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gdyy2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CD分享及版本鉴赏 - 长桥卧坡(持续更新中、、、、)

[复制链接]
221
 楼主| 发表于 2024-4-12 07: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在马勒九部交响曲中,第六充满迷团又令人望而生畏,长话短说,有三个迷团难解:
一,此曲创作于1903-04年,是年马勒可谓幸福,工作生活双顺,与爱尔玛感情日深、长女出生、对维也纳宫廷歌剧院的改造日见成效,然他却写了这样一部充斥着悲剧色彩的作品,此为迷之一;
二,迷之二:如上天冥冥先验,这里面的悲剧指向(初稿末乐章的三记重击将英雄击倒)如“中邪”般的灵验,不久都一一显现,先是事业上的沉重打击,他对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改造开始遭到同行和媒体的反对,引起奥地利皇帝的不满,遂与1907年被解除其维也纳交响乐团指挥职务,由此引发更大的反对声浪,马勒无奈于同年又辞去维也纳宫廷歌剧院院长职位;继而,他四岁的长女同年夭折,仅仅过了几天,他被诊断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这病最后要了他的命)第六交响的悲剧用在马勒身上竟这般灵验,不能不令人称异;
三、迷之三:乐章顺序,即第二乐章是慢板还是谐谑曲?出版的乐谱是谐谑曲在前,但1906年马勒亲任指挥在埃森的首演则是慢板在前,现在公认的排序是谐谑曲在前,绝大多数指挥家也按此乐章顺序演奏,但也有例外者(如西蒙·拉特尔)。若排除其它因素,从结构与调性上考虑,谐谑曲在前更为合理,在冷酷与悲剧的力量一步步延伸后,第三乐章出现慢板更合乎情理,调性上看,第一乐章A小调,谐谑曲仍是A小调,调性相合,慢板是降E大调,与A小调显得不匹,却正应了第四乐章的C小调,C小调是降E大调的关系小调,两者更相合,这应该是不差的。

理解马六很难,解构也难,马六也算听过几个版,但疑虑与不解仍然存在(特别是第四乐章),从马勒交响作品“自述性”的角度出发,这里的悲剧色彩应该有他自己的身影,他虽不可能条条“中签”,但他对前途的悲观是有预见性的,具有诗人气质的艺术家往往自谑、往往悲观,这不奇怪,既使眼前有太阳,他们仍能看到太阳过后的黑暗,既使生活幸福,精神丰盈,灵魂中的“小鬼”也总把精神拉向痛苦的边缘,因此,既使在阳光照耀之下,马勒的音符也总是指向灰暗,在他那独有的半音和声的空间中摇摇欲坠,但这样理解,既使合乎情理,也显的窄狭,更大的悲剧展望似乎来自于对世界前途与命运的悲观,作品里面的无情、阴寒、钢铁般的冷酷、有力而又空洞的节奏,似乎不是个人恩怨与前途所能完全承载的,我个人总觉得马勒勾勒出这样庞大的、前所未有的阴寒空间绝不会仅仅是为了给几个灵魂小鬼“跑马”,他的用意更深才对。     

版本上首推两个版,一个是乐风老成率直的滕斯泰特&伦敦爱乐乐团1983年版,一个是灵光的的西蒙 拉特尔&伯明翰市立交响乐团,对滕斯泰特版在评价上形成了截然相反的观点,大多数人认为滕斯泰特在对这样富于悲剧性的作品解读中,不顾及传统理论的成规,仍然给与演奏以温馨的富于人性色彩的音乐性表达,较慢的速度与开阔的幅度把马六诠释的足够充分,因而大加赞扬,但也有少数观点恰恰因为“此”认为乃是对马六的误读,认为滕斯泰特的诠释冲淡了作品本身的悲剧力量,从而未能扼住马六的要脉,我本人则对此版的斩钉截铁与开阔的幅度颇为赞赏。      

