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楼

楼主 |
发表于 2020-4-22 22: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厦门
本帖最后由 oemerson 于 2020-4-22 22:43 编辑
A8000篇
讨论动圈塞皇,这是不会被略过的名字。Final的新旗舰搭载了纯铍单元,据称比广泛应用的镀铍效果更好。不锈钢腔体很有分量,也有棱角,佩戴要找好角度。题外话是,搭配中号E套居然也把低频漏了个干净,只好忍痛拆了一包全新的E套。
![]()
旗舰器材,能量平衡是基本。A8000的低频量感是比想象中稍多,下潜良好,中低频有所滚降,整体声音干净。中频凸出线条感,厚度合格,能量靠上。高频表现好,张扬却不过分刺激,延伸出色,泛音丰富。
不同于i-99,A8000声音非常细致、干净,可能有些动圈粉会觉得更接近动铁。作为旗舰,A8000的素质出类拔萃,整个声音透明、快速,背景漆黑,它的动态很出色,特别是中高频段。声场开阔立体,呈圆形,结项饱满、安定。
A8000能量还算平衡,声音却非常有个性,骨子里是明亮的。一般说亮,主要指中、高频段,而A8000的声音,由上至下都是偏光明的。在低频段,Final旗舰的阴影感比较弱,优势是清晰、干净,可是明暗比例有点失调,少了些低沉的轰鸣,故它的低频量不算少,听感却始终与浑厚无关,下潜也不易觉察。这款塞子中高频的光泽感强烈,因低频对声音的承托一般,中高频较凸出,音色有点妖艳,配合良好的动态,还是蛮抓耳,部分女声可能过亮。
有说法A8000宽容度不高,没错,偏嘹亮的中高频容易回放出较为刺激的声音,但不一定对录音揭示力很强。不否认部分渣录音容易刺激,但刺激不见得就是录音的问题。试想一下录音师用平直的器材制作录音,Hifi玩家拿高频翘的器材回放出刺激的效果,然后喷“渣制作”?测评的第二首曲目,录音含混,相较PMX,A8000反而有一定的修饰美化。
必须承认A8000还是值得欣赏的,一些女声听起来非常空灵,部分管弦乐也很华丽。Hifi终究是千人千面,个性强的器材评价容易两极分化,虽以旗舰水准来要求有一些硬伤,但对于喜欢A8000的烧友它是无可替代的。
AB测试篇
有烧友问:A8000素质高体现在什么方面?将i-99与真正的万元旗舰同场竞技,可以较为直接的体会其中差异。
首先从声音框架分析,A8000声场规整,低频虽不算很多,但结项安定,声凝体实。对于第一首曲目小协中乐器组的分奏,可以有比较清晰准确的定位。i-99相较之下凸显弥散感,声音到处都是,此外相对平面化。
其次从音色质感分析,得益于凝聚的结项与更大的信息量,A8000的乐器质感更为鲜明,例如管乐器的颤奏。A8000的铜管陈述,敞亮有力,移入独奏小提琴时,背景安宁,能静能动。而i-99的动态表现稍平,弱音段落有种灰而非漆黑的感觉。A8000的高频有如丝带,i-99也比较亮,但貌似高频段信息量有差距,部分情况下听起来几乎是一维的。
i-99与A8000有着不同的声音,两者的风格大相径庭,或许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两国发烧友口味的不同。排除风格差异,两者间的差距或许比较微妙,在AB的场合,会比单听暴露得更彻底。对于消费者而言,用数倍的价钱,买来一定幅度的升级是否值得从无定论,特别是许多烧友可能根本无从体会。
习惯A8000后,再听回PMX甚至都觉得有些含混,一方面是声场更开阔的原因。另一方面,前者虽然透明度出色,但更少阴影、轰鸣的低频还是造成了一种更透彻的假象。A8000声音快刀斩乱麻,清晰结实,动态犀利,素质确实高班。不过,动圈里还是FW10000感觉最好,动圈动铁的好声音殊途同归,如果换掉耳套减少中低频的削减,然后用上更为可靠、舒适的腔体就完美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