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wolfgangwei 于 2021-8-24 00:12 编辑
并不是听古典就怎么样,而是对于很多器材来说,听古典尤其是交响乐,确实最能发挥器材应有的潜力。
首先举些不适合的:
1. 新年音乐会 :斯特劳斯那批音乐在西方音乐宇宙里本身就属于格调较低的“佐餐音乐”,跨文化的价值较低,二来从作曲技法来说实在单调
2. 爆棚音乐 (1812、图画展览会、白头佬等),听十来分钟可能就是为了爆那几下。比如1812很宽广很凄美的那部分弦乐,在以动态为录音取向的取舍下,很弱化,也让听者养成不好的听音习惯。
3. 贝9贝5。本身是极好的,但真不建议拿来作为常听或试听曲目。听多了,真的浪费了一生中少数几部,在人生的低潮把你震撼得热泪盈眶的音乐。
特别适合的
1. 排第一的可能出乎意料。“中国管弦乐”。中国五六十年代苏联归来那帮人其实正儿八经带着苏联古典技法写出来很多一流作品,同时旋律又是我们的第一语言。恰恰,雨果九十年代为中央乐团录了大批这类作品,质量很高。文化隔阂门槛为0。包括不限于(全部推荐雨果+中央乐团黄金组合),排名分先后:梁祝黄河、穆桂英挂帅、红色娘子军组曲、红旗颂、二小放牛、鲍元恺民歌系列...
2. 巴赫贝多芬莫扎特的二线作品。二线不在于质量低,而只是对于非乐迷来说听得不多,同时艺术水品丝毫不低于一线听滥的那些。数量太多,我举个这个类型特别推荐的。贝七!!!!!!莫扎特钢协。(其实把这些定为二线是很讨打的)
3. 巴洛克音乐(可能出乎你意料)因为经过前两类,你已经对管弦乐这套东西很熟悉了,而巴洛克到巴赫这个时期,你开始正经从古典音乐的真正起点开始了。这个时期,就是单纯的好听,不附带任何作曲家的私货和情感,所以也不存在所谓“听懂”。亨德尔的音乐全部都好听(我不信有人会不喜欢水上音乐和焰火音乐)。巴赫自身就形成了一个宇宙,确实有些很艰涩,但是你很容易就碰到几首你特别喜欢的,突然那种空灵和宇宙感,让你觉得原来音乐可以这样。至此,你打开了新的世界。这时候再按音乐史的顺序,一路听下去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舒伯特。突然变得很自然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