这是马勒第一部完整的、纯管弦乐的四乐章交响作品。

第一乐章明显是奏鸣曲式,在几声强烈和弦引导下,由小提琴演奏出沉重有力的第一主题,威风堂堂的锤击节奏和肆孽杀机如铁甲战车行驶于风雪之中,对比性的第二主题在2.38分出现,两个主题在经过一次完整的反复后于9.46分进入展开部,整个第一呈示部滕斯泰特的织体偏厚,而“钢铁气息”稍淡,也就是说小提琴群第一主题上方的铜管音压偏小了,和弦未达理想,如再直率些、再注入更多的“钢铁气息”会更好,但他的展开部很合我意,音型又整又立,毫不散乱,特别是开端对两个主题的整合乐段,音型很漂亮,12.12分第二主题稀薄、幻觉,流溢着人性的轻飏,有人把他称作“爱尔玛主题”,有人把它比作阿尔卑斯山脉的雪,随你咋想,反正它是美的、引人暇思的,与严酷冷漠的第一主题形成鲜明对照,但远处传来的清晰可闻的牛铃声又把思绪拉回到田园牧场般恬静幽远的现实世界,这个乐段(牧场牛铃、爱尔玛主题、阿尔卑斯山雪景)再一次说明:任何把音乐、哪怕是标题音乐仅仅定型于某一场景,都属偏狭,都会大为缩窄音乐的表达空间与想像空间,17.32分进入到再现部,再现部并非古典曲式那样简单的再现,而是再一次将两个主题大胆分解变形,与以更加光辉有力的着色,使之更加具有逼人的对比效果,这样对传统曲式创造性的运用,实为不多见。      

第二乐章谐谑曲,自由三段体式,A部主题来自第一乐章主部的节奏动机,音型明显与第一乐章主部主题有关联,你可以把它看作主部主题的“变形体”,但经过几个声部后,很快有了自己的“味道”,2.13分呈现出优雅的三声中部音乐,接着A与B两主题自由发展,不拘一格,两个主题的变形越来越精妙,织体触伸随性而自如,几乎难以用曲式“限定”,他的音乐随机般地触动曲式外壳,而又尽显音乐自身的不羁,古典程式化曲式已经很难再“包”住马勒,他的音乐已经明显带有20世纪新音乐特色,隐现出欧州20世纪工业文明对音乐创作的影响,特别是中间段落织体刚硬、音色轻脆、音型直立、语法突兀,就音乐本身说,马勒对音乐素材的大胆运用令人叹服,愈听愈觉出变化之精妙,而滕斯泰特这乐章演奏颇见棱角,出色展演出诡异新奇的现代色彩,结构谈不上多么紧凑,但绝不散乱。
     
第三乐章与谐谑曲恰成映照,结构仍是三段体,但情感完全另一世界——充满田园牧歌的圣灵与优美,暇思冥想气息笼罩在乐队上空,久久盘桓不散,整乐章田园牧歌情调使听者联想到第一乐章第二主题,这种联系瞬间让音乐变得丰满起来,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乐章的三段体在结构上没有真正的三声中部,7.41分进入的三声中部承接的仍是A段情调,它只是将A段深化,因此,我个人以为将马六定位于完全的悲剧有失偏颇,从音乐发展看,它无疑指向悲剧,但其中的优美与温情随处可见,而不仅仅只在慢乐章,而滕斯泰特给与温暖的、人性化的解读并没有偏离作品方向,他反传统的解读对马六无疑是丰富,与老一辈大师米特罗普洛斯不同的是,它的厚重与温情的确冲淡了一些悲剧效果,但滕斯泰特的演奏仍然直率而具有强大冲撞力,且布局宽松、疏密得当。
我一向不赞同以偏激的眼光看待版本,不加缘由而随意定优劣,就马六说,以是否“悲剧”,是否演奏出“恐怖”气息来对版本设限取舍,从艺术角度看并不可靠。      

