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凯音C9二代测评:朋友,你也不想委屈自己耳机发挥不出全部实力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10-15 16: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珠海
本帖最后由 cayin音响 于 2024-10-15 16:40 编辑

文章源自:耳机吧羊驼
比所有便携播放器驱动力和控制力更强,又比台机更适合驱动耳塞和便携耳机,这就是C92这种大号旗舰便携耳放存在的意义。
四年前初代C9出来时,我的心情是要比现在更激动一些的:初代C9代表的是凯音这个国产顶级随身播放器品牌当时在随身领域的最高追求,是所有凯音在随身播放器设计中因为体积限制没法实现的效果最终以理想状态集中展示。所以我在初代C9测评时用了“理想主义者的执念”这一标题,而实际成果也证明,初代C9有着超越所有便携播放器的驱动力与控制力水准,确实会明显比任何便携播放器都更充分的发挥耳塞的潜力。尤其是很多旗舰/超旗舰用户,搭配C9后都会对自己的耳塞有一个刮目相看的全新认识。
到了四年后的续作,在自身定位没有变化的前提下,C9二代它能做的事其实包括我在内的所有烧友也都早有预期。然而,还是会有出乎意料的事情,那就是C9二代综合实力比初代提升的幅度——在初代C9已经会把便携耳机产品驱动到几乎是我们认知极限的前提下,应该没有多少人预期到C9二代能有这么明显的表现提升。
首先最直观的是听音功能上的进化。
一长串的新增目录:新增了电子管屏极电压选项,新增了N30LE开始的电子管双音色,新增了满血A类的Hyper模式,新增了调整反馈电路架构的NFB选项。他们对于声音的直观影响我们后文说声音的部分再具体描述,总之新增的这些选项排列组合后会得到总共70种调音。简单理解就是:相比初代,C9二代对于声音调节的总体幅度要更大,且还要更加精细。
然而选择困难症患者也完全不需要被70种这个数字吓到。
这些调整选项虽然多,而且对音色等各方面的改变都属于“微调”,但各个档位最终呈现的效果却是非常清晰可辨,绝大多数用户应该都会像我一样,在上手后不久就能清晰确认自己喜欢的档位搭配。
这些档位中改变相对明显的,比如电子管的双音色和晶体管档位,A类放大和AB类放大档位,还包括基本不太需要启用的~相当于满血版A类放大的Hyper模式,这些档位都会显著改变声音整体风格,我在C9二代上手后的十几分钟内就基本确定了我的偏好,相信多数用户对这些档位的使用也会比较固定,不需要太频繁的调整。另外包括高低推力档位,我个人体验是除非著名难推的少数高阻头戴和耳塞,一般低档都足够了。
比较容易让人望而生畏的其实就是新增的两个档位,但是同样只要经过最开始的短时间对比,就能总体掌握不同档位对音色的改变方向,从而根据听音内容或者搭配耳塞的变化,选择不同的NFB和屏极电压选项。后文具体分析声音的部分也会详细讲下这些档位在不同搭配下对声音的具体影响,供大家参考。
前面部分讲得比较简略,具体不同档位的实现原理大家可以看下凯音官方的技术资料,测评当中再细写就太影响阅读体验了,咱们直接开始具体的声音分析。
首先整体风格,C9二代的整体风格不会太出人意料,路线上比较接近N30LE,整体音色中正均衡,各个档位增加的“胆味”和“韵味”也都是在音色准确性的基础上进行的调整,主要变化集中在“冷暖”“薄厚”“丰富与收敛”“灵动与凝滞”等方面的尺度把握上,绝不会出现非常明显的“扭曲”和“染色”。这也是C9系列从初代到二代的统一特色——适应面极广。
在这个基础上,C9二代同初代一样非常注重在充分控制的前提下对耳机潜力的充分驱动,让耳机的空间感和上下能量的舒展度都比起随身播放器有明显加强,从而大幅增加声音的“宽松度”和“高级感”。而且由于整体控制力的出色,C9二代和初代一样,能够让耳机能够更有控制的接受尽可能充分的驱动,并不会出现“吃不住劲”的问题。
最后,C9二代相比初代最明显的提升还在于高低频的质量,不再满足于初代的“到位”,而是确保有质有量,结像完整清晰,这也是在我看来C9二代最为“一耳朵”的升级。

由于C9二代有大量可调整的档位,整体风格和实力升级只能这样简单做一总结。整整七十种搭配我肯定是没法一个个说完了,借着寻找我最喜欢档位的过程,简单说一些我对于不同档位之间差异的理解。
