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454|回复: 5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拜雅百年纪念-对听过拜亚耳机阶段性评价2024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10-8 13:2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深夏映冬 于 2024-10-8 18:52 编辑

谨以此文向百年品牌的拜亚动力致敬。





















目录

一、老拜亚

1、DT911(250欧)
2、DT990(600欧)


二、新拜亚

(一)DT880系列
1、DT880Chrome(250欧)/DT990Pro(百叶窗,250欧)
2、DT770Pro(32欧)/DT660(32欧)
3、Custom One Pro/Custom One Pro Plus


(二)特斯拉系列
1、T1系列
2、T5系列
3、T90
4、DT1990Pro/DT1770Pro
5、Amiron

(三)行星系列
1、DT900Pro X/DT700Pro X
2、DT770Pro X  Limited Edition

三、压耳式

1、DT440(600欧)
2、DT1350

四、对听过拜亚动力耳机的问答

1、拜亚动力耳机好在哪里
2、新老拜亚的得失
3、新老拜亚声音差异
4、特斯拉单元带来一些问题

五、总结







一、老拜亚





1、DT911(250欧)


21年我写德奥系耳机总结的结尾,引述一位烧友观点:
“Senns那種液體般的聲音衰減方式的,要不就是像Beyer那樣氣體一樣的消散瀰漫,
要不就是像AKG那樣固體一樣的明確,這是同時並存的兩種極端。”


很长一段时间我听到一部分新拜亚如AKG般“固体”,直到我听到DT911。
为数不多只听了几个小时就敢下判断的耳机(其他三个是Z7M2/Z1R/ADX5000)



DT911人声表达如气体般消散的——兼具动态和瞬态,钢琴(纹理感),
弦乐音色如诉如泣,
铜管结象较为清晰没有钢琴棱角分明。
受限于系统搭配、耳机发售时代等限制,木管不够飘逸,
透明度不如HD540;不同于新拜亚低频响应量感少如蜻蜓点水(DT880等),


或是注意密度和量感一沉到底(DT900ProX等),
DT911兼得量感和弹跳感,只是三频密度、控制力不如特斯拉/行星单元的型号。

西方古典乐,爵士,流行,摇滚都不错。说唱找歌德,民谣找AKG,金属没来得及试。
DT911好不是偏科的好,单论钢琴,弦乐,铜管任一一项,我都能列出不错耳机,
但是拼综合实力它们望尘莫及。


当时 @安音收藏Lox坐在我对面,我嘴硬说想哭是为四十年后新拜亚感到悲哀,
实际上一个好的声音不需要用什么特斯拉/行星单元,厚实耳罩和坚固外壳增重,
不需要为了面面俱到而强行面面稀松,好的声音是不需要妥协的。


DT911重量很轻,声音同样轻松和自信(这很HD540G)。
用Lox话说:“DT911高频鲜活感,在失控和不失控的边缘。”



2、DT990(600欧)


钢琴非常扎实,有一定混响。爵士,十分宽松,宽松到我觉得“松松垮垮”
摇滚,结象不如新990,气质比严肃的新990Pro好。
总感觉是在探索直达声、声场(空间感)塑造的早期实验品
(同年代的DT911/DT880M均是)。


老DT990我能说的不多,引用两位烧友的话评价:



“这种耳机当年设计是为了补偿CD立体声上高频相对LP有些不够而专门调整的,
也就是执行的双单声道标准或单声道标准,
而非后来的立体声标准,所有这种标准的耳机
都会有这种标志性的高频,听数字音乐都会偏亮”【MVW】


直达声的近场监听声,指挥席。【lox】









二、新拜亚


1、DT880Chrome(250欧)/DT990Pro(百叶窗,250欧)


