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genius_xp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部分D类功放频响都不超过20kHz吗?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22-8-16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宁波市
本帖最后由 masterjyh 于 2022-8-16 12:32 编辑
genius_xp 发表于 2022-8-16 11:15
你连实验都没做过,还有mp3只是格式,是容器,里面存什么是由编码器决定的,mp3的编码器有很多种,每种编 ...

你怎么知道我没试过呢?我记得我以前有提到过(是不是这个贴子我忘了),结论是自己切换能听出来,别人切换听不出来。所以我认为自己是听不出来。做这个测试前我还是相信超高频有用这个说法的,否则自己换的时候也不会听出区别来。(接下来会不会说我器材不够贵?要不就是我年纪大了听力不行?再重新一轮撕B?)
这种试听本身在网上就是说不清的,只有组织一定规模的盲听实验才有说服力。就算你我二人坐在一起听同一个器材,我可以听见了装听不见,你也可以没听见装听见。没有意义。

所以网上辩论只能是逻辑辩论。

行了,就这样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2-8-16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宁波市
关于LAME编码的,坛子里有大佬的实验: http://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36326



2、噪声水平

从高频15500hz开始,无论是哪个MP3格式都和WAV文件产生了分歧,但是这个频段大多数人听感感不清楚。但是这个抬升会让高频的基线上摆,这也是为什么高频在MP3上面听起来总是有点异样的吵。

因为15500以上部分编码中不存在,频谱中能看到应该都是算法算出来的。。。编码器不同,造成频谱不同。严格来讲,这都是失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2-8-16 15: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本帖最后由 masterjyh 于 2022-8-16 20:44 编辑
genius_xp 发表于 2022-8-16 13:37
超高频本来就存在,wav文件打开也有,而不是你说的算法算出来的,15.5kHz以上编码不存在?那根本不是lame ...

又回来了。你先搞清泛音跟谐波的概念行吗?我说了很多次,谐波是电路产生失真。跟乐器产生的基音以外的泛音不是一回事。所以你下面的一大段论述基本都是错的。就算电子管能产生愉悦听感的偶次谐波,那也是失真。另外,就算是谐波,也得是可听频率区间内才有意义。
最后那个涟漪的比喻不正确。涟漪的频率永远等于初始频率,振幅会随着传播距离缩小,频率不会变。单个涟漪只是一个单波传波过程的可视化,你要观察波的叠加什么的你得至少丢进去两块石头。

刚刚又看了下您的论述,又发现了一段理论:“超高频段一定要结合中频段,高频段的音基配合才能感受到”。这太神奇了!人耳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声波,而接收到全是复波。就算你用电脑放一段测试单频,人耳配合人脑也能从环境声波中把它分辨出来。背景越干净,越是能听到平常听不到的声音。居然出现了一种必须混在别的声音里才能听到声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2-8-16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宁波市
偶次谐波这个东西,我在90年代就看到这个概念了。而且确实有实验证实偶次谐波比较讨好人的耳朵。但失真就是失真,我还真没见过有哪HI-END厂家敢说自己家器材听感好是因为特意加强了偶次谐波。最多也只有一些胆机厂家声称偶次谐波就是胆机的特色。毕竟谐波失真还是器材的一个重要指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2-8-19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宁波市
本帖最后由 masterjyh 于 2022-8-19 13:26 编辑
timfay 发表于 2022-8-18 10:53
也有一种解释,录音回放的声音是现场录音重新制作的,就像你说的,频响曲线被拉过了,所以不一样。

不过 ...

