) (3CD) - 1999, APE
magnet:?xt=urn:btih:62038F59DF2C913ABD32C0B78E8114AED8B25DF5&tr=
Tchaikovsky - Mazepa (Leiferkus, Gorchakova, Kotcherga, Dyadkova, Larin - Jarvi) (3CD) - 1994, APE  
magnet:?xt=urn:btih:44BAA0E827D60917926A43A67240F7002FD634F3&t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0
 楼主| 发表于 2022-10-5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小提琴家……



拉脱维亚小提琴家
Baiba Skride - 贝芭·丝凯德 1991




贝芭·丝凯德,出生于拉脱维亚的音乐家庭,当今最受瞩目的90后新生代小提琴家之一。
2001年,20岁夺得伊丽莎白女王国际小提琴大赛桂冠。2005年,首张专辑获得德国古典回声奖“最佳青年艺术家”;次年,肖斯塔科维奇与雅那切克小提琴协奏曲专辑摘得古典回声奖“年度音乐会录音”。
贝芭·丝凯德自2004年起在SONY古典唱片旗下发行专辑。在多张录音中包括获得极高评价、与伯明罕市立交响管弦乐团和尼尔森斯录制柴科夫斯基作品。她与钢琴家妹妹劳拉发行了首张二重奏专辑,收录了舒伯特、贝多芬与拉威尔的作品。也发行了个人小提琴独奏专辑,演奏易沙意、巴尔托克与巴赫的作品。以及2张协奏曲专辑,演奏莫札特、舒伯特、米歇尔.海顿、萧斯塔科维奇,与雅纳捷克等作曲家的作品。

- 听感:有一种力度饱满之美。是当今小提琴界难得的新生代演奏家。


Bach, Ysaye, Bartok - Baiba Skride (Sony Classical - SK 92938, 2004 DE)(SACD-ISO 2.0)
7d750f371211a6d9669ba622418bc0251259a9be

Baiba Skride & Lauma Skride - Violin Sonatas & Pieces (2016, Orfeo)
d43f451719c29a7ce01684b2e2275e768e7e0cac
Baiba Skride & Lauma Skride - Violin Sonatas & Pieces - 2016 [24-48]
c7ab9b25d92540e93cfb5cc99fb1c9ebd716ec14

Baiba Skride - American Concertos - 2018 [24-96]
99b2db0cdc33f4734eb2f47628c109ca25c14e26

[TR24][OF] Heino Eller - Violin Concerto; Fantasy; Symphonic Legend; Symphony No. 2 - Baiba Skride, Estonian 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Olari Elts - 2018, (24-96)
2ea19f59f10ff96e093f9cec304c15dc7070926f  
(Classical) Heino Eller - Violin Concerto; Fantasy; Symphonic Legend; Symphony No.2 (Baiba Skride, Estonian 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Olari Elts) - 2018, (FLAC)
c69534c8d65b6b8846e9eec7320a7c25400189c3

Baiba Skride, WDR Sinfonieorchester Köln & Eivind Aadland - Bartók- Works for Violin & Orchestra (2019) [24-48]
0aa9cbafd888f61ae0eff316cff3ca4d58e71c7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1
 楼主| 发表于 2022-10-5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10-5 19:32 编辑
Bruckner8 发表于 2022-10-5 19:18
葱丝和胖葱的老乡。我很喜欢,尤其是勃小协力度秒杀杨天娲Naxox版,巴赫恰空独奏也能体现其技术水平一流 ...

古典艺术的美妙,全都是在很大力度范围里体现的,钢琴琴键的力度几乎无限。和绘画类似,越是超一流的绘画越接近版画线条凝聚的力度,不论国画还是油画都是如此。芭蕾舞看似飘渺美妙,实际上力度之大难以想象。看芭蕾舞现场如果在前排就傻了,软木声咔咔响。