第四乐章免强可划入奏鸣曲式,但不规则,它由一个长大的序奏、呈示部与极其庞大的展开部组成,再现部很狭小,重槌将英雄击倒后,整个作品在缓慢的低叹中结束。
开始的序奏较长,序奏中出现三个重要的旋律动机,分别由弦乐(0.05分)、英国管(0.40分,后由双簧管与小号重复)与圆号等器乐清晰呈示(3.05分、在此之前已经出现过片断音型),而主部的两个主题(自第5.24分开始)均脱胎于序奏中的旋律动机,它们与其有扯不清的联系,主部呈示只是将其明确,并与以音乐性格和节奏上的丰富,这样,展开部中主部主题与序奏中的旋律动机素材交织在一起,难以分清彼此,这样处理主题方式在规则的古典曲式中罕见,但马勒就是马勒,马勒的音乐很难用“常规”来度量,大量运用八度音、半音和声与打击乐是这个乐章的特点,音程超大幅度跳越同时造成情感与精神的大起大落,形成了极大的悲剧力量与强大的冲击力,从而为整个作品的悲剧色彩定调,这才是马勒音乐表达的根本,而这个调子在序奏中已经明确地预示了,旋律动机的惊悸不安、木管与小号鬼魅般的下划音、音符多在低音曲域的惊惶徘徊等,都被呈示部与展开部反复运用,而大鼓与音乐大幅度的起伏给与表达以强大的力量,滕斯泰特的演奏幅度宽阔、力撼千钧,尤其是大鼓等打击乐器甚佳,似乎要把整个空间“撑”至无限大,宽阔可千军万马,精细可密不透风,给人以毫无保留的、直率的、豁出去的畅快感。

https://pan.baidu.com/s/15fJfSF4UOus0ngKGAf7lZQ?pwd=rpo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2
发表于 2024-4-12 09: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感谢先生上面精彩的54张专辑的精彩点评,期待继续更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发表于 2024-4-12 10: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4
 楼主| 发表于 2024-4-12 11: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推荐西蒙·拉特尔&伯明翰交响乐团1989版的原因在于这是少数几个柔版在前的版本,拉特尔强烈主张应将柔版放在第二乐章,他认为谐谑曲在前是对马六的误读,这个说法挺奇怪,尽管马勒曾经主张将柔版放在第二乐章,但出版时谐谑曲在前是马勒认可的,而拉特尔则认为,冷酷喧嚣的第一乐章结束后,应该有一个对比性的美妙乐章与以中和,才能显出古典曲式的美感与作品结构上的均衡,因此,这版演奏作为变体值得先品味。      

第一乐章远不如滕斯泰特率直有力,呈示部太温和了,题旨与作品明显不符,再加上速度略慢,过慢的速度很难把力量“集中”起来,也就很难形成多点交汇时动态和弦的集中效应,听觉上难免给人软散的感觉,但后半部分突然注入能量,精神抖擞起来,虽聊可弥补,终为时过晚。

拉特尔的柔版却提供出很细腻很温情的美感,步态自如恰当,富于情感而又舒展,A部主题水般平缓,拉特尔主张应该柔板在前的观点并非没有道理,调性上的不适感仅仅是开始的瞬间,听者很快就陷入美妙迷离的优雅中,那份情感与精神袅袅上升的感觉很惬意,演奏如室内乐般通透而又温情脉脉,尽管仍存在音乐画面过于分散的弊端,但弦乐与木管所营造出迷离温婉的曲风的确悦耳动人。

第三乐章演奏的洒脱、机变,有条不紊,呼息与间距都很充分,演奏在开阔的空间中从容迈步,尽管将谐谑曲放在第三乐章咋着也让人觉得有些别扭,调性感觉与气息都得有个适应过程,但你不能不承认演奏够精彩,布局与色彩都属拉特尔熟稔的宽舒与弹性方式,第四乐章也令我满意,充分交响化又颇显得气宇轩昂,槌击也恢复了马勒初稿上的三记,而不是大多版本所采用的两记。

