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wkd15jord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上到底有没有所谓监听音箱?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21-10-1 18: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通市
saturndu 发表于 2021-10-1 16:52
很多人对“监听喇叭”或“监听耳机”有所误解,以为监听设备是一种专门的设备,听音乐特别难听是正常的.. ...

监听分为很多种,一个棚子里大致就可以分为三种,录音师操作间监听音箱、监听耳机,一墙之隔的歌手在录音时的返送监听耳机,以及在后期混音时用来作为参考的监听耳机、监听音箱。
民用hifi产品和工作室监听产品有没有区别?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正如上文所说,在棚子里就分了好几种监听性质的音箱/耳机,拿我们口中的那些hifi是无法作为监听设备来使用的。举个例子,森海hd650,自带厚暖音染,喜欢的人很喜欢。但是在后期混音制作过程中,用hd650的音色作为参考,势必会对低中频段做瘦身,从而获得听起来比较均衡的效果,甚至女声要做低切处理才更显通透。但这样处理下来,这首歌导入其他系统后,会显得又薄又刺。有机会进棚子自己录着玩一下,让录音师在推子前后都不要加效果器,直接听一听自己的干声,就知道录音棚里的设备和民用hifi之间是什么关系了。为什么说监听设备从欣赏的角度来说“不好听”,是因为它们从根本上就不允许像hifi品牌那样百花齐放的做出自己的音色风格,否则就没有标准了。没有一个基本的音色标准的录音作品,是垃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21-10-1 19: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通市
很多人不太了解录音行业和民用hifi领域的关系,自然会产生一个本末倒置的认知:高端hifi产品上百万的售价,你录音棚里的玩意能有这么贵吗?所以录音棚设备是不行的,hifi领域才是王。
那么,百万级的监听音箱有没有啊?当然有,西湖、JBL都有,而且都是上个世纪的产物了。
再者,录音棚监听设备为啥听起来不如hifi产品“好听”,主要还是在于用途不同。录音的过程是一个追寻标准的过程,在正确音色的大前提之下(什么是正确音色?在录音棚里,越贴近原声的音色就越正确,不管是乐器还是人嗓,干声状态下都是不太“好听”的,所以需要监听设备最大程度去还原出原声的音色,不可以过分带有自己的音染或润色,以此作为标准为后期的原声润色作为参考),在后期制作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融入制作人/混音师的个人审美,这时候监听回放依旧要求呈现出经过混音之后的“原声”状态,这样才能确保这首歌曲在民间听众的放音系统中,其音色具有普适性。否则就会被骂为“渣录音”
所以从这个过程来说,“渣录音”是怎么回事,大概也有所了解了吧?录音设备不行、录音技术不行、歌手唱功不行、后期混音技术不行,都会造成“渣录音”。而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渣录音”的监听回放设备,它有没有提供到一个较高层次的原声还原能力,而不是提供了“好听”的能力。监听设备一旦变得好听,就会让录音作品失去标准,变成“渣录音”,就这么简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1-10-1 22: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通市
wkd15jordan 发表于 2021-10-1 22:12
b&w,atc,pmc,tad,jbl,quested,Tannoy,kef,Westlake,Altec,Dynaudio Acoustics。。。这些都是 ...

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甚至带有哲学内涵哈
就是好听和不好听,是个相对辩证的表述。就像我刚才回复,“不好听”,是打引号的。
我也从来不认为标榜为工具类的监听音箱都带有不“不好听”的标签。你举例的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追溯一下它们早年的发展历史,或多或少都和录音行业有密切的关联。只是后来发展出了销量更多的民用系列,加入了更多的调音和各自品牌人的审美引导,使之更“好听”,比如增加了泛音、冷暖调性、动态加强等等…但这些使之更为好听的技术手段,用在录音棚监听系列中就不太合适。
另外,监听音箱是有行业标准的,每个国家略有不同,早年主导的是BBC标准,所以上世纪英国的音箱行业非常繁荣,百花齐放。那不同品牌的监听音箱都是一个声儿吗?显然不是,它们也会有音色区别,所以规模比较大的商业录音棚会配置不同品牌不同规格的好几对监听箱作为互补,配合专业音频接口动辄十几/二十/三十多个输出口,可以随时切换人声监听箱、乐器监听箱、主监听和次监听等等…
没有万能的hifi音箱,也没有万能的专业监听音箱,一个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1-10-19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通市
rrkelly 发表于 2021-10-19 13:54
看到这位朋友的两段描述,仍然陆续出现一堆“见解”,就说明论坛根本不是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地方。是TM发 ...

不奇怪。
民用音频系统,究其根本就是百花齐放各执一词的。这个小众领域主要靠“听”,那么就从根本上区别于“看”的领域。在民间,“听”和“吃”,差不多,是没有标准的。既然没有标准,那就有大量的空子可以钻,意味着各个民用音频产品及周边产品制造商能够“为所欲为”;而圈内的用户也顺理成章的在没有标准的框架下,各执一词、打嘴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5-4 10:0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