芭蕾舞,大力出奇迹也分是否在艺术轨道里。希拉里属于技术流美感较差,根本不能和音乐水准相提并论,力度有而且比烂的好点勉强算上了。而那些软趴流们更差,本就是业余跨界摸进村儿来玩的,无法达到标准高度。纳索斯老的唱片都是华沙交响,那叫一个业余软趴。因此不能说软趴一族比那些漏洞百出的更差的强就是好的。流行歌都一样,那些缺乏苦练的票友视觉明星进来混的软趴虚无一派,只能靠后台编辑认为加大音量来找补。但不能用脚后跟说力大的就全等于高手,没长大脑的家伙力度越大越等于熊瞎子野猪在玉米地里大肆祸害一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2
 楼主| 发表于 2022-10-5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Bruckner8 发表于 2022-10-5 19:18
葱丝和胖葱的老乡(波罗的海三小国相当牛逼,人口质量极高,秘诀在于日耳曼和斯拉夫文明的交汇区,类似于 ...

Baiba Skride比德国本土那些很好的女小提琴家的气场强大多了,可以认为是当世一流小提琴家。一些明星类的专业性都不行比如穆特,其它不入流的等外品都不能进来比。德国本土强的有几个新生代女将只会演奏德奥音乐,有个演奏巴赫巴洛克的,还有个演奏海顿莫扎特为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3
 楼主| 发表于 2022-10-5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现在的教育本身还是手工师傅授徒的古代程度,一点科学工具都没有。以后是不是可以研究以下VR教学的大方向。另外,专家知识系统也是关键的问题。现在一切社会开发主流全都是围绕着卖卖卖去走,跟一大群饿殍似的除了为了吃就是为了吃。还有的砖家鼠目寸光出来嚷嚷,中国教育普及的太大了。中国不是识字班毕业以后就不叫文盲了。识字并不算文化好吧。人类至少要普及大学教育才可以认为脱离了幼儿园阶段,至少要普及博士教育才能进入正常阶段。否则难民一大群,社会来整天为了迎合这些猿人而挑起争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4
 楼主| 发表于 2022-10-6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二十-大,即将于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5
 楼主| 发表于 2022-10-6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10-6 16:10 编辑


对古典音乐演绎的评价和审美量化标准问题

现在对一些古典音乐演出方面艺术水准的判断标准和方式都比较熟了,挑选出底线之下和之上的艺术家很容易做到。这样就能退出入门以后发现了一片大海洋的那种兴奋和大锅轰的中二阶段。无人提示的话自己摸索几十年最后冲刺五六年都很正常。也可能看到经验以后一辈子都不能理解,或者看到以后经过很多年才能知道有用,然后再自己进入直接体验阶段。

比如对库特马苏,听他的历年版本,感觉他在后期进入了超越了节拍器呆板底线阶段,开始进入了掌握了节奏速度变化作为表现力服务的效果,算是一位过了基本漏洞底线高度的指挥家。特别是对比了早期70年代表现力比较板的的贝五,和十多年后有色彩变化的柴六第三乐章。这样库特马苏,从一开始就比加德纳那种不让人喘气的风格,直接上了今后发展的高度。

但有些小提琴家也有这类问题,但小提琴的难度大好容易出一位演奏家不容易。如果选择听音色的话,那就只能对技法底线问题睁只眼闭只眼捏鼻子去听不要去注意技法漏洞了。这也是能结合到,一旦某些情况下被突出半点“色彩要素”和不能说清楚的所谓个性要素,那就是潜意识里正在回避核心价值的基本要素,表示存在全面基准线不及格问题。一些商品也是这样操作的,故意把人的视线转移到核心价值之外大玩左道,把不当的焦点无限放起到大一叶障目的效果直接把人扔进坑里不让人了解核心价值。

对指挥家的技法底线问题,节拍器呆板引发的灵动性问题,和有急有缓有板有眼有喘气的自然度问题,健康度方面的力度和正常心脏速度等问题,都是指挥家分类的基本底线条件。如果进一步,能把节拍作为速度变化要素,用到表现乐曲生动性上,那就是艺术等级的起步。如果再进一步,能如此把正常大众的生理平均心脏速度基准把握好,不要搞怪故意放慢加快太多,那就能在细节上更加有钻研。否则没这个基本的基础平台,转过去玩个人速度的音色路线,那就会偏离自然大道的基本丰富性立场,也就必然在走南辕北辙路线了。速度太慢的演绎,是强迫进入某位指挥的个人逻辑空间,远离大自然的规律。速度太快也是类似问题。当然可以百花齐放勇于探索,但要承担失误的后果。

