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2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尝鲜向——KINERA Nan·na静电混合型耳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2-22 20: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山西
在我看来,所有动圈之外的耳塞皆非正义,但我并不否认其同样可以具备非常优质的声音表现。就如同尽管认为唯有自然吸气才真正拥有灵魂却依旧能够接受涡轮增压类似~



当下比较热门的形式为静电混合,江湖中很多门派都在相继发力,但由于是新生事物的原因,目前仍处于良莠不齐的初级阶段,需要时间去积累沉淀才能逐渐走向稳定成熟。所以,亦不很建议大家去盲目尝鲜剁手,坑太多,一不小心就误入歧途~



下面来聊一款自己近来听到的新品KINERA Nan·na——两颗静电高频单元,一颗全频动铁单元,一颗全频动圈单元,售价5999RMB。






煞有其事的拍了下开箱,因为觉着六边形的包装非常有意思,其实有时候这些周边细节的设计反而更能体现出一个品牌的格调及态度;配件丰富实用……居然包含了一堆来自Final的硅胶套?!有些出乎意料,算额外的惊喜;腔体外观卖相极佳,面板工艺精致,光照下质感尤为突出。




关键在于声音,参考搭配的前端为A&ultima SP2000。



声场规模够看但不夸张,存在边际效应,非辽阔到一望无际的类型。横竖延伸比例和谐健康,回放空间形状规整近圆;定位感和分离度能说得过去,但未必称之为“出色”:在演绎一些编制曲目时可以很清晰的察觉到乐器的摆放位置以及彼此的相对独立,但间隔不算很“开”,如果遇上场面较大的情况还是会有相互遮掩干扰的出现;结像宽松,绝对不严肃刻板,甚至有些洒脱过头,每一个音符比例皆有所放大的同时本身不是特别凝聚,因此,或多或少带有发“散”的意味。



瞬态尚可,动态一般,非大开大合,但需要气势展现的话也能跟着出来。说白了只是对比没有十分强烈而已,还没到娘炮肾虚的地步,好处则是不“冲”——其实我一直的观点都是在随身领域较真这些意义不是很大:一来差距有限,二来潜力有限,属于既定范围之内的高低区别,真要搁到台式系统面前都算菜鸡互啄,很难达到令人酣畅淋漓的效果。



解析力不错,信息量丰富,呈现方式上趋于原汁原味,细节刻画到位,密度感良好。




低频:量感略多,下潜适中,速度感不快且弹性显眼外加残响部分有增强修饰,于是就营造出柔和而富有韵味的氛围感,非常之安逸舒服。与之对应的则是丰腴而不紧致的力度表达总会显得没有那么准确干净。



中频:人声位置固定稍靠前,很有分寸,不至于血盆大口谄媚喷脸。味精渲染较少,颗粒感优于顺滑度,清丽有余润泽不足,素雅冷静而非甜美热情,所以也别指望会如何撩人,但耐听度没有问题。



高频:延伸优秀,通透性有保障,不过亮度一般,想要那种漂亮写意的泛音光泽还是不太可行。线条感清晰偏薄,锋利刺激谈不上,但指定没有那么细腻饱满。




整体来说,基本的框架不作妖,硬素质还行,放在同价位区间里站的住脚,但无法做到越级打怪。调音三频分布略偏中下,听感疏松软和不紧巴,都挺好的……只是在我看来少了些该有的温润而显得几分“不近人情”,还有可改进的余地。



至于驱动力的要求则着实不算友好(貌似这类玩意儿个顶个傲娇,都难伺候~),所以一款专业的便携HI-FI音频播放器也是很有必要的,手上有耳放的话也别吝啬,往上怼就是了。




大概上就是这样,作为小众发烧品牌推出的中端旗舰,虽然不能一下子就“毒”到耳朵打动内心,但也没翻车,是能让人长时间聆听下去而不会生厌的东西。除此之外的客观使用层面则没有太多可以挑剔的短板,我觉得这就足够。



余下的就是看个人的主观喜好是否能与之风骨路数意气相投,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嘛。



以上

by我就叫杨杰了


2
发表于 2020-2-22 20: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
静电是不是受到天气影响使用,比如南方的话日常要防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28 06:3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