就我见过的正经调音台、EQ,没有一个有能拉20KHz以上的。也许是没机会见到太高级的。

我一直在表达的意思并不是:那些高价的高频宽的音箱和那些低价低频宽的音箱听起来是一样的。 我只是说好听或不好听原因不在于人类听不到的超高频上,没必要死盯着厂商那些标得很HI的频宽指标上。

以前音箱厂只标-3dB的频响,后来一帮写手弄出个下潜、延伸的概念。。。。-3就变成了-6,还有那些根本不标偏离度的。以前的工程师不知道-6dB下频响能加宽吗?还是以前的器材在-3变-6以后,频响不会加宽? 只是以前的厂家认为,没意义的数字不用标。而现在的营销环境下,没意义变成了有意义。

我有一段时间吃撑了就盯着FOOBAR2000的Spectrum看,往往一张CD看下来,17K以上部分就亮不了几下,就算有也是一闪而过。古典SACD也是一样。流行乐的高码率或SACD倒是在17K以上亮起的概率会大一点,猜测原因可能是电声乐器不用麦克风拾音,没被这一环节衰减,或者是因为流行乐录音时麦克风离乐器更近,高频衰减少。即使这样,超20K的超高频部分也是偶尔一闪,很少有亮起的时候。我就不知道那么一闪零点几秒的时长,金耳朵们是怎么捕捉到的。 当然本贴主说器材额外增加谐波的说法我是不敢苟同,毕竟谐波属于失真。但这个事情靠争论是论不明白的,一个说能听到,一个说听不到,扯到地球末日也扯不清。除非是弄个频率仪在耳朵边上,看有20K以上频率有变化时,人能听得到区别。或者说当人声称听到20K以上频率时,频率仪有没有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2-8-19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宁波市
本帖最后由 masterjyh 于 2022-8-19 22:54 编辑
timfay 发表于 2022-8-19 21:44
你看不到太高的是因为cd采样率就44.1,按采样定律也就能采集到22k,所以你看不到太高的。我记得有的高码 ...

你可能没仔细看我说,高码率文件、SACD也差不多。至少古典乐录音是几乎没有,流行乐录音出现20K以上跳动的概率稍稍多一点。
现场音乐应该是堂音、残响更丰富、自然一点。适当的堂音、残响,能让音乐更加丰满好听,过多的会影响清晰度。其实这部分声音的频率不会太高,毕竟高频在传播过程中是最容易衰减的。不同类型的音乐厅的残响时间基本都不一样。录音时为了制作方便录的大多数是干音,残响这种是后期制作上去的。所以可能听感会差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2-8-20 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宁波市
本帖最后由 masterjyh 于 2022-8-20 00:39 编辑
timfay 发表于 2022-8-19 23:01
没细研究,就讲讲原理,从奈奎斯特采样定律推论,如果高码率的采样,是可以采集到采样率/2带宽内的声音信 ...

文件都是唱片公司官方的。如果还有问题,那我就没办法了。

带宽能到96K是没问题,但现实中超高频的能量是很低的,而且高频传播衰减的厉害,再加上话筒的频宽也是有限的。所以音频文件中没有超高频是很正常的事。

古典音乐必须同时演奏,录音话筒会离乐器比较远一些,这样的录音声场会真实一点,但录制中高频会衰减得更多。后期制作中可能会加一些补偿,但我看到的资料补偿也都在20K以下。本身在音乐厅听古典距离乐器也是比较远的,本来都没多少能量的超高频在到达你耳朵时也都衰减得差不多了。严格来讲,演奏者听到乐器音色,跟较远距离的聆听者听到的音色是不一样的。

流行音乐录制方法不太一样,可以一个乐器一轨,话筒可以怼到琴箱里去,电声乐器都不需要话筒。这样录音高频衰减会比较少。但是声场就是人造的了。所以大多数人在测试器材声场时都选择古典音乐。 最近也有看到古典音乐录音时,每个乐器上都配一个麦克风的,但是真不知道哪个录音是用这种方法录出来的。
上面人说的倍频谐波理论是错的。正确的说法是泛音。由于乐器在演奏中,弦、空气柱、簧片的分段振动会产生泛音,泛音频率会高于基音。而谐波只产生于电路,是一种失真。上面那位是把泛音和谐波搞混了。而乐器的泛音频率也没有你想像的那么高,具体可以看我在72楼中内容。

所以好多人在那些枪文的误导下,以为自己听到很高的频率(17K 18K 20K),实际上那些声音可能只有12K 14K 16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5-18 11:0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