整体看,此版的不足在第一乐章,明显的缺乏结构性张力,也就明显弱化了马勒赋予作品的精神,只所以说是“结构性”的,是因为拉特尔的弱化在基本面上,而非某一段落,其余三个乐章尚可,中间两乐章有特色。

https://pan.baidu.com/s/1mhJm-QLMTU00aPcOzkRzMQ?pwd=2u9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5
发表于 2024-4-12 12: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6
发表于 2024-4-12 14: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拉特的马勒六仿佛也有什么故事,离开柏林爱乐的告别演出是马勒六。。。第一次与柏林合作的也马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楼主| 发表于 2024-4-12 17: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希腊大师迪米特里·米特罗普洛斯与科隆西德广播交响乐团的现场版于1959年8月录于科隆,大师在40-60年代多次录制马勒,有些早已绝版听不到,你很难说哪版更好,多有认为1955年与纽约爱乐团的版本最能代表大师水准,我上传的这版,在诠释的硬度与结构张力不逊于我手里任何一版。

现在cm中知道米特罗普洛斯的不多,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他是活跃于欧美舞台赫赫有名的大师,他常年担任纽约爱乐乐团首席,伯恩斯坦就曾受益于他的指导,他的指挥风格刚毅明快,在有力的结构中突出清晰的对比,他尤其特别擅长马勒,他的马交,张张精彩,他的马六尤其不能错过。

这版马六我超爱,交响语汇之新颖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合奏调度的极富楞角,格外有一股方正的骇人的气势,这种方正的节奏形态在别的版本里听不到,富于弹性的神经显示出勃勃生气,令人胆寒的小号、直率的弦乐群交互撞击,速度并不快,但由于特别强调小节重拍,尤其显出疯狂的、扭曲的张力,米老以突出的个性最大限度裸露出作品的结构,限于时代局限,整体的看演奏的确“粗”了,但题旨却异常清晰分明,岩石般坚硬的第一乐章,看似单色,也并无刻意突出抒情的第二主题,但却如说明书般一目了然,第一乐章主旨说了啥?此版再清晰不过——率直的钢铁般的无情、铁甲战车般的碾踏效果,包括它的戏剧性紧张度,都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中合盘托出,听惯了“精工细做”的马六,这版带有蛮荒粗野气息的演奏以炸裂般的效果给我深刻印象。

第二乐章锤击般的沉重气息与清雅古风效果的对比一流,双簧管开启的三声中部至少给我留下清雅印像,米老所擅长的管弦乐声部对比给这一乐章注入相当多释的可能性,又并未显得零乱,仍能紧紧的扣题、又能动用管弦乐的可能性尽可能向外“延深”,我相信面对这样丰满多姿的乐章无人不为之叫好。

慢乐章厚了一些,但演奏出来的气色尚可,米老的慢乐章一贯不错,但过于粗砺的织体颗粒似乎是个障碍,过箩的网眼有点粗,筛出的物质触感就不会太细。

从条理性的角度讲第四乐章并不很出色,但它却有着无比强大的气势与骇人听闻的强度,这就在一个最关键的“点位”上指点出作品的内核,呈示部拉满圆的张力就像一张待发的弓,很撼人心魄,演奏几乎接近器乐发声的极限,我静静启盼着大榔槌的槌击,第一次轻不可闻,与强悍无比的合奏不成比例,第二次却槌击出吓人的惊骇效果,又有点过头,但接下的演奏几乎白热化,米老的竭尽所能让人敬服,尽管演奏偏于一隅,明显得缺失平衡,但没人能否认它无与伦比的震撼力。

