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雨夜清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DSD与PCM,解码芯片,解码接口比较。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22-6-30 19: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丰台区
kevin_cjl 发表于 2022-6-30 17:53
有个疑问,1704这么好的芯片,bb公司为什么停产?现在都是ess和akm的天下。

R2R构架成本高,良率低,参数差,只有发烧音频撑着自然逃不过停产的命运。现在还有R2R的工业用DAC,比如ADI的AD5791和TI的DAC11001,是20bit的单声道电压R2R,可以去mouser参考一下售价是多少,并且一片DAC需要绑定两颗高性能运放作为基准注入,还需要外部搭建高精度电压基准,而ES9038PRO价格与一片AD5791相当,是八声道,不需要外部提供电压基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22-6-30 19: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丰台区
jiangyb 发表于 2022-6-30 19:00
看了第一段就没往下看,后面都是瞎说了。。。
usb30%,usb就是输出数据给dac,和同轴瞎比什么。usb2.0的带宽 ...

淘宝店“音乐剑神”的自吹文
他家那东西但凡懂点设计看一眼就知道水平属于和伟良不相上下的层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2-7-1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小米气态键盘 于 2022-7-1 09:16 编辑
kevin_cjl 发表于 2022-6-30 19:42
再提问一步,就是成本因素,还有指标低,账面数据不如ess,akm。我不太懂半导体制造,就1704那种几十年前 ...

并不是,那玩意侧重精密而非高速,精密集成电路的发展完全就是龟速,中国虽然目前已经有性能指标接近OPA1612级别的运放,有接近LT3042级别的LDO(我个人怀疑有抄的成分,因为架构图完全一样,是冲着直代去的),但PCM1704这种R2R DAC和前面两个还不一样,那俩的核心是高精度运放,运放精度关键是做好输入级,输入级就那几个管子几个电阻,而DAC的关键是复数个低噪声高精度基准和大量的高精度电阻,也许做好一颗运放需要有八个电阻两两匹配做激光调整,晶体管也是两两孪生匹配,DAC则是超过40个电阻激光调整,且是这些电阻之间全部都要求高精度匹配,难度可想而知,另外数字和模拟集成电路之间是有很多设计原则的差异的,跨在数字和模拟之间的ADC和DAC需要综合取二者之长,也就是说做它的企业需要在数字和模拟领域都有足够的建树。

另外现在的ESS,AKM,CS这些DAC和R2R的生产工艺方式有着根本性的差别,Delta Sgima因为是低位深的多次输出累加,对精度的需求要远低于单次直接输出的R2R,一个是<8bit,一个是>18bit

抛开这些技术因素,实际上最重要的一点是市场,现在R2R DAC虽说有一定起色,但以发烧音频的市场体量,我认为目前的情况距离让国产厂家去攻克难关开始生产还比较遥远,不如想想如何团结一些音响厂家让ADI和TI重开PCM1704和AD1862的生产线,或者考虑让THAT来为TI/ADI代工,厂家看不到足够的利益肯定是不会重开生产的,相比一台设备五位数起步,六位数是常态,且但凡是个实验室都有的医疗,测量或科研用途的仪器领域,音频市场,尤其发烧音频的市场还是太小了,所以说现在依然有许多用于仪器仪表的R2R DAC在产,而没有音频的R2R构架集成DAC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2-7-1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小米气态键盘 于 2022-7-1 09:27 编辑
gusijia 发表于 2022-7-1 07:42
但CD无法开脑放,对于一些用眼睛看音乐就能看出音质如何的人无法让他们眼前一亮。一看是CD他们本能的就会 ...