我认为它俩风格都是稍微两头翘的,棱角分明,雕塑感。
而HD600/650(不含爱产蓝盒版本) 剧院二楼眺望的建筑感。


体现了拜亚的纹理感,活泼的微动态。
缺点是结象不够丰满,趋于骨感、精瘦。
比老拜亚比较,缺乏重量;比更新特斯拉/行星比较,缺乏密度。




05版DT880系列(泛指大版本)解决了平面腔体横纵声场不够宽阔,
至于低频要到T1才解决。
我认为DT880这类器材做得比较纯粹,
自身没有色彩但对音源的色彩挖掘比较到位,
正是因为纯粹所以听“神神叨叨”比较“虔诚”,
没有多余自我解读。


用V版话说:拜亚峰本质为了古典乐听着更通透,听插电录音是一种灾难。




2、DT770Pro(32欧)/DT660(32欧)


这俩风格大致相同,精确的结象和定位,DT660音色没DT770Pro那么干。


拜亚7系列相对于9系列两端延伸保守,DT1770Pro之于DT1900Pro,


DT700ProX之于DT900ProX。故意划分定位为之或是封闭式固有问题。


DT770/DT660信息量差距与DT880等差距不大,差在乐器纹理感和微动态上。








3、Custom One Pro/Custom One Pro Plus


Custom One系列从定位是对位当年Beats动次打次的产物。

Pro Plus糊得不像一支拜亚……哪怕是“糊米罗”声场小分离度较差,
结象是精细地。Plus只剩下糊。


Pro版正常得就是拜亚加了低频调节功能,音色更丰腴些。


从两个极端的产品能看出拜亚动力草台班子的本质。






特斯拉系列


1、T1系列


借用一句话形容T1“拘谨的,一丝不苟的,全副武装的,完备的,不动如山。”
声场边界感明显。聆听T1系列我时常有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无力感


拜亚自T1开始“生硬僵死”T1及以后新耳机
普遍缺乏一个特立独行、舍我其谁的主张,需要耳机系统来弥补审美的缺失


T1自带高密度的特性导致对耳机系统素质要求相对来说较低,
对(录音和系统搭配)冗余度高。
在2024年廉价音源“素质”下限较高,但素质不值钱,
高阶的音源值钱在美的呈现


而T1过于强调控制力。
复杂音乐元素和高BPM歌曲的回放稳稳接住,
进一步失去声音的活泼感。


T1一代二代本身我可讲不多,直接引用mvw版的原话:




“T1及MK2适合经验非常丰富的,从老耳机一路听过来的耳机爱好者(着重指出,
不是那种先从新耳机听过去,又反过来听老型号的人),这个耳机对周边搭配的要求比较高,
有经验的话潜力会比较多的释放出来。”


“(T1二代)又想留住追求信息量和厚度的老派爱好者,又想吸引看重感官刺激的流行乐爱好者,
甚至还想顾及那些只想被照顾或被取悦的孩子气的低龄消费者,最终出来的就是这样一个礼貌、胆怯、轻浮却还有侵略感的四不像.”


T1三代在大多数耳机系统搭配十分糟糕,
不像一二代什么系统都不容易出恶声,所以三代恶评如潮。








2、T5系列


T5p二代纵向声场大于横向声场,把录音室专辑小型Live的表达形式,色彩。


我目前认为T5p二代从听感上是T1二代一个补充,相比之下,


HD700和HD800之间更像是“两种价值观的补充而不像是一个是另一个的缩水版


一个“圆满”当旗舰T1,一个用来“施舍”给用户听通俗音乐,
在不Mod前提下,T5p二代动态稀烂,瞬态凑合。


T5三代到手就是Mod的状况,酷似T1高密度厚实蕴藏细节,更加无聊。






3、T90


当年我同DT880/990,T1一代同时聆听一段时间。
T90相对是新拜亚比较活泼的一支,
但我总感觉T90声音只有骨架,没有血肉的特点。
往好听说叫“精干”,往难听说“刀法精湛”,
缺乏与T1并驾齐驱的底气。


T90本身继承了新版DT990的一个特点,
就是听插电录音亮刺,听不插电录音通透。
如需解决插电录音的亮刺,看耳放的控制力。




4、DT1990Pro/DT1770Pro




DT1990Pro与DT1770Pro风格差别很大(DT770Pro/DT990Pro是同一种风格,DT700ProX/DT900ProX 也是同一种风格)


