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703|回复: 7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学机是不是参数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7-2 15:2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对科学机这个叫法一直迷惑。如果你这个叫科学机,那么其他的机器叫什么,非科学机?

科学机这种迷惑叫法最开始谁先用的?是不是就是参数机,只是叫参数机不太好听?
74
发表于 2023-7-5 12: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莆田
音质评标 发表于 2023-7-4 21:21
科学机按道理来说就没有调音,纯还原怎么能有什么味道

纯还原个啥,不同品牌,型号的科学机声音也都不一样,谁才是真实还原的?
别说调音乐感这些,有些科学机其实连高素质都做不到,还谈什么真实还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23-7-5 12: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参数很重要,但看懂参数更重要,测试结果很重要,但测试条件更重要!
两条同样+/-3db的频响曲线,可以天差地别的。同样的,0.01%的THD的两台机器,实际表现也可以天差地别的。正因为如此,参数只能参考,它代表不了最后的声音。不是参数高就是好的,只是参数做好了,声音做好的可能会更大些。当然,这个说了没卵用。
某些小尾巴的解码线,动态、信噪比比很多贵价的台机还好,你敢信,然而人家连机器的截屏都敢公布,第三方评测也说明数据没有虚标。然并卵,一出声就两回事了。原因很简单,更重要参数没告诉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23-7-5 07: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十多年前我大脱贫还没找到堆0销量密码还在忙着堆料……
对了,这一部机的参数可是乏善可陈,因为他用的是偏向听感的opa2134,而不是偏向数据和堆0的1612
脱贫这几年借着堆0,把自己完成第一桶金原始积累的起家机型骂了个啪啪打脸狗血淋头一文不值……
who care?
纯种商人要的是销售额
脸面对他来讲一文不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23-7-5 07: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脱贫这样的纯种商人,为了销量完全不择手段的
堆堆你爱看的料?花钱炒作玄学听感?
完全木有问题
至于联合非营利性教授(已经脚底抹油开溜了)炒作0越多=听感越好更是被人聊烂了的事实
人间清醒呐,对于有些人来讲就是个永远遥不可及的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23-7-4 21: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toto60 发表于 2023-7-4 20:48
科学机凭指标也许可以做的很科学,但很难做的很好听,因为人听觉感受并不是线性的,所以还是需要调音

科学机按道理来说就没有调音,纯还原怎么能有什么味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23-7-4 20: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河池
科学机凭指标也许可以做的很科学,但很难做的很好听,因为人听觉感受并不是线性的,所以还是需要调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23-7-4 19: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音质评标 发表于 2023-7-4 18:13
坛主测过,不同前端推不同耳机,频段的失真度差别很大,并不是厂家给的那几个参数可以判断出好坏的,科学一 ...

这个同意,端到端的测试,从音源到耳机,测试难度大多了,测试出来的数据应该是难看很多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23-7-4 18: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坛主测过,不同前端推不同耳机,频段的失真度差别很大,并不是厂家给的那几个参数可以判断出好坏的,科学一定要讲,但是参数不给全没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23-7-4 17: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
hcgrh 发表于 2023-7-3 12:26
就目前这个趋势下去,估计很快就有“科学塞”或者“科学耳机”之类的名词出现了。
没错说得就是那一票天天 ...

按这个风气,以后一堆经典耳机都要被纳入玄学耳机就觉得莫名搞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23-7-4 16: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靠吹牛逼的就是玄学机,摆参数出来的就是科学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2023-7-4 15: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hifiamor 发表于 2023-7-4 13:54
恰恰相反,你说的这是玄学家,完全是主观人云亦云,连一个客观标准都没有
贵的就是好的。
请问你有本领 ...

