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qwsa1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可能永远不知道真实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复制链接]
53
发表于 2023-3-29 17: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zealote 发表于 2023-3-29 15:35
还真是,内听觉听自己的声音和别人听到的不一样,前两天我听了下以前录音笔里自己的录音,吓一跳,心说“ ...

谁都吓一跳过感觉很想删除,但理性思考之下还能强行认可。这个问题就是社会普遍性和个人体感之经验间的差距,不像假象那么平滑,反而是泾渭分明的惊人差距。罚单既然是客观问题,那还是服从社会普遍认知好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23-3-29 17: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basaratales 发表于 2023-3-28 22:25
显示器你用过吧?就算没有看过录制前的真实影像,但单凭人类的日常生活视觉经验,也足够分别不同显示器回放 ...

这个问题也看个人的敏感度,有的人从不关心细节,根本没那个辨识基础。这样的情况在网上不少普遍都是万年不入门的老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23-3-29 17: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3-29 17:57 编辑


从录音角度看问题的话,那就是不管音乐本身的演奏法之分。
主要只有现场录音走向,和电声线路混音两种。搞不懂源头问题的来源和专业高度就不懂后续问题的业余欣赏。

-现场录音:古典器乐,古典歌剧,流行不插电现场。追求细节丰富还原真实到具有微妙的空气感。这就是从录音的角度看问题。即便有多麦多点录音素材采录方式,之后的合成原则也是还原现场的结像位置和声音强度比例。

-线路录音:混音录音法。追求个性突出。不管音乐来自电路、还是录音棚里录下来的演唱声轨。之后还要有一个混音环节合成起来。
流行音乐不管细节只强调录音里面各个声音要素的个性,而且每个个性都在夸张,低频高频普遍加强饱满才好听。而且音色都往凝聚角度聚集才显得突出有个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23-3-29 15: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就算是真实的声音,大脑还会给你过一遍,真要较真,没有人类,声音的概念是否存在都未可知。从欣赏的角度来说,之所以要还原,是因为我们对原声是认可的,或者说它是除原声以外,所有声音的唯一参考,但这种认可,不代表认可原声的全部,所以好听就完了。
至于对原声特征的把握,是概念化的,这意味着每个人对声音的认知都存在特异性,每个人对声音原有的样子都有自己的判断,即便在同一个原声面前,所以不用过于追求声音的本来面貌,除非你有职业需求,不过无论是欣赏需求还是职业需求,都是需求,所以有意义的不是声音本身,而是需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23-3-29 15: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haxang 发表于 2023-3-29 11:06
按你这么说,童丽本人也不知道她自己真实的声音到底怎么样。

还真是,内听觉听自己的声音和别人听到的不一样,前两天我听了下以前录音笔里自己的录音,吓一跳,心说“这tm谁啊?”,后来发现是自己的声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23-3-29 14: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舟山市
Jackyhufi 发表于 2023-3-28 22:44
绝对真实,口水都是真的,连晚餐的拉菲和最后一颗大蒜都是原汁原味
(话说记得早些年前一个黑科 ...

哈哈哈,老兄太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23-3-29 12: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最终是个哲学问题,我们永远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23-3-29 12: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
随声前行 发表于 2023-3-28 22:18
去听高质量的古典音乐会现场,记得买前排的票,那就是真实的声音,虽然是经过音乐厅的声学处理,但那也是为 ...

那不听古典,歌剧呢?电声音乐本来就没什么真实不真实的说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23-3-29 12: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
你平时听到的就是真实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23-3-29 11: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人耳不是测试仪器,左右耳朵的听感都可能有差别,所以hifi是个理想,跟着感觉走才有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23-3-29 11: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省淮南市
文学、玄学之后,这是要到哲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23-3-29 11: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
按你这么说,童丽本人也不知道她自己真实的声音到底怎么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23-3-29 10: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陕西省渭南市
自己学一门乐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23-3-29 10: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省沈阳市
Jackyhufi 发表于 2023-3-28 22:44
绝对真实,口水都是真的,连晚餐的拉菲和最后一颗大蒜都是原汁原味
(话说记得早些年前一个黑科 ...