https://pan.baidu.com/s/1T_LEyVJ7BUBfkTVjL1zPKw?pwd=62t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发表于 2024-4-12 19: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9
 楼主| 发表于 2024-4-13 08: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巴比罗利1967年率新爱乐乐团EMI录音1997年再版发行,这个录音因宽阔华丽的管弦乐声响受到一些马迷的称誉,但也有业界因过慢的速度提出不同看法,在我个人看来,过慢的速度并没有形成更强大的结构力,反而有可能将累积的力量漏掉,这样的放慢速度就没有艺术需求的必要性,任何演奏,恰当的速度都有结构与力度的叠加效应,试想:如果第一乐章在正常速度下,以巴比罗利所调动起拔天盖地的和弦声响该有多么惊人,因而,我亦对第一·乐章的速度存疑。
此版另一听点则是柔板在前,我印像中这样举足轻重的大师录制柔板在前的版本并不多见。

但同时,第一乐章的内蕴因巴比罗利(1899-1970)而改变,这样的绝顶大师有这样的号召力,每一音符与和弦都端然的直直挺立,再加上矜持有力的节奏,大师格外赋予第一乐章以坚硬不妥协的风范,不知别人,我是敬服巴比罗利指挥风格中那种英贵族阶层固执、方正、坚挺、不妥协而又安详的个性, 反映在艺术上则是不迎合不屈从、始终忠实于艺术之真谛,虽不免有点亦步亦趋,甚至是僵硬死板(如第一乐章),却绝对有个性,这正是我所欣赏的,好的艺术一定是带有鲜明个性风格,同时又不冲突于艺术的共通准则,巴比罗利的第一乐章正是如此,尽管演奏偏于情绪化而非“机械化”——当然,这多少削弱了作品隐含着的欧洲20世纪初叶的工业文明气息。

因柔板在前而调性不合的不适感、因巴比罗利给予这两个乐章强烈的反差而带有某种合理性,演奏也秉承着大师一贯温馨热烈的情调,但第三乐章则过于“学究气”了,迟滞延缓的节奏不仅缩窄了本应拉开的对比空间,也明显减弱了这个乐章的惊艳与惊憾感觉,尽管它四四方方的节奏形态并不难接受,更无须说明声部高超的自我调节能力,但就事说事,这一乐章属败笔。

软化的第三乐章很快被第四乐章大阔步的气势替代,这气势更多来自作品自身而并非主要在于巴比罗利的拉动,尽管它如海般宽广的音场与凸兀的气势大大拓展了交响视野,但它所表现出的解析度仍嫌不够,而解析度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诠释进一步向内核深入,换句话说,管弦乐演奏的清晰并未随着空间宽度大范围的拓展而使得解析与之同步增强,困惑依然存在,直到第一击的大榔槌之后(第14.14分),演奏骤然明朗起来,因而他指向的第二击(第19.22分),方向感明确,思路引导无误,造成这种略嫌尴尬局面的原因在于——第一击之前的一些乐段速度过缓——某些乐段或因断点而连接不佳、或因漏掉而积蓄不足,它的直接结果是:对作品本身大悲剧坦露与揭示力度稍嫌不足,当然必须得指出,尽管遗憾存在,巴比罗利此版仍是不可多得的一流佳作。

https://pan.baidu.com/s/110bPqzygoHIxUv68HbhbkA?pwd=74w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0
 楼主| 发表于 2024-4-13 08: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大音希声——坎切利《心弦(simi)》罗斯特罗波维奇

格鲁吉亚作曲家坎切利这首simi 我非常喜欢,与同时期其它前苏作曲家作品比较,它有一股独特的魅力吸引我,此作创作借鉴了电影拍摄中的“慢镜头”模式,有意拉慢速度、放大画面,甚至是“定格”(作品开声缓慢的双音音型与停顿),似乎就展示出心灵的孤寂与空旷荒野般的每一个细部,以便让人们定睛观瞧,这心灵的孤寞也就更显出空旷荒凉,结构上、基本是独奏大提琴的沉吟与乐队强动态合奏的对置对比,每每大提琴在沉吟过程中总会引出乐队震人心弦的、如空野雷击般的轰鸣,这极其鲜明的对比,凸凹如巨幅浮雕、明暗如深夜白昼、轻重如泰山鸿毛,而罗斯特罗波维奇的演奏实在是最准确地将此曲内涵层层激发出来,他指下的“心弦”是真正的心弦之歌,整个演奏,一弓一弦皆出自心迹,紧紧地扣在题上,没有半点不妥与片刻游移,真是大手笔,大家就是大家,绝不会舍本求末的。