事实上DSD编码的动态范围很拉跨,DSD64对于PCM16/44.1确实是降维打击,但这种优势是建立在4倍的存储容量占用上的,一旦遇到16/44.1四倍容量占用的PCM,DSD无论是频率还是动态都处于劣势,唯一算得上优势的点是DSD的数字滤波器影响要低于PCM,记录的波形不经过处理含有的高于但接近通带的频率成分较少。再加上原本DSD是方便1bit DAC工作设计的,然而现在的Delta Sgima DAC都是多bit而非1bit的设计,DSD的信号不经任何处理直接送到DAC核心部分的优势也不复存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2-7-1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gusijia 发表于 2022-7-1 09:44
你去听听两三万以上的CD机播放老版原盘,那种声音很像lp的声音,理论上SACD应该比CD好(SACD当时推出就是 ...

这和我提到的不是一码事,高码率PCM毫无疑问提供了更强大的信息记录能力,你是把视线局限在了现有的实际曲目上。
这个问题不在CD与SACD与高规格镜像上,是制作者和传播者心态的问题,以同样的心态用更高的参数规格去制作母带,通过母带制作更高格式规格的唱片或数字专辑发行,可能会比16/44.1听起来“差”吗?
问题出在音乐的制作和来源上,如果你觉得高码率高规格的文件对现在普遍畸形的听音喜好形成起到了作用,那你就听一辈子搭配SA7220的TDA1541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2-7-1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gusijia 发表于 2022-7-1 12:38
你也没认真听高高端CD播放原盘,所以咱们的争论属于鸡同鸭讲。

不喜欢看技术参数相关的东西你大可不看不听不回,抱着你的“高端CD机”播放“头版盘”听去吧

咱们格局就不在一个层次,你只是在考虑自己如何听到更好的声音;我思考的是如何让更多人能以更低的门槛享受到和所谓“母带直刻头版CD”相同的声音

CD版次的差别导致的炒作我在其他地方见多了,而我最讨厌的正是这种差异带来的炒作,恰恰全数字的渠道解决了这个问题,网络传输和复制不像CD那样有版本的差别,所以我永远不会考虑听CD,也永远不会考虑用CD机

“鸡同鸭讲”,形容非常准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2-7-1 18: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小米气态键盘 于 2022-7-1 18:13 编辑
gusijia 发表于 2022-7-1 17:54
是呀,用耳朵欣赏音乐的人和用眼睛看参数就能看出好坏的人争论确实是鸡同鸭讲。

很遗憾我并不是看失真参数的那群人
恰恰相反我自己的设计失真表现都很差,但我很清楚我自己的设计参数差是为了什么。
你没搞清楚此参数非彼参数,音频文件的采样率和位深与录制质量可以类比为220V市电的电压精度与杂波/失真,你现在的思想就相当于是把纹波和波形失真带来的缺点认为是“高准确度”的220V电压会让声音变差,很可笑。
我发现很多什么技术都不懂的玩家特别喜欢把很多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联系起来,毫无“控制变量”的思想,并且对自己的认知深信不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2-7-1 18: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天使之城VOiCE 发表于 2022-7-1 18:17
其实归根到底,大家无非就是在追求好声音,但这个标准真的不容易。现在的参数指标的高和低并不能直接表示 ...

你的认知和他问题是一样的,就是没有对变量进行合理的控制。
CD/SACD是数字信号的载体,CD机/SACD机是硬件,PCM/DSD是以数字信号记录模拟信号的方式。
你现是在在用CD+CD机SACD+SACD机,LP/开盘还有数播/网播+DAC在比较,这其中没能得到控制变量不知道有多少,这个对比与它得出的结论从根本上就没有任何推而广之的价值。
你可以认为“科学”等于参数,关注参数就等于“知乎科学hifi”,你可以不允许hifi借鉴任何科学研究的思想,你可以认为hifi是一种纯粹的玄学,是一种作为用户来说完全“不可知”的存在,而没有任何去尝试寻找一个声音的主观认知背后客观原因的意图,如果你真是这么想的那我对你只能感到悲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2-7-1 18: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天使之城VOiCE 发表于 2022-7-1 18:17
其实归根到底,大家无非就是在追求好声音,但这个标准真的不容易。现在的参数指标的高和低并不能直接表示 ...

