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abandon123 于 2025-3-19 16:08 编辑
在论坛潜水学习了很多知识,所以也把自己折腾后的一点浅薄的经验发出来给大家分享,以下正文。
刚刚把一对真力8010A换成漫步者A100。
真力那对听了5年,解码是Aune S6 Pro一体机,解码芯片是AKM4497芯片,平衡输出到KRK的低音炮,分频点80hz到真力。耳机从HE400到Arya一直在换。 怎么说呢,这些设备的解析,结像,和我更早期起的设备比起来,真的是好几耳朵。三频、动态,全都无可挑剔,但是奇怪的是,我突然发现我变得的越来越不爱听歌了,好像听歌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好不容易打开播放器,一首歌都没办法完整的听完就要切到下一首,切几首后连听歌的兴趣都没有了。
于是我最近又开始重新尝试,尝试的手段有:
1、把AKM4497 D/S解码芯片换成R2R解码(男人家小夜曲)
2、USB传输更换成光纤传输(这个我觉得有点扯淡,但是小夜曲作为USBDAC不支持16bit)
2、耳机平衡全部换成单端
3、增加胆前级(这个失败了,杂音太明显了)
4、24bit/96khz全部换成16bit/44khz
5、WSAPI协议换成DirectSound(PC)
更重要的是:
6、购买了歌德SR325x
7、购买了漫步者A100音箱
可以看出来,我这次折腾的方向就完全是从HIFI转向HUFI,把过度追求的部分全部砍掉,只保留最基础的部分,比如音质和码率至少要16bit/44khz,比如低音炮肯定要保留的,因为桌面音箱低频一般只到60hz。
然后我发现现在终于可以安静的听完一整首歌了,乐器一多还是有些吵,但是可以是接受的程度,人声没有那么贴耳但是也很清晰富有感情。声场变小了,声音变糊了,但是好像更好听了。
也许这就是烧友们一直追求的玄学领域吧,性能指标什么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好听、耐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