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迪拜理查哥 于 2023-8-31 20:32 编辑
关于香榭丽舍SuperFET这个产品,首先颇为遗憾的,是我本人与该品牌主理人没有过任何交集,遂无法从其颇具“传奇色彩”的前半生经历,去窥探他匠心打磨出来的作品,究竟被赋予了何种意义与脾性。好在咱们不是在品鉴一部电影,亦并非是在推敲一副画作。对于一台纯粹的耳放,只需要通过插上耳机,播放自己熟悉的歌曲,便能使我拥有些许资本,聊聊自己对其的看法和理解。
此次分享大致分为几个部分: 一.碎碎念; 二.听听两台我已经烂熟的大耳,相较另两台耳放,在SuperFET上是否有“独特的”声音表现; 三.看看SuperFET在对付“不算好推”的塞子时,能否令人惊喜; 四.搭配HeSuVi + EqualizerAPO耳机空间音频算法和飞傲Q7在游戏电影上的表现(由于码起字来刹不住车,文章太长,这部分被我一句话带过了)
一. 说起来,第一次听说香榭丽舍,大约是在疫情前的一两年里。那时候,我作为成分简单的清纯萌烧,对于任何类型的Hi-fi设备,都抱有一种近乎病态的好奇。当时主玩随身的我,也是在坛子里,看到一些关于香榭丽舍器材的帖子,关注点几乎都落在了主理人的生平和机器的声音上。而对于本身就特好折腾的我来说,具备创造者之“匠心精神”属性的机器,往往会是我优先追逐的对象。而那时身在国外却经常回国出差的我,苦于没有线下试听和购入香榭丽舍的渠道,而正当我鼓足勇气准备线上盲狙一把的时候,却被Covid-19拦在了国门之外。回国后,忙于生计,而就算我当下是在以贩养吸,奈何店铺的运营体系里,并没有香榭丽舍这个品牌。
前些日子,一位多年的圈中好友,像是回忆起了我多年前的欲壑难填,慷慨地将他经手的香榭丽舍的新机子,SuperFET场效应管耳放/前级,借给了我。我只想说,哥,我谢谢你。
不巧的是,机器到店后的一周里,店里头像样的两支台式纯解码,一台出借,一台返修,所以我便只能“凑合”地拿出三万有找的便携旗舰SP3000,来给SuperFET搭个伙子。而作为业务面不是那么广的萌新店铺,手头没有像样的箱子,所以这次,我挑了两台我认为声音风格迥异,却颇具独特性的大耳,来重点体验SuperFET作为耳放的表现。这次未能一探其作为前级的实力,实属遗憾。虽说只是搭着听听耳机罢了,但促使我码下这些文字的,却也正是SuperFET推耳机的音色,使我迫切地想和老铁们分享。
出场器材: Headphones: -Dan Clark Audio Expanse 开放式平板耳机 -ZMF Vérité Closed 封闭式铍蒸镀振膜耳机
IEMs: -索尼Signature Series IER-Z1R
用于对比的耳放有: -Chord Anni -Burson Conductor 3XR(以下简称C3XR) (价格方面,在撰写此文时,SuperFET定价10000元整;和弦Anni当前券后万元有找;而Burson则是定价15999,但厂家似乎有不定期的促销活动,价格大约落在10999~11999元)
耳机空间音频算法: PC端,HeSuVi + EqualizerAPO 空间音频搭配解码: 飞傲Q7(9038Pro+THX788)
二. 关于SuperFET的开箱,以及诸多功能方面的诠释,相信感兴趣的朋友,已经阅读过一些大佬们既严谨,亦诙谐的好文,这边则不再赘述。如果说在实际听到之前,能够激起我好奇心的,那一定是SuperFET的场效应管放大电路了。这种区别于市面上主流的石机和胆机,却某种程度上结合了胆石特性的声音,着实能够驱使我拿到机器后迫不及待地一探究竟。
SuperFET的机身造型非常工整,甚至称得上有些朴实无华,却轻易地给人留下一种皮实耐操的感官印象。由于对产品的先期了解不足,我甚至在开机之后,花了将近十分钟去研究机身上是否有我们理工男喜闻乐见的push button(按按按),以及像极了患有阿兹海默症的垃圾佬,非常怀疑自我地来回翻了三次机器的包装盒寻找遥控器。所幸夹在时代缝隙中的八零后基因特质及时kick out,使我本能般地抬起手指戳了戳机身正前方的彩色小屏,这才认识到,这长着一副old school workshop做派的四方机身,却镶嵌着一块彩显效果充斥着古早情怀气息,且绝对不会让人去联想到具备触摸功能的触摸屏。而实际使用起来,这块触摸屏竟是意外地好用,虽然功能上无非就是选择输入输出端口和增益调节,以及在不进入功能菜单时连续单击屏幕循环调整屏显亮度,但每次触摸与电位器“咔哒”声的反馈结合,着实狠狠地戳着我奇怪的G点。
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Dan Clark Audio旗舰型封闭式平板大耳Stealth的分享,读过的朋友都知道我对其喜爱有加。这次,手里多了一台Stealth的孪生兄弟,开放式的Expanse。两者相同的是都采用了以往只用在基建和飞机引擎等处的和谐共振器技术,带来了平板耳机业界堪称顶流的低失真表现。不同之处,当然就是一个封闭,一个开放(或者说半开放),加上开放版换了个色,且在200Hz处,相对地做了一个微妙的增益,使得Expanse在整体音色上,完美延续了Stealth高密度还原的风格,并在此基础上提升了声音的饱满度和鲜活感。
Expanse是低阻高敏极度难搞的典型,我甚至对其官网上一台mojo直推它的图片一直耿耿于怀。这台耳机,在推力不够的前端上,即使能被推出一个良好的声压,音色也会不可避免地呈现疲软干薄的质感。而在前端给到足够的推力和控制力之后,Expanse往往能够被催生出摄人心魄的细腻和丝滑。这种听感,甚至是可以让一些颇具听音经验的烧友,不自觉地联想起某些较为高阶的静电大耳系统。当下的三台耳放,SuperFET与C3XR,在正常的平衡口输出功率下,推开Expanse可说是基本无压力的,而对于和弦Anni,我则使用一条香蕉头转XLR平衡母座的转接线,让机身背面本是司职推动低阻书架箱的端口,来专门搞定头铁的大耳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