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4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入耳式耳机科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5-8 20: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经常听歌!入耳式耳机是这样损伤你听力的!
入耳式的一些基本特性
入耳式耳机在普通耳机的基础上,以胶质塞头插入耳道内,获得更好的密闭性。极大的增加了耳机的表现效果、这种密封性大体上提供了两种功能:
第一点是它能降低外界噪音对音乐的干扰,提供的一个封闭的环境,大大减少了漏音。从实用角度来说即--在嘈杂的环境下;可以用比较低的音量不受影响的欣赏音乐。
第二点是能加大低频的质感和量感,增加对音乐细节的表现力,这些耳机的导管通过耳套连入耳道的前半区,从而创造出一种密封的听力环境,许多高档的入耳式耳机甚至会为消费者定制耳膜,以提供最佳的舒适度和完美的隔音效果。
早期的入耳式耳机,没有设计气压平衡孔。当这种耳机工作的时候,耳机首先把耳道封闭住了,然后振膜振动导致耳道内气压随时变化,作用在耳膜上,佩戴一会儿就会感觉到头晕,经常这样就会导致耳膜受损。因此小伙伴如果佩戴入耳式耳机有头晕或者不适现象出现的话,一定要及时放弃继续使用,一定要去选择其他佩戴方式的耳机或者其它款入耳式耳机。当然现在的入耳式耳机基本都带有气压平衡孔,说白了就是在耳塞上开一个里外通透的洞,够简单吧。
入耳式耳机的内部结构
长期不正确使用耳机,听力是如何受损的?
要了解耳机与耳朵的关系,首先需要了解耳朵是如何工作的。我们的耳朵是一个极其精密的声音捕获系统,大致可分为三大区域——外耳,中
耳和内耳。其中与听力最密切相关的三个部分就是外耳与中耳的分界鼓膜、位于中耳内的听小骨、以及位于内耳的耳蜗。声音经过复杂的传输过程后,最后会带动听小骨系统的运动,并将振动通过耳蜗上的一个小开口(卵圆窗)伸入充满液体的耳蜗内。
耳蜗中的负责不同频率毛细胞会将振动转化为微伏级别的电信号,通过神经纤维将电信号传导至大脑内的听觉神经。整个过程虽然十分复杂,但是由于耳朵这台处理器的配置之高,我们感觉不到任何延迟。
耳朵的内部结构
当长时间处于在高分贝声音环境时,最直接的伤害便是内耳,高音或是噪音不断冲击震荡耳蜗中的液体,令毛细胞因受到过度刺激而死亡。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当我们经常长时间“享受”高音量的音乐的时候,毛细胞就像在不断受到压路机碾压的小草,慢慢死去。长此以往,负责某一频段的毛细胞受损严重后,对该频段的听力水平便会急剧下降。
入耳式耳机对听力的危害可能更大
因此,可以肯定的说是开放式耳塞对耳机的伤害要比入耳式的伤害要小一些,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由于入耳式耳机更接近鼓膜,声波传播的范围小而集中,对耳膜听觉神经的刺激比较大,很容易造成对耳膜和内耳的伤害,噪音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耳鸣、耳痛、头痛、头昏、情绪紧张等症状。
2)开放式耳塞与入耳的构造不同,入耳式的耳机非常的麻烦,需要跟人的耳道相结合,人的而空是不一样的,带不通的入耳耳机,耳朵会有不同的感受,这就是很多大牌子的耳机,为什么会配3对耳套,甚至6对耳套的原因,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耳套。
优质的耳机一般都会附送多个不同尺寸的耳套
3)耳套使用的材料,开发式耳塞不用塞入耳孔,所以对材料的要求不是特别高,但是入耳是要进入耳孔的,对材料要求非常的高,卫生要求同样如此,如果使用的是材料不好的耳套,就会造成一些病症的,因此路边或者网络上那些杂牌入耳式耳机还是不要购买了。另外,天气较热,汗多的时候,长期佩戴耳机可能导致外耳道炎。
4)听音乐的角度,入耳式的耳塞隔音效果好,低音强劲,虽然这方面楼主感觉很好,但恰恰是这一点对听力的损害大,音乐的强烈感受,人们会在听歌的时候,不知不觉的提高音量,长此以往自然听力就会损伤了。
不同环境下的噪音数值
如何保护我们的听力
诚然,随身听与耳机都是人类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它们在人们日常生活娱乐中早已是不可替代的生活必需品,其实要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保护好自己的耳朵也并不是什么难事。爱听歌的朋友们,不妨听听我们的小建议。
1)在室内尽量调低音量: 一般来讲,安静的环境下音量设置到自己刚刚可以听清楚的程度即可。对于头戴式耳机来说,音量应该调整在可以听清周边对话为宜;对于入耳式耳机,可以拿掉一边耳机,将另一侧的音量调整到与对话音量相似为宜。在需要调高音量时,最好不超过60%的最大音量。
2)室外应有效屏蔽噪音: 实际上,当周遭环境嘈杂,将音量开到更高也难以听清时,就应该果断关掉手里的随身听。如果非要在这种高分贝的环境下听歌的话,不妨可以换用入耳式、耳塞式耳机或对外界噪音屏蔽效果比较好的头戴式耳机。当屏蔽了外界的大部分噪音时,设定的音量也自然会小很多。
3)切勿长时间使用耳机: 一般来说,每天使用耳机的时间不要超过2-3个小时(如果音量较大则务必控制在1小时之内)。而带着耳机睡觉更是要避免的不良习惯。
4)设置最大音量: 很多播放器都可以手动设置最大音量的上限(部分手机也有最大音量提醒),可以手动将最大音量设置在60%,这样就不会因为手欠而调大音量啦。
此外,如果感到任何听力方面的下降或是耳朵的不适,定期的检查也可以帮助受伤的耳朵得到最及时的治疗。当然,保护耳朵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选择一个合适的耳机,适度音乐,保护耳朵。
关于入耳式耳机的选择和购买
上面的这三点只是相对的说,并不是绝对的,两者各有各的好处,如果楼主能做到以下几点,那么无论是使用开发式的耳塞还是入耳式的耳塞都是一样的:因此除了每天控制连续听音乐的时间外,还应该保证选用的耳机的质量,一定要购买知名大品牌,并且保证买到的是行货正品。如果预算充足的话,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选择不同的耳机,尽量避免一直使用入耳式耳机。

2
发表于 2019-5-8 22:2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好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23 03:2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