我尤其欣赏罗老爷子幽细如丝的琴音,每当乐队一阵撼人心魄的空旷喧嚣过后,留下的仅仅是大提琴细如发丝、需努力张开双耳、动用全部神经才能捕捉到的声音,第一次听时尽管叹服老爷子绝佳的弓弦控制力,(那微力度下的持力与坚纫非常人可及),但仍有些不理解,而再听则豁然开朗,在幽细如噎的琴音中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与不灭的灵魂!在一派荒芜中,灵魂在吟鸣!心灵在吟唱!乐队的强动态固然震人心弦,而罗斯特罗波维奇的大提琴更是令我牵神动魄、难以自已!它折射出发人深思的艺术气息与人文精神,而能将此等深刻表达出来的恰恰就在“幽细如丝”中,多一分则长、失一分则短。我想起了前几天友人拍摄的几张灰蒙蒙透着荒芜气色的荒景照片,其中一幅给我留下很深印像,此片仰拍、一片荒疏中几棵芦苇,形单影支独对茫茫长天,初看可怜,再看则意蕴横生,不禁叹服起拍摄者眼光独具的功力,纵是形单影支、却透着深刻的人文气息和顽强的生命活力!没有阳春白雪和者盖寡的感叹!没有孤标傲世携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悲问!有的则是不惧逆境、不畏荒芜、顽强挺立、独对阔阔长天的气度!纵然力微,但精神不死、气色不灭,而罗斯特罗波维奇的大提琴就是这绝妙的写照!所以我说:大音希声。

真正之精神、生发于荒凉、生长于荒凉、升华于荒凉!孤独静默中让我们看清楚了这个世界、看清楚了人生、也看清楚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悲、所恶、所爱,然派生出的却是执着的希冀与不灭的精神,这希冀与精神孤独但顽强!不要鲜花、不要喝彩,唯愿荒凉!任它暴雨风狂,生发不止、精神不灭。

此曲创作于1995年,为大提琴与管弦乐队而作,罗斯特罗波维奇演奏大提琴,由格鲁吉亚最著名的指挥家扬苏格 卡奇兹指挥(比利时)弗兰德斯皇家爱乐团协奏,ECM2000年出版,此版被权威评鉴机构选定为罗斯特罗波维奇“十大必藏唱片”之首。

这首《心弦》,听熟了,你才能觉出坎切利的高明,他让你在整个音乐的行进中,总是对大提琴站上降E充满期待,大提琴第一次稳定在降E是在第3分钟,似乎于漆暗的荒岭中看到山顶间透出一缕日光,但不断被乌云遮掩,音乐总是捉弄人般的迟迟不让它稳定在该音之上,你越是企盼,它越是吝啬,最终也没有回到降E,音乐就必然以灰暗的情绪结束,从而使作品蒙上浓厚的悲观色彩,可以说降E是这首simi的灵魂,坎切里把人性的温暖与人文情怀都寄托于此,在我看来,所谓“心弦”之弦所指的就是降E,心迹由此而发,心弦由此而动,所有音乐的走向都是为大提琴站上降E铺垫与造势,所有的孤寂、蛮荒、震颤、憧憬、爆发、温馨,或缘生于此、或指向于此。

https://pan.baidu.com/s/1EQRvs4NRUIwTx0TCAz_pZg?pwd=61b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1
发表于 2024-4-13 09: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省
谢谢楼主分享这么好的资源和解析,周末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发表于 2024-4-13 09: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省
这大提琴真好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3
发表于 2024-4-13 12: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朝阳区
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4
发表于 2024-4-13 19: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多谢多谢楼主的资源和讲解。对照的讲解听,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发表于 2024-4-13 20: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MusicAV 发表于 2024-4-12 14:28
拉特的马勒六仿佛也有什么故事,离开柏林爱乐的告别演出是马勒六。。。第一次与柏林合作的也马六