DT1990Pro声音透明度高,像一块厚玻璃;DT1770Pro透明度不高,动圈式的毛茸茸听感。
1990Pro动态瞬态均可,1770Pro受封闭式影响,声音能量感憋着。




由孟获指出,爱音收藏Lox手把手教
我听出DT1770Pro的中频到高频衔接有问题。
有时歌手的喉音是一个位置,
鼻音和头音另一个位置(中间是空的,远近比例也不在一个位置)。
真假音转换,真声圆润,假声粗粝。
K240系列,某些歌手真假音转换突兀
(不一定是后期剪辑问题,因为我同时听了LIVE版)
某种程度说,可能是挑刺一把好手。


无独有偶,有发烧友指出DT1990Pro出现DT1770Pro类似状况:
http://www2.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37800&extra=page%3D1


反正这俩我是都喜欢不来。




5、Amiron




从我第一次听到,我当时就下了一个判断:


我认为Amiron与同期森海塞尔HD660S是为了移动设备设计的。
HD660S很明显为便携音频播放器设计的,
自废武功标配单端线没法听,
只有标配4.4mm原线能听(这点延续到HD660S2),


Amiron起码是单端能听的。小声场、
声音前压、主要音乐元素挤在一起清晰锐利结象,
在产(爱产蓝盒)HD650与之有相似之处。


当然Amiron染色比较特殊,
普遍认为新拜亚耳机高频金属感,Amiron三频整体刷上金属漆,


而HD650以往版本“外热内冷”,爱产蓝盒去掉表面的热情,从内到外的冷。






行星系列


1、DT900ProX/DT700ProX




行星单元更低效率,更廉价物料成本
(拜雅官网行星单元卖得比特斯拉单元便宜),
换来更沉重的分量,更沉重的听感。


DT900ProX/DT700ProX兼顾了专业用户(调音无染色和信息量)
和轻度耳机发烧友(低阻的新单元驱动难度降低),
音乐爱好者(高密度厚实声音带来氛围感)的需求。
为了面面俱到而样样稀松。


DT900ProX控制力问题,以前我认为利大于弊,
体现在听到歌曲的空拍那一刻耳机没有任何声音,彷佛按下暂停键一般。


现在模棱两可的——“一个信号没到位,匆匆收场,
然后空余很长时间等另外一个信号,听着让人心慌.”




2、DT770ProX  Limited Edition




纪念版继承了DT770Pro略强调两端、中性快速的特点。


声场表达差异。不同于DT770Pro的球形声场,纪念版偏横向声场的椭圆形声场。


优点:纪念版比DT770Pro干巴巴的声音要厚实一些,三频密度瞬态,
信息量等全方面提升,中低频信息量优秀, STELLAR.45单元控制力好。


结象表达差异。纪念版同DT1900Pro结象大而模糊,
中低频量感较多,DT770Pro三频结象精细,三频缺乏厚度。


缺点:我认为纪念版刻意不突出动态、瞬态,结象(听DT900ProX如是),
如有需求靠耳机系统调整。
















三、压耳式


1、DT440(600欧)


听拜雅就是听解析”这句话我时常挂在嘴边,


DT440的中低频和中频的解析可以做到相当好,


我之前感受到在产DT880,DT990那种晶莹剔透,分毫毕现,靠细节堆砌的真实美。


拜雅在80年代时已然做到了。达到我“无话可说”的程度——


我很喜欢用DT440听民谣,纯净,美好。


由于是Mod过的,我的听感DT440奠定了新拜亚的风格——声场边界感明显和结象立体。


谨慎起见,我询问过作者是否往新拜亚调整,他回答没有有意识往新拜亚调整,
“弥补‘DT911’没有高阻的遗憾,以三频均衡的完成度为优先考虑”
他说我所谓新拜亚风格,是拜亚的反射结构成熟标志。




2、DT1350(80欧)


在DT911之前,DT1350是我听过拜亚里最适合爵士乐的耳机,
听过DT911以后是DT1350要屈居第二。
常年做封闭式头戴的拜亚,做DT1350竟然有山洞音(桶音),太“草台班子”,


