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47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同的声音:i99和A8000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4-22 22:2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福建厦门
本帖最后由 oemerson 于 2020-4-22 22:49 编辑

请商家不要参与本帖的讨论

写在前面:这不是一篇会让大家都开心的测评。当然,不是有意恶心人,下面会尽量公平地写出与两款产品相处日子里的所闻所感。从作者的角度出发,我希望持不尽相同意见的各位烧友,如有条件,在拍砖同时再仔细的聆听或是AB一下手里的器材,体会、思考测评是否言之有理。

以下测评基于PChifi系统Roon+Callia(最低增益),测评曲目是:
ERATO - 布林古伊尔指挥OPRF 卡皮桑 圣桑《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 第三乐章
Sony Records - Whiteberry《夏祭り》

i-99篇
这是一款新晋的中端动圈,热度居高不下,使用了时下卖点镀铍单元,不过最终还是声音说话。标配两芯线,经过尝试选择了(据说相同工艺、材质的复刻?)AET07作为搭配,有着相对端正的音色,但是有得有失。腔体内侧浑圆,有点卡,致入耳较浅,按习惯选取小号套发生漏音,浅入耳自然要选更大的套子。



透过i-99聆听,整体在平衡的范畴,三段的形体趋向拉肥的纺锤形。低频量感较大但不过分,应该比IE500PRO少那么点,也可能是中频遮掩了,中低频不凹,并非磅礴凶狠的低频,无需担心下潜。中频仍是着墨的重点,是主流中国烧友喜欢的那种,量感大,厚润、无明显矫揉感。高频段并不喑哑,听上去不会太细弱,高频靠下的频段保持了一致的厚润感,但再往上的声音几乎缩成了一条线。从三频来说i-99是我愿意拿起来听的,比起刚开声乱、吵的fw1500,或闷糊的ACME听起来舒服些。单听的话声音足以令喜欢厚润风格的烧友满意。

不过很遗憾,i-99并没有能跳出Diy(不喜请忽略这个词)的声音。在i-99上可以感受到类似km16或部分平板耳机的问题,结项在耳朵两侧,中间有点空。个人怀疑归因于强调声场的宽度,这也是发烧友参与调音,几乎不可避免的要求。也可能由于这种调校,回放圣桑小协,结项散得明显,特别是中、低频段,这也是i-99听起来比较虚浮的原因。声场则只有贴近脑袋的“一层”,纵深、立体感与层次比较惨淡。以上结论基于07套,搭配AET08,相对稍稍细致的结项可以略微改善,可惜音色会更加肥厚。四芯线也许会好上一点,反正价格有提升。

总的来看,i-99描绘了绿坛用户代表的主流发烧友画像:倾向的润厚风格、宽的声场表现,看重科技又强调性价比。得益于高度符合绿坛多数用户的需求,这款产品的成功也就不令人意外。不过在大家坛外,i-99的日子可能相对难一些。


2
 楼主| 发表于 2020-4-22 22: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厦门
本帖最后由 oemerson 于 2020-4-22 22:43 编辑

A8000篇
讨论动圈塞皇,这是不会被略过的名字。Final的新旗舰搭载了纯铍单元,据称比广泛应用的镀铍效果更好。不锈钢腔体很有分量,也有棱角,佩戴要找好角度。题外话是,搭配中号E套居然也把低频漏了个干净,只好忍痛拆了一包全新的E套。


旗舰器材,能量平衡是基本。A8000的低频量感是比想象中稍多,下潜良好,中低频有所滚降,整体声音干净。中频凸出线条感,厚度合格,能量靠上。高频表现好,张扬却不过分刺激,延伸出色,泛音丰富。

不同于i-99,A8000声音非常细致、干净,可能有些动圈粉会觉得更接近动铁。作为旗舰,A8000的素质出类拔萃,整个声音透明、快速,背景漆黑,它的动态很出色,特别是中高频段。声场开阔立体,呈圆形,结项饱满、安定。

A8000能量还算平衡,声音却非常有个性,骨子里是明亮的。一般说亮,主要指中、高频段,而A8000的声音,由上至下都是偏光明的。在低频段,Final旗舰的阴影感比较弱,优势是清晰、干净,可是明暗比例有点失调,少了些低沉的轰鸣,故它的低频量不算少,听感却始终与浑厚无关,下潜也不易觉察。这款塞子中高频的光泽感强烈,因低频对声音的承托一般,中高频较凸出,音色有点妖艳,配合良好的动态,还是蛮抓耳,部分女声可能过亮。

有说法A8000宽容度不高,没错,偏嘹亮的中高频容易回放出较为刺激的声音,但不一定对录音揭示力很强。不否认部分渣录音容易刺激,但刺激不见得就是录音的问题。试想一下录音师用平直的器材制作录音,Hifi玩家拿高频翘的器材回放出刺激的效果,然后喷“渣制作”?测评的第二首曲目,录音含混,相较PMX,A8000反而有一定的修饰美化。

必须承认A8000还是值得欣赏的,一些女声听起来非常空灵,部分管弦乐也很华丽。Hifi终究是千人千面,个性强的器材评价容易两极分化,虽以旗舰水准来要求有一些硬伤,但对于喜欢A8000的烧友它是无可替代的。


AB测试篇
有烧友问:A8000素质高体现在什么方面?将i-99与真正的万元旗舰同场竞技,可以较为直接的体会其中差异。

首先从声音框架分析,A8000声场规整,低频虽不算很多,但结项安定,声凝体实。对于第一首曲目小协中乐器组的分奏,可以有比较清晰准确的定位。i-99相较之下凸显弥散感,声音到处都是,此外相对平面化。

其次从音色质感分析,得益于凝聚的结项与更大的信息量,A8000的乐器质感更为鲜明,例如管乐器的颤奏。A8000的铜管陈述,敞亮有力,移入独奏小提琴时,背景安宁,能静能动。而i-99的动态表现稍平,弱音段落有种灰而非漆黑的感觉。A8000的高频有如丝带,i-99也比较亮,但貌似高频段信息量有差距,部分情况下听起来几乎是一维的。

i-99与A8000有着不同的声音,两者的风格大相径庭,或许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两国发烧友口味的不同。排除风格差异,两者间的差距或许比较微妙,在AB的场合,会比单听暴露得更彻底。对于消费者而言,用数倍的价钱,买来一定幅度的升级是否值得从无定论,特别是许多烧友可能根本无从体会。

习惯A8000后,再听回PMX甚至都觉得有些含混,一方面是声场更开阔的原因。另一方面,前者虽然透明度出色,但更少阴影、轰鸣的低频还是造成了一种更透彻的假象。A8000声音快刀斩乱麻,清晰结实,动态犀利,素质确实高班。不过,动圈里还是FW10000感觉最好,动圈动铁的好声音殊途同归,如果换掉耳套减少中低频的削减,然后用上更为可靠、舒适的腔体就完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29 06:4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