我明确说一下我不认为声音应该有明确“标准”。
我从头到尾说的都是一点,就是声音的对比应该沿用科研的基本思想,从结果反推考虑都有什么变量,这其中到底是哪些变量导致了这个结果,而不是直接把“结果”当成“结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2-7-1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小米气态键盘 于 2022-7-1 19:00 编辑
gusijia 发表于 2022-7-1 18:24
你说的都是理论知识,真正设备的调音不是靠那些理论知识,如果用那些理论知识就能做出好设备,HiFi设备就 ...

你仿佛认为高端设备低端设备的区别只有“调音”,并且“调音”就只是换补品换古董元件

我不知道你是否意识到,设备不是无中生有的,任何一台设备最初都是图纸上的电路设计,从电路设计到PCB设计,将电路做出来做出声,测试参数是否符合预期,信噪比如何,输出功率如何,工作是否安全可靠稳定,这些都确认无误之后才是元件的选用,“补品”的更换,来确定声音是否协调,这些流程都完成之后才是量产,这其中除了元件和补品的选用之外,其他任何一个步骤都需要大量的理论支撑,如果你认为换元件调音这一步是声音的大头,那你就这么觉得吧,我放弃劝说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2-7-1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小米气态键盘 于 2022-7-1 19:01 编辑
天使之城VOiCE 发表于 2022-7-1 18:44
有大致的方向,我说的好声音是以人为标准,这里面涉及的学科太多,不仅仅是科学,还包括心理学这些。这里 ...

所以说这个结果并不足以被作为结论,另外貌似一开始说的是“PCM”和“DSD”,是谁把DSD换成SACD,然后又推广为CD放的CD和SACD放的SACD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2-7-1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天使之城VOiCE 发表于 2022-7-1 19:02
没换啊,DSD是SACD编码方式。没有这个编码方式,哪有SACD出来。你不说音频载体单单说编码方式就能得出声 ...

但现在DSD的主流载体早就由SACD碟片变成其他存储设备了,早就由SACD机变成数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2-7-1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gusijia 发表于 2022-7-1 19:05
你自己又没做出过好设备,不过是照猫画虎做出自己都不认可的设备,有有什么理由去纠正别人给别人上课呢?

好一个没有理由给别人上课,那你自己做出过好设备吗?你听过真正的好设备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2-7-1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天使之城VOiCE 发表于 2022-7-1 19:12
声音水准差不多sacd机和输播,他们播放出来的水准也差不多。前提是你文件和sacd盘的声音水准差不多

所以问题在同样水平的数播,SACD机和CD机,还有文件的水平,SACD盘的水平和CD盘的水平,这就很乱,说实话我觉得讨论这些很没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2-7-1 19: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天使之城VOiCE 发表于 2022-7-1 19:18
补品是个大坑。那些电容生产时间太久 电容本身是有寿命的 20年这样就开始坏。存放时间一场难免会出现质量 ...

对,古董和补品都是比较极端的例子,古董材料很多参数已经不行,而“补品”也有很多是来自小作坊,但恰恰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比如某某AN电容版。
元件的更换都是基于一个特定的电路构架,任何元件更换的调音作用都是在某个电路构架,某个地点的某种特定用途下的,元件更换确实是搭积木,但在换元件搭积木之前,电路架构就已经决定了很多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2-7-1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天使之城VOiCE 发表于 2022-7-1 19:34
而大厂跟小厂的本质区别是电路设计,你可以去看看金嗓子最新的那几个旗舰,那电路又规范又漂亮

是的,优秀的电路设计,规范的PCB设计,加上优秀的元件选用,这才是一台高端设备,不过日系大厂的元件选择我记得不是很“发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2-7-1 20: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天使之城VOiCE 发表于 2022-7-1 19:55
别提了,每次说到这我就气,用牛逼的电路做出了毫无美感的声音(萝卜味)后面我了解他们历史后发现了个 ...

管理层嘛,都是些不知道哪来的学经管的,技术一点不懂,只会盯着公司账单,我记得Jim Keller之前离开AMD时候也吐槽过这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5-5 02:1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