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206|回复: 94

hifi就TM是玄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10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贵州省贵阳市
本帖最后由 大歌 于 2022-6-10 10:31 编辑

按理说HIFI是电学、声学、材料学的科学,有数据标准可衡量。
但实际上有些无法解释的现象。


发表于 2022-6-10 10: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重庆市
看到某卖监听设备的“x烧”发的文,倒是和你的想法相得益彰:

“…试听室接待过数百位听友,花时间上门试听的,除了音乐人,至少都是自认为对音箱“有点了解”的爱好者,虽然很多人不承认,但我们的“盲听”系统让他们更了解自己:

由于监听的“频响”越来越平直,在同一环境听两对同尺寸监听,一般人是无法分辨的

经过专业训练的音乐人确实能听出细微不同 (但很多人也说不上谁好),如果没经过专业训练,就不要勉强..

有些朋友连价格差十倍的音箱都听不出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0 10: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重庆市
如果你把“玄”改成“心理”

这样大家就平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0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嘉兴市
你把他理解为色香味俱全就行了,按理HiFi是用来听的,但其实是很大一部分是用来看的,包括颜值、别人的评价、购买的价格都会令人产生不同的满足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0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玩得好就是科学,玩不好才是玄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0 11: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重庆市
想起来了,其中一个无法解释的世界之谜就是

人类听力越老越差
老烧听力越来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0 11: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爱科技扇子 发表于 2022-6-10 10:31
看到某卖监听设备的“x烧”发的文,倒是和你的想法相得益彰:

“…试听室接待过数百位听友,花时间上门 ...

1万和10万听不出区别其实正常,100和1000的基本上是个人都听得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0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省石家庄市
无法解释就不科学了?最初科学家都是玄学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0 11: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省
又来钓鱼是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0 11: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
爱科技扇子 发表于 2022-6-10 11:25
想起来了,其中一个无法解释的世界之谜就是

人类听力越老越差

不仅越来越好,还可以突破人类极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0 11: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省青岛市
爱科技扇子 发表于 2022-6-10 11:25
想起来了,其中一个无法解释的世界之谜就是

人类听力越老越差

其实老烧听的是经验吧,一耳朵基本就能听差不多,你街边上找个人听,耳朵能听出来,脑子分辨不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0 11: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吉林省长春市
厨艺也是玄学,你能用数据说明那个菜最好吃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0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这个逻辑不对,不能说现有的理论解释不了的现象就是玄学,这种想法本身就是反科学。
其次不要拔高仪器,贬低人耳,也不要一谈到心理学、人脑就觉得是脑放,仪器的评价是在仪器的的标准之下进行的,讲白了就是自己既当裁判又当选手,而且人的听觉对于概念的判断力远大于仪器,同样是差了1%,但是对于人耳来说此百分之一非彼百分之一,因为构成的概念不同,统计上都是百分之一的信息差,对于仪器来说都一样,这种判断力别说什么仪器了,人工智能都做不到。
做过实验或者学术研究的人应该有体会,不管什么学科的领域,数据指标都不是绝对的,尤其是统计指标,数据指标对于现象的描述的能力很多时候远低于你的想象,更别说从理论假设、计算方法到报告口径都有文章可做。
所以对于非专业人士(我就是),我觉得听是最靠谱的,有能力的可以自己做对照实验,但是听是最重要的标准。因为首先这些器材耳机都是拿来听的,你仪器再测与听觉无关也是白搭。关于脑放,其实是容易分别的,你多听几次就自破了,如果这个脑放是长久且稳定的,那你想想它还能叫脑放吗?如果对于同一器材大批人产生了同样、稳定且长久的脑放,这就是一个学术课题了。
我理解消费者的hifi其实是一个interdisciplinary的领域,是跨学科的,不是某一个学科可以完全解释的,而且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是必须要考虑的,因为某种程度上来说,耳朵只是个接收器,产生感觉的是神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0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东莞市
纯纯的偷换概念,发烧友的耳朵不是越来越好,而是经验积累越来越多,更容易察觉到常人难注意到的细小差别。

比如残响,动态,瞬态,速度,声场,三频分布,高频细节等等,发烧友很容易根据这些判断出一个耳机素质高低和听感的好坏,这些东西没有一定的经验积一下子分辨不出来。

最离谱的是以前见过有人说HD650和HD600声音几乎没有什么区别的,这种一看就知道是萌新,就是经验不足,要么就是对区别的概念不一样。

周边都是讲究搭配的,并不是说贵就肯定是好的,只能说用料更好,搭配的好就是好声音,反之亦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0 12: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重庆市
你悟了就对了,安心听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0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丽水市
zealote 发表于 2022-6-10 12:11
这个逻辑不对,不能说现有的理论解释不了的现象就是玄学,这种想法本身就是反科学。
其次不要拔高仪器,贬 ...

这才是科学的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0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很多都是心理101的Cognitive Bias造成的,很好理解和证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0 12: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宁波市
莫忘初心 发表于 2022-6-10 11:54
厨艺也是玄学,你能用数据说明那个菜最好吃吗

数据能保证某个菜每次烧出来都基本一样,而不是看厨师心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0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省临沂市
zealote 发表于 2022-6-10 12:11
这个逻辑不对,不能说现有的理论解释不了的现象就是玄学,这种想法本身就是反科学。
其次不要拔高仪器,贬 ...

初看好像挺有道理,细看就是纰漏百出。

什么仪器就是即当选手又当裁判,什么统计学1%,什么人工智能也不行,那里跟哪里啊,都不挨着。

最后还弄上个英文单词,为了显示您有文化?多学科是不假,但是不是跨到这个学科就要否定另一个学科,比如换sata线改变声音,比如机械硬盘比固态硬盘声音要好,真是为了赚钱脸都可以放到地上踩了。


还有,最后一个,通常意义上的神经是传输作用,而大脑才是产生感觉的器官。不要犟大脑就是神经细胞组成的,没意义,非要这么说的话就不如寻根问底说是某化学物质或某生物电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0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zealote 于 2022-6-10 13:24 编辑
wxcxyz 发表于 2022-6-10 12:51
初看好像挺有道理,细看就是纰漏百出。

什么仪器就是即当选手又当裁判,什么统计学1%,什么人工智能也 ...

您想多了,我没说要否定另一个学科,而是单独一个学科的解释是不够的,需要从多个学科的角度,这里就涉及一个问题,如果你否定了一个基于单一学科理论对一个现象的结论或者认为这个结论有瑕疵,是否就是否定了这个学科?如果您认为是,那我也无话可说。而那段你认为那也不挨着的话,就是对这个问题的一个举例。
至于换sata线和换硬盘这件事有没有用,我没试过,也不清楚,不知道您为何要提这个东西。
最后一段话,知识上可能有瑕疵,我也不是专业的,看过一点书,可能表述有误,但我想强调的就是耳朵不是接受声音的最后一站,心理学、大脑、神经这些都很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4-19 06:4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