我以为DT1350在DT440基础上声音稍微改暖一些,外壳重量减重即是一支很好的耳机。

在第一、第二世界上个世纪其他曲风没发展起来以前,
爵士在音乐鄙视链被西方古典乐踩一头,
到后来同时听爵士和西方古典乐被视为老派人士的听音口味。
拜亚保守作风在2010年代做一个爵士耳机是“路径依赖”
唉,拜亚。








四、对听过拜亚动力耳机的问答


1、拜亚动力耳机好在哪里




mvw的话常看常新:


“我在对比老森海和老拜亚的时候,每次从森海切换到拜亚,
都会感觉宁静了很多,一些嘈杂的,额外的东西好像消失了。


只留下声音中最纯粹的部分——由很多很多细节组成的
声音——虽然我知道这在现代音响中是反面教材。


但在那个时代,由于细节足够多且呈现方式非常朴实和自然,
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感动。


纯粹的用声音打动你,感觉你和歌手之间的交流没有障碍,
这绝对是一种独特的,在其他耳机作品中无法感受到的体验。”





2、新老拜亚的得失


老拜亚相对音色活泼,低频沉得下去。
听感轻松。密度、控制力、空间感逊于新拜亚。
欠缺新拜雅的严谨。


低阻的DT860/DT660/DT440以后,拜亚很长一段时间低阻做不明白,
32欧DT880/DT990并不比高阻版本好推,
妄图比HD25更进一步的DT1350声音和人体工程学双重失败。
新拜亚往阳春白雪走得很远。一直没做明白下里巴人、阳阿薤露水平的耳机。
反观森海高中低水平耳机都有。




3、新老拜亚声音差异


差异主要体现在声场边界感与低频量感留存,密度和厚度。


老拜亚边界感不清晰,低频量感下潜是沉下去的,
有厚度密度不足,色彩层面有灰阶变化,


新拜亚边界感清晰、规整,空间感塑造好,低频回弹快,
T1以后密度和厚度增加(例如DT1770Pro、Amiron、ProX系列)
色彩越发苍白无味。


老拜亚演绎爵士宽松,新老录音均不突兀。
新拜亚演绎西方古典乐精准、严谨,
新880/990高频亮的白音染带来神圣性(听歌剧别有风味)。



4、特斯拉单元带来一些问题


年前我托网友寄来一个魔改T1,T1单元塞进DT880腔体,声音就是T1一代的声音。
有力解释了“T1本质是DT880改”


新时代的耳机去掉“海绵调音”——去掉海绵,毛毡等易损耗的配件,靠单元和腔体的配合。
迟滞感,一沉到底,密度和控制力很好。
耳机经得起岁月的流逝,再过二三十年依旧保持接近出厂的状态,
坏处是显然易见的,腔体、耳罩的增重。声音死板呆滞可能不是单元的锅,
但出这声实在是扬弃了老拜亚的风骨。

拜雅开始注重整体舍弃细节,森海开始注重细节舍弃整体。这是时臣的错。






五、总结


我曾有梳理历代DT880的想法,在Lox大作
《DT880的传奇一生--2000年后五个版本横评》面世之后,我甘拜下风。


我当着本人面很坦诚表达了没有东施效颦的想法。
直到他着手写《拜雅百年赞歌》,却有意省略T1以后的部分。
省略的原因请看本文第二章节新老拜亚的评价大可猜到。


不管怎么想,新拜亚的产品事实存在于地球,总要有个评价。
于是乎,我大言不惭地开始凑字。知易行难,希望拜雅10月份整个大活吧,真的。








2
 楼主| 发表于 2024-10-8 13: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图。

DT700Pro X 包装盒.jpg (259.4 KB, 下载次数: 11)

DT700Pro X 包装盒.jpg

DT860 左侧.jpg (189.55 KB, 下载次数: 10)

DT860 左侧.jpg

DT440 600欧 右边.jpg (194.57 KB, 下载次数: 10)