哦,不是科学机,就是玄学机。说自己是科学机,不按自己套路出牌就是玄学机。

好大的帽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23-7-4 13: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清风扬 发表于 2023-7-4 12:31
科学机把人整的迷迷糊糊还没醒,又搞什么仁慈标准。

不整些新名词就显不出高大上是不是。

恰恰相反,你说的这是玄学家,完全是主观人云亦云,连一个客观标准都没有
贵的就是好的。
请问你有本领听一耳朵效果就能说出来器材多少钱的本领吗?还不是别人怎么卖怎么说,你就怎么认为
玄学机出的更快,每一代新机都是提升巨大,都是把前一代拍死在沙滩上
可是你把现在的机器和几年前的拿出来对比一下能有多大差别,自己盲听对比一下不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23-7-4 12: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科学机把人整的迷迷糊糊还没醒,又搞什么仁慈标准。

不整些新名词就显不出高大上是不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发表于 2023-7-4 11: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花钱买口水 开始吹听感
所以听感还要分科学的听感和不科学的听感……?
笑死……





20230704113850front2_0_878943_FonJZJ6Y9Auit3A9DT9ROtBBXQax.jpg (28.69 KB, 下载次数: 84)

20230704113850front2_0_878943_FonJZJ6Y9Auit3A9DT9ROtBBXQax.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23-7-4 11: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法国
simmconn 发表于 2023-7-4 05:16
NwAvGuy今何在?就是一个半瓶子醋的家伙。他自己觉得重要的参数就都重要,他觉得不重要的参数就都不重要 ...

O2 amp作为一代经典,现在还是入门的最佳选择之一(如果没有topping的话)。。。他被禁言又如何?是因为错了被禁?还是因为动了别人的奶酪被禁?


音乐欣赏是主观,但是有对比。我们有磁带机时代可怜的几十db的动态范围,可闻的-80db以上的失真,不一样听的上好。
我认为,一个可行的标准是,如果需要反复ab对比才可以听出区别的,可以即使a的参数远高于b,可以认为b相对于a不影响音乐欣赏。


也不用扯远了,回到我之前帖子的意思上,
1. 我希望有人可以找出高素质科学机,参数一致或者接近,但是听起来又可闻区别
2. 找出“仁慈”标准以上,什么设备影响音乐欣赏
3. 符合“仁慈”标准的最便宜放音组合


参考audiosciencereview的帖子https://www.audiosciencereview.com/forum/index.php?threads/audibility-thresholds-of-amp-and-dac-measurements.5734/ 解码和功放测试数据的听力阈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23-7-4 05: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chaos_xie 发表于 2023-7-4 00:59
没错,特别是安全音量下。
我以前发过贴,关于参数的“仁慈”标准。超过仁慈标准,就很难听出区别,更不 ...

NwAvGuy今何在?就是一个半瓶子醋的家伙。他自己觉得重要的参数就都重要,他觉得不重要的参数就都不重要。自我为中心,到处挑衅,到处被痛扁,到处被禁言,可以说是Hifi DIY界的反面典型了吧!
问题是这些“标准”是怎么来的?基于有限样本的研究得到的结论无法覆盖所有人。总有个别烧友天赋异禀,能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区别,使人无法反驳。至于是否“影响”音乐欣赏,这个太主观了吧,怎能*自己*制定一个标准,规定是否影响*别人*的音乐欣赏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23-7-4 02: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
yikch 发表于 2023-7-3 23:13
反正河洛家的那几款几万元的设备,参数都是数一数二的,也很少人觉得难听。比大多数牛鬼蛇神强的不知道哪去 ...

说白了还是tp卖便宜了,姐夫用传统架构,把料一堆卖上价了牛鬼蛇神就少了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23-7-4 01: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性价比高的机器都叫科学机,买就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23-7-4 00: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sidewind 发表于 2023-7-3 08:41
理论上所有科学机听起来应该是一模一样的,毕竟那些参数理论上早就远远超出了人耳的分辨上限

既然如此 ...

没错,特别是安全音量下。
我以前发过贴,关于参数的“仁慈”标准。超过仁慈标准,就很难听出区别,更不会影响音乐欣赏。这个标准是NwAvGuy提出的,也是设计O2 amp的理论基础。
“In 2011, audio engineer NwAvGuy published a blog post titled “O2 Headphone Amp,” in which he outlined his philosophy on defining sound quality and detailed his ideal audiophile circuit desig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8 22:4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