电影院没有,但是确实有原味丝袜那种东西卖,绝对真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23-3-29 10: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两厢爱好者 发表于 2023-3-29 06:49
大师们用普通的琴出来的声音也是好听的,不要拿自己学琴的声音来说。

大师也只能从技艺层面来努力诠释曲子。
但是糟糕的琴的音色这些是没救的。。。这是物理层面的问题了。
话说这些事情还用说吗。。。好吧,好吧。不多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23-3-29 10: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丰台区
录音现场面对面就能听到,不过和录音李的声音不太一样。简单实现就找个会唱歌的朋友录几首,录音棚租一天也不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23-3-29 08: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
foxpix 发表于 2023-3-29 00:02
并不是不知道真实的声音,只是不知道录制时的声音

认同你这个观点。我从来不去考虑自己玩出来的声音是否接近录制,因为无法知道。
我通常用重放的现场音乐里的掌声去判断,以此为准则去调整器材,调到掌声听感较逼真就罢手,不追求极致,差不多就好。
从不问这种调整法是否正确,只知道自己愿意用这个声音去听音乐,无论器乐还是人声,无论古典还是流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3-3-29 08: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西省太原市
音响系统的几个因素:唱片、播放器、功放、音箱、听音环境、人

功放和音箱作用是如实还原播放器输出的信号,对系统整体的听感影响最少


抛开其他因素,用文字描述个人听过什么音箱的感受,对别人来说意义不大。听音乐的是你不是别人写的字,每个人的耳朵和听音水平都不一样,所谓老烧听过一些型号的音箱,能与录音师、调音师、音乐家等专业人士相提并论吗?能作为评测盲狙音箱的标准耳朵吗?老烧文字描述的听感未必是虚构夸张的,可是他的耳朵和听音水平与你一定有差别。

音响播放设备回放的是“罐头音乐”,你从音箱或耳机里面听到的,本身就已经是照顾你听觉人为调制的。音乐录制过程中,声音信号要经过多次的处理,增益,衰减,压缩,转录,剪辑,混音,微调,声音像面团一样揉来扭去,经过煎炸爆炒,撒上各种各样的调料,已经失真到亲妈也认不出来了。

调音师前面是录音师,录音师前面是歌手或乐手。乐手使用的大部分器材,比如乐器,效果器,音箱一般是乐手自带,这个过程音色怎么样都是看这个乐手怎么调音,演奏时乐手通常有即兴发挥成份,小提琴之类录音时,有的乐手会移动身体造成音量忽大忽小。

歌手演唱整个人化身行走的人形乐器,所有腔体都打开共振,你站在身边就是感觉被声音环绕,甚至你自己的五脏六腑都感觉被声音穿透,有一起共振的感觉,你的身体能感受到这个声音存在。

用麦克风拾音,拾音位置偏向头腔鼻腔,缺失胸腔低音,因此上了台用麦整个声音都严重失真,听感上就是高频快爆了,低频还缺点儿。

现在流行唱法里面偏向头腔鼻腔,甚至极端的彻底放弃胸声就是为了尽可能减少声音失真变样,但是或多或少都会带有胸音,只有顶尖的歌手,声音高度集中,可以唱出几乎没有胸音的头腔高音,可是这世上多少人能做到?


即使现代最先进的录音技术,拾音都不可能做到完美,更别提几十年前的录音。录音中缺失的部分,全靠调音师后期制作弥补,大部分调音师根本无视拾音获取了什么鸟玩意,全部要按照自己的口味重调一次制作成“罐头音乐”,跟你家里百万hi-end设备没有半毛钱关系。用多贵的音响器材回放也不可能做到真实、空间感,只能去现场听。

一对Hi-End耳机几万,几万可以让你把你这城市里的惠民演出听到吐
一套Hi-End音箱百万,百万可以让你把国内顶尖乐团的现场听到吐

095308xbgdfgdfejzdeuex.jpg (85.19 KB, 下载次数: 9)

095308xbgdfgdfejzdeuex.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3-3-29 08: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陕西省西安市
对音频通道用仪器测量,扫个频,失真仪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3-3-29 08: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1 06:0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