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佳排名:016
专辑名称:布列兹:应答曲
演奏乐团/指挥:Alain Damiens / 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 / Pierre Boulez
录音时间:1999-04-13
唱片编号:DG 457 605-2
点评:
应答曲(Repons)乐队、六位独奏家和电声装置
这是布列兹自《绰影》(pli selon pli)之后最有影响的作品,是作曲家1981—1984年在巴黎蓬皮杖文化艺术中心的“尹尔岗”(IRCAM—音乐与声学协调研究所)辛勤探索的结晶。
作为将传统乐器与法国当时最先进的音乐电脑—“4X”相结合的试验,布列兹对演出场地、设施及排列位置的要求是十分具体的。场地应当呈长方形,有一个较宽大的“中性”空间;24人的乐队置于场地中央的站台上,由指挥控制,演奏时不用扩大器,也不作任何的电声处理;6位独奏家(钢琴A、钢琴B兼管风琴、竖琴、钹、木琴兼钟琴、颤音琴)分别占据6个角落,由磁带录音机录下他们的演奏,声音经过“4X”合成之后再由独奏家站台下的小扬声器放出;6位独奏家之间的上空还有6个大的扬声器,每个独奏乐器的音响也都包容在其右上方的扬声器中;最后,在乐队的站台前,是“4X”机器,连接着一台操纵用的普通电脑和使音响“空间化”的机器‘Halaphone”,这些装置由一个技术人员操纵。电声装置所构成的变化主要是:独奏乐器通过合成音响进行移位,用滞后或相位差的手段造就复杂的节奏动机,在扬声器网络上通过中转站Halaphone进行声音的定位控制。前两种都是音响传播的延伸,后一种则是接受
讯号的技术。这些手段不仅使音响空间化,而且还妥善地解决了在乐器音响与其电声变化形式之间、乐队与受电器控制的独奏乐器之间、个别演奏与集合共鸣之伺的应答关系问题。音乐结构严谨,声音充满了活力。
《应答曲》的公演,前后曾有过三个不同的版本,一个比一个更长。
《应答曲》第一号:1981年10月18日在联邦德国纳多诺埃申根(Donaueschingen)首演,全曲长约19分30秒。开始是乐队单独演奏;约3分30秒左右,弦乐的震音上断断续续地加进铜管乐器的音响;当6位独奏者正要以六个强有力的琵音和弦(有电声放大,但末变形)同时进入时,乐队的渐强戛然中断;独奏乐器经过交替和变化的处理之后,又引入乐队的全奏,最后以葬礼进行曲结束。
《应答曲》第二号:1982年9月6日发布于伦敦,由于增加了三个新的段落,乐曲的长度变成了32分15秒。新增加的部分是:“雨的音乐”(以独奏乐器的逐渐汇集和乐队弦乐器的演奏为标志),一个在渐强中逐步形成的全奏段,一个仅仅由独奏乐器陈述的,以突出复杂节奏和音色变化为目的的慢的插部。音乐最后结束在钢琴和竖琴的清淡音色之中。
《应答曲》第三号:1984年9月发布于图林(Turin)和巴莱(Bale),乐曲比第二号又长乐12分钟。不过,按布列兹的说法,这不过是完整作品的第一部分,它应当比第三号再长一倍,完整的演出约需一个半小时。
专辑曲目:
1. Repons: Introduction Listen Listen Listen
2. Repons: Section 1 Listen Listen Listen
3. Repons: Section 2 Listen Listen Listen
4. Repons: Section 3 Listen Listen Listen
5. Repons: Section 4 Listen Listen Listen
6. Repons: Section 5 Listen Listen
7. Repons: Section 6 Listen Listen
8. Repons: Section 7 Listen Listen
9. Repons: Section 8 Listen Listen
10. Repons: Coda Listen Listen
11. Dialogue de l'ombre double: Sigle initial
12. Dialogue de l'ombre double: Strophe 1
13. Dialogue de l'ombre double: Transition I a II
14. Dialogue de l'ombre double: Strophe II
15. Dialogue de l'ombre double: Transition II a III
16. Dialogue de l'ombre double: Strophe 3
17. Dialogue de l'ombre double: Transition III a IV
18. Dialogue de l'ombre double: Strophe IV
19. Dialogue de l'ombre double: Transition IV a V
20. Dialogue de l'ombre double: Strophe V
21. Dialogue de l'ombre double: Transition V a VI
22. Dialogue de l'ombre double: Strophe VI
23. Dialogue de l'ombre double: Sigle final
链接: /s/1paOD_5prKdqGU-450a0DHQ 提取码: d53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