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PtXe95 于 2025-4-27 19:34 编辑
天气越来越热,大Z1R越来越戴不住,但原来真力g1加f1的2.1系统解析已经被大耳系统完爆了,闷罐似的高频音乐听不了一点,彻底沦为了刷视频的听响工具,再加上ud701切换前级和纯解码过程过于繁琐,考虑到anni是"合并功放"(8欧10瓦,有网站测试瞬时8欧13瓦,4欧20瓦,2欧35瓦,1欧60瓦),还是无源系统操作最方便,看了猫主任的“毒视频”之后直接下单。
系统是UD701数播加解码,Isotek Nova one电源处理,chord anni功放,信号线音乐丝带海姆达,音响线是手搓的金宝4TC,手搓可以直接双线分音所以拿掉了4309的原装跳片。
8欧10瓦当然只能近场聆听,我把4309放在桌子上,听音距离0.5米到1米,两个高音头间距90厘米。高增益必开,低增益正常聆听音量旋钮要开一半了,如果忘了转回去换成耳机声音会爆炸。
小音量(anni高增益音量第三个格少一点,手机测试平均60db)明显低音和动态偏弱,高音保持的还不错,虽然效果一般,但依旧能感受到箱子下潜还可以,低频的质感也还原的出来,不像垃圾真力g1,不接炮低频敲木板,中低频还薄的要死,接了炮中低丰满了不少,但高频那个死样还是改不了一点。
大音量(anni高增益音量开到第三格多一点点,手机测试平均65~70dB),效果一下子就好起来了,低频量感出来了,动态也起来了,音乐性大幅改善,总体还是监听走向。不得不说jbl号角亮度和解析是真可以,高频素质完全不是真力那个垃圾高音的闷糊劲,和同价位耳机比一点不落下风,清脆且开扬。低频量感不如架炮的g1,但也完全够用了,桌面近场低频太多桌子会跟着震。人声的质感都能出来,结项由于左右拉不太开,所以有些拥挤,有纵深,所以完爆了g1那个平面且模糊的声像。
结论就是chord anni这匹“小马”在近场聆听的情况下完全是能拉动4309这辆“大车”的,但音量还是要开起来,65db都到不了的话效果确实出不来。一万六预算的话chord anni+4309真心比垃圾g1 f1的2.1系统好多了,最起码比同级别耳机没有落差,大音量还比耳机爽。
|
|