这样看,比如在1950年代的赛尔的速度就比较自然,在当时被业界批为另类,比如卡拉斯就说现在连塞尔都变成指挥家了。但放在现代会被认为是超越时代,以后有时间再仔细听赛尔有什么妙处。同期在市场上的最知名的大指挥家纳佩茨布什的速度就太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6
 楼主| 发表于 2022-10-6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10-6 16:12 编辑
Bruckner8 发表于 2022-10-6 15:50
【如果再进一步,能如此把正常大众的生理品滚心脏速度基准把握好,不要搞怪故意放慢加快太多,那就能在细 ...

以前不懂,认为百花齐放都可以探索。但最近结合“大道至简,道法自然”这个数千年都被推崇的真理,就知晓了问题的关键点。这是出了我执问题,指挥家的个人的理解角度已经和社会和大自然正常的运行节奏脱节了。
如何与自然融为一体,同时还能有一定高度,这才是任何领域的正确方向和轨道。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数千年前被发现和推崇的真理,从来都是后人被证明有效的。

生理平均规律是艺术的一个尺度,因为艺术都是人在活动,通过反映人的规律形成痕迹,再传达给人去感受。因此,在艺术领域的自然,就是人类整体的平均正常动态规律。

在这里面有量化标准和要素角度,不存在不可知论的任何生存空间。凡是提出不可知和个性化不可比较的说法,指标上都是在走反智的左道旁门,一般人肯定自己都不知道是被潜意识操纵下正在回避问题的核心价值要素。这也是一种对典型问题的量化判断标准。因为宇宙世界是要素构成的,那就全都有要素把握的可能。

指挥家本身就是最容易进入典型掉坑的文青,不小心就很容易进入孤芳自赏的轨道。特别是唱片业不发达的1950年代那批指挥家,有很多人都在探索各种和正常自然情况不一样的表现路线。但有奋斗就会有牺牲。
阿巴多的知识基础和厚度在指挥家里无人可比,对演奏人员歌唱家的指导也具有研究员以上的高度,乐团大家都心服口服,能在阿巴多组织的曲目排练里得到很大的提高那就是一种职业和事业上的发展机会。因为越是高端的乐团就越对指挥家的敏感度有更强的响应和对应,就好比一个对演奏家面对最敏感的乐器是同样效果。这样的话,乐团就不可能主动来为指挥家的不足给与弥补,问题是那么多人谁来指挥大家共同理解如何弥补呢。没这个逻辑可能。只能去都听指挥家在排练中对演奏细节上的总体要求和具体细节的调整。

因此,指挥家的总体水平,那就是看个人基础 的宽度和厚度了。如果本身是个音乐界的商业匠人应付差事只是个讲师的水平,那效果就会一团糟。对很多前来参演的歌唱家也不能指导达到整合和谐的效果,那就基本上属于联欢会水平了。效果就是给大家听个乐子就算完成任务,有很多国内音乐厅的听众一回家就发牢骚,感觉简直乱弹琴被践踏了票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7
 楼主| 发表于 2022-10-6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10-6 17:45 编辑

紧凑感本身就是一种大众走向,摇滚乐更紧凑,如何选择评价标准也是个问题。
阿巴多是深挖艺术性,去掉火气才能体现细节。因为文化本身的特质就是文雅。其它五大三粗角度的因素不可能同时被搞进来。古典音乐作品肯定不可能全都放在同一个平面进行拉平,本身就存在差异性。

在艺术上对大道至简看如何理解了,肯定不是上来就非常简陋也敢大言不惭叫大道至简。艺术的层次高度,是经历了全面把握之后,去掉火气注重细节的一种不注意就看不到的淡然的感觉。很多角度如果不注意的话,这些信息即便接受到了也感觉不到。这在专业里是很正常和自然的,对熟悉专业的人而言,专业的复杂性一眼就能看透,但对外行来说拼命看了也不明白。比如各种非本专业和等级的课本和考试卷,字全都认识,但内容就是不懂,这很正常。因为本身就不是这个专业的程度,再看也不懂。复杂如果是形而下为器的角度,那还是越是大众的走向就越热闹。但形而上为道,一定是虚无缥缈的那种对形而下外观的消除方式的的简约。但是,从形而上的角度反而是艺术信息量最大化的。