不是马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6
发表于 2024-4-13 23: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MusicAV 于 2024-4-13 23:22 编辑

226楼写那句话时还有些恍惚,但告别会是马六是肯定的。为了确定后半句话刚才居然在柏林爱乐网站找到了官方答案(见截图)。看来Rattle喜欢Tragic,也就在前不久还下了他去年与BRSO的马六。

西蒙·拉特以马勒《第六交响曲》告别柏林爱乐.jpg (138.8 KB, 下载次数: 39)

西蒙·拉特以马勒《第六交响曲》告别柏林爱乐.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7
发表于 2024-4-14 00: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打字时我想的是第一次合作,我记得是马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8
发表于 2024-4-14 08: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9
发表于 2024-4-14 11: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茂名市
可惜了,《心弦》在15分钟之后有几处破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0
 楼主| 发表于 2024-4-14 14: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任何人都无法否认卡拉扬与柏林爱乐1975版马六的“正确性”,在节奏与节拍与重轻律上,老卡总是比旁人更敏锐,更精确,再加上他天然具有紧紧扼住音乐主脉络的超人本领,因而,音乐作品总是听老卡的更通俗易懂。

听过巴比罗利就感觉老卡的马六“小”了一号,但他结构组合的清晰规范与音色变化的优势随之显示出来,特别是第一乐章展开部之后,卡拉扬紧凑的节奏与紧缩的管弦乐有说服力,我感到遗憾的是——技术上的优势并未转化为更为强大的悲剧力量,因而合奏的冲击力与结构张力的裸露性都一般,我甚至希望老卡在这里能义无反顾的“疯”一把,但绝不会,自古文人不乱步,不管啥时,他都会通盘考虑整体性与外观的光洁度,脚上的皮鞋永远“锃亮”,但技术上的优势在第二乐章开端却放出异彩,卡帅给予第二乐章更富于弹性的解读,紧凑感与伸展性均佳,因而你能感觉到乐队从容不迫的呼吸,几处变化与衔接技术很老辣,快速段落充满敏锐的神经。

第三乐章精彩,卡拉扬给予此乐章异常平滑细腻的处理,始终带有圣歌的静美与升华,包括尾声乐队爱情赞美诗的齐奏和弦,乐队的控制与释放棒极了,17分钟的演奏无一处不佳,这个精美缠绵的慢乐章不仅是在释义,它对整部交响曲诠释起着异常重要的平衡作用。

我总是感觉卡拉扬对马勒交响作品的理解不同于旁人,马九是一例证,这版马六的末乐章又是一例证,当然,重头戏是作品的悲剧气息,但你细细品味,隐隐又有从死亡或悲观气息中走出来、升华出生机的幻色,听卡帅的马交,我总是留意这一点,卡帅是位绝不沉沦、绝不甘于束手就擒的指挥家,他的演奏也总会在死亡中寻找“出口”,听听他的铜管,总是夹带着几缕暖意,再听听他的节奏处理和充沛的合奏,既使是走向死亡的步伐,也透露出奋然生机,换一个角度看,这与他的指挥理念与音响美学相关,而不仅仅局限于马勒,他擅于在大悲剧中提炼出升华气息——所谓大悲剧的美感,曾有论家指摘卡拉扬的马六悲剧性不够,我以为是未听透未琢磨透的缘故,我由此赞赏这个有充沛震撼力、通透灿亮的末乐章。

https://pan.baidu.com/s/1jXovOxKxQI0eavo1YzRDOQ?pwd=bqs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5-20 15:4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