首先A类放大和AB类放大的区别应该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原本在初代C9上这个档位是比较好选择的,但是到了C9二代,A类放大虽然整体能量还是会比AB类向上浮动一些,但是延伸却更加顺畅,底盘也依旧稳定,不会有初代那种“浮动感”,所以虽然我在这里还是会选择AB类,但A类放大档位的能量分布合理性无疑是提升了太多。
接下来电子管和晶体管的选择,我的个人主观偏好是倾向于电子管。C9二代的结像力和整体声音能量感都要好于初代,低频明显更沉实体感更强,乐器形体轮廓比初代明显更清晰。也正因为如此,在搭配调音比较“现代”的旗舰超旗舰时,C9二代的晶体管模式声音“主干”的呈现方式会比较硬朗。相比之下电子管模式的两档,其实都要减弱一点力度,放出更多的泛音,这时反而声音的细节纹理会呈现的更明晰,整体听感也会更饱满丰富。所以除了在作为声音“准绳”进行判断和参考以外,其他时间我都会选择电子管档位。
重点讲讲Classic和Mordern两档电子管档位的声音。
Classic档虽然官方定义为更有“胆味”,但我个人理解这是声音更偏向厚实沉稳的一档,尤其是能量的整体安定感和极低频的响应都是最好的。所以这一档其实非常适合古典大编制,尤其是管弦乐低频的发挥会非常对味,有着在其他档位上难以感受到的极低频位置的擦弦与颤动;同时中频到高频也会有着通透且顺滑的能量延伸,亮度或者说存在感是不突出的,但器乐细节完整性却都很经得起深究。
而到了Mordern档,整体的泛音会有所减少,醇厚感也会有所降低,速度感提升,动态和瞬态表现增加,中频到中高频会略微提升到一个更准确的亮度。相比之下,不论是古典还是流行,我都会更喜欢Classic档那种安定感,但是Mordern档的开朗鲜活,确实会更杂食,适应面更广。
在这两个主要档位选择完之后,剩下的两个档位的调节就要更加细微了。
首先Anode档,也就是屏极电压调整档位。这个档位整体的变化主要是增加声音的凝实感。整体“胆味”的多少,官方定义大体是Classic+H>Classic+L>Mordern+H>Mordern+L,但我认为Anode档的调整,与电子管档位那种声音变化并不是简单叠加或抵消的关系。
比如位于中间的两个档位,从官方定义上来说应该是所谓“胆味含量”最接近的,但事实上我最喜欢的Classic+L档,极低频响应就要比Mordern+H更充分,而后者的中上盘音色就要略微亮一点。电子管和Anode档位都能在适当的范围内给用户一个很明显可感知的变化,但对具体音色和能量分布的调整方式和呈现结果都不相同。
我比较明确不喜欢的,是H档搭配Classic档的声音,在古典大编制中这个档位的声音显得过于凝滞,呆板,女声也会少了一些亲切感,只有在醇厚男声类音乐中,这个档位才会有独特的味道发挥出来,但总之相比其它档位来说还是有些偏颇了。
最后是NFB开关,这个档位我个人会有比较明确的喜好。我认为这个档位开启后的声音会有些向所谓“科Hi”的方向去,整体饱满丰富的充盈感会突然降低,整体声音都有些过于“收敛”,低频质感和高频线条会更加干净,但是声音的鲜活度和自然感都会下降。即使是在整体能量比较强势的晶体管档位下,开启NFB也会让高频能量感降低到一个有些“致郁”的程度,所以我的个人口味还是不要开启NFB档位更好。
随着各个档位的分析,我个人对于C9二代声音的偏好也就比较清晰了:在多数情况下,我喜欢低增益,AB类放大,Classic+L档,NFB关闭,这是一个古典大编制有充足安定感,下盘稳定背景深黑,器乐也有着足够厚度和形体感的档位,人声流行也有着足够醇厚但不凝滞的韵味,高频顺滑耐听,又不显压抑,整体味道是我最喜欢的,这一整套五个设置我称其为羊驼档位;另外AB+Mordern+H档,同样低增益NFB关闭,此时器乐的表现力更强,女声更甜润,整体通透感和亮度更高,属于一个非常杂食且符合现代化口味的泛流行器乐调音,在绝大多数的年轻男声和女声流行,以及小编制器乐这个档位都会更加好听;最后,我也经常会在上面两个档位搭配中,切换到A类放大,感受整体能量更向上冲,高频气势明显增强的管弦乐,也是一种非常好的体验。以上便是我最偏好的两种主力+两种换口味的调音档位搭配,这样看来其实并不太复杂对吧?