这些个人对自然客观理解上的问题,不能急于求成下出自己的结论,把自己设定为不存在的面对自然的定位更合适。通过在一个领域里进阶的理解和发现,找出一些理解的脉络方向才是基本观察角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8
 楼主| 发表于 2022-10-6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10-6 18:17 编辑

普鲁士人本身就是后起群体,当年的北方日耳曼普鲁士首领腓特烈,在海顿莫扎特时代,被第一日不落帝国的奥地利王后特蕾莎称为无耻的强盗和小偷。紧紧张张的工匠等级和日本人类似。布鲁克纳除了具有日耳曼人的紧凑习性,还有教徒唯唯诺诺的习惯。一旦遭到与时代落伍半个世纪的勃拉姆斯脑残铁粉们的群起舆论攻击和谩骂他这位瓦格纳系的作曲家,就因此感到十分困惑。有时候面对一些人的指责也会退让,赶紧废弃原来曲目的安排,甚至废掉一些乐章重写。所以,布鲁克纳的交响曲就是他自己生活经历和心境的写照。布鲁克纳不知道东方有句话,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以为道。傻笑就是从这里来的。

所谓布鲁克纳交响曲在结构上的云状音群结构,这就是一种布鲁克纳的生活经历。一开始有了美好的愿望,然后越来越美。但总是突然遭遇到外来的打击,然后变得失望。美好愿望逐渐长翅膀飞走消失了。
他在给国王写了祝贺的交响曲第八以后,国王问他要什么奖励,他却说能不能请国王让那些报纸上的人不要再骂他了。潜意识都是存在的,很多时候都是潜藏着直接着操纵人的行为。布鲁克纳的潜意识就是生活遭遇和他对遭遇的一些应对方式,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直接提现到交响曲里了。

越是不知道我执和审视我执的人,越容易受到潜意识操纵的影响。这叫执迷不悟和执着,也就是掉坑以后并不知道本蛙就在井里活着呢。这也能说是一种心理情结,但西方心理学还是比较浅薄和初级。不如东方内观层次更具有深刻认识高度。三藏法师从印度取回来的经书主要就是为识论,是揭开人的认识规律和层次规律和原理的经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9
 楼主| 发表于 2022-10-6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大人和小孩的思维行为也是有差别的。观察有助于进步,识别也依靠基础。升学和工作等级提升难度都很大。但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时间,会拉开人自己选择的等级。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对各种人的行为做出过总结。茫茫人海智慧稀有,一般社会上都是学生人数多于老师人数,好学生的人数也偏向于少数。全都加起来社会上也是这个情况。所以智慧稀有。另外,人的总数再多也多不过生物的总数,单纯的昆虫的数量就极其庞大。而人类进化也是通过艰苦努力适应环境并且积累下来带有一点点的进化,如果一开始就躺了失去对社会进化的平均值那就算基本完戏,很多思想和行为都会沉沦很直接的就是个智商低于实际年龄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0
 楼主| 发表于 2022-10-7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10-7 10:43 编辑
Bruckner8 发表于 2022-10-7 09:03
贝多芬出生于波恩(2000多年历史名城,前西德首都,文化底蕴深厚),勃拉姆斯出生于汉堡(汉萨同盟自由市 ...

奥地利本土没产生太猛的作曲家,说明民风还是有一定偏重的。沾着一点就有影响。欧洲一共没多大多一点地方,人员交流起来很容易,地理隔断效应比中国南北方甚至境外的差距小的多。尽管如此,但例如金国也出过元好问这样的大词人。国王对民风的直接影响也限于非艺术群体,艺术家只是一种浓淡方面的侧重。贝多芬的时代不服务于宫廷,就比海顿莫扎特更加贴近往后之外的群体。超猛扬威风格体现在交响曲方面,但贝多芬的四重奏是另外一种浓浓和声味的最正宗的四重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5-5 22:0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