DT440 600欧 右边.jpg

DT900Pro X 单元.jpg (282.7 KB, 下载次数: 12)

DT900Pro X 单元.jpg

头版 DT990-2.jpg (264.27 KB, 下载次数: 12)

头版 DT990-2.jpg

Custom One Pro 3档.jpg (87.44 KB, 下载次数: 8)

Custom One Pro 3档.jpg

DT100 耳罩.jpg (279.9 KB, 下载次数: 7)

DT100 耳罩.jpg

UDP6Pro DT911.jpg (258.63 KB, 下载次数: 3)

UDP6Pro DT911.jpg

UDP6pro DT880M.jpg (282.85 KB, 下载次数: 8)

UDP6pro DT880M.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4-10-8 13: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太强了,用心的聆听、协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4-10-8 13: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无锡
前排,坐等拜亚新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4-10-8 13: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膜拜大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4-10-8 14: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其实新拜亚耳机是非常欠煲的,振膜充分震动老化和耳罩半塌后也会更好听更宽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4-10-8 20: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感觉类扩散场的新拜亚(新dt880)线条干瘦。又和k701的瘦有所区别,701瘦但有脂感。 新880是皮里除了骨头就剩肌肉的那种瘦。k701还有一点脂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4-10-8 21: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老拜亚的审美像是性格比较干净的正常人,容易接触,相处愉快( dt880双排字、dt880s粉、 dt990头);新拜亚感觉往这反方面走,全频高光,严肃中带着些僵硬,很容易就和人拉出距离感。
声音的流动感、扩散感老的更好,响度变化的细腻度、声音整体的色彩感也是老的好,像是宽容度的变化,新拜亚有点极端了,又亮又褪色
但奇怪的是t90这个声音比较骨感,而且不够安定的声音反到也吸引我,严肃活泼?没听过911,不过估计我会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4-10-8 22: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拜亚仙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4-10-8 22: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笑死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4-10-8 22: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字太多,不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4-10-8 23: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甘肃兰州
会不会抢在HD900之前出超旗舰,依然是高阻+3米线设计(T1变成面向流行乐的次旗舰)。拭目以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4-10-8 23:4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我儿子是绿坛年纪最小的拜亚动力发烧友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4-10-8 23:4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哈哈'+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4-10-9 06: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德国
不知道Lox是否给你听的是黑罩子版911,私以为软黑耳罩911比银灰911更鲜活灵动,不过低频更少。极端吹逼的说,911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削掉声场,厚度和下盘的缩水HE90.
此外,过去的拜亚更有意思的是DT901/811,能把封闭做的不像封闭的绝活从xx1结束后再也不见。
1990年以前的拜亚,卯足劲想要拿动圈去和静电打架,因此有了DT880s, 880。
扩散场曲线相关研究出现后,拜亚是那个年代德奥系践行扩散场曲线最为严格的厂,比起森海引入人的因素和AKG除了240df以外根本不鸟扩散场,拜亚某种意义上是在把880M,头版990,911,831这些耳机当仪器做。
到后来就是喜闻乐见的市场决定产品,逐渐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T1一代算是最后一个以老思维,把耳机当仪器做的耳机的型号,也倾注了大量心血,作为一个0天然材料单元的型号,它在科技上的进步是显著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4-10-9 09: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嘉兴
以前大家都叫白牙,名字和风格很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4-10-9 09: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京
催更Grad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4-10-9 09: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乍一看DT440怎么归到压耳里面了,仔细一看600欧??!!

同意楼主的看法,拜亚早期封闭式耳机玩的明显比森海6,能够合理妥协一部分素质获得一个相对均衡自然的声音,DT1350确实是少见的封闭式还有桶音的,DT231都没有。。。这种失误一般发生在前些年森海身上,经常把冷薄干硬和桶音做到同一个封闭式耳机里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4-10-9 10: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感谢楼主这么用心的锐评,我就是一个忠实的T1一代的粉丝,请问一下楼主当时听T1一代时候是什么系统的,编号是多少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4-10-9 10: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盲狙的13 53现在都是接大尾巴挺方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11-24 11:1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