除了这些比较主观的声音判断,我在测评的过程中也直接对比了下两代C9的声音差异和差距。
在LO输出前端固定(N82),档位相同(晶体管模式AB类低推力档关闭NFB模式,这算是两台机器设置上最接近的一个档位了),同样驱动Project Y时:首先比较明显的对比是C9二代的高频会有更充足的能量感,细节清晰度也要更高,低频向下延伸会更充分,能量集中的位置会明显更低,也更干净凝实,相比之下初代现在看就有点含混了,尤其在低频与人声同时出现时,初代的鼓声会显得和人声更混杂遮掩一些。这些问题在以前单独听C9时是完全意识不到的,只有两相对比时才会这么直观的反映出来。
而从更整体的声音调校来说,如果初代的声音可以被认为是最强的随身的话,C9二代的声音调校就开始有一些很明显的台机味道了,整体安定感,底盘的稳定性,背景的黑度,高频对能量的控制,对会让人更多的想到台式设备的调校路线和能量分布。这一点不仅在这一个档位的对比中有所体现,在用其他档位,尤其是在驱动大型头戴时,C9二代声音的整体框架呈现上会比初代有明显的优势。
还有一个比较细节的对比:对录线。C9二代的对录线升级到了八芯单晶铜线基,虽然外观上看起来和初代附赠的完全一样(初代会略显更柔软一点点但不确定是不是使用时长的原因),但声音上还是有明显提升的。在直接对比下,C9二代的对录线低频会有更好的落地感,能量凝聚和回弹都更清晰,下潜深度也更明显,高频则会有更丰富的泛音,相比之下初代对录线的低频凝聚性则会明显欠缺一些,显得有些“没底”。另外实测C9二代带独立接地的4.4平衡对录线声音会好于单端,有条件的话强烈建议用这条。
到这里,C9二代应该做介绍的部分我觉得都说到了,将近四千字的内容,重点还是放在了C9二代这七十种声音组合的介绍上。其实还有些比较常规会说的东西,比如声场,比如驱动高阻耳塞和头戴的表现,但是这些东西其实在初代C9上就已经有了接近满分的表现,到了二代也有水涨船高的进化,但已经不是重点了。
最后来总结下我对于凯音C9二代的主观看法。
我认为C9这个系列,是同品类中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
很多我们在市面上能够听到的大型随身耳放,往往声音都会比较有特色,一般刚猛凶悍居多,强调自己的驱动能力;也有风格明显浓郁温暖的,强调自己的独特个性。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相对更适合某一部分的耳机,需要搭配尝试下对不对味。
而凯音C9系列来到第二代,恰好能够看出一个共性:都能在足够驱动力的基础上,以极强的控制力和调音平衡性,让各类不同风格的耳塞都能普遍发挥出自身最大实力,是同类产品中难得包容性和硬实力兼具的系列。而在二代C9进一步升级自身细节刻画能力和驱动能力,并允许用户以前所未有的幅度和精确度自主搭配寻找个人喜好后,这台机器可以普遍适宜想用相对较低预算(对比各家超旗舰播放器们)让自己手头耳机得到超越随身范畴充分驱动的,所有人。
毕竟,朋友,你也不想委屈自己耳机发挥不出全部实力吧?
试试凯音C9二代,让他为你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以上:
By:羊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12-2 22:4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